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一场关于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反思

发布时间:2025-10-11 19:44:50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一场关于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反思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罗永浩这个名字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从曾经的“锤子手机”创始人到如今的“老罗直播”主播,罗永浩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就在最近,罗永浩却因为一件往事向老同事道歉,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事件,探讨罗永浩的责任与担当,以及我们从中可以得到的启示。

一、事件回顾

2019年,罗永浩在一场演讲中,回忆起自己曾经的一段往事。当时,他在公司担任高管,因为工作压力大,导致与同事关系紧张。在一次会议上,罗永浩当众批评了一位老同事,让他倍感羞辱。当时罗永浩并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觉得这是为了公司利益而做出的决策。

二、道歉背后的原因

1. 反思自我: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永浩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认识到当时的做法对同事造成了伤害,也损害了公司形象。

2. 责任担当:作为曾经的领导,罗永浩深知自己肩负着责任。他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公司,不能因为个人情绪而伤害他人。

3. 传播正能量:罗永浩希望通过自己的道歉,传递正能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三、道歉的影响

1. 个人形象:罗永浩的道歉,让他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人们看到了他勇于承认错误、勇于改正的精神,认为他是一个有担当的人。

2. 团队氛围:罗永浩的道歉,也为公司营造了良好的团队氛围。同事们纷纷表示,罗永浩的道歉让他们感受到了公司的温暖,更加团结一心。

3. 社会影响:罗永浩的道歉,引发了社会对责任与担当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一个有担当的人。

四、启示与思考

1. 勇于承认错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犯错误。关键在于,我们要勇于承认错误,并积极改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成长,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2. 责任担当: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有责任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才能为公司、为社会做出贡献。

3. 传播正能量:我们要学会传播正能量,用自己的行动影响他人。正如罗永浩所说:“我希望通过自己的道歉,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责任与担当的重要性。”

五、总结

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不仅是一场关于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反思,更是一次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在这个充满竞争与压力的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承担责任,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

表格:罗永浩道歉事件的影响

影响方面具体表现
个人形象赢得更多人的尊重
团队氛围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
社会影响引发社会对责任与担当的关注

当罗永浩被孤立之后

知乎上有一个提问:为什么罗永浩和他的粉丝都对这个世界充满敌意?

他是一个什么人?

一个讲相声的英语老师,传销讲师?

一个拿着900万人民币就想造手机的疯子?

想连上15天科技版面头条以证明自己不是玩票的“搞机者”?

一个让老婆欠着960万自己还差点死于心脏病的男人?

一个有社交恐惧症的演讲者?

还是一个减肥失败的胖子?

2000年的时候,世界末日没来,新世纪来了。

30岁曾让罗永浩坐立难安。

2017年,45岁的罗永浩以真诚得让罗振宇尴尬的态度,9个小时长谈,罗永浩说出他创业以来最大的变化是宽容。

萨特曾经给每个人描绘了3层地狱:

首先,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那么他人便是你的地狱。

其次,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他人对你的判断,那么他人的判断就是你的地狱。

第三,如果你不能正确对待自己,那么你也是自己的地狱。

很多人在他人造就的地狱里习以为常,按照别人定义的标签去生活。

罗永浩说,很多标签是不是真相不重要,它会一直跟着你走。

罗永浩这种人是天生痛苦的。

他说,我就是喜欢那种彻底辜负自己天分的天才生活态度。

是天才、地才还是蠢才,得自己来证明。

首先,必须走出这3层地狱。

这是他的成熟之道。

罗永浩和每个自视不凡的人都很像。

总在和自己作战,被世界孤立,直到用自己的方式改变世界。

天才,往往主观性特别强大。

通俗地说,就是天才都特能“造”,所做的事常常不符合常人的逻辑。

罗永浩读初中到时候,因为叛逆,很早就放弃了一些不擅长的学科:代数、化学、英语……

比如他靠走关系读了他的家乡延边最好的高中,

但高二就主动退学了。

后来,他筛过沙子,摆过旧书摊,

代理过批发市场招商,走私过汽车,

做过期货,还以短期旅游身份去韩国

销售过中国壮阳药及其他补品。

他没有像别人那样变得“有点钱”(这是现在中产阶级的梦想),

而是庆幸没有像别人那样赔钱。

罗永浩总是拿自己和那些偏才相提并论,很像当年的韩寒那样:

有时候我想其实,我远比那些浑浑噩噩地

从小学读到硕士博士的人更渴望高等教育,

我们都知道钱钟书进清华的时候数学是零分

(后来经证实其实是15分),

卢冀野入东南大学的时候也是数学零分,

臧克家去山东国立青岛大学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今天的大学校长们有这样的胸襟吗?当然,

发现自己文章写的不如钱钟书是多年后的事情了,

还好终于发现了。

而在他后来三面俞敏洪最终从一名传销员变成一个新东方英语老师后,他依然对俞敏洪给他的评价不忿。

俞敏洪说:“我佩服你的精神。”

什么意思?

罗永浩虽然只有高二学历,但他心底早把自己归为“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与学历无关。

梁漱溟有学历?钱穆有学历?

1994年夏天,罗永浩在天津找了个韩企,被派去韩国学习不锈钢金属点焊技术。

1995年夏天,这份工作又没干下去。

原因是他姐姐做了这家公司的副总经理。

现在夸一个人口才好的最高境界是:你不做传销可惜了。

那时候罗永浩真去做传销了。

1995年8月至1996年初,经他一位做传销公司(上海雅婷)的老同学力邀,他讲了半年左右的传销课,深受广大学员爱戴。

那时他还不知道后来他会成为新东方名师,讲300人的大课。

但他没有觉得300个想考GRE的北大清华学生和300个传销团伙成员有太大的不同:

无论台下是300名来听传销的社会闲散人员还是300名来听GRE的大学毕业生,对于一个讲课的人来说并没有多少区别,……我只是说他们缺少情趣,他们聪明(至少他们都敢考GRE的数学,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但是没有灵气,人品也未必差,只是缺乏独立思考能力。

罗永浩开始苦练英语,为进新东方当老师做准备。

起因,是听了上千张英文唱片,不知道在唱些什么。

后来这个“洞察”,变成了老罗英语在迷笛音乐节上的系列文案,帮助他的老罗英语打响了名气:

听了三千张摇滚唱片

除了“FUCK”什么也没听懂

到这里来试试吧

老罗英语培训

只用了六个月

我们就把一个打小学习不靠谱的摇滚乐手

折磨成了一个英语教师

搞定踏实本分的上班族的你

我们简直不能更有信心了

零基础英语学习小组

只会26个字母就可以参加的英语学习班

这完全就是罗永浩自己的心声。

学英语,他展示了强大的自学能力。

他在一个本地的三流私立英语学校上了三个月的基础英语课,后来因为他们巧立名目拒付曾经答应给我的奖金(他去法院起诉过,又被法院硬立名目拒绝受理),我只好又自学了。

罗永浩曾经想移民加拿大,所以一边找资料看一边到天津大学夜间开办的口语学习班上课,一个班20多个人,一个外国教师和大家天南地北地胡聊,除了政治。

四期这样的班之后,罗永浩觉得口语已经差不多了。

其实,在天津四年间,他已经看过600部英文电影。

最新的研究表明,只有0.68%的胖子能真正减肥成功。一旦你成了一个胖子,那你就认命吧!

罗永浩说:除非你有丘吉尔那样的意志。

在《鲁豫有约》上,罗永浩讲过他50天减了48斤的事例,

有人问,他的减肥方法科学吗?

每天只吃蔬菜、豆腐、全麦面包、鱼肉、橙汁、脱脂牛奶和善存;

每天用一个小时跑10公里,也就是标准跑道的25圈。

这样的结果是:几乎一天减一斤。

这至今仍是罗永浩津津乐道的成绩。

这背后的驱动力,源于罗永浩是一个痛苦的胖子。

从小到大,因为胖,他不得不隐藏我性格里比较敏感忧郁的一面。

因为胖子不是应该嘻嘻哈哈,应该性情开朗,应该徐小平么。

这样说吧:

一个嘻嘻哈哈的乐观的胖子(大家觉得很好);

一个不合群的、严肃的胖子(勉强能够接受);

一个忧郁的胖子(欸,凭什么啊!?)

罗永浩又不忿了:“所以很难见到一个肥胖的并且影响广泛的诗人,因为公众不能接受,任凭他的诗歌惨绿无比。”

罗永浩说,当然胖子的痛苦永远不值得同情(除非是因为病理或基因导致),因为他们胖通常是因为缺乏坚强的。

在减肥这件事上,自己就是自己的地狱,要么战胜,要么放过。

人成熟的一个标志是,不再容易有偶像。

俞敏洪曾是罗永浩的偶像,高山仰止。

他第一次新东方试讲讲砸了,因为面对着偶像俞敏洪一个人讲课,面对着有几十万学生的新东方校长讲课,没法不别扭。

分打下来,不够格。不够格的理由有一条,说“这个人没有幽默感”。

他在俞敏洪面前非常沮丧:“我快30岁了,第一次被人说没有幽默感。”

俞敏洪安慰他:“你要表现。你回去再准备一下,等消息。”

俞敏洪那时所谓的“等消息”和一个HR主管的套词没什么区别。

第二次,罗永浩依然紧张。

这次是在俞敏洪办公室。罗永浩是“在外面做了很多深呼吸才进去的”。

“不紧张的人是无知、愚钝、盲目的人。我有什么理由见到老俞不紧张?你见到你的偶像不紧张吗?我心说,我紧张你还不好?当然我不能说出来,说出来好像拍马屁。”他说。

小粉丝纠结的小九九,昭然若揭。

结果更糟糕,又讲砸了。

但是俞敏洪还给了他第三次机会。

一个月后的第三次试讲,讲GRE填空,试讲后学生做题,好几个满分,平均4.8分!

听课的人,有博士硕士,至少是大学生,条件很苛刻,获如此高分,是奇迹。

就这样,罗永浩进了新东方讲GRE填空。

5年后,他从新东方辞职。

这5年成就了罗永浩的名气,他也不再有偶像。

后来他说,“很遗憾,后来我发现俞敏洪是我这辈子见过的最没有原则的人之一。”

“新东方其实就是一个100%的纯商业机构”,“大大方方赚钱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总是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把自己塑造很高尚很纯洁就太虚伪了,我很讨厌虚伪。”

俞敏洪依然大大方方:“对于我来说,我是欣赏他才让他来新东方,不会因为他离开新东方,不欣赏他了。”

他去新东方另一个手撕的偶像还有陈圣元。

他曾说:我只喜欢陈圣元一个人的课,

所以后来也就只去上他一个人的课,

其他的时候一个人在宿舍背单词。

陈圣元的偶像光环有:

“除了胡扯闲聊比较有水准之外,治学态度曾经也让我觉得很好。”

陈圣元偶像光环的破灭,是因为charter这个单词。

陈圣元说,为了找到那个填空句子里面表达的意思查遍了所有的词典都找不到满意的解释,最后花了一千多块钱买了一本巨大沉重的韦氏词典才终于在该词典所列的关于charter的25条释义中的最后一条里找到了答案。

当时天真的罗永浩很快就发现:

所有的三流词典,包括英汉词典,都在charter的第一个释义上就解释了他声称在韦氏第三版未删节新国际词典的25条释义的最后一条中找到的答案。

他也买了本十多斤重的韦氏第三版回来,发现只有13条释义,而且在第2条里就解释了这个问题。

原来词汇老师可以海阔天空地胡扯。

牛博网、老罗英语、锤子手机……罗永浩的创业“走位”一直“飘忽”。

当年的牛博网,韩寒、俞天任、黄章晋、梁文道、连岳、柴静……也有很多优秀的独立博客,比如王老板、推倒柏林墙……

今天的微博有多火,当年的牛博网就有多牛。

当时,京东还只是中关村的一个小柜台,

阿里刚刚完成史上最大融资,

小米还被埋没在雷军的心中,

而老罗及其牛博网已经经历了互联网的血雨腥风,

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追杀。

如果老罗深耕互联网,那还有知乎什么事儿呢?

一个知乎用户写道:

罗永浩当年创立牛博网,让新浪多吃了几年咸菜。

但是创立老罗英语,罗永浩说,他从创办第一天起就“不开心”。

得为投资人负责,得为投资人负责。

“扛了两年,有天从财务那儿知道我们赚钱了,我当场就不想干了。”

第一年亏了300多万,第二年亏了100万,第三年终于开始盈利。

虽然口碑不错,但老罗英语不久还是走向了倒闭。

牛博网关闭之前,罗永浩曾经的朋友方舟子,已经和他吵翻撤走了。

闹翻的起因是柴静。

创办牛博网之初,罗永浩经人介绍认识了方舟子,两人还是朋友。

一年后,柴静在牛博网写了一篇关于干细胞的文章,方舟子认为是伪科学批了一下。

方舟子说:罗永浩为了讨好柴静,说有一个词太犀利,能不能改掉,但我拒绝了。

方舟子在牛博网被屏蔽,方舟子想,他觉得我没有利用价值就想赶我走。

此后的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罗永浩称方舟子妻子是“学历造假”、“硕士论文剽窃”;

方舟子开始调查罗永浩的英语培训学校,称其有非法办学、超范围经营、做虚假广告,偷税漏税等;

罗永浩到民政、公安、税务部门举报方舟子的打假基金涉嫌骗钱、偷税、暗箱操作;

2013年3月,锤子ROM发布。方舟子表示,锤子ROM也许是罗永浩去厕所捞粪时获得的灵感。

罗永浩的培训学校垮了,方舟子也因基金会问题后来见了老罗躲都躲不及。

这和后来王自如和罗永浩优酷约架一样。王自如以为真是去讨论手机问题,结果被爆出背后融资利益关系和手机维修内幕。

“他人即地狱”在罗永浩这里还有另一个解释:罗永浩也是很多人的地狱。

谁能阻止罗永浩和别人吵架?

锤子科技二号人物钱晨,不能。

雷军当时花了好几个月想邀请的钱晨,最后被老罗打动。

钱晨强烈反对罗永浩和王自如优酷约战。

他认为一切应以产品说话。罗永浩不听。

当罗永浩又要和锤粉李中秋约战时,

人们再一次希望钱晨出面阻止,但他已经辞职。

有人说,去年一次内部会议上,钱晨联合其他高管反对罗永浩的一些想法,罗永浩当时正手拿一瓶打开的矿泉水,直接扔了出去,

水洒出来溅到钱晨身上。

但小罗能折磨老罗。

小罗,罗子雄,前锤子科技设计总监,

曾登上TEDx发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设计师》的演讲。

一个天才少年,集才华、英俊和年轻于一身的偶像实力派,还娶了个自己“彻底理想型”的老婆。

小罗和老罗是如何互相折磨的?罗子雄在访谈中说:

“他刚开始不听我的,我特别生气。”

想知道后来到底听没听。

“他每次都能说服我,说服我之后,就想,

老子他妈的要在这儿干一万年。”

想知道这如果是折磨,这个折磨好梦幻。

到底是谁折磨谁?折磨一万年想想也挺美。

罗子雄现在带着锤子的VR团队创立了另一家公司,锤子科技是股东。

就像当时一心想做手机,罗永浩看来,

VR是人类屏幕的终极形态。

创办锤子手机,是罗永浩逐渐走向成熟的开始。

对老罗,罗子雄、看得比旁人更清楚。

“他不是好的企业家,但是非常好的朋友。

如果他是好的企业家,那现在我们应该很有钱了。”

一个天才,正在转变成一个成熟的企业家。

有人说,罗永浩最近一年的进步很大,也越来越愿意听取人的意见,尤其是在内部开会时给人的感觉最为明显。

“以前开会时时而风趣,时而较真,而现在已经很像一个企业家开会的方式,变得更高效和有条理。”

第一代锤子手机,罗永浩卖情怀。有的粉丝自发买好几台送人。

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一代手机只卖出25万台。

不及小米,OPPO他们一款手机的百分之一。

当时最多的负面意见就是说,

你还是说相声去吧,

你还是搞教育培训去吧,

你懂个屁手机。

现在锤子手机已经出了三代产品,罗永浩说,

今年的目标是卖400万~600万台。

罗永浩的成熟体现在哪?

因为他懂产品。

“我希望一个企业的成功是因为产品成功。”

说起这些电子消费品巨头,懂产品的老板一个手就能数过来:

博朗兄弟是懂产品的,

盛田昭夫是懂产品的,

乔布斯是懂产品的,

剩下那些,比如三星这么牛得冒烟的企业,哪一任老总是产品经理型的呢?

罗永浩也承认,常常最成功的企业不是因为他产品做得最好。

比如说市场营销做得好,

宣传做得好,

广告做得好,

然后销售渠道做得好

或者什么等等这些东西做得好。

但决定做一个靠产品做的好而成功的公司,是老板可以选择的。

这是一种成熟。

罗永浩另一种成熟是,可以逼出另一个自己。

他把这个过程叫脱敏。

作为一个老板,无非是找钱、找人、定战略方向。

这个口才一流的人却有轻度社交恐惧,

找人需要社交、吃饭,

找钱要和投资人吃饭。

罗永浩说,出去吃饭就是脱敏。

他很向往那种无所不能的人,但以前他做着做着做不到。

现在,他发现自己也能做到。

就像大户人家的小姐晒太阳就起红疹,

但现在下乡爆晒也没事。

天才都擅长单打独斗,做企业却考验调兵遣将的能力。

做好一起企业需要12项能力,再强大的人也做不到。

冯唐告诉他,你只需要做好你擅长的六七件事,

其余的事找人来做就行了。

减掉一部分焦虑,他的脾气也比做老罗英语时好得多,

不至于变成李开复,至少会尊重人。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来诸葛亮,

今有罗永浩包机挖吴德周。

第一是罗永浩和他谈了七个多月,

第二罗永浩去上海出差都说动了,

第三次,五六个兄弟伙组成说服团,

罗永浩自讨腰包16万包私人飞机,

终于拿下这个锤子科技现在产品线的负责人。

他过去的理解里,一个有钱人买一个私人飞机就是得瑟,

一趟飞机排出多少二氧化碳,

还有全球变暖,

但经过这事他觉得私人飞机真是必需品,是办公用品。

从处处得罪人,到知人善用,这也是罗永浩的成熟之道。

罗永浩说,和技术人员卖情怀是卖不动的,

工资和期权也不是最有用的,

你必须说服他相信你要做的产品会由小做大。

这些道理很简单,但以前的罗永浩并不想懂,

好比企业团建靠喝酒,

罗永浩以前是讨厌,现在是拥护。

制造业大公司来了堆高管,他们在原来的公司里,

工程技术人员常常是过劳的,

完成一个目标大家都是喝很多酒。

罗永浩很讨厌喝酒,以前不去,

但员工说团建不喝酒就是浪费。

现在搞一把团建,坐在一起说一些理解的话道歉的话,

说一些能相互增进了解的话,

一旦有这种团建,形成互相谅解的氛围之内

这个团队能相对建设继续走下去。

每次喝完之后效果远远超过想象,

基本上男同事都要喝,

除非有脂肪肝,那就减完肥再喝。

这种喝酒团建叫“空巴”,是稻盛和夫提出的企业管理秘诀。

这是一个天才的转变,他和世界的关系不再拧巴。

罗永浩:2011年,我的三件大事

罗永浩:2011年,我的三件大事罗永浩的2011年,一直在忙。除了经营老罗英语培训之外,他还干了三件传播力度很大的事。先是接到优酷邀请,作为跨界导演自编、自导了“幸福59厘米”系列短片中的《小马》,并本色客串了一个在星巴克买咖啡时被店员逼疯了、扇自己N个耳光的客人。此片在优酷上点击量有960万,褒贬不一,他在片中几十秒的演出在微博上被转发数万次,让观者津津乐道。之后,招牌演讲“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创业故事”也鸟枪换炮,从海淀剧院移到了保利剧院,他在演讲中颇得意地透露:“如果你一直在做和之前一样的事情,却有一帮陌生人围上了说你膨胀了,那么就意味着你快成功了……今年,老罗英语培训已经开始赚钱了。”他的书架上,创业前的文艺类、科幻类书籍已经变成了经管类书籍。在做品牌这件事上,老罗通过三年的亲身试验,慢慢咂摸出点自己的生意经来。这份年终总结已经够丰满了,但它在9月27日开始逐步走向***。为了自己和同样有关不上门冰箱的人家,罗永浩被秋菊“附身”,有理有据地带着家中冰箱门关不上的用户们一起维权,并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他的维权对象是拥有161年历史的、多年来在中国有良好口碑的德国品牌西门子。11月20日,他带着三台冰箱来到位于望京的西门子公司门前,抡起了大锤。做消费者,请智慧,请坚持我在老罗英语培训学校的办公室里见到罗永浩的时候,他正对着一卷纸巾猛擤鼻涕——从9月27日到现在,维权的事让他疲惫不堪。但就在采访两天后,12月20日,他在海淀剧院举行了公开售票(票价100,只要来到现场参加活动就可以凭票退款,实际是免费的)、并拟邀请300家媒体前来围观的“最后一次砸冰箱”活动。他疲了,跟进这件事的网民们也疲了。罗永浩很坦诚地告诉我,这次的门票卖得不太好,到12月18日只卖出去一半,有一部分原因是他整天在微博上说这件事,听得别人都烦了,谁还会大老远买票上这儿来听。从9月27日随意地发出第一条抱怨冰箱门关不上的微博开始,罗永浩的微博就呈现出一种终日刷屏的状态,主题永远是西门子。“第一条发出来后,谁知道全中国这么多家庭里都有这个问题,老婆怪老公不关门,大人骂孩子没关好,搞得那么不和谐,闹了半天都不是消费者的错,是产品的错。”于是,他用他的方式留存证据。他拍下冰箱门关不上的视频发布在微博上,请家里情况类似的网友们都站出来,促使一些网友也把自家的视频上传;去北京三十多家家电卖场,拍摄在售样机的关门情况;此后又购买了一批样机和新冰箱,清晰地拍摄新冰箱的关门情况;同时,他召集在北京的消费者,登记姓名和联络方式,出钱让他们去买新冰箱,拉回这些有问题的旧冰箱……但搜集这些证据,成本非常高。“找人拍摄、买冰箱、运输、跑卖场、租海淀剧院……我过些日子会列一个费用清单公布,给以后维权的人参考。”在搜集资料的同时,罗永浩与西门子方面也在沟通,他给出一个期限,若沟通无果便要去公司门口砸冰箱。立刻有人质疑他为何不走正常渠道维权,非要毁坏冰箱来博眼球。罗永浩没多说什么,只是在部落格中放出了分为19段、长达94分钟的消费者维权录音。在这段录音里,老罗的朋友DavidXu,同样是“关不上门冰箱”的使用者,试图走正常维权道路,被当做皮球踢向了10个有关部门、打了19通电话后依然未果。这10个部门包括北京市消协、家用电器质监站、北京市技术监督局等等与商品质检、消费者投诉等直接相关的部门。(名人名言 sun)这段录音被罗永浩戏称为“21世纪版的22条军规”,是“任何黑色幽默的作家都写不出来的”。正是因为在中国正常维权通常无果,才有了11月的第一次砸冰箱。当天引来国内外数百家媒体报道,那天砸的三台冰箱,分别来自于音乐人左小祖咒、作家冯唐和罗永浩本人。“我妈在东北老家,那一晚上调台时看到好几次我的新闻,吓坏了以为出大事了。我预计也就北京七八家媒体会报,没想到全国都知道了。然后,西门子看事儿大了才出来说话了。”12月4日,西门子家用电器中国总裁罗兰·盖尔克通过视频,向对西门子冰箱门关闭效果不满意的消费者致以歉意,并称将对所有遇到冰箱门关闭问题的消费者免费提供上门服务。看起来这事就该告一段落了,但很明显,盖尔克的这段话罗永浩并不买账。质疑罗永浩炒作的声音一如既往地响起来。但这伤不了他,他照例轻蔑一笑:“这些人智力有问题。我从9月底到现在,三个多月,每天花在微博上四五个小时,这些时间按我的工作换算,够买200个冰箱了。这事很简单,只要他肯承认他的产品有问题,并且明确地告知所有消费者是哪一个批次、哪几款有问题,承诺免费上门维修,我就收手。现在他们采取的是在微博上看见一例消灭一例的办法,给主动提出控诉的网民们发私信,上门安装闭门器。但是中国有多少人不上微博,大妈大婶的冰箱谁去管?”不少人都认为,如果西门子的高层愿意花个半天时间去网上了解一下罗永浩的话,他们也许会修改那份道歉书,并撤回还在卖场里的没有安装闭门器的冰箱。罗永浩一再表示,他不想被这件事逼成一个英雄,也不希望西门子在拖延中披上个邪恶大企业的恶名。但看起来,这会演变成马拉松式维权。最后一次砸冰箱,不意味着老罗的退出。每个人都好奇搞出这么大动静了,接下来怎么办。他乐了。“我有太多事可以做。我打算先送这些冰箱去德国、日本的质检机关做检测,得到第三方的一个结论。然后我就带着它们去柏林、东京、纽约街头,邀请过路的朋友们来试试这扇神奇的门,看它是不是关上就弹开,然后揭开大LOGO,请他们聊聊有什么想法。拍完这些就做一个纪录片,送去德国参展,他们资本主义国家不就最喜欢这种个人与邪恶的大企业对抗的主题吗?”像这样的点子罗永浩能想出许多。但是对于一个自己也有生意的人来说,战线拉这么长利弊如何?“这三个月我什么都没干。教师培训耽误了,推广和市场一点都没碰。但市场部的同事告诉我,幸运的是,这三个月我们的品牌宣传效果是非常好的。坦白地说,这件维权的事是一个正面的形象,我毫不避讳自己在这里所获得的。但这个和去汶川地震灾区一样,一开始没有什么动机,都是冲一个好结果去的。在途中给自己带来了名誉,这不是坏事。”做老板,要闪着人性的光环作为一个消费者,老罗是很多商家都怕的那种。但他自己不怕这种消费者,因为他给老罗英语培训定的目标很高,是“区别于其他培训学校的”,是“不一样的”。这句话总是被学员们拿来反问他。在一次授课时,罗永浩发现大教室里200来人,每节课结束都是满地的纸屑,清洁工人很难清理,他就在课上提醒同学们不要乱扔。有个和他很像的“杠头”站出来说:“为什么教室里不能多一点垃圾桶?”老罗说:“从小到大教室里不都是前后各一个垃圾桶,难道走道上也要放上吗?”这个“杠头”接着说:“你不是说你们和其他学校不一样吗?”后来,这间教室里没有人再乱丢纸屑了。“我数了数,一共放了17个垃圾桶。他们随便一扔,就扔在垃圾桶里了,问题算是解决了。”寒暑假班的宿舍,老罗很重视,都是提前去看。除了要有空调、暖气之外,他还要去看每一层的公共卫生间。“你知道北京近郊有不少学校的厕所里头每个蹲位面前是没有门的,这让上厕所的人觉得朝里蹲和朝外蹲,是个哲学问题。”为了学员们更舒适地如厕,老罗会主动要求给租借的卫生间装上门,有学生投诉门上没有插销,他也立刻安排后勤人员去补上。这件事他写在了部落格里。“此后我的朋友们看见我,都觉得我额头上闪著光,写着三个大字:人性化。”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罗永浩经常重复一句话:“我总是高估了我们的同胞。”2011年春节,他决定留下来陪读寒假班的学员们一起过,邀请了朋友张玮玮和郭龙来给大家唱歌,还从自家学校掏钱买联欢会的零食。“我们按35块钱一个人的标准买的,汽水、瓜子、花生、巧克力威化。后来我把这些吃的放到教室后去忙别的,结果就有一小撮人默默地腋下夹着五斤巧克力威化走了,三番五次的,桌上就快没了,只剩些便宜的瓜子花生。我看了之后气得要命,也不好当面发作,就跑去隔壁教室踢板凳生气,然后决定以后不陪这帮小兔崽子过年了。平静了一下我想,拿走吃的人数还不到学员们的10%,大部分人都没有干这个事,还有10%的同学帮着我们一起摆桌子什么的。我总不能为了少数人,毁灭了大部分人的幸福吧。如果不做企业,我大概很难理解这一点。”后来,罗永浩让同事把剩下的零食分装在塑胶袋里发下去,2012年春节,他打算一进屋就发每个人的,算是挽回了大部分人的利益。老罗的学校2011年在业务上拓展了不少,开辟了留学咨询业务,这要谢谢出版人路金波,他曾提醒老罗:“一个有信誉的商人就应该去做信誉不太好的行业,比如卖牛奶。又比如在乱世里开银行。”这两个“比如”肯定是玩笑话了,老罗在信誉不算好的留学咨询行业里站住了,他打出的“有福了”的广告,告诉人们老罗来做留学了,你们不会被蒙了。这句“有福了”之后,半年里他收获了160万元的营业额。2011年,老罗英语培训盈利了。罗永浩要给员工们发年终双薪,还会给他们发冰箱。“人性化的老板考虑到员工们大部分是租房子,里头有冰箱,我打算给他们发京东的券,首先推荐购买能关上门的冰箱,当然那券什么都可以买。”

关于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一场关于责任与担当的深刻反思和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的讲解到此结束,期待您的下一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