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本篇文章将围绕2013达喀尔拉力赛:一场极限运动的视觉盛宴展开,并会解答关于2013达喀尔拉力赛的问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3年,一场世界级的极限运动盛宴——达喀尔拉力赛,在非洲大陆上掀起了一股狂潮。这场赛事不仅是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更是一次对人类极限的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回顾这场激动人心的赛事,感受达喀尔拉力赛的独特魅力。
一、赛事背景
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是这项赛事历史上的第35届。比赛从1月1日开始,历时15天,跨越多个国家和地区,最终在阿根廷结束。本届赛事总里程达到9700公里,其中特殊赛段里程为5600公里。
二、参赛队伍
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众多顶尖车队和赛车手。以下是部分参赛队伍和赛车手的介绍:
| 参赛车队 | 参赛赛车手 |
|---|---|
| 阿斯顿·马丁车队 | 拉尔斯·克洛克 |
| 奔驰车队 | 卡洛斯·桑托斯 |
| 雷诺车队 | 尼古拉·弗朗索瓦 |
| 斯巴鲁车队 | 斯巴鲁车队 |
| 比亚迪车队 | 刘彦 |
| 比亚迪车队 | 郭军 |
三、赛事亮点
1. 赛事路线
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的路线涵盖了沙漠、山脉、草原等多种地形,充分展现了非洲大陆的壮美风光。其中,撒哈拉沙漠的沙丘赛道更是让众多赛车手望而生畏。
2. 赛事竞争
本届赛事竞争激烈,各车队和赛车手为了争夺冠军,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在长达15天的比赛中,赛车手们经历了无数次生死考验。
3. 创新技术
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上,众多车队采用了创新技术,如混合动力赛车、无人驾驶赛车等,为赛事增添了更多看点。
四、赛事结果
经过激烈的角逐,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最终产生了冠军。以下是部分奖项的获奖名单:
| 奖项 | 获奖者 |
|---|---|
| 汽车组冠军 | 拉尔斯·克洛克(阿斯顿·马丁车队) |
| 摩托车组冠军 | 萨米·洛佩斯(西班牙) |
| 四驱车组冠军 | 马克·库尔特哈德(澳大利亚) |
| 电动车组冠军 | 阿尔贝托·韦尔奇(意大利) |
五、赛事影响
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不仅是一场赛车盛宴,更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盛会。赛事吸引了全球数十亿观众的关注,让更多人了解到了非洲大陆的美丽风光和人文风情。
2013年达喀尔拉力赛是一场充满激情、挑战与创新的极限运动盛宴。在这场赛事中,赛车手们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为观众带来了难忘的视觉享受。相信在未来,达喀尔拉力赛将继续书写更多精彩篇章,成为世界极限运动的一张亮丽名片。
从1月3日开始,经历15个比赛日,14个赛段共计9578公里的争夺,比赛的起点和终点都设在布宜诺斯艾利斯。
第一赛段——1月3日(周六):布宜诺斯艾利斯——圣罗莎,赛段全长733公里。
连接路段1:196公里
特殊赛段:371公里
连接路段2:166公里
相信不少人都听说过拉潘帕(La Pampa)这个地方,这个地方留给人们的印象是“粗糙但却彬彬有礼”。正如小说描绘的那样,第一赛段将给车手们提供一个感受大平原长度的机会。特殊赛段的长度是所有车手之前都没到过的,长度为400公里的高速颠簸路段将给车手们提供一个热身的机会。第一赛段给大家的感觉将是漫长而艰辛的,但是车手经过这个赛段后可以更好地适应南美和欧洲的时差。
第二赛段——1月4日(周日):圣罗莎——马德林港,赛段全场837公里。
连接路段1:0公里
特殊赛段:237公里
连接路段2:600公里
第二赛段是所有赛段中路程最长的一个赛段,但总体难度却不大。但是车手却不能掉以轻心,而且赛车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教。结束第一部分也即是特殊赛段之后,沙漠就将进入车手的眼帘,这里路段对于领航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领航员必须认真研读路书,否则车手在这一路段“兜圈儿”将不可避免。
第三赛段——1月5日(周一):马德林港——甲科巴西(Jacobacci),赛段全长694公里。
连接路段1:70公里
特殊赛段:616公里
连接路段2:8公里
进入比赛的第三天也是第三个赛段,难度也开始加大,尤其是长度超过600公里的特殊赛段,这个赛段也是事故的高发地段,一系列的问题将接踵而来,车手进入巴塔哥尼亚后地形也将变化万千,因此车手和领航员必须要适应这些新的变化,地形十分崎岖,那些喜欢长距离蜿蜒崎岖地形的车手将充分享受这一路段的比赛。不过自然界中的动物和风景将成为车手最好的GPS,车手在沿途会历经大小十个湖泊,无数的红鹤将引导车手找到正确的方向。
第四赛段——1月6日(周二):甲科巴西——内乌肯,赛段全长488公里。
连接路段1:4公里
特殊赛段:459公里
连接路段2:25公里
进入这一赛段,岩石将成为最常见的,对于摩托车手而言对手臂的考验也加大了,那些习惯于奔走河道的车手,在阿根廷“斯里奥斯”路段上也不得不加倍小心。接下来的沙漠路段和越野路段将让那些钟晴这些路段的车手享受比赛,不过一旦出现一个失误后果将是严重的,通往内乌肯的这一赛段充满了陷阱,这个赛段也可以把车手的能力划分出来,但是过分的展示很可能将会让排名跌到末尾。
第五赛段——1月7日(周三):内乌肯——圣拉斐尔,赛段全长763公里。
连接路段1:173公里
特殊赛段:506公里
连接路段2:84公里
在通往圣拉斐尔的赛段中也是一周以来的第一次大型测试,由于赛短距离将近800公里使得车队必须保持注意力,在这一赛段车手将迎来真正的沙丘路段,而且这样的路段长达20公里,通过了沙丘路段后将迎来拉力路段,这些被称为“里奥斯”的路段对技术的要求很高。在地平线上,车手将能欣赏到科迪勒拉山脉的风景,这一路段唯一的问题是车手能否在规定时间内抵达赛段终点,因为迟到肯定将会成为常见的。
第六赛段——1月8日(周四):圣拉斐尔——门多萨,赛段全长625公里。
连接路段1:76公里
特殊赛段:395公里
连接路段2:154公里
迷路依然是这一赛段车手会遇到的问题,特殊赛段开始后车手将迎来60公里的沙丘路段。第二部分路段相对容易些,不过车手们却要小心那些涉水路段,如果他们不想迎来一个淋浴的话。通往门多萨的路段中车手将穿过安第斯山脉的山麓。
第七赛段——1月9日(周五):门多萨(阿根廷)——瓦尔帕莱索(智利),赛段全长:816公里。
连接路段1:80公里
特殊赛段:419公里
连接路段2:317公里
2009达喀尔拉力赛结合了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这一赛段可以说是整个比赛的浓缩版,而且这也是首个穿越国家的赛段,车手们将可以充分地感受科迪勒拉山脉和安第斯山脉的雄伟。但在进入山区前,车手将要面临沙丘,这里的沙子和撒哈拉沙漠的十分相似,但当地的具名将其成为“瓜达尔”。关于山地赛段,有3公里的技术路段,车手们将可以欣赏到海拔为6959米高的安第斯山脉阿空加瓜峰,之后车手们跨越边境抵达瓦尔帕莱索。
第八赛段——1月11日(周日):瓦尔帕莱索——拉塞雷纳,赛段全长652公里。
连接路段1:245公里
特殊赛段:294公里
连接路段2:113公里
在太平洋海岸经过一天的修整后,不难的重返路程正式开始。在这个赛段车手将面临高温,机械部件尤其是刹车的反应也将变得迟缓,但是对于总成绩榜领先者们来说,稳定是第一而不是去赢得这个赛段。
第九赛段——1月12日(周一):拉塞雷纳——科皮亚波,赛段全长537公里。
连接路段1:88公里
特殊赛段:449公里
连接路段2:0公里
这个赛段已经到了具有决定三部曲的第一阶段,作为全球最炎热的阿塔卡马沙漠将给车手们带来严峻的挑战,那些擅长通过沙丘的车手将可以轻松地通过这个赛段,但是那些岩石是需要注意的,可以说这一个赛段是2009达喀尔拉力赛中最经典的一个赛段,因为它囊括了所有的地形,赛段的最后部分还有长度很长的沙丘,将考验车手的能力,车手们在这个赛段不仅要展示他们的材质也要学会如何将努力转化为动力。
第十赛段——1月13日(周二):科皮亚波——科皮亚波,赛段全长690公里。
连接路段1:20公里
特殊赛段:670公里
连接路段2:0公里
这一天的特殊赛段不仅是最长的也是难度系数最高的,就好像之前一天车手们在最后时刻遭遇的百米沙丘。这一赛段的领跑者将会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智利的沙丘和他们之前遇到的不同,需要攀越的沙丘超过了一公里,另外的未知在于地表的温度,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表温度,因此保持头脑清醒是赢得这个赛段的关键。
第十一赛段——1月14日(周三):科皮亚波——菲安巴拉,赛段全长680公里。
连接路段1:20公里
特殊赛段:215公里
连接路段2:445公里
这是本届达喀尔拉力赛中最雄伟的的一个赛段,领航员的战略性地位将起到关键作用。上午赛车会驶离身后的太平洋朝着国界迈进。途中车手将会选择穿越哪个峡谷,返回阿根廷的路段中车手将能欣赏到海拔为4700米的埃尔帕索圣旧金山。结束这颜色单调的一天时会让车手想起毛里塔尼亚的沙漠。如果车手运气好,甚至可以在这里体会到夏季飘雪的“玻利维亚”冬天。
第十二赛段——1月15日(周四):菲安巴拉——拉里奥哈,赛段全长518公里。
连接路段1:4公里
特殊赛段:253公里
连接路段2:261公里
这一天车手们将过境,但是特殊赛段的技术挑战性却很高,车手将再次遇到各种各样的沙丘,包括可怕的“白色沙丘”。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三天时,这一赛段可以争夺排名,因为救援车将无法进入菲安巴拉露营。黄金法则是:“知道如何保护赛车”。
第十三赛段——1月16日(周五):拉里奥哈——科尔多瓦,赛段全长753公里。
连接路段1:161公里
特殊赛段:545公里
连接路段2:47公里
经历了数千公里的波折后,车手们的体能已经接近极限,尤其是在倒数第二赛段,排在前列的车手必须要保住位置而不能太过自信,一旦出现失误可能会毁了一切。每年一些世界杯比赛也会在这里举行,在这里车迷们会组织盛大的嘉年华来欢迎车手。
第十四赛段——1月17日(周六)科尔多瓦——布宜诺斯艾利斯,赛段全长792公里。
连接路段1:224公里
特殊赛段:227公里
连接路段2:341公里
真正的冒险开始于拉潘帕,经过了两个国家的穿梭后,车手们会发现这里的地形是如此熟悉,在长距离而颠簸的赛段中保持注意力是必须的。所有抵达终点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车手都会永生难忘此次经历。
达喀尔汽车拉力赛组织者2008年2月11日宣布,2009年该项赛事将移师南美洲举行。
据介绍,于2009年1月3日至18日举行的这一赛事计划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发车,最终仍在这个城市收车。赛程全长9000公里,其中特殊赛段6000公里。赛事组织者于12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公布赛段的具体安排。
达喀尔拉力赛赛事主管利维尼说:“那些准备参加2008年拉力赛的车队将获得2009年该项赛事的优先参赛权。”由于4名法国游客在毛里塔尼亚被杀害,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赛事组织者在发车前一天宣布取消了2008年的达喀尔拉力赛。这也是该项赛事自1979年创办以来首次停办。由于非洲毛里塔尼亚的安全形势仍旧不容乐观,因而达喀尔组委会不会冒险在2010年将达喀尔拉力赛带回非洲,因而选择继续留在南美洲的智利和阿根廷举办。
时间表
2009年5月15日至6月15日车手注册,11月底从勒阿弗尔港运送车辆,12月30日和31日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进行行政和技术检查,2010年1月1日发车仪式,1月2日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发,17日布宜诺斯艾利斯闭幕式。
与2009年的周年庆祝版不同,2010年大大缩短了特殊赛段的赛程,在全长8600公里的赛段中有5200公里特殊赛段,较2009年缩短了1000多公里,
赛事路线
比赛一共有五个赛段要穿越安第斯山以及翻越阿塔卡马沙漠的大沙丘,2013年的赛段总体呈现逆时针,通过阿根廷的麦加科尔多瓦,穿过安第斯山,智利的科皮亚波仍旧是第一部分赛段的终点,新的赛历中安托法加斯塔小镇也被首次设为线路点,1月9日为官方休息调整日,之后是科皮亚波和拉塞雷纳以及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阿根廷境内,当车手们第二次穿越安第斯山后将会抵达圣胡安、圣拉斐尔和圣德罗萨,最终的冠军将会于1月17日在终点布宜诺斯艾利斯庆祝。
赛事日程
1月1日布宜诺斯艾利斯——科龙
1月2日科龙——科尔多瓦
1月3日科尔多瓦——拉-里奥哈(La Rioja)
1月4日拉-里奥哈——菲安巴拉(Fiambala)
1月5日菲安巴拉——科皮亚波(Copiapo)
1月6日科皮亚波——安托法加斯塔
1月7日安托法加斯塔——伊基克(Iquique)
1月8日伊基克——安托法加斯塔
1月9日休息日
1月10日安托法加斯塔——科皮亚波
1月11日科皮亚波——拉塞雷纳
1月12日拉塞雷纳——圣地亚哥
1月13日圣地亚哥——圣胡安
1月14日圣胡安——圣拉斐尔
1月15日圣拉斐尔——圣塔-罗萨(Santa Rosa)
1月16日圣塔-罗萨——布宜诺斯艾利斯赛事路线
2011年的达喀尔拉力赛继续在南美洲大陆北方进行探索。朝着阿根廷和智利北部,赛事线路越过邻国的边界,引领车手通过更加多样的地区。
在阿根廷的辽阔版图上,开阔地带的壮丽景色激发着喜爱它的人们的想象力。由布宜诺斯艾利斯向北前进,车手将来到一片反差极大的大陆。在这里,在一天之中或在一百公里内都能看到千变万化的植被。
在阿根廷第一阶段的前三天,达喀尔赛事进入胡胡伊省和萨尔塔省并靠近玻利维亚。这里是计划中的新区域,环绕着神秘的40条干线,赛事就将在这里举行。
为了以全新的路线进入智利,主办方采取和以前迥异的途经:埃尔帕索德哈马(el Paso deJama)。阿塔卡马沙漠瞬间吸引了达喀尔车手,广袤的沙漠满足了他们对沙丘景色的渴求。科皮亚波和伊基克正逐渐成为拉力赛的精华路段。2011赛后,主办方很可能将阿里卡港加入到海运到港列表中,达喀尔拉力赛将延至智利的最北端,这里已到到了秘鲁的边界。沙漠赛段是拉力赛的核心部分,能够考察车手的判断能力。专业车手就是在困难和一些棘手航线混杂在一起的情况下,慢慢磨砺出来的。
穿过优美的帕索旧金山( Paso San Francisco)边境,平稳驶下安第斯山脉的科迪勒拉(Cordillera)高原,就进入到阿根廷境内。将这些景色被收入相机之后,精彩的白色菲安巴拉沙丘令大家流连忘返。场景再次随着行程的安排而变化。车手前往圣胡安的路线途中可以看见深入沙漠中的峡谷和河床。日期起点终点 01/01 Buenos Aires(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Victoria(维多利亚)阿根廷 02/01 Victoria(维多利亚)阿根廷 Córdoba(科尔多瓦)阿根廷 03/01 Córdoba(科尔多瓦)阿根廷(圣米格尔图库曼德)阿根廷 04/01(圣米格尔图库曼德)阿根廷(圣萨尔瓦多-德胡胡伊)阿根廷 05/01(圣萨尔瓦多-德胡胡伊)阿根廷 Calama(卡拉马)智利 06/01 Calama(卡拉马)智利 Iquique(伊基克)智利 07/01 Iquique(伊基克)智利 Arica(阿里卡)智利 08/01 Rest day 09/01 Arica(阿里卡)智利 Antofagasta(安托法加斯塔)智利 10/01 Antofagasta(安托法加斯塔)智利 Copiapo(科皮亚波)智利 11/01 Copiapo(科皮亚波)智利 Copiapo(科皮亚波)智利 12/01 Copiapo(科皮亚波)智利 Chilecito(菲安巴拉)智利 13/01 Chilecito(菲安巴拉)智利 San Juan(圣胡安)阿根廷 14/01 San Juan(圣胡安)阿根廷 Córdoba(科尔多瓦)阿根廷 15/01 Córdoba(科尔多瓦)阿根廷 Buenos Aires(布宜诺斯艾利斯)阿根廷 16/01结束 2012年达喀尔拉力赛将于1月1日至15日在阿根廷、智利和秘鲁展开。达喀尔拉力赛组委会主席拉维涅证实,总共有465辆赛车将参加2012年第34届达喀尔拉力赛,其中包括171辆汽车、185辆摩托车、76辆卡车和33辆四轮车。参赛车辆将在12月23日抵达阿根廷,12月29日至31日在马德普拉塔的海军基地办理车检和行政手续。
根据赛程安排,2012年1月1日,达喀尔拉力赛将从马德普拉塔发车,在阿根廷先后经过圣罗莎、圣拉斐尔、圣胡安、奇莱西托和菲安巴拉五站,然后进入智利境内。参赛车手在智利和秘鲁分别有五站和四站特殊赛段的比赛,其中包括在智利的一天休息日,最终将于1月15日抵达秘鲁首都利马。
比赛结果
北京时间1月15日晚,2012年达喀尔拉力赛结束了最后一个赛段第14赛段比赛的争夺。在汽车组比赛中,驾驶悍马赛车的美国车手戈登跑出赛段最快成绩,X-raid车队法国名将彼得汉塞尔尽管仅名列赛段第10,但是却第10次捧起了总冠军奖杯,之前他曾经先后6次夺取摩托车组总冠军、3次汽车组总冠军。
摩托车组挪威车手乌莱瓦塞特跑出赛段最快成绩,总冠军被KTM车队法国名将德普雷获得,这也是德普雷的第4个摩托车组总冠军。
在卡车组比赛中,来自荷兰的依维柯车队包揽了前两名,驾驶502号赛车的德容、罗德沃尔德以及比利时车手卡尔索尔合作夺冠,驾驶505号赛车的斯塔西、范-古尔、德-金德林获得亚军,老牌强队卡马兹车队533号赛车ARDAVICHUS、KUZMICH、TURLUBAEV获得季军。
中国选手成绩
参赛的中国车队车手全都顺利完成了比赛,其中长城哈弗SUV车队葡萄牙车手索萨今天跑出了赛段第五的成绩,他总成绩第七的成绩也改写了中国车队参加达喀尔拉力赛以来的最佳战绩;在中国车手方面,东方车队东方车队周继红/廖岷赛段第21、总成绩第19,也追平中国车手最佳战绩;哈弗车队另一位名将周勇赛段第27、总成绩第20。成都农商银行车队周远德/潘宏宇赛段第25、总成绩第32;郭洪志赛段第50、总成绩58;梁熹/黄凤革赛段第51、总成绩第54。
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达喀尔拉力赛是跨国越野拉力赛,每年1月举行,持续半个月,路程八千到一万公里左右。1979年由法国人舍利.萨宾创办,由法国巴黎出发-穿越地中海和撒哈拉沙漠到达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沿途大多没有道路,需要穿越无人区、沙漠等地区,路况艰险,是跨国越野拉力赛,参赛车辆主要是强力改装的四轮驱动越野车T2和为达喀尔特别设计的二轮驱动超轻越野赛车,除此之外,还有T4组卡车、摩托车、四轮摩托车等。近年由于非洲主办方没有安全保障,赛事移至南美洲智利和阿根廷举办,需要翻越安第斯山脉和阿塔卡马沙漠。总的来说属于长距离越野赛。考验的是车队和车手的后勤维护、越野驾驶等。车速在10-150之间。根据路况恶劣程度比赛节奏变化很大。
WRC是世界拉力锦标赛。持续一年,每年有14-16个分站(国家)赛(类似F1),WRC每站分3天举行,赛道设在举办地周围的山区,每个分站有20多个赛段(SS)和连接它们的行驶路段(CS)组成,每个SS长度在3公里到150公里之间,每个分站赛的SS总和大约在400公里左右。赛道分砂石、柏油、雪地。该比赛一般选择路窄、弯多的山地进行。赛车速度极快,某些沙石路(芬兰)和雪地(瑞典)赛车速度可以达到250公里以上。某些柏油路分站(法国)在1公里内需要连续转过十个发卡弯。WRC对车手驾控能力要求极高。WRC主要考验厂商研发能力、车手在各种道路条件下(雪地、光滑柏油、细腻沙石路、粗糙烂路等)的驾驶水平和高速通过各种狭窄弯道能力,属于短途高速拉力赛。对耐力和越野驾驶要求相比达喀尔来说不是特别高。
2013达喀尔拉力赛:一场极限运动的视觉盛宴和2013达喀尔拉力赛的内容分享到此为止,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