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多少段

发布时间:2025-08-31 12:30:23
1个回答
最佳回答

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吴清源多少段,以及揭秘围棋大师吴清源:他究竟达到了多少段?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吴清源是谁在围棋界究竟有多厉害
  2. 吴清源在日本地位如何
  3. 『吴清源』和『李昌镐』内容上差在哪

在围棋界,吴清源这个名字可谓是如雷贯耳。他被誉为“千年一遇的围棋天才”,是无数围棋爱好者的偶像。这位围棋大师究竟达到了多少段呢?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吴清源先生的围棋段位之谜。

一、吴清源先生的围棋生涯

吴清源,原名吴泉,1914年出生于福建福州。他自幼酷爱围棋,8岁时便开始接受正规训练。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吴清源便展现出惊人的围棋天赋。1929年,15岁的吴清源赴日本,开始了他的围棋生涯。

在日本,吴清源先后击败了当时许多顶尖的围棋高手,迅速崭露头角。1933年,吴清源获得了日本围棋界的最高荣誉——名人头衔。此后,他的围棋技艺更是突飞猛进,成为了日本围棋界的领军人物。

二、吴清源先生的段位之谜

关于吴清源先生的段位,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说法:

说法段位
官方说法9段
爱好者说法10段
媒体说法11段

1. 官方说法:9段

根据日本围棋协会的官方资料,吴清源先生的段位为9段。这一说法得到了日本围棋界的广泛认可。

2. 爱好者说法:10段

许多围棋爱好者认为,吴清源先生的实际段位应该为10段。他们认为,吴清源先生的围棋水平已经超越了9段,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3. 媒体说法:11段

部分媒体为了突出吴清源先生的围棋地位,将他称为“11段围棋大师”。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

三、吴清源先生对围棋的贡献

吴清源先生不仅是一位围棋高手,更是一位对围棋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围棋家。以下是他在围棋领域的一些贡献:

1. 推动围棋发展:吴清源先生在日本围棋界崭露头角后,吸引了大量年轻人学习围棋,为日本围棋的普及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 创新围棋理论:吴清源先生在围棋理论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许多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培养围棋人才:吴清源先生曾担任日本围棋学校的校长,培养了许多优秀的围棋人才。

4. 促进中日围棋交流:吴清源先生曾多次访问中国,为中日围棋交流做出了积极贡献。

吴清源先生的围棋段位之谜,至今仍存在着争议。无论他的段位究竟是多少,都无法掩盖他在围棋领域的卓越成就。作为一名围棋爱好者,我们应该铭记吴清源先生的贡献,传承他的围棋精神。

吴清源是谁在围棋界究竟有多厉害

除了惊人的棋力之外,吴清源还培养了林海峰、芮乃伟两个徒弟。

林海峰,吴清源大弟子,日本六位著名超一流棋手之一,以其厚实均衡、韧性极强、不易被击倒的棋风,被棋界称为"不死鸟""长青树",曾是日本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名人得主,在日本棋坛创下多项空前纪录,1990年获第三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

芮乃伟,吴清源关门弟子,是世界围棋史上第一个女子九段棋手,从1993年至2003年之间的十次世界女子棋战中八夺世界冠军,横扫世界女子棋坛,为当之无愧的女子第一人,更难得的是,她五十多岁还活跃在棋坛,并在2017年全运会中重登冠军宝座。

吴清源初露头角的故事非常有趣。他的父亲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段棋瑞手下当"部员"闲职,家境很穷,仗着"围棋"有几度散手,常常和别人赌赛,每局赌一两个银元。有一次,吴清源的父亲和一个叫林贻堂的福州名手下棋,赌注是五块银元,这赌注是很高的了。不知是心理紧张还是实力本来就不如人,总之未至中局,就给别人占尽上风。吴父眉头一皱,借如厕为名,跑开思索挽救的方法。

林贻堂等得不耐烦了,对旁观者嘲骂吴父借故遁逃。这时吴清源忽然说道:"我替父亲下几步好不好?"当时吴清源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未和人正式对过局,林贻堂大笑道:"你输了你爸爸会认数吗?"吴清源道:"怎见得是我输呢?等我输了你再说不迟,我没钱就脱衣服给你。"林贻堂一点也不把这个小孩子放在眼里,就和他当玩儿般,把棋继续下去。令人惊讶的是,吴清源不过一二十手就扭转大局,转败为胜。林贻堂不服气,再和他下一局,赌注十元,结果又输。事后父亲问他:"我又没教你下棋,你几时学会的?怎么这样大胆?"吴清源道:"我天天看你下棋,不学也会啦,我是看准能赢才动手的呀。"

一九二四年,吴父因患肺病治疗无效,不幸去世。当时吴清源年仅十一岁。父亲丧事办完之后,今后如何生活,成了孤儿寡母最担心的问题。虽然吴清源已经知道家境败落,苦日子就要到来,但他仍然每天打棋谱,埋头研究围棋。有人规劝他:"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没有用,将来能拿下棋吃饭吗?"吴清源却回答说:"能,我将来就靠下棋吃饭。"

不久以后,吴清源"围棋神童"之名大着,段祺瑞知道了,特地叫人找他去下棋。段祺瑞的棋艺自夸是"七段",大约非常于日本的四段。第一局吴清源不敢赢他,可是段棋瑞已看出他的实力,对他说:"你不要害怕,你能赢我我才高兴。"果然以后再下,就都是吴清源赢了。别人如果下棋赢了段祺瑞,这位好胜的军阀会不高兴,但输给吴清源这个小孩却很开心,每月还给吴清源一百大洋的工资,让他每天早晨到北京吉万亿胡同的私宅下棋。这一下把当初规劝吴清源的亲友堵得哑口无言,也为早年吴清源专心研究棋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棋坛鬼才1926年,日本的井上孝平五段(日本围棋等级共分九段,至五段已算高段)到中国游历,在北京的青芸阁茶楼与13岁的吴清源对局,吴清源"打黑手"(下围棋持黑子的先下,打黑手等于象棋中的被让先)胜。

文章吴清源多少段图片1的概述图

继之而来的是岩本熏六段,让吴清源二子,吴又胜。还有少年桥本宇太郎来和和吴清源下过几局考试棋,互有输赢。

日本以前棋段的评定非常严格,除了实力还要讲资历,等闲不能"入段"。13岁的吴清源能与高段互有胜负,传至日本,令日本棋手大吃一惊。当时日本的八段"准名人"(九段又称"名人")濑越宪作看了吴清源的棋谱,认为他有少年秀策的棋才,遂为他到日本去留学围棋四处奔走。吴清源即拜濑越宪作为师,当时年仅15岁。

吴清源到日本后,日本棋院根据考试棋成绩给他"三段格",他到日本不久,就和当时唯一的"九段"本因坊秀哉连下三盘。照棋院的规则,入院之前必须经过考试,三段与九段对局是"二三二",即第一盘让二子,第二盘让三子,第三盘让二子,吴清源连胜三局。

文章吴清源多少段图片2的概述图

接着他与日本棋院从三段至六段的少壮棋士下过十局,都是下平手,十局总结,吴清源九胜一负,震动日本棋院。第二年他首次参加日本棋坛的"大手合"(即公开赛),以全胜晋升为四段。至19岁又再升为五段。20岁时,他通过深入研究,基于稍损局部以图大局的想法创了围棋新布局法,打破了以前"金角银边石肚子"的观念。日本棋坛称他为"鬼才"。

吴清源打遍日本无敌手,但却由于生病等原因很迟才升九段(1950年2月,日本棋院才正式授他九段),他的后进藤泽库之助由于在大手合比赛上战绩骄人升为九段,时人认为过去吴清源对藤泽胜多负少,也该有九段资格,于是在举行了吴与高段者赛,吴清源大比分获胜升为九段,之后与藤泽大战三次十番棋,虽然棋局极为惊险难解,但最后总是吴将藤泽降级,最后一次十番棋时,藤泽甚至怀揣辞呈,抱着不获胜就脱离日本棋院不做职业棋手的强烈胜负心来决战,无奈最后仍是落败,以至于和吴清源差两段之多,非常于吴清源是十一段。

吴清源不但天赋异禀,努力程度也超乎常人。他小时候坚持打棋谱,左手拿书右手摆棋竟到了手指略微变形的程度。直到九十高龄,吴清源还是不停地研究自己提出的"二十一世纪围棋",令人最为惊叹的就是吴老摆棋的精神,刚刚还是略带无精打采的神色,一旦坐在棋盘前面却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新的想法不停地摆出来,奇思泉涌,目光炯炯,令一旁的职业棋手都大为赞叹。

吴清源在日本地位如何

地位:自1939年至1956年,在十番棋擂台击败了同时代所有超一流棋手,令当时日本棋坛所有顶尖人物全部降级,创造了围棋界的“吴清源时代”,被誉为“昭和棋圣”。

主要成就

实战成绩

1933年,吴清源十九岁,升为五段。这年春季比赛中得第二名,秋季比赛中与木谷实并列第一。同年,读卖新闻社发起优秀选手选拔赛,吴清源在选拔赛中连胜劲敌木谷实和桥本宇太郎,取得与名人秀哉进行最后对决的权利。

这局棋吴清源执黑先行。他起手使用了“三三、星、天元”的布局。第一子下在右上角“三、三”的位置。这在秀哉的棋派来说,叫做“鬼门”,是禁忌的走法。第二步黑子下在左下角星位。第三步下在天元。这一创新的走法轰动了日本棋界。

但是,本因坊秀哉知道吴清源的实力,没有轻敌。吴清源几次下子使秀哉难以应付,他只得多次宣告暂停,回家与他的弟子们共同研究如何应付。因此,这局棋延长到次年1月29日才结束,下了三个月。在这期间,吴清源同时要参加秋季比赛和新闻社主办的比赛等十一局棋。结果秀哉以两目取胜。

据说,秀哉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他的弟子前田陈尔帮他出了一好着,即第160那一子。许多人认为,秀哉屡次提出暂停,回去和弟子们研究,把一局棋延长三个月,未免不公正。从此,日本棋院规定以后每局比赛必须当天结束,不得拖延。赛后,民意调查中显示,吴清源在日本的知名度仅次于天皇。

1935年3月,濑越宪作、铃木为次郎对吴清源、木谷实的“报知相谈棋”对局开始。最终吴与木谷执黑1目胜。

1938年本因坊秀哉宣告引退,在引退前和木谷实下了一盘叫作引退战的棋。结果木谷实胜了。

文章吴清源多少段图片3的概述图

按理,木谷实应当是本因坊秀哉告退以后棋界第一人了。但是,人们认为还有吴清源在。

究竟谁是第一人,还得清源和木谷实决一雌雄。于是,读卖新闻社发起木谷实与清源十盘决胜战。从此,吴清源十番棋时代开始。

1939年10月,吴清源与木谷实开始“镰仓十番棋”比赛。到第六局时,吴以五胜一负把木谷实降为“先相先”手合。至1941年,吴最终以六胜四负战胜木谷实七段。

1941年6月,吴清源与雁金准一的十番棋开始。至1942年,吴清源四胜一负领先,因顾及名誉问题,雁金退出比赛。

1942年年底,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十番棋开始。按规定对局为藤泽定先。至1944年,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的十番棋结束。吴清源四胜六负,手合不变。

1946年,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的十番棋开始。至1947年,吴清源和桥本宇太郎的十番棋弈至第八局,吴以六胜二败的成绩将桥本降为先相先手合。1948年,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八段)十番棋结束,吴六胜三负一和。

1948年1月,吴清源与坂田荣男(先相先)三番棋举行,吴三连胜。

1948年7月,吴清源与岩本熏本因坊的十番棋开始,至11月吴以五胜一负将岩本降为先相先手合。至1949年,吴清源与岩本熏十番棋结束。吴清源七胜二败一和。

1950年,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本因坊的第二次十番棋开始。1951年8月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本因坊十番棋结束,成绩五胜三负二和。

1951年,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的第一次十番棋开始。至1952年,吴清源在十番棋中以七胜二负一和的成绩击败藤泽库之助九段。

1953年,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的第二次十番棋开始。进行到第六局,吴五胜一败将藤泽降为定先手合。

1954年,吴清源与坂田荣男的十番棋开始。吴六胜二败将坂田降为定先手合。

1955年,吴清源与高川格的十番棋开始。至1956年,吴清源在十番棋前八局中六胜二负,将高川格(七段)降为先相先手合。最终吴六胜四负。

1958年,吴清源在第一期日本最强者决定战(名人战前身,读卖新闻社主办)中,以八胜二负的成绩夺冠。

1960年,吴清源在第三期日本最强者决定战中,和坂田荣男并列冠军。

1939年到1956年是吴清源的全盛时代,被称为“吴清源时代”。

二战初期,在日军铁蹄横扫中国和东亚大陆的同时,棋士吴清源在日本本土上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震古铄今、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并把所有的对手打到降级,不是降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为相差二段的定先。

迫使败者改变交手身份以表示弱者不具备和强者公平竞争的能力,直至后来无人可战,升降十番棋不得不结束。吴清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被誉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圣”。

扩展资料

吴宣称一生追求和谐,并以《中的精神》为其自传做名。但综观吴清源的一生,我们看到更多的却并非和谐,而是执著,或说是固执。

也许正因为这样,追求和谐、平和才成为吴先生的一种愿望。对棋的执著追求是一个方面,在其他方面,吴清源也是极端执著。可以说,只要他认为对的,只要他看准了的,他一定会坚持到底。

到日本学棋刚站稳脚跟,吴清源就加入了红教。红教起源于中国,教义是“灵魂相互和谐、合作、和平共处”,“不语政治,世界无国境”,是鼓吹中日亲善、不问政治的投降派组织。日本战败后,这一组织虽然已消亡,但吴清源一直声称红教的教义直到现在他仍然遵守。

后来吴清源加入了日本专门骗人钱财的邪教组织玺宇教,其执著程度让人不可思议。在日本政府取缔这一组织的过程中,吴清源还曾进行过抵抗。到现在为止,吴清源从未承认自己在这方面有任何过错。

1928年,吴清源14岁到日本。在中国,吴清源看到的是一幅穷困潦倒的社会景象,在街上讨饭的比比皆是,而到日本后,日本社会的相对富足,社会治安相对较好的现状给了吴清源深刻印象。

虽然中日关系不好,日本人“却很温暖地欢迎我”,这使吴清源有了“到家”的感觉,马上产生了归属感。这种感觉伴随了吴清源的一生,也是吴清源所谓汉奸行为的根源。

1932年,吴清源提出加入日本国籍,遭到在日华侨和中国大使馆(加入日本籍必须取消本国籍)的一致反对,就连其老师濑越先生也并不支持。这时吴清源性格中的坚韧和执著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经过4年的不懈斗争,动用了各方面关系,最终还是日本外交部的清水薰三找到中国使馆,进行了威胁恐吓,才使中国方面被怕放弃了吴清源的国籍。吴清源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日本国民。从此,吴清源完全站在了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日本侵华战争(吴称日中战争)爆发后,吴清源表现得相当积极,在后方积极参与支援活动。

1941年,吴参加了棋手组织的“棋道报国会”,通过下棋到军营劳军。

1942年应南京“汪伪”政府顾问青木一男的邀请,随同濑越到中国劳军。到达上海以后,饭店旁就有人贴上“杀死夷化汉奸吴清源”的标语。吴清源说:“因为中国人认为我去慰问鼓励日本军人,是严重出卖祖国”。

但他本人对此颇不以为然。吴说:“我相信天意是要中日亲善的,但中日亲善也不是马上就可以解决的。我信仰的红会就说‘不语政治,世界无国境’,所以我也在超越民族或是国家的心理。”

吴清源当时已经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认为日本统治中国是必然的,是中日亲善的必然过程,中国人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这些吴清源也从来没有否认,而是一直津津乐道,认为符合自己所谓“中的精神”。

不过吴清源毕竟没有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在许多属围棋迷的日军写信给他时,总是回信请他们“别太虐待中国人”。就是这一句令中国人心寒的话,也一直被吴清源反复提起,作为自己做得好事让大家记住。

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政府将吴清源收回,剥夺其日本国籍,授予中国国籍。对这一点,吴清源很是不满,认为中国政府并没有征求其个人意见,但因为日本战败,虽然有怨言也不敢说出来。

虽然其后几十年,吴清源没有日本国籍,但他却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中国人,而认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并为争取日本国籍锲而不舍的奋斗,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应该说,吴清源本人是相当矛盾的。虽然“根在北京”(吴清源语),但一直以自己是日本人为荣,即使战争时期,也完全站在日本人一方。华人世界给了吴极大的荣誉,吴在欣然领受的同时,心里也免不了有些惴惴不安。

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对吴清源可以说既爱又恨,充满着矛盾。当吴清源战胜一个个日本高手的时候,我们欢呼雀跃,捧其为民族英雄。当吴清源劳军时,我们大骂其为汉奸。

吴清源要改为日本籍,国民政府进行了坚决抵制,拖了四年之久。在抗战胜利后,立即剥夺其日本籍,授予中国籍。能给予的荣誉给了很多,很多时候闭口不提其是非,以至很多人都错以为吴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我们中华民族是宽容的,有时候宽容的有些不合情理。有些人做了汉奸,但做得冠冕堂皇,甚至被人敬仰,我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

反过来,我们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手段。对吴清源这样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通过感化,使其彻底为日本服务,可以影响多少人呀,最起码对中国在战时的士气是严重的打击,这一点抗战时大家就看得很清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清源

『吴清源』和『李昌镐』内容上差在哪

首先要说明的是,吴清源并没有与李昌镐有什么“争论”,相反这位称霸50年代的棋坛天才,对李昌镐称赞有加,他和另一位前朝元老藤泽秀行先生都认为李昌镐是当今棋坛不可多得的天才。而李昌镐向来对吴老前辈十分尊重,他曾很用心地打过老先生的棋谱。其实,吴清源与李昌镐在围棋上的“对话”仅是一种预测。当然现在,老先生有理论,没有实践;小先生有实践,很少有理论。

围棋手在性格上有很大的回旋余地,象武宫正树这样豁达爽朗的人和象李昌镐这样少言寡语性格内向的人,都可以成为超一流棋手。本世纪的奇才,吴清源和李昌镐无疑都是。在本世纪末的今天,吴清源将自己对21世纪的畅想,通过围棋抒发出来,这就是他的“21世纪的棋”。吴先生说,21世纪的棋就是“六合的调和”,就是天地东南西北,就是宇宙。如果说天是中腹,地是边角,那么东南西北就是指的是整个棋盘。这种说法,就是人们将视线放在全局,不过分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吴先生不希望棋手的目光放在定式上,这显然因为目前世界棋界有许多胜负师,他们一切都按“看得清的”去下。

吴清源对李昌镐的评价不多,在评价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吴清源认为李昌镐是一个天才,但是李的才能并不是第一的。吴清源说,当代世界上才能最好的是曹薰铉,大竹英雄和林海峰居二三。而李昌镐成功是他过人的努力。其二,吴清源认为,世界围棋在目前是韩国第一,但围棋的未来属于中国。大概吴清源并不认为李昌镐的棋就是他所说的21世纪的棋,否则世界第一高手将是未来的方向是不容质疑的。就吴与李的棋风来说,也有相异之处。比如,吴清源的棋讲究布局的速度,在角上能用一手棋,就用一手。李昌镐的战法是后发制人,他在中盘即使落后于师傅曹薰铉五六目,也可能在最后追上来。吴对定式的态度是“没有”,他无意创造新定式就是由于对老定式“毫无兴趣”。李昌镐在充满生气的韩国围棋圈中是特别的,他没有被旧的定式所束缚,但对创造新的定式很有兴趣。吴追求的是在棋盘上的自由,而李的想法是非常现实的赢棋。当然,两人的棋处在不同的时代,这样的归纳,总有关公战秦琼之嫌。但是,从中倒是可以看出“世界观”之类的东西。

吴清源也曾有过横扫千军的伟绩。正如中国台北的学者沈君山所说,吴清源通过10局制的比赛,将同时代的日本高手全部降级,“就成绩而言,足够资格称得上一流的胜负师,但在吴先生的世界里,胜负只是一个附带的因素,对他而言,围棋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哲理,反复争棋的最后目的,是从中领悟建立圆满调和的道。”小说家金庸说,吴清源将“这门以争胜负为唯一目标的艺术提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这样,他才有了很有意思的结论:“大高手时见,大宗师却千百年而不得一”,吴清源就是金庸眼中的大宗师。吴清源证明了他的思考方式高于他同时代的棋手死究定式的模式。他是天才中的天才。

李昌镐的可爱和可怕,都在他的胜率,他绝不会去对21世纪的棋作一些畅想,但他在本世纪末的表现,却会使一些相信围棋艺术的人动摇。聂卫平还在前几年就看到了今天。他说,我想今后的棋手,“将是单纯的胜负师越来越多”。老聂的话,是出于职业棋手的生活与胜负有极大关系这一点,李昌镐将是一个榜样。

在当今世界的棋手中,他几乎是打不倒的人。有这样的说法,李是一切天才的障碍,他将封杀一切天才的创造之路。而他的武器就是“防守反击”这一在足球场上人人不满,而又非常无奈的战术。马晓春说,李昌镐的棋,并不深奥,一般五六段的棋手可以明白他每一着棋的意图,李的长处是他的综合点好,好的每着棋都可以有70到80分。天才的棋手,走出的棋可能有90分,也可能会有一两步差一点。这样,李昌镐看起来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棋,却比天才棋手的成绩要好。为此马晓春说,比谁的天才高,这是上一代棋手的事了。

在21世纪,胜负师或许还会有市场,但不可能也不会淹没一切。老聂在说出上面这句话时,同时还说,要是让他来下那种“难看”的棋,他无论如何不干。棋手的成长是有其规律的,一个人要成为怎样的棋手,绝不是由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刻意模仿,并不能成就一个高手。棋手是有性格的,这就是高段棋手能立足的原因。棋坛会有流行曲,但谁也不能在风格上一统天下。胜利有很大的诱惑力,但不是全部。创造围棋的新境界,从来都是那种勇于创造的“吃螃蟹”者。在诸多职业棋手强化围棋胜负的时候,总有人不计成败为围棋艺术而“献身”。天才是压制不了的。正如在5年前,“不出错”的小林光一被看作是一时的强者。过了5年,今天再看他,就有一种“病树前头万木春”感觉。倒是武宫正树,藤泽秀行,大竹英雄,成为人们的话题。这使人想到,现在的“李昌镐现象”,即使再有十年,也只是围棋史的一段胜负记载而已。而且,李昌镐还年轻,对他来说,围棋的路还长。当年,与吴清源同时的木谷实,就曾多次改变棋风。小林光一也曾是一个激烈的攻杀型棋手,李昌镐会不会更向艺术靠拢些而变成另一个李昌镐呢?

如此,我们可以说,现在棋手们在畅想的“21世纪的棋”不会是一种非常具体的棋,而是一种思想。在21世纪,非常现实的棋和非常富有才气的棋将并存,胜负师和艺术家将并存。吴清源以他的天才指出的六合调和,将是一种在棋盘之上的“道”,预示一种发展的方向。“围棋上帝”,这个本世纪棋手一直在寻找的至高无上的完美的棋将会相对出现,21世纪在围棋最终将会以梗大的魅力而存于世。小小棋盘浓缩了棋手一生的精华。没有一个竞技领域的从事者,能有棋手那样漫长的职业生涯。在棋界,有很多话题是永恒的,比如吴清源与李昌镐。

任何时候,有关吴清源和李昌镐的话题都不过时,围棋论坛里只要一出现这个话题,随即一呼百者应。是吴清源强还是李昌镐更强,是李昌镐伟大还是吴清源更为伟大……总是好一番争论,最终又没有定论。当然,这个话题也永远不会有定论。

能和吴清源放在一起讨论的,当今棋坛,只有李昌镐;能与独步天下的李昌镐进行一番比较的,半个多世纪来,也只有吴清源。天下英雄万万千,惜乎大江东去浪淘沙,唯有吴清源和李昌镐依然傲立潮头。

围棋是胜负的世界,纵使经纶满腹,心比天高,只要不能在棋盘上一次次地将对手击倒,那就只能承认棋道生涯的失败。万涓成水,岁月铅华洗净,拂开数十载乱云尘土,只发现,吴清源和李昌镐笑对夕阳黄昏,无愧无咎,参天而立。

想当年,木谷实、藤泽朋斋、桥本宇太郎、坂田荣男、高川格等也是一代天骄,如果没有吴清源,他们也将是功绩彪炳,名垂千古,然而,“身穿藏青底白碎花纹的筒袖和服,手指修长,脖颈白皙,使人感到他具有高贵少女的睿智和哀愁。”(川端康成语)的吴清源出现后,从此,20年血雨腥风十番棋,吴清源将强大的对手们一一降格。被对手打至降格棋份,对于职业棋手来说,没有比这更为难堪和耻辱的了。

不得不提的是,在吴清源十番棋期间,执黑棋是不用贴目的,如今执黑棋的一方最多要贴7目半。在这种黑棋绝对有利的对局中,吴清源甚至将藤泽朋斋九段�历史上第一位通过升段赛打出来的九段、坂田荣男九段�在吴清源之后开创了一个时代的传奇人物打至降了两格!也难怪赵治勋在论及吴清源的丰功伟绩时曾深有感触地说:“在没有贴目的情况下要把对手降格是多么艰难的事情啊!真可谓至难之极!”

吴清源之后唯李昌镐独领风骚。从1992年那个稚嫩的16岁少年问鼎东洋证券杯以来,十余年如白驹过隙,但李昌镐的王者之位从没有真正动摇过。他共获得了16个世界冠军,3次亚洲电视快棋赛冠军,6次出任中日韩三国擂台赛韩国队主将,从未失手。据2000年7月15日的日本《棋周刊》统计表明,李昌镐对中日韩三国高手曹薰铉、刘昌赫、马晓春、常昊、周鹤洋、赵治勋、小林光一、依田纪基、王立诚的总成绩为287胜166负,胜率高达63.4%。这还是4年前的数据,4年来,李昌镐一统天下的步伐丝毫没有减弱,但曹薰铉、刘昌赫、马晓春、小林光一等高手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衰退。

不妨再看看李昌镐对一些高手的具体胜负比:对赵治勋8比1,对林海峰6比3,对武宫正树7比1,对小林觉8比1,对俞斌12比1,对王立诚4比0,对赵善津3比0……曾被称作李昌镐克星的依田纪基近年来对李已是5连败,中国棋界的两位领军人物马晓春、常昊分别对李昌镐更有过不可思议的10连败、13连败!

毫无争议,这十余年来,李昌镐是棋界唯一的王者。能在胜负上和吴清源比肩的,唯有李昌镐。

围棋也是一个精神的世界。藤泽秀行曾说:“围棋与其说是技艺之争,还不如说是精神之争。”高手过招,纯技艺上的差距微乎其微,正如曹薰铉所言:“就是上手要赢下手一盘棋,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谁能更加投入,更加超脱出世,谁就能在精神上胜出一筹。当年吴清源面对秀哉名人、本因坊,胆敢打出三3、星、天元这样惊世骇俗的布局,还有日后在“悬崖边上的白刃格斗”十番棋中能摒弃杂念,专心对弈,也与其一直倡导的“平常心”颇有渊源。年轻时的吴清源有一度为“人应该如何生活”而苦恼,遍读宗教书籍,一度因为宗教放弃围棋,其信仰之心与平常棋士中那种偏重胜负的功利之心不可同日可语。

今日之社会功利而浮躁,能像过去吴清源那样谦和与淡薄、虽坐拥千金但寂寞简朴如斯的棋手寥如晨星,然而,李昌镐做到了。在这个围棋和金钱的结合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密的时代里,李昌镐不改淡薄、谦和本色,从不曾有不良嗜好,从不曾有什么绯闻,每天坚持不辍地面壁求索——就是吴清源再世,亦不过如此。

这也是吴清源和李昌镐能并列在一块成为永恒话题的一大原因所在。

一如陈祖德九段所言“吴清源独步日本棋坛达20多年,李昌镐称霸还只有10年,两人能不能相提并论,还有待时间检验”。作为胜负中人,吴清源和李昌镐已不可能通过棋盘一决高下,在这点上已没有可比较的了,但作为君临天下的棋界王者、超凡脱俗的道德楷模,吴清源和李昌镐相比较这个话题永远不会过时。吴清源大师著名的十番棋以及新布局,固然居功至伟,但是木子实的功劳也不小,这两个人共同开创一个时代应该是比较公平的描述。而且吴清源和本因坊的争先棋固然本因坊是召集门生进行讨论,有犯规则,可是毕竟是吴清源输了。

而且当时的围棋格局仅仅限在日本,可是现在美国和欧洲的棋手不但有九段,而且还有进入了世界大赛8强的,围棋已经不仅仅是亚洲的体育项目了。

先看看今年29岁的李昌镐已经取得的丰碑:

1991年第三届东洋证券杯:3比2林海峰

1992年第四届东洋证券杯:3比0赵治勋

1995年第七届东洋证券杯:3比1马晓春

1995年第七届亚洲电视快棋赛:1比0曹薰铉

1996年第八届亚洲电视快棋赛:1比0刘昌赫

1996年第九届富士通杯:1比0马晓春

1996年世界围棋最强战:李昌镐四战全胜

1997年第九届东洋证券杯:李昌镐3比1刘昌赫

1997年第二届三星火灾杯:李昌镐3比0小林觉

1997年首届LG杯世界棋王战:李昌镐3比1刘昌赫

11998年第11届富士通杯:李昌镐1比0常昊

1998年第三届三星火灾杯:李昌镐3比2马晓春

1999年第三届LG杯世界棋王战:李昌镐3比0马晓春

1999年第四届三星火灾杯:李昌镐3比0赵善津

2001年第四届应氏杯:李昌镐3比1常昊

2001年第五届LG杯世界棋王战:李昌镐3比2李世石

2002年第14届亚洲电视快棋赛:李昌镐1比0曹薰铉

2003年首届丰田杯:李昌镐1比0常昊

2003年第五届春兰杯:李昌镐2比0羽根直树

2004年第八届LG杯世界棋王战:李昌镐3比1睦镇硕

20个个人世界冠军,包括团体赛的30个世界冠军,历史最年青的千胜豪门(中国还没有),日本有几个最年轻也是60岁才获得的,韩国还有曹薰铉和徐琫株。但是他们中胜率最高的曹也不过70%,但是李昌镐却是79%以上,在2003年千胜的时候,只差几盘棋胜率就是80%。

再看他的职业历程:

1984年,9岁的李昌镐正式拜曹薰铉为师,搬进曹家攻研棋艺。1986年李昌镐入段,到1992年,他不仅成为六段棋士,而且成了韩国棋界的九冠王,两届世界大赛桂冠的保持者。

1988年,是李昌镐走向棋坛高峰的第一个出发点。在这一年中,他不仅在第8期“围棋王战”的决赛中以2:1战胜了金秀壮,为自己夺得了生平第一个冠军奖杯。更重要的是,学生李昌镐在这一年里正式地向老师曹薰铉发起了冲击:在第28期“最高位战”和第24期“霸王战”预赛中,李昌镐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两获冠军却败给了老师,但这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辉煌前奏曲业已震惊了整个世界。这一年,李昌镐刚满13岁。

1989年,李昌镐在第29期“最高位战”中再度挑战,并终于在决赛中以3:2战胜了曹薰铉,取得了历史性的大突破。从此,韩国焕然一新的“李昌镐时代”开始到来。

1990年,李昌镐先后在第30期“最高位战”、第34期“国手战”和第8期“大王战”的番棋决赛中战胜了曹薰铉;在第9期“帝王战”决赛中以2:0战胜了徐奉洙:在第8期“巴克斯杯”决赛中以3:0战胜了刘昌赫。这一连串的胜利迫使全世界都对李昌镐这个神奇小子刮目相看。

1991年,李昌镐不但在国内继续保持着优异的成绩,而且在第3期“东洋证券杯战”的冠军决赛中以3:2击败了超一流巨星林海峰,夺得了第一顶世界级的桂冠。

1992年,李昌镐的在第4期“东洋证券杯战”的预赛中又是一种顺风,连胜数名强敌闯入了半决赛。随后,他先是半决赛中以2:0战胜了曹薰铉;最后又决赛中以3:2战胜了赵治勋。

李昌镐的棋风老成、冷静、精确,这三种貌似平常的素质,在李昌镐的手中不知经过怎样的一番排列组合,最终变幻出的是一部威力无比巨大的胜负机器。

融合金寅的沉稳,曹薰铉的灵活,徐奉洙的扭杀,刘昌赫的华丽……李昌镐练就了一身奇妙的不战屈人功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看似着法平淡无奇,却叫一个个能征惯战的棋坛高手伤透了脑筋。

稳中有凶,平中有奇,这就是“少年姜太公”的庐山真面目!

普通注重盘上战斗的韩国棋坛,居然造就出了李昌镐这么一位少年老成的怪才,真不知他们使用的哪一门奇妙的法术?

86年入段,89夺取第一个国内冠军,91夺取第一个世界冠军,现在的李昌镐真的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了,特别在番棋的领域要想战胜李昌镐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日本和中国棋手还没有在番棋中赢过李昌镐。当多少次大赛,中国棋手占据了8强中的7席,四强的3席,可是就是他,轻轻松松夺冠;今年的三国围棋擂台赛,当韩国派出了前所未有的年轻阵容的时候,当中国,日本还有棋手,而韩国只有一个人的时候,是他轻轻松松摆平了剩下的所有人;当四国围棋赛,中国破天荒地4:1战胜韩国的时候,那个1就是他,传说中的某人,当今天下第一人。

吴大师的新布局固然是围棋的一大创造,可是和李昌镐的棋风一比不免逊色许多,不动如山,后发制人,善战者攻于九天之上,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中国道教哲学的很多境界虽然为棋手所提倡,但是真正在胜负的执著中却很难看到。诚如曹薰铉的灵活,徐奉洙的扭杀,刘昌赫的华丽,李世石的大砍大杀固然让人看得血脉甭张,可是在李昌镐高深莫测,其形如水的境界面前,我们似乎看到了中国上古哲学中的精髓。如果以名局而论,李昌镐著名的镇神头恐怕也是新世纪的第一名局吧。

当很多棋手在李昌镐面前失败了一次又一次之后,他们终于感叹:真不知道,现在的李昌镐已经进入什么境界了。曾经有人提出一个问题,谁是历史最强的棋手,这个问题明显很业余,事务在不断地前进,围棋也是,现在的棋手站在过去的围棋名家的肩膀,自然看得更远,而且规则也在变,自从贴目的出现,对于棋手的计算能力要求也更高,因为不但要考虑棋盘的问题,还要考虑每一个棋子的效率问题。过去的很多定式现在已经不能用了,应为随着贴目的出现,不够效率,而且现在的比赛规定了时间,那么对棋手的计算力要求更高,固然好的棋手都能算100布左右,但是对于好坏与棋形的取舍,却不仅仅是简单的计算力可以体现的,而被称为官子天下第一的李昌镐则是当之无愧的达人。秀策的时代,固然战胜了所有的高手,但是还是有人可以与他下争先棋的,但是在这个时代,能和李昌镐下争先棋的人还没有出现。

现在的吴大师在古代哲学易经的境界固然令人赞叹不已,但是在纯粹围棋的世界里,一个被称为五百年以来的天才的男人依然活跃着,他的名字叫李昌镐。

感谢大家阅读本篇文章,希望关于吴清源多少段的讲解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欢迎交流揭秘围棋大师吴清源:他究竟达到了多少段?的相关经验。

专家在线

1,607 名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3-15分钟内获得专家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