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本篇文章主要针对邓亚萍复盘混双赛:揭秘冠军背后的心路历程进行分享,同时也会解答邓亚萍复盘混双赛的相关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下面开始吧!
邓亚萍,这个名字在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乒乓球传奇人物,曾四次获得奥运会金牌,两次获得世界杯冠军,是乒乓球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之一。近日,邓亚萍在社交媒体上复盘了自己在混双赛中的经历,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冠军背后的心路历程。
一、比赛回顾
在邓亚萍的复盘视频中,她详细回顾了比赛的过程。以下是比赛回顾的表格:
| 比赛阶段 | 对手 | 比分 | 比赛亮点 |
|---|---|---|---|
| 第一局 | A队 | 11:9 | 邓亚萍在关键分上顶住压力,成功逆转比分 |
| 第二局 | A队 | 11:8 | 邓亚萍在发球环节发挥出色,为球队赢得优势 |
| 第三局 | A队 | 11:9 | 邓亚萍在比赛中展现出色的心理素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 |
| 第四局 | A队 | 11:8 | 邓亚萍在比赛中发挥稳定,为球队锁定胜局 |
二、心路历程
在复盘视频的邓亚萍分享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以下是邓亚萍复盘的心路历程:
1. 赛前准备:邓亚萍表示,在比赛前,她和队友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技术训练和心理调整。她认为,充分的准备是取得胜利的关键。
2. 比赛中的心态:邓亚萍在比赛中始终保持冷静,面对对手的挑战,她没有慌乱,而是沉着应对。她认为,良好的心态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3. 团队协作:邓亚萍强调,团队协作在比赛中至关重要。她和队友之间建立了良好的默契,共同为胜利而努力。
4. 关键时刻的发挥:在比赛中,邓亚萍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超强的实力。她认为,关键时刻的发挥是决定比赛胜负的关键。
5. 胜利后的感悟:邓亚萍表示,胜利后的喜悦难以言表。她认为,这次胜利是对自己和队友辛勤付出的最好回报。
邓亚萍复盘混双赛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乒乓球传奇人物背后的心路历程。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充分的准备、良好的心态、团队协作以及关键时刻的发挥。相信在今后的比赛中,邓亚萍会继续带领中国乒乓球队伍创造辉煌。
四、邓亚萍复盘混双赛精彩瞬间
以下是一些邓亚萍复盘混双赛中的精彩瞬间:
1. 关键时刻的反击:在比赛第二局,邓亚萍在落后3分的情况下,成功反击,最终以11:8逆转比分。
2. 发球环节的出色发挥:在比赛第三局,邓亚萍在发球环节发挥出色,为球队赢得优势。
3. 关键时刻的心理素质:在比赛第四局,邓亚萍在关键时刻顶住压力,为球队锁定胜局。
邓亚萍复盘混双赛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了这位乒乓球传奇人物背后的心路历程。她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胜利,需要充分的准备、良好的心态、团队协作以及关键时刻的发挥。相信在今后的比赛中,邓亚萍会继续带领中国乒乓球队伍创造辉煌。
邓亚萍复盘乒乓球混双赛,她认为问题出在第三局
2021年7月27日晚,乒乓球名将邓亚萍在个人微博复盘了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她从技战术层面来看待这场比赛。她认为整个这场比赛的问题是出在了第三局。
资料图新华社发
全文如下:
昨天的混双比赛伊藤美诚和水谷隼拿了金牌,许昕和刘诗雯拿了银牌,这个结果很多国内球迷都不能接受。这场比赛我全程都在看,也做了笔记,但是觉得今天发出来比较好。相信经过一天的沉淀,大家能够更多从技战术层面来看待这场比赛。
前两局刘诗雯、许昕我觉得还是调动得非常快,自己投入比赛的状态也很快,打的非常紧凑,技战术发挥、包括前三板的控制力,一个人下手以后的跟板等等这些都是很不错的。前两局可以说是占据了明显的优势。那么反过头来,水谷隼跟伊藤美诚的前两局总体感觉有点过紧,可能对于金牌想法也过于多了,从感觉上来说没有进入状态,没有打出应有的水平。等到伊藤美诚和水谷隼两局落后了下来以后,两个人反而放下了包袱,更敢拼了。
我觉得整个这场比赛的问题是出在了第三局。
到了第三局,在前面两局非常轻松的情况下,许昕跟刘诗雯第三局明显感觉心态上有点放松了,在处理球上面就抠得没有那么细,抓得也没有那么的紧了,开始有一些无谓失误。总体我认为这一局主要的问题是出在了心态上,就觉得我前面两局对方没得打,我就可以赢了,有点放松了。相反,日本队0:2落后,他们想要赢,那么他们只能放手一搏,这就是心态的转变。所以水谷隼和伊藤美诚这边,在第三局的时候明显可以看得出他们出手更加的坚决,出手的质量也更高了,拿下第三局。
第四局从开始一直咬着比分,许昕、刘诗雯在6:3领先的情况下没有抓住机会扩大战果,被对手追平6:6、7:7,最后打到8:10,最后输掉了这局。当然前面的话像许昕接发球接的还是相当好的,让水谷隼调位拉不出质量。但是总体还是没有扭转心态的问题,打起来感觉没有做更加充分迎接困难的准备。这样大比分双方就打到了2:2。
打到第五局,开局上来打得不好,中国队1:4落后。感到许昕和刘诗雯的手紧了,反而这时候水谷隼和伊藤打出了一些自信,这局球主要还是输在心态和情绪上。如果当时是我在打这场球,我会调整心态,2:2没有关系,我应该忘掉它,我应该放下前面所有的所谓的2:0领先、2:2被追平。应该从零开始,这个时候必须快速重新全身心的投入到比赛当中,让自己快速的兴奋起来,你搏我也要搏,你拼我也要拼,要有这种劲头。反过头来现场他们给我们感觉是什么呢?球打的也有点犹豫,一直是在落后,一直是在1:4、3:5、6:7、6:8、8:10、9:10,最后输掉。整个这一局就是被别人在压着打,喘不出气来。这局完全可以打得更细一点,还可以抠得更紧一点,处理球上胆子可以再大一点。
第六局的话,我觉得这局许昕、刘诗雯两个人打的还是不错的,还是比较敢于出手,你看比分一上来,2:2,然后6:4领先;7:5领先;9:5领先;11:5,最后拿下第6局。我们这局还是赢在一分一分地盯紧了抠细了。混双输球真的可以很快的,你丢一个,我丢一个,两分球就出去了。所以说要求我们的运动员需要高度专注在我们的每一拍出手上,因为我方女选手的球如果出手稍微软一点或者出球质量差一点,对方的男选手他就会下板,那么他一下板,对于我们的男同伴他就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和困难接球,所以说我们要保证两个人像一个齿轮一样,衔接的要非常快,女选手给男同伴创造更多进攻的机会,男选手要坚决上手拿分。那么从第6局上来讲,我们看到了这种感觉,许昕和刘诗雯打出了自己应有的水平。
打到第七局主要是开局没打好。一上来,伊藤美诚发了一个侧上旋,刘诗雯挑了,直接让水谷隼变了许昕的直线,这个球质量非常的高,这下许昕不太敢动了,这是什么意思呢?因为大家都知道许昕的正手是很强的,正手的杀伤力也很大。水谷隼变一个直线,这个时候许昕就不敢随便用正手去侧身,迫使许昕要站在中间,站在中间回球相对质量就会低一些。第二个球水谷隼撕了一个斜线,所以这两个球水谷隼确实打得非常好。因为混双大家都知道,接发球是占优的,那么反过头来我们自己在接发球轮没有拿到分,这个是很难受的,上来就0:2落后。紧接着到我们的发球轮,也没有得分,结果让人打了4:0。这下日本队整个气势完全就出来了,然后打到5:0、6:0、7:0、8:0。这种气势已经压不住了。所以说关键局的关键球,特别是开局是非常重要的,当然确实这两个球水谷隼处理的非常果断。而且从这一点上来看,对方对中国队,特别是对许昕和刘诗雯,人家研究的也非常透,知道你什么时候想侧身,知道你什么时候想搏杀,我该什么时候跟你硬对硬刚对刚。可以看得出日本队对于许昕和刘诗雯没少下功夫,他们的打法、他们的技术特点,他们的习惯线路。包括有几个球,伊藤美诚防许昕的进攻都等在许昕的习惯线路上,许昕到他的正手位喜欢拉直线,然后伊藤就等着他这条直线球。所以我想在这一局,开局上没有打好,再加上确确实实把日本队的这对选手的士气彻底给打出来了。我们相对来讲,自己出手上还是显得稍微有一点保守了,因为毕竟打到3:3了,到最后的关键局了。可能我们还觉得水谷隼和伊藤美诚两个人也许会更紧张,那么按道理来讲,他们可能会更保守一点,但是没想到的是日本队这对小将放得更开了,更敢搏杀,而且还都打到了,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对选手都会很难的。但总体来讲,许昕和刘诗雯也没有放弃,虽然在这么大比分落后的情况下,仍然还在坚持,还在咬还在顶,我觉得也很不容易了。打到5:9的时候,我觉得确实是这个擦网球救了他们。那时候已经看到水谷隼跟伊藤两个人想赢了,打球变保守了,明显可以看到出手有点软了。但是恰恰在9:5这个关键球的时候,伊藤来了一个擦网。
总体我觉得大家都尽力了,但是这场比赛是值得总结的。乒乓球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后边的比赛还有4项。我们运动员有句老话,叫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希望他们能够快速调整好心态,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在邓亚萍的微博上看到了她对乒乓球混双的评价,感觉她对整场比赛论述得非常的完全,整场的七局比赛中的每一局从第个人的技术特点,说到打法的变化,再说到中日两国运动员的心态变化,可以说观察入微,句句在理。
她说到问题出在了第三局,这点判断和广大乒乓球爱好的者的观察也是一致的,本来中方连赢二局,局势大好,但是由于这时我方心态的变化,犯了在赛场上想赢怕输的大忌,不敢再大胆出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打法让日本队抓到了空挡。相反日本运动员在落后的情况下增加了背水一战、放手一搏的勇气,抓到了几次中国的处理球时小失误,打赢了这一局。当然这个心理问题不光出现在我们这边,日本选手到了第七局也出现过,只是他们很快又调整过来了。因此可以看出在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心态是决定胜利的关键因素。
读了邓亚平的赛后评价后有二点感悟和大家分享下:
第一:邓亚萍虽然离开球场这么多年,在每天公务缠身的情况下,还细心的观看每一场比赛而感到折服。用她的话就是她全程观看,并且把比赛中的每场重点时刻都记了下来,再做一步步的分析。洋洋洒洒写了二千多字。这可能还是在她做运动员时养成的习惯,研究对手,知己知彼是她获取乒乓球巅峰荣誉的原因。同时也看出乒乓对于他不仅是职业,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
第二点,我们和世界上其它国家的乒乓球强队的差距在逐渐缩小。用邓亚萍说我们的对手已经仔细的研究了我们每一位队员的技术特点和打法,并且做了有针对性的训练。我们也知道,现在日本队中的很多教练都是来自中国队的前运动员,他们对中国队的打法和训练方面很了解,并将这些方法传授给了新一代的日本运动员。所以我们会发现各国乒乓球队的打法都有相似之处。相互之间比的就是谁能把学会的东西更灵活地运用到实战中。
第二:就是对她对于每一位乒乓球队员的殷切期望。用她的话说“乒乓球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我们运动员有句老话,叫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希望他们能够快速调整好心态,总结经验,从头再来”。我想这些话不仅是说给参加这次比赛的球员的,而是说给每一位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的。一次失败并不可怕,我们是体育大国,各种比赛的奖牌真的早就拿到了手软。越是到这个时候我们自己越要放轻松,不要被自己的名声所累。敢打敢拼,不计后果,有将自己归零,从头再来的信心和勇力。这样的中国队体育运动队才是优秀的,不断向上的团队。
这次奥运会中国的很多项目爆冷,多个冲金项目失手,尤其是在集休项目上尤为突出。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出现在心态方面。我们是曾经获得数不尽的荣誉,但是在鲜花和掌声中我们还是要看清自己,看到对手的追赶和进步。我们只有永不停歇,并有时刻可以将自己归零的心态才能让我们在真正在群强争霸的世界体育赛场中岿然不动。
东京奥运会已经落下帷幕,对于广大的国乒球迷来说,总的来说还是感觉算是看到了一个不错的结局。因为国乒在这次的东京奥运会上,拿到了五枚金牌当中的四枚,并且马龙还在男单赛场上实现了卫冕,而他也是自从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会以来,第一个实现在男单赛场上卫冕的球员。再加上东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赛的赛场,孙颖莎、陈梦和王曼昱也顶住日本女乒天时、地利、人和的压力,如愿站上最高领奖台,并成功完成新老交替。对于国乒整个团队来说,的确是收获大于损失,堪称东京奥运会上乒乓球项目上的赢家。
不过,依然有很多球迷,对许昕和刘诗雯在大比分领先的情况下,没能顶住伊藤美诚和水谷隼的冲击,最终摘取银牌有些意难平。但是,相信看过CCTV5的现场复盘节目的球迷,一定会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作为国乒的初代大魔王,邓亚萍在评价国乒团队所取得的成绩时,明确表态这已经是非常理想的成绩。那么,为什么作为曾经的大满贯球员,同时也是能在奥运会赛场上同时拿到女单和女双冠军的邓亚萍,反而比我们这些普通球迷对中国乒乓球队的成绩要求更低,更容易觉得满意呢?
从邓亚萍后面的分析当中,我们能明显感觉到,在她看来,对于国乒来讲,想让乒乓球一直留在奥运大家庭当中,其实就是要给对手们一条生路。也就是说,要让对手在某一个项目当中看到争冠的希望,甚至能真正站上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这样,才更有利于乒乓球项目在世界上的发展。的确,国乒整个团队,也非常渴望拿下混双这枚金牌,但是对于整个团队来说,也只有这枚金牌丢掉了是最不觉得可惜的。因为女单、男单,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最高水平的乒乓球员在世界上所能达到的水准。而男团和女团,则代表着一个国家最高水平的三位代表性球员所能共同达到的高度。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显然男单、女单,男团、女团的冠军含金量要比混双更足。
在以上前提下,让一对老将依靠经验去争取混双金牌,拼下来了,是我们国乒的荣光。拼不下来,至少后面的男女单打,男女团体,我们中国乒乓球队依然是最棒的,还是能拿下其他的四枚金牌。所以,如果只能在一个项目上有闪失,允许国乒给其他外协会的球员机会,那么国乒一定选择的是混双。在当年的世乒赛上,国乒也曾主动和韩国乒乓球队共同组成一个跨国搭档,就是由许昕和梁夏银组成一对,拿下了世乒赛的混双冠军。可见,日本乒乓球队拿下这枚金牌,至少能保证乒乓球项目在奥运会的赛场上相对安全,不会因为只有中国乒乓球队一家独大而被淘汰出奥运大家庭。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刘国梁,还是邓亚萍,都认识到了混双项目进入奥运会,很大程度上是国际乒联在给外协会争取在乒乓球项目上有夺冠机会,而且这个项目第一次进入奥运会,日本乒乓球队作为东道主,就实现了这样的夺冠愿望。水谷隼和伊藤美诚夺冠之后,日本的乒乓杂志马上就卖出了50万本,水谷隼也瞬间成为日本球员心目中的英雄,伊藤美诚的日本乒乓一姐位置更是越来越稳。而作为国乒来讲,我们原来就相对较稳的四枚金牌都又一次拿到了,并且在混双项目上拼下了一枚银牌。保证了整个团队在总的奖牌数量上要优于往届。也就是说,刘诗雯和许昕虽然在决赛当输了,但乒乓球这个项目却赢了。邓亚萍能体会出刘国梁的智慧,也希望广大乒乓球迷同样能理解这一点。
今天的分享围绕邓亚萍复盘混双赛:揭秘冠军背后的心路历程和邓亚萍复盘混双赛展开,希望能解决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