各位好,今天的主题是钢铁侠战衣的进化史:从科幻梦想到现实科技,此外我们还会为大家介绍钢铁侠战衣的进化史的视频的具体操作方式。
在漫威电影宇宙中,钢铁侠战衣无疑是最具标志性的装备之一。从最初的钢铁侠1到最近的《蜘蛛侠:英雄无归》,钢铁侠战衣经历了无数次的进化,从科幻梦想逐渐走向现实科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钢铁侠战衣的进化史。
一、初代战衣:托尼·斯塔克的梦想起点
在《钢铁侠1》中,托尼·斯塔克(Tony Stark)利用自己丰富的科技知识和天才头脑,将一套原本用于军事目的的装甲改造为个人战衣。这套初代战衣主要由以下特点:
| 特点 | 说明 |
|---|---|
| 能量护盾 | 可以抵御导弹等攻击 |
| 航空飞行 | 可以在空中飞行 |
| 武器系统 | 包括激光炮、导弹等 |
| 生命维持系统 | 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 |
初代战衣的出现,标志着钢铁侠的诞生,也为后续战衣的进化奠定了基础。
二、战衣进化:从1.0到2.0
在《钢铁侠2》中,托尼·斯塔克对初代战衣进行了升级,推出了钢铁侠2.0版战衣。这套战衣在初代战衣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特点:
| 特点 | 说明 |
|---|---|
| 能量护盾升级 | 可以抵御更高强度的攻击 |
| 飞行系统优化 | 飞行速度更快,操控性更强 |
| 武器系统升级 | 新增电磁脉冲武器、声波武器等 |
| 生命维持系统升级 | 可以在更极端的环境下生存 |
2.0版战衣的推出,使得钢铁侠的战斗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三、战衣革新:从3.0到4.0
在《钢铁侠3》中,托尼·斯塔克再次对战衣进行了升级,推出了钢铁侠3.0版战衣。这套战衣在3.0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特点:
| 特点 | 说明 |
|---|---|
| 能量护盾增强 | 可以抵御核弹等攻击 |
| 飞行系统升级 | 飞行速度更快,机动性更强 |
| 武器系统升级 | 新增激光剑、能量盾等 |
| 生命维持系统升级 | 可以在更极端的环境下生存 |
3.0版战衣的推出,使得钢铁侠成为了真正的超级英雄。
四、战衣巅峰:从5.0到6.0
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中,托尼·斯塔克推出了钢铁侠5.0版战衣。这套战衣在5.0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特点:
| 特点 | 说明 |
|---|---|
| 能量护盾强化 | 可以抵御宇宙级别的攻击 |
| 飞行系统升级 | 飞行速度更快,操控性更强 |
| 武器系统升级 | 新增量子炮、能量波等 |
| 生命维持系统升级 | 可以在更极端的环境下生存 |
5.0版战衣的推出,使得钢铁侠成为了复仇者联盟的核心成员。
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托尼·斯塔克为了拯救宇宙,牺牲了自己。在电影,钢铁侠6.0版战衣被交给了彼得·帕克(蜘蛛侠)。这套战衣在5.0版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特点:
| 特点 | 说明 |
|---|---|
| 能量护盾强化 | 可以抵御宇宙级别的攻击 |
| 飞行系统升级 | 飞行速度更快,操控性更强 |
| 武器系统升级 | 新增量子炮、能量波等 |
| 生命维持系统升级 | 可以在更极端的环境下生存 |
钢铁侠6.0版战衣的推出,标志着钢铁侠战衣的巅峰之作。
五、总结
从初代战衣到巅峰之作,钢铁侠战衣的进化史见证了托尼·斯塔克的成长和钢铁侠的崛起。这套战衣不仅成为了漫威电影宇宙的标志性装备,也代表了人类科技的进步。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钢铁侠战衣将继续进化,为人类带来更多的惊喜。
从两个方面来回答:硬件和软件。
1,硬件说白了就是战衣,纳米材料先不说,就说第一代战衣。
能源当面:微型核反应堆。这种东西就算现实可行,也不会用于民用生活。虽然有高效的能源,但是危险太大,一旦爆炸,可能一个小区就没了。
材料方面:这个现实中应该问题不大,很多穿戴的盔甲模型都已经制作出来了。虽然铠甲能做出来,也可以穿上,但是行动啊,保暖啊等自我保护方面距离电影中相差太远,至少原地摔倒,人就会受伤,更何况飞起来。
应用方面:机械被研发,主要用于提高效率。要么是工厂的工作效率,要么是提速,缩短时间。如果用于战争,无人机器人就可以了。所以,应用不切合实际。
2,软件:说白了就是系统。电影中的系统是人工智能的贾维斯,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算方法已经很接近人类大脑的模式。但实际生活中,貌似还没有这种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系统,仅仅依赖代码,就创造人脑的工作模式,基本不可能。
因为人脑工作,属于脑神经之间物质的相互传递,目前从医学和生物学方面,人脑研究太多不足,精神类疾病依然是全世界的无解难题。
所以,从以上方面来说,这个时间无法估计,只能期待奇迹的发生。
直接不提复联3的血边吧,那个更不现实,至于其他型号,模型还差不多,或者说最多最多做出马克1,而且用其他能源当核心的马克1,马克2以上都是无稽之谈。首先,可能很多人觉得,盔甲就是和会飞,会射激光导弹,并且有防御力的一套盔甲外衣,那我说一下可能被大家忽略的战衣的问题
方舟反应炉:早期盔甲的能量来源,电影里被斯塔克在山洞里做出来一个简化版,每秒钟生产几亿焦耳的电量,但是现实中根本就没人能做出这样的东西,至少做不出这么小的,
盔甲的材料,上到外太空,下到深海,电影早期的战甲穿着需要机器人帮忙穿上,套上盔甲以前要先穿上一套金属骨骼保护驾驶员,马克3开始被美军的飞机机枪扫射毫不影响,甚至在最后打铁芒果时将一直手臂上的部件展开来可以当盾牌用并且阻挡机枪,被坦克的大炮从天上打的垂直掉下来给地面砸一个坑也不影响继续使用,并且驾驶者毫发无损,只是最后脱下来的时候遇到了麻烦,但是由此可见盔甲中肯定有一套系统保护驾驶员的,因为斯塔克被坦克打下来摔到水泥地上毫发未损,罗德失去动力相比之下慢慢的摔到草地上居然摔的晕过去并且下半身瘫痪了。
体积,在保证机甲所有性能的同时,体内还装满了各种武器,装了武器意味着盔甲中间有很多空心的地方,他的机甲在装满了武器的情况下还要兼顾所有的系统和核心技术。
Al贾维斯:我觉得机甲里所有技术中,我们最接进的就是贾维斯,但是依旧差很远,贾维斯的功能就不多赘述了,你想他是电脑的时候他就是电脑,你想他是人的时候他也可以是人,你想他是管家的时候他可以是管家,几乎在地球的和平年代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东西,战斗的时候可以规划飞行路线,分析敌人战斗方式,黑入其他人的电子设备,扫描敌方弱点,你累了的话机甲交给他操控,可以快速维基百科,平时的时候可以帮忙管理公司,自己组装机甲,陪人聊天,并且永远的忠诚,而我们目前的世界连真正的AI都没有。
盔甲的穿着与变形,马克5开始出现可以自主穿上的盔甲,发展到后来的一直到马克43,甚至不需要自己动手,叫一声贾维斯就可以安排一套盔甲飞过来自动穿到你身上,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紧急脱离把你瞬间弹射出去,这个时候的盔甲不但各方面能力比以前强了,看他的穿脱方式,说明已经有些可以随意发生形变的能力了,并且速度快,完全是战斗中可以应急的水准。
隔热系统,在脚底手掌长期喷射飞行的情况下,驾驶员居然不会被烫到。
对驾驶员的保护,电影中盔甲突破音速几乎就是一瞬间的事,而有特殊的黑科技,驾驶员肯定是一瞬间就晕过去,夸张一点速度再快一点的话可能驾驶员会被压成肉泥。
我觉得,能做出不载人的盔甲,内部装人的空间搭载各种设备而不是载人浪费空间,这种盔甲我的有生之年应该可以做出来,但是性能肯定不如电影里那么强的,破坏力,防御力,续航性,质量,都会差很远。
理论都没有什么实际进展,实践更是久远的事
这个世界变化快。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钢铁侠的战衣,是根据现有的科技水平想象出来的科幻。依据目前的科技发展速度,这个科幻可能很快将变成现实,或被新的科技成果所淘汰。甚至这个战衣还没造好,就会出现更新的更强大的充满高科技含量新战衣。
相信大家在看完《钢铁侠》这部电影后,肯定都会想要一套钢铁侠的战衣,因为穿上这战衣不止帅气,而且战斗力爆表。特别是在复联3中的钢铁侠战衣,它还能够自由的融合变形。可问题是,现实中还没有这样的技术来制作一件钢铁侠战衣。钢铁侠战衣最核心的一部分是持续能源的供应,而这也是人类现在无法企及的技术。
持续能源指的是可控核聚变,一个可控的核聚变需要先进行点燃,然后当其输出值大于输入值时才算是成功的可控核聚变。一般科学家们用“q值”来作为这个输入和输出的比值。不过,核聚变是目前人类根本无法实现的技术。
人类对核聚变后发出的能量转化,在理论上只能到40%左右。而可控核聚变的q值必须大于或等于2.5的时候,才可以说是真正的可控核聚变。如此一来,输入就会少于输出,其作用也就会得到实际的应用。但可控核聚变的维护需要大量的财物,所以它必须要对人类有所贡献的事,不然就会浪费科学家们所有的心血。
如果有一天人类能完整做出可控核聚变,那人类将会用它做什么呢?或者说这个科技能为人类带来什么?当有持续不断的能量后,首先肯定是将这些能量转变为用不尽的电能。
届时,人类社会的电能会是一种廉价的能源,很多的火电厂和水电厂或许就会被淘汰,且大量有害化石燃料会被人们抛弃。可以说,几乎所有的能源都会是电能,自然环境也会因此而得到极大的改善。当然,可控核聚变的作用还不止这个,人类还将会用它来制造任何东西。
我们知道,世间所有的物质都是由原子组成的化学键,之后,化学键再通过一定的秩序组合成为一个个有机物或无机物,而促使这些原子核化学键组合的东西就是能量。换而言之,可控核聚变就是持续不断的能量供应者。所以,人类可以利用可控核聚变来制造出所需的物品。
还有一个就是,人类的飞行器将能在宇宙中永久的拥有动力,除非是飞行器被破坏,或其内装置的可控核聚变被破坏。届时,人类在太空中实现星际旅行就会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可惜的是,可控核聚变只是一个理论,人类在百年之内或许都难以制造出来。
钢铁侠战衣主要涉及材料、能源、信息传递,以现在的科技发展水平,目前信息传递方面基本符合要求,但是材料和能源方面考虑,无法预测具体时间,只有这两方面有突破性进步的前提下才有可能。
打仗10年内,不打仗下辈子
能源小型化没解决之前,造出来也没用,就是个盔甲,还是走不动路的,而且仿人形载具是最不稳定的,要装甲没装甲,要火力没火力,参考现在的坦克,随便吊打它
总结一下哈
1,胸前方舟反应堆:他老爹弄的宇宙立方开发出来的,核反应堆?我不知道,宇宙立方本就不存在。
2,各种武器搭载:钢铁侠不只有激光炮,还有一大堆牛逼的武器,它们不止威力巨大,而且很小巧。
3,超级人工智能:星期五?贾维斯?能打电话,能安排业务,能操控战甲,能自瞄,还能急救(钢铁侠三水下救援那段惊艳到我了),还能毁灭世界。
4,盔甲减震系统:我觉得最切合实际的功能了……高空坠落没伤害?可不是盔甲硬。赛车为啥外壳那么脆?就是为了吸收冲击带来的能量,那么薄的盔甲(相对来说),减震装置在哪里呢?
5,模拟人体运动:我自己起的名字,我是学医的,人体运动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一起完成的,做功好说,神经呢?需要有各种感受器感知身体位置、姿势等,然后再调整、协调,最终才形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就单单“站”这个动作,估计不下上亿细胞在那里工作呢!何况计算机?更何况要用盔甲四肢来调控飞行姿态!!这种调控要达到毫米级的吧?!
6,人类神经和机器联动:名字还是我瞎说的,大概意思吧,就是类似《环太平洋》的“通感”科技,托尼自己是没办法像其他古代普通盔甲一样,用自己的肌肉力量带动盔甲(钢铁侠3里的情况),多数情况下是人的意愿指挥盔甲来动,美队三里甚至盔甲自己形成动作!?
7,飞行……:很难……真的很难……依照漫威对盔甲的飞行速度、加速度以及飞行姿势的描述,人体承受不了那样的飞行,太快了,推动力人体承受不起……不是科技问题了。
8,头盔里的场景:这种投影似乎有原型的,我不太懂啊,个人感觉像丁达尔效应,需要在特殊的气体内才能投影成功。
9,纳米战甲:想象力到位了,科技联想还做不到,目前的情况也只是姑且认定为脑洞了。
10,盔甲自拆自装:名字编不下去了……你想象一下天宫对接有多麻烦……还要盔甲自己识别人体位置,自己组装?
钢铁侠的纳米战衣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纳米战衣”,但与其概念相近的Mark42战衣首次出现在《钢铁侠3》中。
一、Mark42战衣的首次亮相
在《钢铁侠3》中,托尼·史塔克首次展示了他的Mark42战衣。这款战衣具有高度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特点,能够远程召唤、自动组装,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修复。虽然它并不是完全由纳米材料构成,但其远程召唤和自动组装的特性已经接近了纳米战衣的概念。
二、纳米战衣概念的进一步探索
虽然Mark42并非严格意义上的纳米战衣,但它在《钢铁侠》系列电影中为后续的纳米战衣设定奠定了基础。在随后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托尼的战衣不断进化,直到在《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和《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中,他最终穿上了真正的纳米战衣——Mark50和Mark85。这些战衣采用了先进的纳米技术,能够在需要时快速变形和重组,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功能性。
三、总结
因此,虽然纳米战衣的概念在《钢铁侠3》中的Mark42上尚未完全实现,但可以说Mark42是向纳米战衣过渡的重要一步。真正的纳米战衣则是在后续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才得以展现。
电影版在原版基础上有一定的变动。(下面会有些机体没有简介,实在分辨不出来)
是最原始的MK铠甲,功能不全面,而且动力系统只能维持大概50分钟,主要武器就是右手的喷火器,和左手的一发导弹,缺点是,很多关键的运作带都外露,因此,受到枪击之后传送带易断,断了之后腿不能动。(有另外的说法说能动但比较沉重)后被恐怖分子“卖给”欧比,用于制造量产型盔甲。
量产型Mark1原型机(毕竟是欧比准备拿来卖的原型机)
从Mark1研制而来,但由于无法小型化反应堆,不得不抢夺托尼身上的2代反应堆。武器方面右手有加特林,左手为导弹发射器,肩部有反坦克导弹发射架。1结尾先被打坏瞄准系统,后毁于反应堆爆炸。
详询词条:Mark1
托尼回家后耗费2个月研制的第一件盔甲(经典的脸部造型),Mark2改良了动力系统,和飞行稳定系统,同时加固了外层钢甲。但由于材料限制会在一万米左右高空出现结冰导致无法运作(翻译不同高度不同),值得一提的是,Mark2的重量依旧很重,剧中距离地面(房顶)不到2米掉落竟然穿透了2层外加一个钢琴。武器只有手部的冲击炮。这套战甲有两个版本,最早期的版本(全是铆钉的那个)被罗德拿去做战争机器了,于是托尼就又做了一套相似的用来纪念一系列事件,不过这套没有铆钉,经常有人搞混,认为没有铆钉的是假的,其实是纪念版本。
详询词条:Mark2(哈默管它叫作:全面性威胁反应战斗盔甲装)
the Varible Threat Response Battle Suit,罗德从托尼家抢来的Mark2改造而成。在原基础上增加了M134 7.62迷你机枪(改装后唯一能认出来的),FN-2000,M24散弹枪,40MM榴弹枪以及哈默工业的“结晶”:“前妻”小型飞弹(可笑的是罗德后期本想用这个对付万科,结果一点没伤害还掉水里短路了,瞬间尴尬无比。)还有一点就是,模型里战争机器肩部是有两个导弹发射器的,剧中似乎没有体现。2的最后先是被万科控制,重启后与托尼一起利用冲击炮对射产生的冲击波击败万科。与3中进行改造,升级为钢铁爱国者。 3中由战争机器(A.I.M主导)改造而成(还被某频道主持人嘲讽一通),比战争机器更加灵活,武器上更是加强(虽然完全没用过)。剧中先是罗德使用寻找曼达林,后被抢夺,当作木马绑架了总统。与最终战抢回,并带着总统返回。
Mark4在Mark3基础上进行修改,进一步轻量化,完全改进了外形,改的更加贴合人体流线型,且是MK6的跳板,在武器设定上大体与MK3相当,因为改进了外形,所以减轻了重量,因此飞行速度对于MK3来说有一定的提升。与2中出场的斯塔克博览会中登场。由于2.5代反应堆(金属钯)的毒性,曾一度用于娱乐。(有证据标明,从这个时候,战衣已经可以独立供能,因为罗德已经可以穿上战衣了,而且内置过滤功能,能把尿液过滤成饮用水)
详询词条:Mark4全新的便携式概念原型,Mark5可折叠成一个公文箱大小的性状。装甲较薄,无飞行能力。武器只有手部冲击炮。与万科第一次交手时直接被打烂了一个手部冲击炮,战甲严重损伤。可以看出此时托尼已经意识到盔甲在紧急情况下无法立刻着装,为后期机体(尤其是41代和42)打下概念性的基础。
详询词条:Mark5 Mark6整体技术上的革新,钢铁侠系列战衣的重大转折。利用托尼父亲的遗物研究及对宇宙魔方(从复仇者联盟中可以得知)研究,获得了新的能源,真正意义上的方舟反应堆。重新改造战衣,Mark6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胸口的高功率冲击炮改为了三角形,武器方面,除了常规的手部冲击炮和多目标对人武器,加入了新的小型飞弹,并在手背增添高功率激光每次使用会消耗掉2块能量板,而且还是一次性的大杀技。在复仇者联盟中手背增添高功率激光变为长期技能。Mark6已经可以不借助机器独立着装了,像钢铁侠3那样。(估计大家都没有注意这个细节:复仇者联盟里,航母上没有辅助着装的机器,而且钢铁侠2的原定结局里斯塔克直接从战衣里出来了)
详询词条:Mark6 Mark7于复仇者联盟最后大战登场,也出现在《钢铁侠3》中:开头被炸毁、在酒店旁待机、最后大战被小辣椒摧毁。在原Mark6基础上,加入了变形结构,可在半空中进行合体(或为后期机型合体功能的鼻祖)。武器方面去掉对人武器,加入了可分类的推进背包,并有小型可追踪导弹。手部的激光改为由核心直接供能(导致最后能量险些用完),手背的激光改变成三束,改回原有的肘部反坦克导弹不过有所强化,膝盖部也加入了武器:空对地轰炸弹。从追核弹可以看出,速度上也不逊于其它机型。
详询词条:Mark7
Mark VIII(马克8)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八套装甲,出现在电影钢铁侠3里。Mark8是马克7号的改进版本,比马克7号更灵活和更具操作性,同时它配备了大量的武器。马克8号保留了著名的红色、金色的色调,它和马克7号的外观略有不同,具有独特的、光滑的面罩设计。
详询词条:Mark8 Mark IX(马克9)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是第九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除了重新设计的头盔、臀部和腿部外,Mark9与它前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它也保留了最经典金色和红色的配色方案。
详询词条:Mark9 MARK X(马克10)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是第十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Mark10也保留了最经典金色和红色的配色方案。
详询词条:Mark10 MARK XI(马克11)号是第二套高级钢铁侠装甲,Mark11也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1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马克11号配色方案为最经典金色和红色。
详询词条:Mark11 MARK XII(马克12)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2套装甲,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2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12号配色方案没有沿用传统的红色、金色,而是涂装了类似马克2号的银色、金色和黑色。
详询词条:Mark12 MARK XIII(马克13)号是第四套高级钢铁侠装甲,也就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十三套装甲战衣,出现在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3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13配色方案没有沿用传统的红色、金色,而是涂装了比较独特的银色和黑色。
详询词条:Mark13 MARK XIV(马克14)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十四套装甲,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Mark14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
详询词条:Mark14「鬼祟(Sneaky)」
Mark15为隐匿任务所设计,几乎是看不见的敌人预警系统。一个铬彩色涂层,盔甲可以变暗或减轻环境相匹配。最终战中,在Mark42被变异人击毁后紧急召唤,着装并保护了托尼,可惜没穿好摔下来就报废了,但保住了托尼的一条性命。可以屏蔽所有雷达,但是将输出降低了,增加在了速度和隐身上。(事实上这套装甲是第一集时期就有的概念设定,直到第三集改了配色后又被拿出来使用)
详询词条:Mark15「夜店(Night Club)」 Mark16作用类似于鬼祟,完全没有武器,是专为隐形的任务的机型。特色是两肩的凸起物和没有分成上下两段的面罩,因此外观看起来没有「嘴巴」,显得脸很长,原版为银白色,剧中为传统金红配色。第二套与基连战斗用的战衣,由于没有武器,被完虐:和基连对拳,对方只是手骨折瞬间恢复,自己整个手就被打散了,推一下不能动了,直接打穿上半身。
详询词条:Mark16「碎心者(Heartbreaker)」
炮击型冲击波转换器装甲,是钢铁侠里输出能力最大的装甲了。胸口冲击炮威力更大,可以调整宽窄,也可生成护盾。可以看出是一台强调能量输出的型号。预计为胸口冲击炮的强化试验机。最终战中,托尼在未穿战衣情况下指挥其帮助Mark35红鲷鱼,再带罗德去营救总统,但被绝境士兵拦下,Mark17后与Mark25突袭者配合击杀2名绝境士兵。战损不明(总体上是队长级别的机体)。详询词条:Mark17 MARK XVIII(马克18)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8套装甲,名称为“卡萨诺瓦”(Cassanova),是一种隐形炮兵等级RT装甲。Mark18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8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马克18号配色方案为黑色和银色。
详询词条:Mark18 MARK XIX(马克19)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19套装甲,名称为“猛虎”(Tiger),是一种超高速装甲。马克19号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19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19配色方案为红色和白色。
详询词条:Mark19
【巨蟒(python)】
Mark20全身加装了响尾蛇导弹,也改装了推进力,拥有强大的破坏力,全身配备200个小型响尾蛇导弹,但是很难校准,也大大提升了操作的难度,不能进入水下100米深的地方,设计将肩部往下,应该是为了增加控制性,但是很少作为实战使用,一般作为支援性武器——因为如果装甲被打破,可能会引发配备的所有导弹引爆,所以只能作为支援性武器。
详询词条:Mark20 MARK XXI(马克21)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21套装甲,名称为“迈达斯”(Midas),是一种超高空战斗装甲。马克21号出现在真人电影钢铁侠3里,当托尼下令贾维斯启动“家庭聚会”计划,马克21号和其它装甲被激活,帮助托尼对付奥尔德里奇.基利安。Mark21配色方案为纯金色。
详询词条:Mark21【复古改装车(Vintage car)】
Mark22用于执行机密任务,带有与变色龙一样的功能,很像钢铁爱国者,猜想小罗的钢铁爱国者就是从22代取得的灵感,也使用了所有机甲里最先进的推进系统,几乎将噪音完全消除,将攻击力完全加在了输出力、推进系统、保护装置上了,也有着可以和太阳系里所有的生命进行沟通,但是几乎没有任何的攻击性,唯一的攻击性武器就是胸前的单光束冲击炮,但是是将冲击炮化为光粒子放出的招式,用来摧毁对手的细胞,但是如果对手穿着防弹衣这招就一点效果都没有了,所以这是用来做机密任务的装甲。
详询词条:Mark22 Mark23是一款耐高温装甲,拥有多层隔热保护层和防御装甲,能在极端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甚至可以在火山喷溢出来的岩浆上行走。
详询词条:Mark23 Mark24名称为坦克(Tank),是一款重型战斗装甲,有一个尺寸略小、性能略次于马克17号的胸部Repulsor,可发射集束炮,并可以随意调整集束炮的光束大小,也可以生成防护盾。
详询词条:Mark24
「突袭者(Striker)」重型建设用装甲,它的作用是帮助施工。它强大提钻一样的手臂可以粉碎混凝土,并且可以承受高温和电流的冲击。以银黑色为主、双手装有大型黄色凿子的装甲(与漫画版不同,电影版手部为钻头),辨识度相当高,Mark25在最终战中打坏了陆桥、戳飞两名绝境士兵后让另一套装甲(为MARK30)前来接力射杀,保护了险些被袭击的罗德。战损不明。
详询词条:Mark25马克26号是特种重型建筑装甲,它是托尼的第一套防辐射装甲,可在核辐射重污染等区域作业,它也可承受超高温和超大电流冲击。Mark26也是第一套采用绿色涂装的装甲。
详询词条:Mark26「迪斯科(Disco)」
Mark27装甲能够变成周遭景物的样子,类似隐形跟MARK7长的很类似,配色十分的花哨,紫蓝配橙色。存在感很低,战毁情况同样不明。
详询词条:Mark27马克28号是一款防辐射装甲,采用了类似辐射警告标志(黄色、黑色)的涂装方案,并将辐射警告标志的黄色提升为橙色,这也表明它可以承受极端辐射。Mark28有一个非常独特系统可以消除盔甲表面的辐射,它还拥有双层防护装甲,能完全保护使用者不受辐射侵害。
详询词条:Mark28马克29号名称为“小提琴手”,是一款建设装甲,左臂附加配备类似手持式凿岩机机械手。装甲主色为黑色和银色,左臂机械手部分采用红色涂装。Mark29的左臂附加机械手拥有巨大的撞力、冲击力,可以反复冲击粉碎坚硬的地板或建筑物。马克29号拥有一个类似马克24号和马克17号的超大型胸部Repulsor,可攻击敌人也可进行爆破等建设作业。马克29号也是第一款不对称的装甲。
详询词条:Mark29马克30号是一款通用型装甲,也是马克33号的原型,Mark30的外表涂装采用蓝色、银色配色方案,装甲外形比较独特,多处呈现倒三角形,包括胸部Unibeam。
详询词条:Mark30马克31号是一款超高速装甲,装甲整体重量变轻,防御强度变高。外形类似Mark8,头盔面罩使用钢铁侠装甲的经典金色设计。
Mark31是测试样机,主要为了测算钢铁侠装甲的超音速能力,它所测试得出大部分数据都被应用到马克40号装甲,使马克40号能够获得史无前例的速度。
详询词条:Mark31 Mark32是一款增强型炮兵等级RT西装,配备了与Mark17同等尺寸的胸部Repulsor,可以发射强大的集束炮,并可以随意调整集束炮的光束大小,也可以生成防护盾。
详询词条:Mark32「白银战将(Silver Centurion)」
Mark33银百夫长有轻微的保护力场,使用磁场极性使衣服吸引或排斥对象。能够发射脉冲炮(Mark6的胸口不能发射冲击波),强化进一步的行动。最终战中托尼所着装的第一套战甲,此时托尼正在跟罗德说话:“抱歉,装甲只适合我的身形”。后营救小辣椒时被偷袭,胸口能量损坏。同时切掉基连的左手。后被抛弃。详询词条:Mark33 [左撇子(Left-handed)]
Mark34灾难救援盔甲原型,又名“左撇子”。根据此型号,直接衍生出了后来的马克35,也就是那位惨遭“剥脸”的红绸鱼。注意,左手处的救援巨爪其实可以拆卸下来。
详询词条:Mark34「红鲷鱼(Red Snapper)」
Mark35灾难救援装甲,这种装甲设计在危险的地方生存。还可延伸手臂和爪子,成为理想的灾害救援装甲。托尼指挥MK17(碎心者)去帮忙清掉红鲷鱼身上的三个绝境士兵(太苦命了)。头部被强行拆下后自毁。
详询词条:Mark35【和事佬】(intermediary)
棕色的集体,头部凹陷,肩上配备着声波可以组织人类的行动,也配备了和双子星一样的超震动波,应该是双子星的样机。Mark36外形像去掉爪子mk35的面孔,战损不详。
详询词条:Mark36「锤头(Hammerhead)」
深海装甲,Mark37的设计是能够旅行到海洋的最深处。它可以承受极端的压力,它具有大功率工作灯能够在黑暗的水域有较高的能见度,手腕部配备鱼雷。在剧中有个2秒的特写镜头,算是长脸了。带着一名绝境士兵自毁。撞坏托尼所在的建筑物支撑,才让托尼指挥Mark38(伊格尔)撑着建筑物。
详询词条:Mark37「伊格尔(Igor)」
负重装甲,这实际上不是设计用来战斗的装甲。Mark38是为起重和搬运重物所创。是托尼设计的用来搬运他的巨大酒窖到斯塔克大厦。
详询词条:Mark38「双子座(Gemini)」亚轨道装甲,它是专为外太空飞行而生。Mark39集成一个可移动的助推器包和零重力机动推进器。全身也装载了强大的“超震动波”一般是对付于太空中的陨石。并且盔甲可以将量子和等离子转化为能源和空气。很多人也许纳闷为什么双子座没有对应的战斗画面,实际上是有的,只不过确实画面很短暂难以辨别。图中一个绝境士兵用一根钢管射击MK39,结果反被39击杀,最后停留处可以隐约见到MK39的推进器。
详询词条:Mark39「猎枪(Shotgun)」
超高速装甲。它是设计用于高超音速。Mark40可以用超过5马赫的速度旅行。同时也是托尼在这场战斗穿上的第三套战甲,此时正与基连苦战中。后被手刃劈开。(全尸都没有)
详询词条:Mark40「骨骼(Bones)」骨架装甲。这是一个黑色和金色的钢铁侠外套。它的设计目的是为了速度和机动性。Mark41从剧中可以看出拥有与Mark42一样的能力,目测为42的概念机。最终战前期手脚分离的方式击杀4个绝境士兵。它浑身的骨架可以搭载其他装备,便于快速咬合。
详询词条:Mark41 Mark42具备了自动组装的能力,优点是可以远程操控和自动组装,当然有优点就有缺点,MK42由于自动组装省去了很多链接部件上的螺丝,所以很容易撞坏.武器方面除了基础的手部冲击炮和胸口冲击炮,小臂搭载了小型飞弹。更多的是为了近战。是Stark所有战甲里最“坑爹”的一台:托尼在第一次穿着的过程中不停的闪躲;穿的时候只因腿部的一个部件导致已经“全副武装”的托尼只剩下了头盔,其他零件全部散落,贾维斯还说“看您工作真是一种享受。”可想而知这套战甲有多么“顽皮”;曾在飞行救人后转身时被一辆大卡车撞得稀碎(此时的托尼不在战甲内),后来在最终战中降落时因为右脚绊到了船上的扶手,直接掉了下来,又摔的稀碎(此时的托尼也不在战甲内),托尼还说了句“一点也不长脸/不争气”。可以说这幅战甲的“智商”“不太够”,专门为搞笑而生(详见《钢铁侠3》)。
全战衣于最终战后自毁(有7台在早期别墅袭击时被毁)。
详询词条:Mark42 Mark43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前期中出现,是Mark42的改良版本。肩部增加散弹。
马克43号装甲的涂装与马克42号恰恰相反,它是暗红色居多,金色少数。它也拥有防辐射内衬装甲,可以在核污染区域,极端温度、极端环境下长时间工作,也可以进行水下作业。它也可以进行亚轨道飞行(亚轨道飞行是指在距离地球35至300公里的高空飞行,但仍受地球引力牵引。)。
详询词条:Mark43 Mark44,即反浩克装甲。仅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中出现,专门用来对抗浩克。平时搭载在卫星上,飞行于近地轨道,在使用的时候发射到需要的位置。体型十分巨大,甚至比浩克还要大一圈,可以将其他战甲包裹起来。采用组合结构,附带一个飞行装备库,在损坏的时候可以将损坏的部位分离使用备用零件修复。
详询词条:Mark44维罗妮卡( Veronica)是一套由托尼·斯达克(钢铁侠)与班纳博士(浩克)共同研发的一套独立系统,开发期间浩克甚至可能参与实战测试。它通常以包裹方式部署在太空,必要时可迅速调用。
维罗妮卡系统包含多个功能模块,反浩克装甲是其中之一,反浩克装甲的作用相当于外勤特工,其余功能模块起着支持、补给作用。除反浩克外其余已知的功能模块包括:独立卫星通信,独立操作,战损支持(出现战损可调用备件更换),监狱式隔离仓等。
简单来说,与浩克对战的那款重型装甲叫做浩克克星(Hulk Buster),它是维罗妮卡( Veronica)的一部分。
而之所以叫维罗妮卡(Veronica)这个温柔婉约名字,据导演韦登所说,这个梗是这样的:
美国漫画《阿尔奇》(Archie)中,高富帅阿尔奇有两个感情纠葛的妹子,一个妹子叫维罗妮卡,另一个妹子,她的对头叫贝蒂(Betty)。
而班纳博士之前的爱人就叫贝蒂。
所以为了打败班纳而造出的装甲就被应该叫维罗妮卡。
详询词条:维罗妮卡 Mark45在《复仇者联盟2:奥创纪元》后期中出现。此时系统已经更换成女性声音的“星期五”。(贾维斯和幻视融为一体了)
和Mark43一样,2台机都是以红色为主,但45的红色涂装面积更大,作为主战甲45头盔脸型首次改尖,以外主战甲怎么变脸型基本都不会变,这也算是为了避免审美疲劳的改变吧。
详询词条:Mark45
Mark XLVI(马克46)号是托尼·斯塔克创造的第46套装甲,名称未知,将出现在漫威电影《美国队长3:内战》(Captain America: Civil War)里面。马克46号又称内战装甲(Civil War Armor),配色方案为红色和金色。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钢铁侠战衣的进化史:从科幻梦想到现实科技和钢铁侠战衣的进化史的视频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