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连续减产:卖不动压力山大,汽车行业寒冬来袭

发布时间:2025-09-23 19:15:08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汽丰田连续减产:卖不动压力山大,汽车行业寒冬来袭的相关知识,同时解答大家关心的一汽丰田连续减产:卖不动压力山大问题,内容或许有点长,感谢耐心阅读,下面开始吧!

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各大车企纷纷陷入困境。其中,一汽丰田的连续减产更是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一汽丰田销量下滑,连续减产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市场环境

1. 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近年来,我国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从高速增长阶段进入平稳增长阶段。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808万辆,同比增长5.5%。进入2019年,我国汽车销量增速进一步放缓,全年累计销量为2576.9万辆,同比下降8.2%。

2. 竞争加剧:随着我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以一汽丰田为例,其竞争对手包括本田、大众、日产等知名品牌,竞争压力巨大。

二、企业自身因素

1. 产品竞争力下降:近年来,一汽丰田在产品竞争力方面逐渐落后于竞争对手。以卡罗拉为例,其竞争对手本田雅阁、大众迈腾等车型在动力、配置、舒适性等方面均有优势。

2. 库存压力:由于销量下滑,一汽丰田的库存压力逐渐增大。据相关数据显示,一汽丰田的库存系数已超过2,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三、减产情况

1. 减产幅度:据媒体报道,一汽丰田的减产幅度较大,部分车型甚至停产。以卡罗拉为例,其减产幅度达到30%以上。

2. 减产原因:一汽丰田减产的主要原因是销量下滑,导致库存压力增大。为了缓解库存压力,一汽丰田不得不采取减产措施。

四、应对措施

1. 调整产品结构:一汽丰田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多款新车,以提升产品竞争力。例如,新一代卡罗拉、亚洲龙等车型。

2. 加大促销力度:为了刺激销量,一汽丰田将加大促销力度,包括降价、赠送礼品等。

3. 加强售后服务:一汽丰田将加强售后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一汽丰田连续减产,卖不动压力山大,反映出我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寒冬。面对市场压力,一汽丰田需要从产品、营销、服务等方面进行调整,以提升竞争力。以下是部分数据表格,供参考:

项目数据
2018年汽车销量2808万辆
2019年汽车销量2576.9万辆
一汽丰田库存系数2
一汽丰田减产幅度30%以上

一汽丰田连续减产,卖不动压力山大,是我国汽车行业寒冬的缩影。面对困境,车企们需要积极应对,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干不过广汽丰田压力山大 一汽丰田“组团”升级再造丨壹观察

文|耿慧丽

图|来源网络

作为丰田在华最先成立的乘用车合资车企,一汽丰田多年来在广汽丰田面前都是“老大哥”的形象。但随着近年广汽丰田销量快速提升不断逼近一汽丰田,“老大哥”的地位越来越不稳。关键时刻,一汽丰田背后的中外股东出手,安排一汽丰田收编一汽与丰田合资的诸多“小弟”,通过产销一体化等措施推助一汽丰田提升内功。

4月27日,中国一汽、日本丰田、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分别在各自官方网站发布消息,宣布将天津一汽丰田作为一丰体系的总括企业,一汽丰田的其他整车和发动机企业将作为其全资子公司归入旗下。

一位一汽丰田高管对车壹条表示:“这次管理机制重组将理顺一汽与丰田合资的诸多企业统一归到一汽丰田旗下,产销一体化,理顺资产关系和管理架构,提升管理水平和企业运营效率。这次调整也是丰田基于2万人100万辆车,人年均50台车的效率目标进行的调整,这是丰田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表示,这次重组整合除了提升企业内功的内因,也有新能源和燃油限值积分的外因推动。

从官方发布的消息看,四川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SFTM成都”)及长春丰越公司(“SFTM长春”)、天津一汽丰田发动机有限公司(“TFTE”)、一汽丰田(长春)发动机有限公司(“FTCE”)等一汽与丰田成立的一众合资企业,今后都统一划归到天津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TFTM”)旗下。

此外,一汽丰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FTRD)也将会借此机会,成为TFTM的全资子公司。一汽与丰田的销售公司即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FTMS),虽在资本上没有变化,但具体业务方面,将以向TFTM汇报的方式,实现管理统括,以期建立贯穿开发、生产、销售的体制。

简单地说,以领导接待等高端公务用车考斯特(COASTER)知名的四川一汽丰田、以丰田陆地巡洋舰知名的长春丰越,以及一汽与丰田合资的发动机、技术研发等一系列合资子公司,原本都是与一汽丰田平级公司,今后统统成为一汽丰田的子公司,销售也由一汽丰田销售公司统一管理。

而从一汽丰田官方发布的信息看,一汽丰田重组整合一汽与丰田诸多合资公司的事,两年前就确定了。根据2017年股东签订的框架协议,一丰体系整合工作于2018年初启动,计划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管理整合,第二步是资产整合。2018-2019两年,在产品规划、营销、日常经营管理等各方面实现了管理整合。

资产整合方面,日本丰田和中国一汽已分别于2020年4月3日和4月22日通过了董事会审议,近日一汽丰田的董事会决裁也已启动,内部审批基本完成。在官方发布消息前,4月24日下午,一汽丰田内部已经召开体系资产整合实务启动会。

对于此次重组整合的目的,官方新闻稿中如此表示:通过TFTM对生产企业的统一化管理,实现最佳生产体制,提升资源及战略效率,进而提升竞争力,以应对中国迅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另外,报告流程也会更加清晰,力求实现对各企业的管理强化以及决策加速。

企业内部人士也对车壹条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是丰田基于2万人100万辆车,人年均50台车的效率目标进行的调整。不整合重组,各个公司势必有富余人员,整合重组,不仅能减少冗余人员,还能理顺管理,加快决策。”一位高管表示。

另一位高管则对车壹条坦言,一丰被广丰逐渐赶超,表面看是销量和产品结构有差距,从中层看是企业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差距,深层看是股东双方的合作关系。此外,“新能源和燃油限值积分也是整合的一大原因”。

行业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2000年的一汽丰田,有员工12000余人,成立于2004年的广汽丰田,拥有员工5500人。一丰的员工数量是广丰的两倍,而2019年两家车企的销量已经非常接近,谁的运营效率更高不言自明。

近年工信部公布的双积分排行榜中,四川一汽丰田一直是负积分的大户,与一汽丰田整合后,伴随今后一汽丰田加快电动化转型,可以更好地解决双积分的问题。

从近年的销量上看,广汽丰田后劲十足,步步逼近“老大哥”一汽丰田:2019年一汽丰田2019年销售73.8万辆,同比微增2%,广汽丰田共销售68.2万辆,同比大增18%;2018年,一汽丰田销售72万辆,同比微增2%,广汽丰田销售58.03万辆,同比大增32%。2017年,一汽丰田销售69.3万辆,同比增长5.2%;广汽丰田销售440390辆,微增 0.7%。

在2017年以前,“老大哥”一汽丰田都遥遥领先于小弟广汽丰田,但在2018年以来,借助丰田蜂巢TNGA架构体系下全新一代产品的导入,广汽丰田开始二次腾飞。而同样导入了蜂巢TNGA架构体系全新一代产品的,SUV还是以一汽丰田奕泽打头阵,一汽丰田却未能实现销量的快速增长。

而按照原本规划,经历过2015-2016年两年的内部变革、巩固基盘时期,2017年一汽丰田将向进攻型销售转变,进入新的进攻期和飞跃期。但最终2018与2019年连续两年销量只是微增。

比销量迟滞更严峻的是,一汽丰田产品线更丰富却卖不过广汽丰田,高端车领域多次失利,手握锐志、皇冠、普拉多、陆地巡洋舰等多款高端车却未能大卖,甚至停产。2019年一汽丰田推出亚洲龙后总算在高端车领域扳回一局。

但不同于广汽丰田旗下多款月销过万的热销车型,一汽丰田销量不均衡、严重依赖少数明星车型。 2019年,卡拉罗全年累计销量为35.78万辆,占一汽丰田全年销量半边天,达48.5%。甚至有媒体犀利评论,如果没有卡罗拉,一汽丰田还如不马自达等二线品牌。

正如上述企业内部高管分析的,产品与销量表现差距背后,是企业内部管理与股东沟通协作的问题。

有媒体披露,丰田对一汽丰田等合资公司的人员冗余、效率低下感到不满,多次抗议。一汽内部各单位在丰田的派驻人员,高达190余人。中方外派高管“冗员”繁杂,与一向讲究效率的丰田背道而驰。

2020年1月1日起,丰田汽车将“中国业务”从亚洲地区业务中独立出来,该举措的目的除了凸显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也旨在强化中国合资公司与各事业板块的管理并加快决策流程。从一汽丰田近期的高管调整、以及收编一众“小弟”,产销一体化理顺资产与管理关系,都能看出丰田推动一汽丰田提升内功的态度。

在中外股东的大力推动下,即将迎来20周年的一汽丰田,能否迎来久违的“进攻年、发展飞跃期”?

今天的内容先告一段落,希望能帮助大家更深入地掌握一汽丰田连续减产:卖不动压力山大,汽车行业寒冬来袭,同时也欢迎一起交流一汽丰田连续减产:卖不动压力山大的不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