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天为您准备了一篇关于中国对不起浙江:一场关于地域发展的深思的深度解析文章,同时解答中国对不起浙江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这个广阔的华夏大地上,每个省份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贡献。今天,我想以“中国对不起浙江”为题,探讨一下关于地域发展的若干问题。
一、浙江的发展现状
浙江,这个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省份,自古以来就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浙江的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经济发展:浙江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尤其是民营经济发展尤为突出。以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为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科技创新:浙江拥有大量的科研机构和高端人才,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浙江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
3. 文化底蕴:浙江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江南文化”的代表。从唐诗宋词到明清小说,从越剧到话剧,浙江的文化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
就在浙江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问题正在悄然浮现。
二、浙江面临的问题
1. 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部分地区出现了环境污染问题。如大气污染、水污染等,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2. 人才流失:尽管浙江拥有大量高校和科研机构,但一些高端人才仍然流向了沿海一线城市,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3. 区域发展不平衡:浙江内部存在一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如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
三、中国对不起浙江的原因
1. 政策倾斜:长期以来,我国在政策上对沿海发达地区给予了一定的倾斜,导致一些资源、资金等偏向于沿海地区,使得内陆地区如浙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一定压力。
2. 发展模式:长期以来,我国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发展模式,使得浙江等沿海地区受益匪浅。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模式逐渐暴露出弊端,对浙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
3. 区域协同发展不足:尽管我国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但实际执行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一些沿海地区过度依赖外贸,导致内陆地区发展受限。
四、对策与建议
1. 加强环境保护: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确保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
2. 优化人才政策: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等环节,提高人才待遇,吸引更多高端人才留在浙江。
3.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区域协同发展力度,推动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中国对不起浙江”,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浙江发展现状的深刻反思。面对挑战,我们要坚定信心,勇攀高峰,为实现浙江高质量发展而努力拼搏。
以下是一个关于浙江发展问题的表格,供大家参考:
| 项目 | 现状 | 对策建议 |
|---|---|---|
| 经济发展 | 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民营经济发展尤为突出。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
| 科技创新 |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在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果。 | 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
| 文化底蕴 | 浙江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江南文化”的代表。 | 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提升文化软实力。 |
| 环境问题 | 部分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 | 加大环境保护投入,严厉打击环境污染行为。 |
| 人才流失 | 一些高端人才流向沿海一线城市。 | 优化人才政策,提高人才待遇。 |
| 区域发展不平衡 | 存在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陆之间的差距。 |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优势互补。 |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浙江高质量发展而努力拼搏!
探讨中国与浙江的关系,需跳出偏见,客观审视历史与现实。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地域的大国,每个省、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路径和历史背景。浙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浙江的崛起,得益于其地理位置优越、改革开放政策的率先实施以及浙江人民的勤劳智慧。
然而,提及“中国对不起浙江”这种说法,往往植根于对历史事件的误读或是对当前经济不均衡现象的误解。历史上的确有因国家政策失误导致某些地区利益受损的情况,但这不应成为抹杀中国整体发展成就和对浙江贡献的论据。
以改革开放为例,浙江正是受益于这一政策的典型代表之一。从温州模式到杭州、宁波等地的创新实践,浙江经济的快速成长与国家政策支持密不可分。同时,中国对浙江的投资与扶持政策,包括财政转移支付、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资源的均衡配置等,都是促进浙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中国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区域、城乡、社会各方面的均衡发展。浙江的成功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宝贵的发展路径参考,但在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不平衡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国政府正在推进一系列改革措施,如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等,旨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因此,评价中国与浙江的关系,不能仅从个别事件或局部现象出发,而应从更广阔的历史视角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进行考量。中国的发展成就有目共睹,包括浙江在内的各地区都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一个白痴写的话别太放在心上
山西为了中国牺牲了全部,中国却抛弃了山西(写的实在太好了,是山西人就顶) 2008-05-18 16:34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省份走出来很多名人志士,大家知道么:仅仅山西运城有一个县历史上就有100为宰相!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省份很富裕很阔绰,大家知道么:曾经得山西是海内最富,许多票号的分号分布在上海和欧洲!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的省份地大物博,大家知道么:山西大同的煤炭源源不断地开采了近70年!
山西一次次地骄傲又一次次地失落!
山西为北京天津供给电力,而山西本省却限时供电!山西煤炭丰富,却依然贫穷!山西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累计供水2亿立方米,而山西却是中国最缺水的省份?向北京供水?为什么?就因为北京是首都吗?
说远了去:抗战时期,日本对山西的资源进行了掠夺式的开发,由此日本人对这里极为重视,重兵把守。山西人民,以太行为依托,用血肉与侵略者做生死的搏斗。太行革命老区,多少成年未成年的男儿走出来,鏖战日寇于华夏,埋骨荒野于九州?试想,没有山西的煤,山西不过战略要地,牵制太原而已,大可如当时华北平原苟安一时,小打小闹抗抗日……
别说我胡说,你们去查查,抗战中有名有姓的烈士,山西有多少?占不占五分之一强?你们东部有多少?几个省加起来有没有五分之一?山西为了中国的崛起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那时候你们父母都没出生,我不怪你们!可是你们瞧不起山西,我说你们忘本!
然后,解放,一切以建设新中国为主,山西多煤,占了地利,一时间经济复苏乃至发展速度惊人。当时你们东部管山西叫什么?!我告诉你,他们叫山西老大哥,没别的原因,山西经济在全国排列第二,仅次于北京!重工业生产总值占全国重工业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你想那是什么概念?你们父母小时候不会用筷子的时候用的勺子,三个中就有一个是用了山西的钢铁铝材!
再以后,国家号召以东部为建设中心,优先发展东部经济。山西人同意,然后奋斗。几年下来,东部工业、商业蓬勃发展,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甚至超过作为山西省会的太原十年二十年!山西默默付出,结果等来什么?等来什么!当时,也就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东部需要煤炭,一车车空车皮开进山西,然后拉走了一车车沉甸甸的乌金,只留下一张欠条,一张白纸!煤在你们眼中只是煤,对于山西来说,是血!是鲜红的血!你们知不知道山西处于太行山地震带,如果地下挖空后有大地震,山西就是活生生的人间地狱!可以说,山西人为了全国,连命都不要了!你们是否知道,煤井下是什么?你们那些生活在阳光下城市中的骄子们又怎么可能知道?!黑暗,无边的黑暗;粉尘、漫天的粉尘;还有危险,无时不在的危险!煤矿工人上井来,全身除了眼睛和牙齿,全身都是黑的。年老后去检查一下,两片肺叶连同气管都是黑的,那是煤渣!煤渣啊!这些还算好的,你们知道矿难中的死难者么?对你们来说,那不过是报纸上的数字,而你们想过,那些都是生命,和你们比没有两样甚至你们更加高贵的生命么?你们会说:谁让煤矿不采取安全措施?安全措施是要钱的,中央给我们那么多钱么?一套高效的井下瓦斯监控耗资百万,井下工人们拼死拼活的工作换来你们的白条能当饭吃么?饭都吃不饱!说什么"安全"?!你们也许会说:谁让他们不好好学习,挖煤活该!我说:你们是"站得说话不腰疼"!如果我们不挖煤,你们回来挖么?
别说我胡说:建国经济上写着明明白白,想知道自己去看。针对山西的,限定煤价的政策多了,你们看去!再告诉你们一句:当时山西煤炭运输面临的情况是:多发(煤)早死,少发迟死,不发等死!你们咀嚼咀嚼这话中的绝望吧!而那时候你们在干什么?歌舞升平!你们瞧不起山西?我说你们无耻!再往后,到了现在,煤炭市场终于出现转折。知道你们东部的经济增长速度为什么慢下来了么?我告诉你们,你们在还债!上世纪,东部在山西的欠款上万亿!在新形势下,山西的煤终于不再是蔺相如怀中那块和氏璧,而真正成了香饽饽,大家抢。抢?好,对不起,先还债!如果这些债全都要还,那么东部最少有两年经济要呈零增长!国家怕了,对一大批债务先是延期,后又减免,毕竟东部是中国的重心,我们认了!然而就算是这样,剩下的债务……可惜,山西人也不争气,我们实在是穷怕了,被你们见过大场面、大世界的老板们拉去喝一顿酒,吃一顿饭,钩肩搭背称称兄弟塞两个鼓囊囊的红包,几千万债务瞬间没了……山西人穷怕了啊?你十年内给我一千万?我宁可今天你给我十万!你们不要脸的精明早看准了!
别说我胡说,去看看两年前层出不穷的经济案件牵扯出来的那一群人!对愚昧山西同胞我感到悲伤、对你们我感到愤怒!为了钱你们可以不估计都是炎黄子孙,为了钱你们没有良心,如此还要鄙视山西,我说:你们卑鄙!
如今,山西经济增长速度具体是多少我不知道,但是具我所知,山西的一大批拖延了许久的项目都已经在兴建。然而,这一切不过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山西依然在支持你们东部!虽然,变输煤为输电,留给我们的是什么?煤渣,烟尘还有数不清的亏损!但是一车皮一车皮煤炭依然每天拉出去!可怜我们山西人,空有几个大型的火力发电厂,我们省会太原依然每天拉闸限电!
别说我们不产电,我们穷用不起电!仅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去年由于停电损失达二十五亿!全省因停电损失几千亿!像山西省其它城市一样,大同市看上去贫穷、肮脏而凌乱。煤炭像毒药一样毒害了山西省,也毒害了这个中国的煤都。大同生产的煤电直接供应京津塘地区,但源源不断发出的能源似乎并没有给大同带来多少实惠。空气中飘散的黑色的颗粒和弥漫的呛人的气味,使发生在这里所有的事情都变得黯淡无光。看着你们城市空中闪烁的霓虹,地下飞驰的地铁,那红绿的浪漫背后是山西的无奈!
新世纪,山西被飞速前进的经济快车再一次“抛弃”。虽然地处中国中部,但几乎没有一条重要的交通干线经过山西;由于没有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大市场,经济文化对周边的辐射效应几乎为零;工业原本在全国占一席之地的机械、纺织、钢铁工业已元气大伤;曾经让山西骄傲的煤炭资源,随着它的掠夺式开采和特殊时期的体制及政策等因素,已经不能支撑它的未来发展。山西被抛弃,首先是山西人对自己的抛弃。从历史的角度看,山西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精英阶层。连年的战火、王朝的更迭和文化的嬗变,使山西的文化生态急剧恶化。反映倒现实,就是直到现在,就是山西人对山西利益关注的共振效应几乎没有。高官缺乏战略的谋划和应有的责任心,而一盘散沙的知识阶层又患得患失,只知道怨天尤人。普通的老百姓更是既无奈又麻木。好不容易来了一个沿海的省长于幼军,刚给山西带来了一点新气象,下大力气转变山西的产业结构,刚有点成效就被中央调走了,可见中央也根本就没有重视山西!山西似乎成了扶不起的阿斗。
反反复复的折腾叫人绝望,于是山西自己人也开始了大逃亡。山西某高校有个青年教师,听说太原的污染严重,就拿女儿的头发到医院化验,结果是铅严重超标。他职位也不要了,房子也不要了,决意要离开山西。临走说了一句话:“我害了自己,但不能害了孩子”。类似这种情况很多,恋家的山西人没办法再恋家了。有本事的人到外地找工作,那里的工资高;挣了钱的到外地买房子,那里的环境好。北京、上海、深圳成了山西人流亡的首选之地,没本事的把孩子送出去,甚至送到国外,不惜花几万,几十万。
先是沿海特区,在是西部开发,然后振兴东北,最后中部崛起。一次次的经济援助,一次次的重点培养,一次次的直辖,可为什么还没有山西的份!中央电视台除了在天气预报说一下山西,似乎中国没有山西!
有人说:“煤炭对于山西而言,就是一种“毒品”,吸起来可以暂解经济之痛,长期吸食却会导致肌体衰竭和死亡。”也有人说:“如果山西没有煤炭,那山西就是第二个浙江!”那我告诉你:中国最大的矿务局--大同矿务局,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矿务局,曾经直隶于中央!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时,由于不景气而直接下放到了大同市。招之即来,用罢便丢---典型的强奸癖!!
山西啊,我的故乡!你的儿女们都在努力,可当我们学成归来时,却没有一个像样的单位来接纳我们,最后竟然都流浪天涯。山西竟然没有一家在非能源板块上市的现代企业!即便像太钢,太重这样的企业也基本都是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模式,根本就不是现代企业!好不容易来了个富士康,也只不过是因为郭台铭先生是山西人,出于对山西的养育之恩,才在山西建设了一个工业园,而富士康发展战略重点根本就不再山西!作为煤炭大省的山西,每年的煤炭订货会不再太原举行,却跑到了秦皇岛举办。为什么?真叫人无法理解!2007年好不容易举办了首届煤炭与新能源产业博览会,并借此机会把太原打造成世界级的煤炭交易中心,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秦皇岛的煤炭交易中心已经得到国家的批复率先投入启用,山西又一次被中央忽悠!
中国,你如何面对山西!一个为了中国牺牲了20年的山西!山西穷,山西闭塞,山西可怜。于是东部鄙视山西,认为山西落后,山西人不进取,山西人脏……还有人口出狂言:如果我们有你们山西那么多煤,我们经济早在世界第一了!
作为山西人,我无语,有点想哭的感觉,但很多人不去反驳。但是他们不反驳不是因为不能反驳,而是不屑,不愿!可是我不一样,我生来是一个异类,我要说点什么!
山西多煤,我们承认,我们也自豪。但是有一句话:"人怕出名猪怕壮",一个人如果有了与众不同的地方,也就有了取死之道。煤对于山西不是宝,而是祸!
2007年,中国铁路第六次提速,每天报纸上,电视上的新闻铺天盖地――"中国进入高速铁路时代了"。是啊!全国都在分享提速带来的便利,享受动车组飞一般的速度。山西却只能暗暗流泪,暗暗叹气。全国提速计划图里没有山西。不错,山西是山高路险,坡陡弯急,路况不好。但是,你们有没有想到深层次的原因?山西的铁路大部分跑的是货车――拉煤的货车!看看繁忙的石太线,每隔三分钟就会有拉煤的货车通过;再看看无言的北同蒲线,去往大同的客车仅有五辆。甚至在夏季北京电力紧张时,铁道部会打着"支援首都"的旗号将北同蒲的客车全部停运!我想问:你们凭什么这么做?就因为北京是首都?!难道北京人是人,我们山西人都是野兽?!支援首都,凭什么我们去支援他们?我们支援北京换来的是什么?无尽的污染,北京人的冷言冷语和白眼!再看看提速后太原的列车时刻表,不可否认,有些车是快了――快了3分钟!但是更多的列车是慢了或发车滞后,为什么,因为我们的车要给各地的快车让路!再看看提速后的车辆状况――我们的晋龙号呢?原来号称"三晋第一车"的晋龙姊妹车(一组是蓝色,一组是绿色)是华北地区开行的第一辆子弹头列车,也是山西第一辆时速在120千米以上的列车。山西铁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车却在提速之后消失了一组。不用问,我们的晋龙又去"支援首都"了,这难道就是山西人民在提速中享受到的好处么?这难都就是"人民铁路为人民"么?
你们有什么权力鄙视山西?
2008年春天,当整个南方都被冰雪灾害袭击时,当你们的火车没电开不动了,数以万记的回乡的人滞留在火车站,当你们南方人家里天天停电,冻的连电暖气都用不了了,当你们那些高利润的工厂都停工了,你们这时候想起了山西,为什么,因为你们又缺电了,又缺煤了.胡锦陶总书记亲自来到山西大同,来到了一线煤矿,鼓励我们的矿工同志们加班加点挖煤救济南方.这时候,整个山西人忙开了,大矿小矿一起开工,当那些以前饱受外界人们职责的所谓的黑血小煤矿开工了,当那一辆辆装满煤的列车呼哧南下时,指责声怎么一下没有了,你们这时候想起山西来了,没有人管我们那严重污染的环境了?没有人管我们曾经超载的拉煤车了?没有人管我们黑心小煤窑了?
浦东新区,让上海如鱼得水、更加繁荣。西部开发,让西部省份如沐春风.东北振兴,让东北三省焕发青春。
所有中国制定的经济政策,山西人只有羡慕的份。东部开发,没有山西;西部开发,没有山西――山西人自嘲"山西不是东西"。好不容易盼来"中部崛起"。又好像没山西什么事。武汉都市圈,长株潭都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安徽搭上了长三角飞速发展的列车,河南GDP早已突破万亿元大关,郑州、洛阳、新乡的一体化建设也走上了正轨,就连“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红色革命老区江西也在渐渐融入珠三角,发展前进一片看好,可怜的山西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的弃儿。成了一个爹不亲、娘不疼的孤儿。中国俨然已经抛弃了山西。但山西人纯朴的性格和只会付出,不求回报的坦荡胸襟。让山西人并没有抱怨什么。依然把自己最好的家当留给国家、能拿的出手的全都支持能源稀缺的各兄弟省份。自己留下来用的都是一些别人挑剩下的、看不上眼的煤渣。
一个能源大省,完全可以和一些诸如中东的国家一样过着富足的生活。但山西什么都没有得到。反而把自己的环境搞的一团糟。
山西人不抱怨,只是有点迷茫。
再过上几十年,等国家把山西的能源掏空之后,山西该何去何从?山西还有没有机会发展起来?如果山西真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有没有兄弟省份会站出来替山西说句公道话?有没有兄弟省份会站出来拉山西一把?
这些问题山西人不知道,我更不知道……
山西――我对你只想哭!
山西穷。山西闭塞。山西可怜.
于是东部鄙视山西,认为山西落后,山西人不进取,山西人脏……还有人口出狂言:如果我们有你们山西那么多煤,我们经济早在世界第一了!
山西人无语,有点想哭的感觉,但是不反驳。但是他们不反驳不是因为不能反驳,而是不屑,不愿!
正如你们说的,山西人粗鲁、野蛮。让你们说着了,山西人是匈奴的后代,历史的磨难让我们性格彪悍。我是一个正宗的山西人,我很粗鲁,我也很野蛮。所以我有权力这么说!告诉你们:没有山西,中国的经济至今大概仍如印度一样!更别说你们东部!别天高地厚的,你们不配!
2011年9月19日下午15点30分,浙江晶科能源有限公司(浙江晶科)在海宁举行了简短的媒介发布会。浙江晶科就钱江频道记者摄像器材毁损以及袁花镇红晓村小河遭受污染等事件通过媒介向钱江频道记者张俊、赵挺等当事人致以最诚挚的道歉。
这次出席会议的媒体有:每日经济新闻、东方早报、中国证券报、第一财经日报、财新网、新华社、励德国际传媒、新浪网、经济观察报。
据介绍,9月16日,浙江电视台钱江频道记者在采访浙江晶科的过程中,由于浙江晶科当值保安人员在未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行为失当,导致钱江频道记者的摄像器材毁损。事件发生后,晶科能源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亲自赶往钱江频道致歉。在此,浙江晶科郑重承诺将妥善处理善后赔偿事宜。涉案当事人已经交由司法机关处置。此外,浙江晶科已对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停职处理。
近期,浙江晶科厂址附近的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小河遭受污染一事也成为社会、媒体关注的焦点。经初步核查,本事件的主要原因是浙江晶科对含氟固体废料的堆放不当,致使该固体废料在被暴雨袭击后经雨水管线排放至附近小河。这一突发事件给当地民众带来恐慌情绪,给政府带来诸多麻烦,浙江晶科愿意承担这一因其管理上疏漏造成的法律后果及相应责任。
为了杜绝此类安全事故再次发生,晶科的措施如下:1.浙江晶科电池生产线已停产;2.将雨水管道并入污水处理管道;3.正在扩建固体废料的仓库;4.积极配合当地环保部门,用泥土截断河流,并对河水及淤泥进行处理。
现场也有记者问道:晶科为何不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送到处理废料的工厂,或是仓库中?浙江晶科坦诚由于当时公司固废厂在建,且仓库储存空间有限,确实有部分废料直接堆放在露天环境,这是公司必须正视并且承认的问题。但公司现在已经在扩建固体废料的仓库。
记者还追问到固体废料现在的状况。晶科已经另外找了一家供应商帮助其妥善回收,现在已经没有固体废料存放在露天场所。晶科开微博致歉,专家称危机公关能力提升
20日下午,浙江省海宁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因上市公司浙江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污染环境引发的群众聚集事件最新信息。海宁市常务副市长沈向宏介绍说该事件已基本平息,警方已拘留31人。
于此同时,晶科公司在当日启用了浙江晶科能源的官方微博,向当地村民道歉。
据悉,9月15日至17日,海宁市袁花镇红晓村部分村民因环境污染问题,连续三个晚上在浙江晶科能源公司门口聚集。事件发生后,海宁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根据浙江省、嘉兴市领导最新指示精神,积极研究落实各项工作措施,迅速组织力量进行处置,全力做好事态稳控工作。截止目前,该事件已基本得到平息。20日晚22时,浙江晶科能源发布了首条微博称:“各位朋友,您们好!刚学会用新浪微博,希望能在这里与各位真诚地交流。对海宁发生的事情,我们向大家特别是当地村民真诚地道歉,向您们说声对不起!现在1.2GW的生产线已经停产,第三方调查也在加紧进行,我们将通过微博陆续公布各项结果,请大家监督我们!如果做得不对的地方请您们批评指正!”
同时,该条微博配有该企业19日新闻发布会时致歉图片。
虽然该企业微博刚刚开启,但是因为此前的污染事件仍使得该企业的微博受到极大关注,首条微博引来很多评论,但记者注意到评论多以指责和谩骂为主。
目前,该微博共发表两条微博,在第二条微博中,晶科公司表态称:“生产线已经要求立即停止生产,公司把处理这件事情放在首要位置。”
对于引发了群体性事件的企业开启微博致歉这一现场,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冯钢认为,由于微博具有及时、互动等特征,企业开启微博进行危机公关这一行为,相对于以前来说是一种进步,是危机公关能力的提升,至少表明企业态度是好的。
但不少网友认为,虽然晶科微博致歉态度是好的,但关键还是在于行动,对于引发的环境污染,后续处理更为重要。
今天的内容先讲到这里,希望对中国对不起浙江:一场关于地域发展的深思的解析能让大家有所收获,同时也期待交流中国对不起浙江的更多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