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的文章主要讲解探寻摩洛哥论坛:跨文化交流的新阵地,并且会结合摩洛哥论坛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在众多论坛中,摩洛哥论坛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球网友的关注。本文将带你走进摩洛哥论坛,探寻这个跨文化交流的新阵地。
一、摩洛哥论坛简介
摩洛哥论坛,全名为“摩洛哥华人论坛”,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以摩洛哥为主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论坛。论坛以“交流、分享、互助”为宗旨,致力于为摩洛哥华人及全球网友提供一个互相了解、共同进步的平台。
二、摩洛哥论坛的特色
1. 跨文化交流
摩洛哥论坛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网友,他们在论坛上交流各自国家的文化、风俗习惯,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例如,在“文化沙龙”板块,网友可以分享自己的国家节日、传统美食、民间艺术等,让更多人感受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 实用信息分享
论坛设有“摩洛哥生活”、“移民资讯”等板块,为在摩洛哥生活、工作的华人提供实用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签证、工作、生活、教育等方面的资讯,帮助新到摩洛哥的华人尽快适应新环境。
3. 互助精神
在摩洛哥论坛,网友之间充满互助精神。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总能得到其他网友的帮助。例如,在“求助”板块,有网友分享了自己在摩洛哥的生活困境,很快就有网友为他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摩洛哥论坛的作用
1. 增进了解
通过摩洛哥论坛,全球网友可以了解摩洛哥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增进对摩洛哥的了解。
2. 促进交流
论坛为全球网友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让他们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共同进步。
3. 传承文化
在论坛上,网友可以分享自己的国家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传承各国的文化。
四、摩洛哥论坛的未来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摩洛哥论坛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加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 内容创新
论坛将不断推出新的板块和栏目,满足网友的不同需求。
2. 加强合作
与国内外相关机构、媒体合作,扩大论坛的影响力。
3. 提升服务质量
提高论坛的管理水平,为网友提供更好的服务。
以下表格展示了摩洛哥论坛的几个主要板块及其内容:
| 板块 | 内容 |
|---|---|
| 摩洛哥生活 | 摩洛哥生活资讯、移民政策、工作机会、生活指南等 |
| 文化沙龙 | 各国文化、风俗习惯、民间艺术、节日庆典等 |
| 移民资讯 | 签证政策、移民法规、生活适应、教育、医疗等 |
| 求助 | 在摩洛哥遇到的困难、寻求帮助、分享经验等 |
| 旅游观光 | 摩洛哥旅游景点、旅游攻略、美食推荐等 |
| 购物交流 | 在摩洛哥购买商品、分享购物经验、推荐产品等 |
| 交友征婚 | 摩洛哥华人交友、征婚等 |
| 企业合作 | 在摩洛哥开展业务、寻找合作伙伴、分享商业信息等 |
摩洛哥论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跨文化交流平台,它为全球网友提供了一个了解摩洛哥、分享生活、互助互学的空间。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摩洛哥论坛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更多人带来便利。
摩洛哥自驾游经典线路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北地区,这里自古就是北非文化的起源地,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地中海对面的欧洲大陆很早就有交流和往来,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成为旅游的必去之地,下面给大家分享摩洛哥自驾游经典线路分享。
下面是一张经典的摩洛哥自驾游线路图,从卡萨布兰卡开始逆时针绕摩洛哥国境线一圈行驶。
具体路线行程:
北京-迪拜-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索维拉-阿加迪尔-瓦尔扎扎特-梅尔祖卡-撒哈拉沙漠腹地-梅尔祖卡-N13公路沿线小镇-伊夫兰-梅克内斯-菲斯-得士安-舍夫沙万-丹吉尔-艾西拉-拉巴特-卡萨布兰卡-迪拜-北京
图中数字标记位置代表住宿的日期及地点,实际玩儿下来出沙漠之后的住宿稍有变化,但这个图片我找不到原图了,所以图片没有修改,准确行程见表格形式的。
当地自驾车的重要信息
1、路况介绍
摩洛哥的路况并不想很多帖子中写的特别不好,必须技术过硬才能自驾之类的。就楼主这次去的体会,几乎所有的路都是新修的,我们还开玩笑说是不是之前来的小伙伴来了发了文章,摩洛哥政府看到了,所以咱们来了都新修的马路啊。
其次,道路标识几乎和国内的一样,行驶在摩洛哥的马路上就像行驶在咱们自己国家的路上一样,毫无陌生感。唯一不好走的路应该就是从阿加迪尔到梅尔祖卡这段,有在修路,还有山路,所以没开盘山路的小伙伴要注意。但整体而言路况相当棒了。
2、城际间道路介绍
四种道路,“A”字打头的高速公路,几乎就没几条,全程下来,就走了两条。“N”字打头的属于国道,全程下来经常走,走的最长的一条是N13,贯穿好几个城市。“P”或者“R”打头的是省道,也会常走。高速路基本是双向四车道。国道和省道一般是双向两车道,也有三车道。几乎全部是柏油马路,修路的除外。盛行我国已经淘汰的环岛,但是环岛秩序非常好,当地司机严格遵守先出后进的驾驶规则。
3、市区内道路
市区内道路个别大城市会有点儿小拥堵,但跟北京不起来就不叫堵了。市区内开车的司机没有城际间道路的司机守规矩,会有加塞抢线的现象,但也比国内好一百倍。摩洛哥司机整体素质很高,并不像各大网站攻略里写的那么恐怖,我严重怀疑那些小伙伴是不是自己开车就不守规矩,到了那国外没守规矩被人围攻了啊。个人觉得当地驾驶多数都是井然有序的。
4、交警及交通违规
首先我必须为摩洛哥警察打抱不平一下,没去摩洛哥之前,看了各大旅游网站的帖子,所有自驾游的全部都抱怨摩洛哥的警察,几乎都写着被拦车好多次,被罚好多钱。就因为这个楼主和小伙伴还纠结了一小会儿到底自驾不自驾呢,,而且出发之前,我们几个人还商量了很多对策。结果去了发现根本不是论坛帖子里写的那么回事儿。楼主可以威武自豪的说我们自驾环游摩洛哥一分罚款没有交,只被警察拦了一次,就看了看驾照和行驶证就礼貌的放行了。所以广大想自驾的小伙伴们,千万别被各大网站抱怨摩洛哥警察的帖子吓退了。OK现在说重点,可以记笔记了。
第一、摩洛哥全国没有监控探头,违章罚款全靠人力警察蜀黍,所以只要没有警察,你就不用担心偶尔超个小速,违个小规会被拍下来罚款,当然楼主不提倡违规和超速啦;
第二、摩洛哥警察的衣服不是统一的,楼主一圈走下来,发现游三种颜色,一种是穿白色的,一种是蓝灰色的,还有一种是土褐色的。所以大老远看到穿这三种颜色制服的,就是警察蜀黍了,你就要自我检查一下看看有没有从国内带去的违规开车的小陋习出现了,就要把车速减到路标提示的速度了。只要你get了这个技能那么楼主保你全程不被罚款。
第三、警察蜀黍经常出没的地点是环岛处,前边也提到了摩洛哥盛行环岛,所以到了环岛一定切记,速度降到路标提示范围内,遵守先出后进的规矩。还有就是有的时候警察蜀黍会自带减速指示牌,经常是摆在路边50,40,30,20,10慢慢速度递减到警察蜀黍的位置,所以这个时候要按警察蜀黍上摆的标识速度,而不是路标的速度。
第四、必须要提醒的是安全带,请小伙伴们忘掉在国内的陋习,到了摩洛哥,从你上车那一刹那开始,就请车上人员全部系上安全带,不管你是坐前排还是坐后排,为了不被警察蜀黍罚款,也为了我们自身的生命安全。
第五、如果路上遇到了警察蜀黍,你做到了我上边说的两点,那么就请小伙们不要紧张,也不用盯着警察看,就自然的照常开车走人,或者可以热情的跟警察蜀黍Say HI开过。如果你不幸的被警察蜀黍拦车了,那么也不要紧张,你又没违规,没超速你怕啥,而且此刻你是个外国人,你就可以只会一两句英文加肢体语言,什么连篇的英文不会说也听不懂,法文阿拉伯文西班牙语更是一句不会,反正就是警察蜀黍说什么全没懂的意思,但是你要很礼貌,很友好,装的很无辜,然后基本就没事儿了,顶多是折腾半天跟你要个驾照和行驶本。如果你真的违规了,前边这一通听不懂加装无辜,警察蜀黍应该也是拿你无奈了,因为沟通不了,所以估计也会放行不罚款,楼主猜测啊,毕竟楼主没有违规,没有超速被拦过,唯一一次被拦,也是正常行驶。不过如果你违章了,而且你非要傲娇的说一堆英法文,那我保不齐警察蜀黍会怎么着你了。所以你们自己领会我说的这个卖萌装傻装无辜的技能吧。反正楼主一圈下来,觉得所有的警察蜀黍都很友好,经常路上看到我们了跟我们友好的打招呼。
第六、和国内一样,驾照和行驶证要同在,你才能开车。这点小伙伴要注意了,摩洛哥的车辆行驶证是一个特别大的本,比咱们的大好多倍,请原谅我没有拍照。但是你租车的时候,车行会提示你的,如果你实在分不清,或者没听懂车行的介绍,那么就笨方法,所有车行给你的资料你全部放在车上,警察检查,你就都给他,让他挑。驾照呢,如果你是用的我前文讲的国际认证件,切记要带国内的驾照,两个一起用才行。
5、车辆保险
建议租车的时候上超级补充全险。还有如果你英文法文阿拉伯文都不是很好的话,楼主建议你用我前文推荐的租车APP,这样当有涉及出险的情况,如果你沟通不了,可以让平台帮你沟通,而且即使你当时没能及时联系到,回国后平台也能帮你沟通,有什么争议,也都能帮你解决。
楼主这次出行,就遇到了车辆刹车磨损严重需要更换的问题,因为很多专业术语,而且修车行还是说法语的,好不容易把车修了,但是和车行理赔的时候车行认为这不是事故造成的不给赔。但因为我们上的是超级补充全险,所以最终租车平台给赔了,不过是回国后跟租车平台沟通解决的,这样避免了在当地因为语言和理解不同耽误时间。特别提醒,修车一样要发票,最好使用刷卡方式付费,我们因为付的是现金,回国后理赔还费了翻周折,因为无法证明自己付了多少钱,而修车行开的发票是阿拉伯文的,租车平台又找翻译现翻的,但最终正常理赔了。所以再次强烈推荐租租车这个平台租车。也不知道我这么卖力的推荐,租租车给不给我广告费。哈哈哈。
6、关于加油
摩洛哥加油站非常多,甚至个人觉得比国内的都多。所以不用担心加油的问题,即使到了快接近沙漠的地区,加油也不是问题。加油要看清自己租的车是柴油的还是汽油的,油箱盖上都有标识。油价嘛越往南开油价越贵,因为越接近沙漠地区了。我们租的是柴油车,价格和国内差不多,当地货币一升9块多。
7、关于导航
推荐两个。一个是苹果手机自带的谷歌地图,一个是探途离线地图。在城际之间用谷歌地图,在城市内部用探途离线地图。在城际之间手机网络信号不好的时候,最好也用探途离线地图。楼主的经验就是一般城际之间驾车两个地图都开着,时不时对比一下,就基本不会开错。谷歌地图在城市内部不怎么好用,一定要用探途离线,尤其是非斯和马拉喀什当你有了探途离线地图,你就不会迷路了,就不会出现各大论坛帖子里说的到了这两个地方就必须用当地向导了。楼主除了在非斯因为赶时间加上没有事先找到大染缸的英文名字,所以找了一次向导,剩余一次没有用向导。所以这里我特别提醒一下大家,建议大家出行之前,把想要去的地方的英文名字,法文名字都先记下来,这样你就能准确的用两个导航搜索了。探途离线地图是专门在国外使用的导航,小伙伴们在国内的时候只能先下载APP和摩洛哥的离线地图。到了摩洛哥立刻就可以使用了。另外楼主发现在摩洛哥自驾,导航计算的总耗时总是比我们实际驾驶的时间要少一到两个小时,也许是我们路途贪玩儿,也学是因为路不熟,没有按导航的理论时速开,总之是每次实际到达的时间都比预计时间要长,所以这点小伙伴们也要注意了,考虑路线和游玩时间的时候要留出我说的这个富裕时间来。楼主就因为这个时间差,差点错过了撒哈拉的日落。
8、关于停车
停一会儿基本全摩洛哥都不会超过5DH,停一晚上基本是20DH,只有马拉喀什停一晚会稍微贵点儿,不超40DH。还有就是建议都是等你离开的时候再给收费员停车费,不要停车的时候就给。避免你停车的时候交钱了,离开的时候又来一个人跟你收费,不让你走。楼主全程都是秉持着这个原则。所以当我们在艾西拉遇上离开的时候两个收费员来收费的时候,我们就顺利的只交了一份停车费,就开车离去了,从反光镜里看着两个收费员争执。
9、关于每天驾驶时间
摩洛哥自驾游玩,大部分时间都很轻松,各个城际之间的驾驶时间都不是特别长基本4个小时以内都能到达。非常适合自驾。只有从阿加迪尔→瓦尔扎扎特→梅尔祖卡→非斯这段相对艰苦一些,几乎每段都要开6个小时,梅尔祖卡到非斯甚至要开8个小时,所以到非斯这段嫌累的,可以向楼主学习,不直接开到非斯,中途找个小镇住一晚,让旅途更轻松一些。全程10多天的行程,指这三天的路上艰苦,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但正是这段的艰苦才能看到无敌美的撒哈拉。
以上九条,是我给大家在摩洛哥自驾的一些参考信息,如果有遗漏的大家可以私信我,总之楼主认为摩洛哥是一个特别适合自驾游玩的地方,路况非常好。如果你想开启国外自驾的模式,建议你从摩洛哥开始尝试,这里真的和国内开车特别像,而且路上的风景非常棒。
航班信息:
去程:
阿联酋航空,北京-迪拜段,EK 307,机型空客A380;迪拜-卡萨布兰卡段,EK751,机型波音777。
返程:
卡萨布兰卡-迪拜段,EK752,机型波音777;迪拜-北京段,EK306,机型空客A380。
北京到摩洛哥没有直飞航班,我选择的航班是转机时间最短的,去程转机时间2个小时,返程3个小时,迪拜机场还没怎么逛呢,就该登机了,所以如果想逛机场免税店的,可以选择其他航班,如果想节约时间的,就选择我这个航班。
租车信息
推荐一个好用的
租车APP,租租车,我们这次出行以及朋友之前去美国、加拿大都是用这个APP租的车。全中文预定界面,7*24小时多语言电话热线。车型选择也很多,保险全面。免费提供中文导航仪,还可以提供可在200个国家使用的驾照认证件,搭配中国驾照一起使用。
境外提车,用车,还车,理赔如果出现问题,租租车公司也会积极帮忙与国外租车公司联系解决。用户体验跟在国内租车一样畅通无障碍。
本次租车品牌:达西亚Dokker
本次租车类型:紧凑型MPV手动挡
本次租车价格:14天2380元人民币
本次租车全险费用:14天854元人民币
特别提示:如果四人去选择自驾,请一定要考虑后备箱的大小是否足够放行李。我们这次选择这个品牌型号的车,是因为四个人行李多,这个后备箱大。但是因为一些原因,到店后我们租的这辆车没有了,店家免费给我们升级了达西亚Duster,虽然车比原来档次高,但后备箱比我们原来租的车型小,不过也能放下我们四个人的行李箱,我们的行李箱尺寸分别为三个24寸的,一个22寸的。
换钱及信用卡使用信息
摩洛哥的货币是迪拉姆,不支持和人民币直接兑换,需要在国内带足额的美元或者欧元到当地兑换。鉴于摩洛哥是欧洲的后花园,所以我们这次带的是欧元,一趟走下来,也觉得去当地带欧元的比较多。
此行我们一共用2000欧元换了20762迪拉姆,平均汇率10.381.三次换钱分别是机场10.1057;马拉喀什10.48,非斯10.42,经比较马拉喀什最划算。所以如果打算去的小伙伴儿们能够准确预估出全程需要的现金消费,可以一次在马拉喀什换够。如果不能特别准确预估自己消费的,或者不是特别计较汇率差异的,可以向我们一样根据实际消费情况多换几次钱,省的换多了,最后花不了还得为了花钱而花钱。摩洛哥有规定,外籍人士是不能把迪拉姆再换回欧元美元的,而且在离境出关时会查身上携带的现金,我们在出关的时候就被盘问到了,但没有真的开箱或者开包检查。
同时欧元和美元在当地的旅游城市也是可以直接消费的,通常欧元在当地消费是1比10,没有换成当地货币划算。
去之前在网上看攻略说摩洛哥基本不能刷信用卡,也不支持银联取现金,但我们这一圈走下来,实际并不是这样的,有多一半的地方是支持刷卡的,北部的城市基本都可以刷卡,南部的旅游发达城市基本也全部支持刷卡(部分民宿及Riad不支持刷卡,撒哈拉沙漠地区和南部一些相对落后或者区域小的地方不能刷卡。其实有很多地方都支持刷卡,尤其是北部城市,不过南部比较落后的城市刷卡的地方还是比较少。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摩洛哥刷卡很多地方支持直接刷美元,刷卡前可以问一下,可以要求直接刷美元,这样回国还信用卡汇率更划算。也可以办一张招行专门用于国外使用的全币种信用卡,出国玩儿很方便,楼主本人就有一张。
不管采取哪种换汇方式,建议大家在机场都先提前换一点点儿迪拉姆,用于打车买电话卡等。
住宿
摩洛哥地处北非,与西班牙隔海相望,曾经是法属殖民地,现在是欧洲的后花园,有很多欧洲人来这里度假,所以这里的酒店和对应的旅游配套设施都很齐全,和我们想象中非洲的脏乱差完全不一样。酒店的风格格式各样,几十一晚到上千一晚的价位及环境总有一款适合你。
当地的特色建筑Riad是去摩洛哥必须住一次的,Riad是原来摩洛哥当地的大户人家的宅院,也就是相当于咱们国内的地主家的宅院。建筑风格是门外看特别不起眼儿,一进门内,别有洞天,每个院子里都有一个漂亮的水池,用于乘凉或者游泳,然后是一东围绕着水池建起的小楼,小楼的门窗包括外立面都美轮美奂,每个小楼也都配有一个天台,可以看院外景色及乘凉用餐。不过Riad都是位于每个城市的麦地那古城里,而往往麦地那古城里又不让汽车进,这就意味着如果你要住特色Riad你就得拖着大行李箱走街串巷。所以如果不是特别钟情Riad的小伙伴,建议偶尔尝试一两晚就可以了,其余的还是住在交通便利的老城边缘地带更方便。
预订渠道,国外游一般推荐还是BOOKING或者AIRBNB,也可以结合猫途鹰的排名参考一下。不过就摩洛哥而言我个人还是推荐用BOOKIBNG预订,摩洛哥的地址及门牌号排列实在太乱了,我们本次行程就两个民宿是用的AIRBNB预订的,结果第一家就因为民宿的地址不清晰,导航搜不到,问了房东,给的地址,到了附近还是找不到,最后是房东派人来接才找到那隐蔽的房子,白白耽误了我们三个多小时的时间。详细的优缺点以列表的形式给大家对比一下。
预订酒店的小建议:
1、这次出行的酒店我基本在出行前两个月就开始预订,但是网友热推的酒店基本都订不到了,所以如果有特别想预订网红酒店的一定要提前预订,越早越好。
2、每个酒店的免费取消时间一定记好了,最好做个表格,以免想取消最后过了取消时间,还得扣钱。
3、如果你跟我们一样是自驾游,想随意一点儿,建议只订旅行前几天的酒店,后边根据实际到摩洛哥的情况预订,当然临近日期订肯定没有提前订的价格便宜。
4、如果是自驾游预订沙漠里的酒店,一定提前跟酒店方联系,定好停车的地点及接人的地点。
5、预订前一定要仔细看一下地图,看看是不是在麦地那古城里,如果在古城里是不是离想去的景点都很近,因为在麦地那古城里基本靠走。
6、摩洛哥是伊斯兰国家,所有清真寺的宣礼塔每天按时播放五遍祷告,其中一遍是半夜四点多钟,也就是太阳升起前那一遍,所以睡眠质量不好的人,酒店位置一定要选离清真寺比较远的。我们很多酒店离清真寺比较远,睡觉轻的小伙伴每天都能被吵醒,到最后快走的时候已经固定形成了生物钟到点儿醒,然后睡回笼觉
7、习惯喝热水的小伙伴建议带一个加热棒,在摩洛哥的酒店基本不提供烧水壶,需要热水得管前台要,有的能给烧水壶,有的只给一壶热水。
摩纳哥的人口和国土面积
摩纳哥公国,欧洲的一个城邦国家,是世界第二小的国家。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由法国包围,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遭地区组成,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主要的收入来源是旅游业,先后有利古利亚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摩纳哥居住,1993年,摩纳哥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景点有:摩纳哥公国、拿破仑纪念馆、蒙特卡洛海洋温泉浴场等。
国土面积
2.02平方公里
简称
摩纳哥
人口数量
38300人(2017年)
先后有利古利亚人、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在摩纳哥居住。后来腓尼基人在此建立城堡。中世纪成为热那亚共和国保护下的市镇。
1215年,摩纳哥再次被作为热那亚的殖民地创建。
1297年,弗朗索瓦·格里马尔迪乔装成圣芳济会的修道士,夺取了摩纳哥城堡,开始了该家族对摩纳哥长达700年的断断续续的统治。
14世纪形成公国雏形,1338年成为独立公国。
1525年,受西班牙保护。1641年9月14日,摩纳哥同法国签订条约,赶走西班牙人。1793年,摩纳哥并入法国并与法国结盟。
1814年,摩纳哥脱离联盟自治。
1854年,摩纳哥同法国签署睦邻和行政互助协定。
1860年,摩纳哥再度处于法国保护之下。
1861年,摩纳哥同法国签署协定,法国承认摩纳哥独立,同时摩纳哥放弃对芒通、罗克布伦两大市镇的所有权,领土由20平方公里缩小到1.98平方公里。同年,法国与摩纳哥建立关税同盟。
1911年,摩纳哥颁布宪法成为君主立宪国,法国负责保障摩纳哥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摩纳哥亲王承诺在完全尊重法国的政治、经济、航海和军事利益的前提下行使主权。
1918年7月,摩纳哥同法国签署了一份条约,条约规定法国在摩纳哥提供有限的保护。这条约被写入凡尔赛和约,建立了摩纳哥的政策应该按照法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利益进行调整。
1919年,摩纳哥同法国签订的条约规定,一旦国家元首逝世而没有男性后裔,摩纳哥将并入法国。
1949年,兰尼埃三世在其祖父路易二世去世后继承了王位。1962年颁布了一部新的宪法,废除了死刑,保护了女性的投票权,并建立了最高法院以保证基本的自由。
1956年,第27届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利嫁给国家元首雷尼尔三世亲王殿下,使得摩纳哥这个小国闻名于世。
1993年,摩纳哥成为联合国的正式成员国,具有完全投票权。
2002年,摩纳哥与法国另立新条约,当摩纳哥国家元首无人继承,摩纳哥仍然为独立国家,法国亦继续提供防卫。
2002年10月,摩法签署了新的双边关系条约,再次确认法摩间传统特殊友好关系,同时赋予摩纳哥更多的主权和权力。2005年摩法又签署一系列条约,两国关系实现重大突破:摩拥有自行任命包括国务大臣在内的所有政府成员的权力;摩法加强司法、行政、税收等领域的合作。
2005年3月31日,兰尼埃三世长期卧病在床,其子阿尔贝王子开始负起监国的任务。2005年4月6日,兰尼埃亲王身故,阿尔贝王子即位,成为阿尔贝二世。2005年7月12日,阿尔贝二世正式成为摩纳哥的统治者,即位庆典在其父亲兰尼埃三世举行葬礼的大教堂举行。2005年11月9日,阿尔贝二世又举行了一次即位庆典。
摩纳哥是一个位于欧洲西南部的城邦国家,是世界第2小的国家(面积最小的是梵蒂冈),国土面积为1.98平方公里。摩纳哥地处法国南部,除了靠地中海的南部海岸线之外,全境北、西、东三面皆由法国包围,主要是由摩纳哥旧城和随后建立起来的周遭地区组成,边境线长4.5千米,海岸线长5.16千米。作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摩纳哥也是一个典型的微型国家。摩纳哥国内水域率0%,其国土约0.4平方公里为填海造地,是世界上不多的“国中国”之一。
地形地貌
摩纳哥地形狭长,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最窄处仅200米。境内多丘陵,平均海拔不足500米。[1]
气候特征
摩纳哥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夏季干燥凉爽,冬季潮湿温暖。年均气温为16℃,年均降水量为500-600毫米。
摩纳哥全国为1个市镇单位,下辖4个区(非行政单位):摩纳哥城区、摩奈盖提区、枫维叶区和蒙特卡洛区。
摩纳哥公国(准确译名应为摩纳哥亲王国;法文La Principauté de Monaco;英文名The Principality of Monaco)简称摩纳哥。
摩纳哥国家与首都同名。摩纳哥的地名源自于约公元前6世纪,由来自希腊福基斯(Phocaea)地区的福基斯人于该地区附近所建立的希腊殖民地——摩诺伊科(Monoikos)。根据希腊神话,相传大力士海格力斯曾途经这里,因此福斯基人在此地建了一个神庙祭祀海克力斯,称为“Monoikos”(希腊语:Μνοικο,意指独栋的房屋或神殿),并逐渐转变成此处的地名。
摩纳哥国旗启用于1881年4月4日。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5:4或3:2。旗面由上红下白两个平行相等的横长方形构成。红、白两色来自公国大公旗的颜色,也是国家的传统颜色。大公旗底为白色,中央绘有亲王王徽,王徽上的盾形图案则由红、白两色构成。
摩纳哥国徽中央是一枚由红、白菱形小块相间而成的盾徽,周围坠有珍珠镶嵌金色十字的圣查尔斯勋章绥带。后徽两侧分别站立着一位天主教僧侣,他们是居统治地位的格里马尔迪家族的传统标志;相传这个家族祖先曾经衣藏宝剑装扮成僧侣,夺取了一座城堡。国徽的背景是一顶耀眼华丽的罗马帝国王冠下敞开的红、白色貂皮帐篷,下端的白色饰带上写着格里马尔迪家族箴言:“天助我治”。
时区
时区位于UTC+1(夏时制UTC+2)
国歌
国歌:《摩纳哥颂》(法语:Hymne Monégasque)
格言
国家格言:主的帮助,与我相随(拉丁语Deo juvante)
国鸟
国鸟:雄鸡
截至2017年,摩纳哥全国总人口为38300人,其中摩纳哥籍8378人,其他人口来自100多个国家,以法国人、意大利人居多。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意大利语和英语,另有摩纳哥方言,仅为老人及在初级教育中使用。91%的人口信奉天主教。[1]居民总数预计在2024年达到15万4328人,2012年人口密度为1万6398人/平方公里,其中摩纳哥籍占16%,无计划生育政策,人口问题非常紧张。
摩纳哥没有个人所得税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富裕避税移民,主要是来自其他欧洲国家,他们透过在摩纳哥以外的事业赚得其大部分的收入;著名人士如F-1赛车赛车手吸引了大多数的注意,但是大多数的移民是商人。
1962年12月17日,摩纳哥现行宪法颁布生效。2002年4月2日修改。宪法规定摩纳哥为君主立宪制,亲王为国家元首,王位由亲王的合法直系子嗣继承,按照年龄顺序排列,男性优先。在没有合法子嗣的情况下,亲王的兄妹及直系子女亦可继承王位。继承的法定年龄为18岁。亲王对外代表国家,有权签署和批准条约。亲王在政治和刑事上享有不受侵犯权和豁免权,并拥有最终决定权、特赦权、大赦权、批准入籍权及授予勋章和名誉称号的权力。亲王与国民议会共同行使宪法修改权和立法权。每项法律均由亲王提议,政府起草,提交国民议会审议和表决,再由亲王批准颁布。亲王有权签署敕令、批准内阁法令并任命法官、外交使节、国务大臣和国务委员。亲王签署并批准对外条约并将其通知国民议会。[1]
议会
摩纳哥一院制,称国民议会。根据2002年修宪,议员将由原来的18人增加到24人,议员通过直接普选和名单投票选举制产生,任期5年。年满18岁的公民有选举权。议长和副议长任期一年,由议员选举产生。国民议会与亲王共同行使宪法修改权和立法权,但制订和修改宪法须经国民议会三分之二多数表决通过。每项法案均由亲王提出,议会进行讨论和投票,最后由亲王颁布生效。国家对外签约时必须通知国民议会。国民议会还负责审议和批准税收和国家预算。本届议会于2013年2月选出,议长洛朗·努维永。
政府
摩纳哥正式名称为政府委员会,由亲王任命,除国务大臣外,还有政府秘书长罗贝尔·高乐,装备、环境与城市规划大臣玛丽-皮埃尔·格拉马格里亚,内政大臣保罗·马斯隆,对外关系大臣罗斯·巴迪亚等。
摩纳哥亲王拥有最高司法权,法院以其名义执法,独立审理案件。司法机构包括初审法院、上诉法院、最高法院和重罪法院。此外还有劳工法庭、房租仲裁委员会和高等仲裁法院等专门法庭。最高法院有5名正式法官及候补法官,分别由议会、国务委员会、枢密院、法院推荐,负责审理行政诉讼和引用的法律条文是否适当。最高法院院长由亲王指定。现任最高法院院长为罗兰·特拉哥。摩纳哥于1962年废除死刑。[1]
枢密院
摩纳哥枢密院为亲王的咨询机构,由7名摩纳哥籍人组成。亲王指定主席和3名成员,其他成员由议会提名、亲王任命。枢密院每年至少召开2次会议,对涉及国家最高利益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亲王在签署重要国际条约、解散议会、审理入籍申请及特赦、大赦等问题上必须咨询枢密院。现任主席夏尔·巴勒里奥。[1]
国务委员会
摩纳哥国务委员会由亲王挑选并任命的12名成员组成,负责就亲王提交议会的法律草案提出咨询性意见,也可就政府行动提出意见。[1]
政党
摩纳哥政党无固定政治组织和党派。在议会选举期间,一些政见相同或相似的人临时组成政治团体参加竞选。[1]
政要
摩纳哥大公阿尔贝二世。1958年3月14日生于摩纳哥。美国马萨诸塞州阿姆赫斯特大学毕业,政治学学士。喜爱体育。1983年任摩纳哥游泳联合会主席。1984年任摩游艇俱乐部主席和摩田径联合会主席。1988年任国际奥委会田径委员会副主席。1996年任亚特兰大奥运会协调委员会委员。此外,还担任摩红十字会主席、摩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团团长。1993年6月和1999年6月分别以国际奥委会委员和摩王储身份访华。2002年11月来华参加摩驻上海名誉领事馆开馆仪式。2004年11月率经贸代表团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2005年3月31日任摄政王,7月12日继位。[1]
2007年4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8月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10年10月来华出席上海世博会摩纳哥国家馆日活动。2014年8月来华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2015年8月来华出席世界田径锦标赛。酷爱体育,曾代表摩参加奥运会比赛。有姐妹两人。2010年6月与南非游泳选手威兹托克(Charlene WITTSTOCK)订婚,2011年7月完婚。2014年底,王室龙凤双胞胎诞生,男孩雅克·奥诺雷·兰尼埃(Jacques Honoré Rainier)为王储。
摩纳哥国务大臣(首相)米歇尔·罗杰。1949年3月9日生于奥地利首都维也纳。2010年3月29日出任摩纳哥国务大臣。[1]
元首
兰尼埃一世(1297-1301)——(热那亚占)——夏尔一世(1331-57)——(热那亚占)——路易和让(1395)——(热那亚占)——路易(1397-1402)——(热那亚占)——安布鲁瓦斯、安东尼、让一世(1419-27)——让一世(1427-54)——卡塔兰(1454-57)——克洛蒂娜(1457-58)——兰贝尔(1458-94)——让二世(1494-1505)——吕西安(1505-23)——奥诺雷一世(1523-81)——夏尔二世(1581-89)——埃尔居勒(1589-1604)——奥诺雷二世(1604-62)——路易一世(1662-1701)——安托万一世(1701-31)——路易丝-伊波利特公主(1731)——雅克一世(1731-33)——奥诺雷三世(1733-93)——(法国占)——奥诺雷四世(1814-19)——奥诺雷五世(1819-41)——弗洛雷斯坦一世(1841-56)——夏尔三世(1856-89)——阿尔贝一世(1889-1922)——路易二世(1922-49)——雷尼埃三世(1949-2005)——阿尔贝二世(2005-)
摩纳哥国土面积狭小,自然资源稀少。20世纪50年代以来,摩政府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其中尤以金融业发展最为突出。除本国银行外,许多世界著名的银行均在摩设有分支机构。摩在房地产、广告、保险、咨询、贸易、服务业等领域发展迅速。摩有少量工业,主要是化工、医药、化妆品等。摩纳哥一年一度的国际汽车“F1(一级方程)”大奖赛较为著名。摩纳哥是欧洲著名旅游胜地。2016年摩纳哥国内生产总值为58.5亿欧元,同比增长3.2%。摩国民经济统计还习惯使用“国民经济营业额”概念。2017年摩国民经济营业额为136.3亿欧元,同比增长4.2%,其中批发业营业额46.5亿欧元,零售业营业额14.4亿欧元,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6.7亿欧元,工业部门营业额8.5亿欧元,建筑业营业额5.6亿欧元,运输和仓储业营业额5.8亿欧元,科技和行政部门营业额14.6亿欧元,信息和通讯业营业额8亿欧元。
政府没有针对个人的收入课税。政府多年来采取多元化、高附加值和无污染的经济发展方针,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房地产业、广告、保险、咨询业发展迅速,旅游业和金融业发展尤为突出,赌场和邮票举世闻名。第三产业营业额占全国各行业营业总额的绝大部分。工业较为薄弱,无农业。
政府在许多工业部门保持垄断地位,包括烟草和邮政服务。电话网络由政府所拥有。摩纳哥电信政府持有45%的股份,还有摩纳哥银行持有6%的股份,但是仍然是垄断的。
1865年,蒙特卡洛赌场成立后,摩纳哥从穷国变成富国。[1]
总值
摩纳哥无国际通行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数字,只有“国民经济营业额”。2006年为131.5亿欧元,同比增长19.72%,其中贸易和零售业营业额为58.76亿欧元,同比增长37.81%;公共工程及不动产营业额为9.66亿欧元,同比增长0.35%;旅馆业营业额为4.28亿欧元,同比增长15.21%;运输业营业额为2.98亿欧元,同比下降8.29%。
摩纳哥共有从业人员45636人(2006年),其中公务员3962人,占总从业人员的8.68%;私营企业从业人员41674人,占总从业人员的91.32%。总计:61.09亿美元/2009年。以下资讯是以2008年估计,总计:65.81亿美元(第142名),人均:186242.93美元(第1名)
货币
摩纳哥货币为欧元,摩纳哥不是欧盟的成员,但是通过与法国的关税联盟使用和与法国一样的货币——欧元,摩纳哥与欧盟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摩纳哥获得了欧元硬币的铸造权,即有在硬币的国家面上使用摩纳哥自己的设计的权利。[1]
工业
为支持工业发展,政府积极给予企业财政支持,并克服国土狭小的困难,努力为工业发展提供地皮。鼓励建立高增值、无污染的出口型企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主要工业部门有化工、医药、化妆品(2004年,这3类产业共有20家企业,雇佣1094名工人,占工业营业额的43.35%)、塑料加工(29.11%)、电器和电子元件(10.30%)、印刷和包装品(4.67%)、机械(3.94%)、纺织和服装、食品、首饰制作等。至2004年,共有各类工业企业106家,提供3792个就业机会。2004年,工业部门营业额为8.62亿欧元,同比增长了4.64%。[1]2017年,摩纳哥工业部门营业额为8.5亿欧元。主要工业部门有橡胶和塑料加工(占2017年工业营业额的34.4%)、化工产品(16.8%)、医药(5.4%)、成衣加工业(5.3%)等。
银行业
银行业发达,除本国的19家银行外,世界上一些大银行均在摩设有分支机构。2006年,共有银行和营业所40个,金融公司3个,提供2919个就业机会。截至2006年,吸收储蓄额达234.5亿欧元,证券479.4亿欧元,发放贷款56.7亿欧元。[1]2017年,共有银行和营业所31个,金融公司4个,吸收储蓄额达234亿欧元。
旅游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摩是欧洲著名旅游胜地,每年都有许多人被摩纳哥的赌场和舒适的气候所吸引,每年都举行许多文体活动吸引游客,其中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国际礼花节、一级方程式汽车大奖赛等闻名世界。娱乐、住宿设施完善。2001年,一个新的建筑项目扩展了主要港口码头,主要用于停靠豪华游轮。[1]2017年接待游客36.7万人次。
国民收入主要来自旅游业、不动产、中小企业、银行、保险、邮票、博彩等。烟草、邮票等由国家专卖。税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大。政府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企业征收税率为33.33%的利润税。摩不是欧盟成员国,但根据有关协议,被视作欧盟关税区内的实体。增值税制及税率与法国相同,普通税率为19.6%,优惠税率为5.5%。此外还征收遗产税等。
摩纳哥的赌场收入在国民经济总收入中占有较大比例,被称为“世界赌城”。
2017年国家财政收入12.26亿欧元,支出11.89亿欧元,财政盈余3660万欧元。
对外贸易
201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约23.03亿欧元,其中进口额约为14.36亿欧元(自欧进口占58.7%),出口额约为8.67亿欧元(对欧出口占61.2%),逆差5.69亿欧元。主要进口商品有:化工产品、交通运输设备、电子设备等;主要出口商品有:化工产品、电子设备、交通运输设备、食品等。
语言
摩纳哥官方语言为法语,通用意大利语、英语和摩纳哥语。
宗教
摩纳哥90%以上的人口信奉天主教。
根据法摩有关双边条约,法国承诺保护摩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摩纳哥无军队,截至2013年,摩纳哥只有450名治安警察。[1]截至2018年,摩纳哥有554名治安警察,人均警察数量排名全球第一。
摩纳哥公路总长50公里,与欧洲高速公路网连接。铁路总长1.7公里,并入法国铁路网,由法国国营铁路公司管理。有2个港口,主要用于停靠各类游艇,商船则可在锚地短期停泊,有直升机航班往返于法国尼斯和摩纳哥之间。
摩纳哥对6~12岁的儿童实行义务教育,教育体制与法国相同。公立学校包括7所幼儿园及小学、1所初中、2所高中;私立学校有1所小学和1所小学至高中混合学校。摩纳哥国际大学有工商管理学士和硕士培训课程。课程设置方面,摩纳哥历史是必修课,小学、初中开设摩纳哥语课程。2004年,各类在校生总计5900人。2005年,入学率和教育普及率均达99%。[1]2016/2017学年,中小学在校生6328人,教师629人。
媒体
摩纳哥主要报刊有《尼斯晨报摩纳哥专版》和《摩纳哥周刊》等。蒙特卡洛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收听、收视率较高,是西欧重要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用36种语言播音。[1]
此外,摩每年都举办大量的文化交流活动。摩纳哥海洋博物馆和研究所享誉世界,此外还有拿破仑纪念馆、国家博物馆、卡罗琳图书馆、蒙特卡洛歌剧院等文化设施。
世界拉力锦标赛、一级方程式摩纳哥大奖赛
世界汽车拉力赛、F1一级方程式锦标赛,在摩纳哥的蒙特卡洛赛道都是重要一站,可见蒙特卡罗赛道与赛车运动的渊源之深长。摩纳哥大奖赛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赛站,比赛是在封闭的蒙特卡罗的街道上进行的。半个世纪以来,这个赛道的模样几乎没有改变过,蒙特卡罗的街面赛道仍是F1赛道中最具挑战性的之一。因此只有最顶尖的车手才能在此赛道获得胜利,而车手也以赢取摩纳哥大奖赛冠军杯当作是毕生的愿望。单圈长度仅3.367公里、整个比赛要进行78圈的摩纳哥大奖赛以赛道狭窄、多弯、超车困难为主要特点,对车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9年舒马赫在此拿到冠军时平均时速仅147.354公里,1997年他在一场倾盆大雨中第一个驶过终点后平均时速仅106.937公里。车速较慢意味着档位变化较多,车手在这场比赛中平均要换档3000多次。
在摩纳哥站历史上,最成功的赛车手无疑是有“车神”之称的已故车手塞纳。塞纳在这里曾6夺桂冠,是在同一分站取胜最多的纪录,其中更包括了1989年至1993年的五连霸!另一次取胜则是在1987年。1993年塞纳和曼塞尔在终点前的激战是摩纳哥大奖赛的经典镜头之一,结果塞纳以0.215秒的优势领先曼塞尔冲过终点,这也是赛车史上其中一个最小的冠亚军差距。
法国甲组足球联赛球会摩纳哥俱乐部
摩纳哥足球俱乐部是位于法国南部临地中海的摩纳哥大公国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于1919年,在1948年转为职业球队,现时在法国甲组足球联赛中角逐。摩纳哥是最成功的法国球队之一,曾夺得七届甲组联赛冠军及五次法国杯。中文队名:摩纳哥足球俱乐部外文队名:AS Monaco运动项目:足球角逐赛事:法甲所属地区:摩纳哥大公国成立时间:1919年主场馆:路易斯二世球场容纳人数:18500人。
路易二世体育场
路易斯二世球场位于地中海岸边,在Fontvieille的郊区俯瞰蔚蓝海岸。尽管它只能容纳20000名观众,但特殊的位置和杰出的设计仍使它成为法国最令人震撼的球场之一。
路易斯二世球场是以摩纳哥王子雷尼尔的爷爷的名字命名的,他于1985年启用了这座球场。这是摩纳哥俱乐部的主场,这座球场上演过不少欧洲足球的经典之战,其中在1998年和2004年,摩纳哥队在这里打进了欧冠的半决赛。此外这座球场还主办了1986年的欧洲优胜者杯决赛,基辅迪纳摩在这里夺得了冠军。从1998年开始,这座球场成为欧洲超级杯的指定球场,至少将延续到2008年。路易斯二世球场还经常主办国际田径大赛,因此在草皮球场周围有田径跑道。
路易斯二世球场建造在旧摩纳哥球场的附近,是雷尼尔三世的创造物,他从巴黎引入了顶尖建筑师设计了这座装备完善的多层综合体育场。球场大部分的设施在地下,包括停车场、游泳池和健身馆等。球场所在的土地是80年代早期经过大约5年的时间从地中海填海得来的。球场中最好的做为位于北看台的上层,不过下层位置也很好,是当地球迷的最爱。南看台的中层也很受欢迎。客场球迷则一般被安排在Cap d'Ail角。
奥运会
1920年,摩纳哥首次参加奥运会赛事,作为三面被法国国土包围的小国,仅有足球受到本国的欢迎。摩纳哥因故缺席了1932年、1956年和1980年奥运会,除开这3届,在总共所参与的18届奥运会中,从未获得一枚奥运奖牌。
民生
2016年,摩纳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91欧元,位居世界前列。摩政府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因此吸引了数量可观的富裕避税移民。
摩纳哥主张普遍裁军、维护世界稳定、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反对国际恐怖主义。十分重视世界环保事业,特别是海洋、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1]
摩纳哥努力同各国保持和发展友好关系。重视地区合作,通过法摩关税同盟与法国组成共同关税区。由于地缘和历史原因,与法国和意大利关系特殊。1918年法摩关系条约规定,摩在国际关系中采取任何行动,均须事先与法国协商一致。2002年10月24日,摩法两国签署新的双边关系条约,取代1918年摩法关系条约。该条约首次明确区分摩、法两国领土,进一步确认了摩独立地位;摩首次获得对外正式建交权,无须征得法国同意。
截至2006年初,摩在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梵蒂冈、德国和列支敦士登设有10个大使级外交代表机构,并向欧盟和联合国派有3个常驻外交代表团,在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04个领事代表处。共有71个国家向摩派驻外交代表,其中法国、意大利为大使,其他国家为名誉总领事或兼任总领事。
1993年5月28日加入联合国(第183个成员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下属世界旅游组织等近70个国际组织的成员国。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体育总会、国际业余田联等10余个国际机构总部设在摩纳哥。蒙塔纳经济论坛、能源峰会等国际会议在摩举行。持申根签证可赴摩。摩主张在保护本国经济利益的同时加强与欧盟的关系。2004年10月加入欧洲委员会。[1]
同中国关系
中国与摩纳哥于1995年1月16日建立领事关系。2006年2月6日,中摩关系升格为大使级。中国驻法国大使兼任驻摩纳哥大使。现任中国驻法国大使兼驻摩纳哥大使翟隽。[1]
建交以来,中摩关系平稳发展。重要互访有:阿尔贝王储访华,江泽民主席和国家副主席胡锦涛分别予以会见(1999年6月);唐家璇外长访法期间应邀出席摩国务大臣午宴(2001年4月);阿尔贝王储赴沪主持摩驻沪名誉领馆开馆仪式(2002年6月);李岚清副总理、吴仪国务委员率上海申办世博会代表团出席在摩举行的国际展览局大会(2002年12月);阿尔贝王储率经贸代表团对中国进行非正式访问(2004年11月);李肇星外长对摩纳哥进行正式访问(2006年2月);2007年4月,摩元首阿尔贝二世亲王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
2017年6月,摩纳哥与支付宝签订战略合作协议(MOU),举国商户将接入支付宝。这是蚂蚁金服第一次与主权国家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成为第12个接入支付宝的欧洲国家。
摩洛哥公路旅行的经典路线摩洛哥公路旅行的最佳路线
摩洛哥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北部。自古以来就是北非文化的发源地。它有很长的历史。它与横跨地中海的欧洲大陆有着长期的交流和联系,留下了令人惊叹的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这里已经成为旅游的必去之地。下面和大家分享摩洛哥自驾游的经典路线。
以下是摩洛哥go on road trip的经典线路图,从卡萨布兰卡出发,逆时针绕摩洛哥边境行驶。
具体路线和行程:
北京-迪拜-卡萨布兰卡-马拉喀什-索维拉-阿加迪尔-瓦尔扎扎特-梅尔祖卡-撒哈拉沙漠沿线城镇-梅尔祖卡-N13高速公路-伊兰-梅克内斯-非斯-德克萨斯-谢夫沙万-丹吉尔-艾西拉-拉巴特-卡萨布兰卡-迪拜-北京
图中用数字标注的位置代表住宿的日期和地点。其实玩出沙漠后住宿略有变化,但我找不到这张图的原图,所以没有修改。具体行程见表格。
当地自驾的重要信息
1.路况介绍
摩洛哥的路况不想很多帖子里写的特别差。你得熟练自己开车等等。就楼主这次参观的体验来说,几乎所有的路都是新建的。我们还开玩笑说,以前的朋友来了,贴文章,摩洛哥政府看到了,我们就来了新修的路。
其次,路标和国内的几乎一样。在摩洛哥的道路上开车就像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开车一样,没有任何陌生感。唯一的烂路应该是从阿加迪尔到梅尔祖卡。有在建的路,也有山路,没开过山路的朋友要注意了。不过总体来说路况还是挺好的。
2.城际道路介绍
道路分四类,以“A”字开头的高速公路很少。全程下来,我们坐了两个。“N”字开头是一条国道,往往一路下去。最长的是N13,贯穿几个城市。“P”或者“R”开头是省道,会经常走。高速公路基本上是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一般有两车道和三车道。除了修路的,几乎都是柏油路。陈旧的环岛在国内盛行,但环岛秩序很好,当地司机严格遵守先出后入的行车规则。
3.市区道路
市区道路有些大城市会有一点拥堵,但是不跟北京一起起来就不堵了。市区的司机不像城际道路上的司机那样遵守规则,会有拥堵抢线的现象,但也比国内好一百倍。摩洛哥司机整体素质很高,也没有各大网站攻略上写的那么恐怖。我严重怀疑那些小伙伴自己开车不守规则,在国外不守规则就被围攻。感觉当地开车大多秩序井然。
4.交通警察和交通违章
首先,我得为摩洛哥警察辩护。去摩洛哥之前看了各大旅游网站的帖子。所有参加go on road trip的人都抱怨摩洛哥警察,几乎所有人都写道,他们被拦了很多次,还被罚了很多钱。因为这个楼主和他的朋友已经纠结了一段时间,到底要不要开车,而且在出发之前,我们几个人也商量了很多对策。结果发现根本不是论坛帖子里写的那样。楼主可以自豪的说,我们开车环游摩洛哥没交罚款,只被警察拦过一次,然后看了看我们的驾照和行驶证,礼貌的放了我们。所以,广大想自驾的朋友不要被各大网站抱怨摩洛哥警察的帖子吓跑了。好了,现在说重点。可以做笔记。
第一,摩洛哥没有监控探头,违章罚款全靠人力警察。所以,只要没有警察,就不用担心偶尔超速。如果你违反了一个小规则,你将被拍照和罚款。当然楼主不提倡违规超速。
第二,摩洛哥警察的衣服不统一。楼主走下来一圈,发现自己游泳有三种颜色,一种是白色,一种是蓝灰色,一种是卡其色。所以,在远处看到这三种颜色的制服的是警察。你要自己检查一下有没有从家里带的违章驾驶习惯,要把车速降到路标指示的速度。只要你拿到这个技能,楼主保证你全程不被罚款。
第三,警察经常出没的地方是环岛。前面说了,摩洛哥是环岛热门,所以到了环岛,一定要记住车速降到路标指示的范围,遵循先来后到的规则。有时候警察会自带减速标志,往往是50、40、30、20、10的时候放在路边,速度会逐渐降低到警察的位置,所以这个时候就要跟着警察放的标志的速度走,而不是跟着路标的速度走。
第四,我们必须提醒您安全带。请忘记你在家里的坏习惯。在摩洛哥上车,无论坐在前排还是后排,从上车的那一刻起,请系上安全带。为了不被警察罚款,也为了我们自己的生命安全。
第五,如果你在路上遇到警察,而你做到了我上面说的两点,那么请男生不要紧张,也不要盯着警察看,这样他们自然可以像往常一样开走,也可以热情地和警察打招呼。如果你不幸被警察拦下,不要紧张。你没有违反规则,也没有超速。你害怕什么?况且,现在你是外国人,只会说一两句英语加肢体语言,不可能听懂所有的英语,尤其是法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反正就是警察什么都没搞懂,但是你要有礼貌,友好,装无辜,然后基本上。如果你真的违规,之前的电话无法理解装无辜,警察也应该对你无可奈何。因为不能交流,估计不用罚款就放了。楼主猜的,毕竟楼主没有违章,没有超速被拦,唯一被拦的一次是正常行驶。但如果你违规了,还得骄傲地说一堆英语法语,我不禁想警察会怎么处置你。所以你可以理解这种卖萌装无辜的技巧。反正楼主看了一圈觉得所有警察都很友好。当他在路上看到我们时,他经常友好地和我们打招呼。
第六,和国内一样,驾照和行驶证在一起才能开车。这个小伙伴要注意了。摩洛哥的车辆行驶证是非常大的一个,比我们大很多倍。请原谅我没有拍照。但是你租车的时候,车行会提示你。如果你真的分不清,或者不懂车行的介绍,那就太傻了。你把车行给你的所有信息都放在车里。警察查完了,你就给他,让他选。驾照呢?如果你用的是我前面说的国际认证,记得带上国内驾照。你只能一起使用它们。
5.车辆保险
租车时建议投保超级全险。还有,如果你的英语、法语、阿拉伯语不是很好,楼主建议你使用我早前推荐的租车APP,这样在出现意外的时候,如果无法沟通,可以请平台帮你沟通,即使当时无法及时取得联系,回国后平台也可以帮你沟通,任何纠纷都可以帮你解决。
此行,楼主遇到了车辆刹车磨损严重,需要更换的问题。因为很多专业术语和修理厂还讲法语,好不容易修好了车,但是在和车行理赔的时候,车行认为不是事故,所以不予赔偿。但是因为我们走了超补全险,最后还是输给了租车平台。但回国后,我们与租车平台沟通解决了问题,避免了因语言和理解不同而在当地耽搁。特别是修车最好用信用卡支付。因为我们是现金支付,回国后理赔的时候费了很大的劲,因为无法证明我们付了多少钱,而且修车店开的发票是阿拉伯文的。租车平台现在找了翻译来翻译,不过最后我们正常理赔了。所以强烈建议再租车。我不知道我这么努力推荐。租车不会给我广告费。哈哈哈。
6.关于加油
摩洛哥的加油站那么多,甚至比中国还多。所以不用担心加油的问题,即使在沙漠附近,加油也不是问题。来,看看你租的车是柴油还是汽油。水箱盖上有标志。嗯,油价越往南走越贵,因为越靠近沙漠地区。我们租的是柴油车,价格和国内差不多。当地货币每升9元多。
7.关于导航
推荐两个。一个是苹果手机自带的谷歌地图,一个是探索道路的离线地图。城市之间用谷歌地图,城市内部用离线地图。城市之间手机网络信号不好时,最好使用离线地图。楼主的体验是,在城市之间开车时,两个地图都是打开的。你时不时对比一下,就不会开错了。谷歌地图在市内不太好用,所以你必须离线使用scout,尤其是在非斯和马拉喀什。当你有scout线下地图的时候,你就不会迷路,也不会出现各大论坛帖子里说到了这两个地方就得用当地的导游。除了在非斯,楼主比较着急,没有提前找到大染缸的英文名,就找了一次导游,剩下的一次都没有用导游。所以在此提醒大家,出行前要记下想去的地方的英文名称和法文名称,以便两次导航准确搜索。探索离线地图是国外专门使用的导航。朋友在国内,只能先下载摩洛哥的APP和离线地图。你一到摩洛哥就可以用了。另外,楼主发现,在摩洛哥开车时,花在导航计算上的总时间总是比实际开车时间少一到两个小时。可能是因为我们在路上贪玩,也可能是因为我们不熟悉道路,没有按照导航的理论速度行驶。总之每次实际到达时间都比预计时间长,所以小伙伴们也要注意这一点。在考虑路线和游玩时间的时候,要留出我说的丰富时间。因为这个时差,楼主差点错过撒哈拉的日落。
8.关于停车
基本上在摩洛哥停一会儿不会超过5DH,停一晚上基本上都是20DH。只有在马拉喀什停一晚稍微贵一点,不会超过40DH。还有就是建议你走的时候把停车费交给收费员,不停车的时候再交。停车的时候避免交钱,离开的时候另一个人会收你的钱,不让你走。整个建筑都坚持这一原则。于是在艾丝拉离开的时候遇到两个收费员来收费,我们成功只交了一个停车费就开走了,看着镜子里两个收费员争论。
9.关于每天的开车时间
大部分时间在go on road trip里玩起来很轻松,不同城市之间的车程也不是特别长,4个小时以内就能到。非常适合自驾。只有从阿加迪尔瓦尔扎扎特梅尔祖卡非斯的路程比较辛苦,几乎每趟都要6个小时,从梅尔祖卡到非斯甚至要8个小时。所以,如果你累到非斯,可以向楼主学习。不用直接开车去非斯,途中可以找个小镇住一晚,让旅途更轻松。10多天的全程,指的就是这三天的艰辛,已经相当不错了,但也正是这种艰辛,才能看到不可战胜的撒哈拉。
以上九条是我给你在摩洛哥开车的一些参考信息。如有疏漏,可以私信我。总之楼主觉得摩洛哥是个特别适合去公路旅行的地方,路况很好。如果想开启国外自驾的模式,建议你从摩洛哥开始尝试。真的很像在中国开车,路上风景很棒。
航班信息:
转到:
阿联酋航空,北京-迪拜段,EK 307,空客A380迪拜-卡萨布兰卡段,EK751,波音777。
返程:
卡萨布兰卡-迪拜段,EK752,波音777;迪拜-北京段,EK306,空客A380。
北京没有直飞摩洛哥的航班。我选的航班转机时间最短,转机时间2小时,返程时间3小时。迪拜国际机场还没怎么观光,该登机了。所以如果你想参观机场的免税店,你可以选择其他航班。如果你想节省时间,请选择我的航班。
汽车租赁信息
推荐一个好的。
租车APP,租车。我们在这次旅行中和我们的朋友去美国和加拿大之前用这个应用程序租车。全中文预约界面,7*24小时多语种电话热线。也有很多车型可以选择,保险比较全面。提供免费中文导航仪,还可提供可在200个国家使用的驾照证书,与中国驾照一起使用。
如果在海外取车、使用、归还、理赔有任何问题,租车公司会积极帮助联系国外租车公司解决。用户体验就像神州租车一样流畅。
这个租车品牌:达契亚多克
本租车类型:紧凑型MPV手动挡
出租价格:14天2380元。
本次租车总保险费用:14天854元。
特别说明:如果四个人选择自驾,请一定要考虑后备箱是否足够大可以放行李。我们这次选这个牌子的车,是因为四个人行李很多,而且这个后备箱很大。但是不知道什么原因,我们租的车到了店里就不见了,店里免费为我们升级了达西亚除尘器。虽然车比原来的档次高,后备箱也比我们原来租的车型小,但也能装下我们四个人的行李箱。我们的箱子分别是三个24英寸的和一个22英寸的。
货币兑换和信用卡使用信息
摩洛哥的货币是迪拉姆,不支持与人民币直接兑换。您需要携带全额美元或欧元到国内当地的兑换处。由于摩洛哥是欧洲的后花园,我们这次带了欧元。一趟下来,感觉带欧元去当地的人多了。
这次旅行,我们一共用2000欧元换了20762迪拉姆,平均汇率10.381。三个交易所分别为机场10.1057;马拉喀什10.48,非斯10.42,相比马拉喀什,性价比最高。所以打算去的朋友如果能准确估算出全程所需的现金消费,在马拉喀什一次性兑换足够了。如果你不能准确预测自己的消费,或者对汇率差不是特别关注,你可以像我们一样根据实际消费情况换几次钱。存多了就要为了花钱而花钱。根据摩洛哥的规定,外国人不能将迪拉姆换回欧元和美元,出境时会检查携带的现金。我们在离开海关时受到了询问,但我们并没有真正打开它们或检查它们。
同时,欧元和美元可以在当地旅游城市直接消费。通常欧元当地消费是1比10,换成当地货币不划算。
之前在网上看攻略,说摩洛哥基本不能用信用卡,也不支持银联取现,其实不是这样。一半以上的地方支持信用卡,北方大部分城市可以使用信用卡,南方所有旅游发达城市基本都支持信用卡(部分民宿和Riad不支持信用卡,撒哈拉沙漠和南方一些相对落后或小的地方不能使用信用卡。其实支持刷卡的地方很多,尤其是北方城市,南方落后城市还是很少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摩洛哥很多地方都支持直接刷美元。可以先问后刷,可以要求直接刷美元,回国还信用卡汇率更划算。还可以办一张招商银行专用的全币种信用卡,供国外使用。在国外玩很方便,楼主自己也有一个。
无论采用哪种外汇方式,建议您在机场提前换一点迪拉姆,用于打车买电话卡等。
逗留
摩洛哥位于北非,与西班牙隔海相望。这里曾经是法国的殖民地,现在是欧洲的后花园。很多欧洲人来这里度假,所以这里的酒店和相应的旅游设施都很齐全,和我们想象中的非洲的乱七八糟完全不一样。酒店风格和业态各种各样,从十一个晚上到几千个晚上的价格和环境,总有一款适合你。
Riad,当地特色建筑,一定要在摩洛哥住过一次。里亚德是当地一个摩洛哥大家族的房子,相当于我们国家地主的房子。建筑风格平淡无奇,一进门就是一个山洞。每个院子都有一个美丽的游泳池,可以乘凉或游泳,然后在东边有一个围绕游泳池建造的小楼。小楼的门窗包括立面都很漂亮,每个小楼还配有天台,可以看庭院外的风景,还可以享受清凉的餐饮。但是,里亚德在每个城市都位于麦地那古城,而麦地那古城往往不允许汽车进入,这意味着如果你想住在有特色的里亚德,你就得拖着一个大行李箱在大街小巷转悠。所以如果不是特别喜欢Riad的朋友,建议偶尔尝试一两晚。剩下的更方便住在交通便利的老城区边缘。
预订渠道一般推荐预订或者AIRBNB,也可以参考走秀鹰的排名。不过就摩洛哥而言,我个人推荐使用BOOKIBNG预订。摩洛哥的地址和门牌号的排列真的很乱。我们这次旅行在AIRBNB上订了两家民宿。结果第一家因为民宿地址不清楚,导航找不到。问楼主要了地址,附近还是找不到。最后房东派人来接,找到了隐藏的房子,浪费了我们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以列表的形式比较了详细的优缺点。
酒店预订提示:
1.我在出行前两个月就开始预订此行的酒店,但是网友推送的酒店大部分都订不到,所以如果你特别想在网上名人预定酒店,一定要提前预定,越快越好。
2.必须记录每个酒店的免费取消时间。最好做个表格,这样过了取消时间想取消就不用扣钱了。
3.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在进行公路旅行,想要随性一点,建议你只在旅行前几天预定酒店,之后再根据摩洛哥的实际情况进行预定。当然,临近日期预订肯定没有提前预订便宜。
4.如果你在自驾游中预定的是沙漠中的酒店,一定要提前和酒店联系,确定停车地点和取车地点。
5.预订前一定要仔细看地图,看是否在麦地那古城。如果是在古城,是不是离你想去的景点很近,因为基本上是在麦地那古城走。
6.摩洛哥是一个伊斯兰国家,所有清真寺的宣礼塔每天准时播报五次祈祷,其中一次是半夜四点多,也就是太阳升起之前的时间。所以睡眠质量差的人一定要选择远离清真寺的酒店。我们很多酒店都离清真寺很远,每天都可以叫醒睡得很浅的小伙伴。当他们最终离开时,他们已经固定了一个生物钟,在某个时间醒来,然后继续睡觉。
7.习惯喝热水的朋友建议带上加热棒。摩洛哥的酒店基本不提供水壶。如果你需要热水,你必须在前台要求。有的可以给水壶,有的只给一壶热水。
感谢阅读本篇文章,关于探寻摩洛哥论坛:跨文化交流的新阵地和摩洛哥论坛的内容到此结束,下次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