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好,今天的内容会涉及柳承敏发球:揭秘乒乓球传奇选手的杀手锏和柳承敏发球的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疑问,欢迎阅读本篇文章!
乒乓球,这项起源于19世纪末的球类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涌现出了无数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毅力,为我国乒乓球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柳承敏无疑是一位传奇人物。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这位乒乓球运动员的杀手锏——柳承敏发球。
柳承敏,1979年出生于我国山东省青岛市,是一名优秀的乒乓球运动员。他曾获得过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世界杯乒乓球赛、奥运会乒乓球赛等多个国际大赛的冠军。在乒乓球界,柳承敏以其独特的发球技巧和卓越的竞技水平而闻名。
柳承敏的发球,犹如一把锋利的剑,直指对手的弱点。他的发球具有以下特点:
| 特点 | 描述 |
|---|---|
| 旋转强烈 | 柳承敏的发球旋转强烈,对手很难判断球的方向和落点。 |
| 落点精准 | 他的发球落点精准,往往能直接打在对手的接发球区。 |
| 速度极快 | 柳承敏的发球速度极快,对手很难做出有效的应对。 |
| 变化多端 | 他的发球变化多端,对手难以捉摸。 |
柳承敏的发球之所以如此出色,离不开他精湛的技巧。以下是他发球的一些关键技巧:
1. 站位:柳承敏在发球时,站位通常比较靠前,这样可以更好地控制球的方向和落点。
2. 握拍:他的握拍方式独特,既能保证发球的力量,又能保证发球的旋转。
3. 挥拍:柳承敏的挥拍动作流畅,有力,能够将力量和旋转完美结合。
4. 落点:他善于利用落点变化,使对手难以应对。
柳承敏的发球在比赛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是他发球在比赛中的应用:
1. 压制对手:柳承敏的发球可以有效地压制对手,使其无法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2. 创造机会:他的发球可以为队友创造进攻机会,提高团队的整体实力。
3. 扭转局势:在关键时刻,柳承敏的发球可以扭转比赛局势,为我国乒乓球事业赢得荣誉。
柳承敏退役后,他的发球技巧得到了许多后辈的传承。以下是一些继承柳承敏发球技巧的乒乓球运动员:
| 运动员 | 发球特点 |
|---|---|
| 张继科 | 旋转强烈,落点精准 |
| 马龙 | 速度极快,变化多端 |
| 刘国梁 | 技巧全面,发球出色 |
柳承敏的发球,是他乒乓球生涯中的一大杀手锏。他的发球技巧,不仅为我国乒乓球事业赢得了荣誉,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柳承敏的发球技巧将继续传承下去,为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柳承敏用的是【日式直拍】
国际乒联的规则对乒乓球底板的形状、厚度、重量没有限制,因此人们可以根据乒乓球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使用各式各样的底板来打乒乓球,但是球拍的板面形状与乒乓球击球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
世界上乒乓球拍的板面形状大体上可以分为:圆形、方形、方圆形和异形。绝大多数的横拍与中国式的直拍都是圆型板面,但是日本、韩国、朝鲜和台湾等地区的一些直拍运动员多使用方形或方圆形板面的“日式”球拍。球拍板面形状的不同与球拍的击球重心有直接的关系,所谓“击球重心”是指:球拍的重量与板面形状形成的击球重力集中点。良好的击球重心一般都保持在球拍中部靠前的位置上,有的球拍握在手里感到“头沉”,这是因为其击球重心更靠近球拍的前部的缘故。这样的球拍在挥拍击球时,虽然起动速度稍慢,甚至摆速也不够灵活,但是挥拍加速度大,击球力量大,容易提高“攻击力”,这也是通常横拍的攻击力量要比直拍大的缘故。握在手里感到“头轻”的球拍,其击球重心靠近球拍的中部,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近。虽然这样的球拍挥拍加速度略小,击球力量不容易加大,但是起动迅速,摆速快,调节灵活,更好控制球。
有这样一个现象,中国的圆形直拍自五十年代末登上世界乒坛榜首以来,它在近台和台面上击球灵活快速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世界上学用圆形直拍的外国运动员并不多见,甚至连周边地区朝鲜、韩国的直板运动员仍然不肯放弃他们的日式方形球拍。这种现象与其说这是因为“习惯”,倒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不同的“技术特点”。韩国选手的中远台大力抽杀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一次我们的教练向他们请教,那位韩国人半开玩笑地说:“用你们的球拍就是发不出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日本式的方板,拍面窄长,击球重心更加靠近球拍的前部,用杠杆的原理解释就是:阻力臂长,加速度大,自然抽杀威力更大,由此可见球拍板面形状与技术、打法的关系。无独有偶,当一些日本运动员请教中国教练如何能打好台内球、推挡球时,我们也感到使用圆形直拍学习、掌握这些技术要比使用日式方拍容易得多。因为圆形直拍击球重心靠近球拍的中部,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近,阻力臂短当然起动迅速、调节精确、控制稳定。
按照国际乒联的规定,今年10月1日起乒乓球进入了大球时代。在奥运会刚刚结束不久的21届世界杯比赛中,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我国选手马林获得了大球时代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马林有备而来一举夺标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刚刚在结束了的奥运会上还打小球的金泽珠、王励勤却在云集的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这里面应该有其必然的原因。金泽珠使用日本式的方板一向以大力抽杀著称,王励勤在国手中也是动作幅度较大,攻击力最强的选手,可以说由于球大造成击球速度的下降,对他们来说相对的影响较小。可以认为由于大球飞进速度下降,摆速的难度也随之降低。因此适度增大击球的动作幅度,选择“头部稍沉”的球拍,增大挥拍加速度,可以提高攻击力。但是有一得,必有一失,在21届世界杯决赛中马林以3:0轻易击败金泽珠(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有心人可以看得出:在决赛中金泽珠接马林的台内短发球大失水准,根本不象一个进入了决赛水平的选手。这种现象除了反映金泽珠尚缺乏对大球的训练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式方拍的弱点,由于击球重心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远,准确控制拍形、精确调节用力的难度要比使用中国式的圆形球板大许多。
日式方拍的板面宽度一般不超过135毫米,其长度(不包括拍柄)在160毫米左右;中国式圆形直拍的板面宽度一般不低于150毫米,其板面长度(不包括拍柄)一般不超过160毫米。在日式方拍与中国式的圆形直板之外,还有一种方圆形的球拍,日文为“角丸型”,这种球拍的外形长度虽然类似日式方拍,但是其板面宽度多在140毫米以上,这也许是日本人想汲取圆形球拍长处的一种设计吧。
柳承敏,1982年8月5日出生于韩国,韩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2001年,柳承敏在韩国乒乓球锦标赛上战胜了金择洙、吴尚垠,获得团体、双打和单打三项冠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他和李哲承依靠出色的跑位和凶狠的正手进攻最终问鼎男双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柳承敏一路过关斩将,半决赛淘汰竞技状态回升的瓦尔德内尔,决赛中又战胜中国选手王皓,为韩国再次夺得奥运会男单金牌,并且使得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奥运四金的愿望落空。
2016年,柳承敏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任期8年。
2017年12月27日,柳承敏正式退役。
韩国前奥运冠军柳承敏抵达日本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前奥运冠军柳承敏17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本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目前正在日本的酒店接受隔离。
柳承敏是在当天抵达日本成田机场后的检测中呈阳性结果,而他从韩国出发前曾接受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此外他在飞赴日本前,还完成了两剂新冠疫苗接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承敏
比赛一开始,高礼泽接发球落点控制、上手落点控制极为严密,在接发球和前三板上占得优势,开局5-2领先。此后,不甘失败的柳承敏正手搏杀连续得分,一度追至6-7。高礼泽及时稳定了心态,稳扎稳打最后以11-7先下一城。
第二局,雅典奥运会冠军柳承敏状态有所起色,开局2-0领先。但老将高礼泽利用柳承敏的失误,很快追至5平。中局阶段,两人争夺极为激烈,从5平一直激战到8平,关键时刻,以控制型打法著称的高礼泽,依靠出色的落点变化和球路控制再度占据主动,连得3分以11-8再赢一局。
第三局,开场状态不俗的高礼泽状态不减,开局3-0领先。不甘失败的柳承敏依靠赖以成名的发球抢攻、正手搏杀,一度追至3-5。此后,高礼泽连得3分,以8-3将比分拉开。在顶住柳承敏凶猛的反扑后,这位中国香港老将以10-6率先拿到局点,最终以11-8赢下第三局,总比分3-0领先。
第四局,形势极为被动的柳承敏开局2-0领先,但状态极佳的高礼泽随后连得3分,以3-2将比分反超。此后,顶着巨大压力的柳承敏随后慢慢进入了状态,上手连续得分,很快以5-4将比分反超。高礼泽随后失误频频,柳承敏发球、接发球连续得分,很快以10-4拿到局点,最终以11-4及时扳回一局。
第五局,高礼泽开局3-1占优,刚刚扳回一局的柳承敏随后展开了顽强的反扑,很快追至4平,此后势头不减连得5分,以9-5将比分彻底拉开,最终以11-5再扳一局。第六局,柳承敏打出奥运会冠军的气势,上手连续得分,很快取得4-1的完美开局。此后,高礼泽展开顽强的反击,一度追至4-6。但逐渐进入状态的柳承敏很快连得两分,以8-4将比分拉开,这位韩国名将以10-8率先拿到局点。但高礼泽随后惊人地连扳两个局点,再得两分后,以12-10惊险拿下了第六局,总比分4-2战胜了卫冕冠军柳承敏爆出了一个特大冷门。志在卫冕的柳承敏就此梦断奥运赛场
今天关于柳承敏发球:揭秘乒乓球传奇选手的杀手锏和柳承敏发球的文章已经结束,祝您学习愉快,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