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内容将围绕揭秘伊春空难事件:一场无法忘怀的悲剧展开,同时也会对伊春空难事件进行详细讲解,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实用的信息!
2009年8月24日,一架从哈尔滨飞往伊春的客机在降落过程中发生事故,造成44人死亡,52人受伤。这场被称为“伊春空难事件”的悲剧,震惊了全国,引发了人们对航空安全的关注。今天,我们就来回顾这场空难,探究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影响。
一、事故经过
2009年8月24日,一架由哈尔滨飞往伊春的东方航空公司MU5210航班,在降落过程中发生事故。飞机在伊春林都机场降落时,由于操作失误,飞机冲出跑道,坠毁在机场附近的树林中。事故发生后,44人遇难,52人受伤。
二、事故原因
根据民航局的事故调查报告,伊春空难事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飞行员操作失误:飞行员在降落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操作,导致飞机冲出跑道。
2. 空中交通管制员失误:空中交通管制员在指挥飞机降落时,没有及时提醒飞行员注意飞机的高度和速度。
3. 飞机维护保养不到位:飞机在事故发生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但并未得到及时处理。
三、事故影响
伊春空难事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同时也引发了对航空安全的关注。以下是事故带来的几点影响:
1. 提高航空安全意识:事故发生后,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航空安全,加大了对航空安全的投入,提高了航空安全意识。
2. 加强飞行员培训:飞行员在事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加强飞行员的培训,提高其操作技能,是预防类似事故的关键。
3. 完善空中交通管制:空中交通管制员在事故中存在失误,因此,完善空中交通管制,提高管制员的专业素质,是确保航空安全的重要保障。
四、事故反思
伊春空难事件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反思航空安全的重要性。以下是一些反思:
1. 安全无小事:航空安全关乎每一个乘客的生命安全,我们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
2. 责任重于泰山:飞行员、空中交通管制员、飞机维护人员等,都肩负着保障航空安全的重任,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3. 加强国际合作:航空安全是全球性的问题,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航空安全挑战。
伊春空难事件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航空安全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加强航空安全管理,为乘客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让我们共同铭记这场悲剧,为航空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
表格:伊春空难事件主要责任人
| 责任人 | 责任 |
|---|---|
| 飞行员 | 操作失误 |
| 空管员 | 指挥失误 |
| 维护人员 | 维护保养不到位 |
注意:本文仅为回忆性文章,不代表任何官方立场。
位于中国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伊春林都机场,于2008年7月开始建设,于2009年8月27日正式启用,作为一座新建机场,其地理位置处于山谷交汇的漫滩地带,这使得机场在夜间运行时的复杂环境对飞行提出了挑战。
飞机失事的主角是E190喷气支线客机,这款由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生产的客机全长36.24米,机高9.73米,翼展28.72米。其客舱采用全经济舱布局,设计容量为106个座位。
令人痛心的是,"8·24"空难的遇难者名单如下:
陈海亭
董辉
郭嘉
何晓玲
胡昌年
姜勃
蒋培良
姜树林
鞠跃建
李杰
李磊(两位)
林彦飞
刘建国
刘彦华
刘玉苗
李伟红
李新龙
卢建文
任立志
唐新泉
田建东
王伟冬
魏超
吴慎重
徐鹤宸
徐瑛
杨艳明
姚汉
姚丽
姚铁强
张晶
张凯
张利华
张玉杰(G29717206)
赵岚
郑秋贵
朱丽新
朱建中
卢路
周彬昊
这次悲剧性事件中,每位遇难者都牵动着亲人和朋友们的心,他们的生命和事迹将永远被铭记。
2010年8月24日,伊春空难发生,孙宝树副部长乘坐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考察团的飞机不幸坠毁。孙宝树受伤情况较为严重,成为此次空难中受伤较重的人员之一。该事件发生在孙宝树于2008年3月24日被任命为副部长后整整两年五个月。当晚,孙宝树在空难后11点左右被紧急送往伊春市第一医院接受救治。伤势主要集中在骨伤和外伤方面。
孙宝树是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副部长,此次空难使得他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组织力量对孙宝树进行紧急救治。据医院初步诊断,孙宝树的伤势较为严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观察。此次伊春空难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孙宝树作为其中的一员,其安全状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在空难发生后,孙宝树的救治工作成为了当务之急。医疗团队全力以赴,提供专业、高效、细致的救治服务。同时,相关部门也密切关注孙宝树的康复进程,为他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生活保障。此次空难不仅给孙宝树带来了身体上的伤痛,也给其心灵带来了不小的冲击。社会各界对孙宝树的关心和祝福,希望他能够早日康复,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伊春空难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安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权益至关重要。此次事件中,孙宝树副部长的受伤情况,不仅关乎个人命运,也反映了公共安全领域的紧迫性和挑战。社会各界应当共同努力,加强安全监管,提高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共同守护每个人的平安与幸福。
扩展资料
孙宝树,男,汉族,1950年12月生,山东宁津人,1968年12月参加工作,1971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曾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现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兼)。2013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2022年3月21日,中国东方航空一架搭载132名乘客的飞机,在途径广西境内时垂直坠落,同时引发地方山火。空难发生后,国家迅速启动紧急救援措施,南部战区和当地政府迅速赶赴救援,目前为止救援仍在继续。
事实上,除了这场空难让人们揪心外,新中国历史上还发生了10数起空中事故,它们一起比一起损失惨重,让人难以接受。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其中最惨痛的8起空难,愿警钟长鸣,引以为戒。
中国民航5109空难
1985年1月18日17时4分,中国民航5109号航班从南京大小机场飞往济南张庄机场,执勤飞机为苏制安-24PB型客机,机上搭载34名乘客,外加7名机组成员。该机曾因操作不慎而起火烧毁驾驶舱,经过近8个月的维修,最终1980年修复重新投入运营。
晚上8点57分,5109号航班准备降落,此时飞机距离济南张庄机场只有6公里,机场天气条件变差,有较大雾气,并伴有细雨和积云,能见度非常差。经过慎重判断,机组还是选择继续降落,穿云下降后,机组人员根本看不清跑道位置,于是都开始紧张起来。
此时机组决定打开着陆灯照明,但是着陆灯产生的强光,在驾驶舱前方形成光幕,导致能见度进一步降低。当飞机下降至200米时,能见度只有500米,机组还是无法看清跑道位置。
此时塔台发现5019号班机偏离进近路线,指挥机组复飞,但是机长却开始犹豫不决,仍然试图让飞机对准跑道位置。飞机高度在持续下降,眼看就要撞击地面了,此时机长才准备复飞,并立即向后猛拉操纵杆试图复飞。
但是此时飞机已经放下襟翼,机组向后拉杆时导致机头抬得太高,最终5109号班机在失速飘摆后立即向左倾斜撞地,机身爆炸起火。机上两名乘客和一名乘务员被甩出飞机后生还,其余38人全部罹难。
西南航空1988空难
1988年1月18日晚上19时,一架民航西南航空公司所属的伊尔-18D型客机将从首都国际机场飞抵重庆白市驿机场。当时机上一共有10名机组成员和98名乘客。19时05分,飞机顺利起飞,前期飞行一切顺利,但是意外突然出现。
21时54分,机组突然向塔台报告第四发动机故障,并冒起浓烟;21时57分,四号发动机的火势继续蔓延,整个飞机右翼都处在火焰中。不久后四号引擎脱落,左翼上的一号引擎也失效,飞机无法控制方向,又在空中转了第二个圈。两个发动机失效,剩下的两具引擎无法提供足够的动力,飞机开始直线下坠。
22时16分25秒,飞行高度锐减下降至90米。此时机组成员还没有放弃,竭力拉动操作杆,拉升飞机高度,飞机开始慢慢爬升。22时17分16秒,飞机动力不足,无法继续保持高度,整架飞机撞上了一座土高地,飞机粉碎性解体。机上108人全部遇难。
山西超载空难
1988年10月7日下午1点20分,山西临汾一架小型飞机获准起飞,虽然这架飞机机龄较长,机体和重要部件都经过了大修,但是各种性能还算合格,飞行前的维修检测也在正常范围内,检查显示无故障。
飞机出问题的原因在载客量上。这架飞机设计之初只有18个座位,后续检修时减少到14人,可是这次飞行时竟然塞进44位乘客,远远超出载客量。飞机起飞1分15秒的时候,飞行爬升到400米高度,机体突然发出巨大的噪声,飞机左侧引擎突发故障。
右侧发动机正常工作,造成左右两边推力严重失衡,飞机开始不断打转。飞机出现问题,机上乘客开始慌乱起来,进一步加剧了飞行姿态的倾斜。机组人员用力操纵飞机,可是飞行高度太低,人员超载严重,飞机开始不受控制地倾斜下坠。
在极速下坠过程中,飞机先是撞到了一处厂房的屋顶,左侧机翼折断,然后飞机继续向前滑行,撞倒电线杆和树木,最后在一处饭店屋顶上发生爆炸,飞机完全解体。从起飞到坠地失事,整个过程大约一分半钟,坠落过程仅15秒钟!
最终机内乘客有4位幸存,其余乘客和4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同时罹难的还有饭店中正在吃饭的两名客人。
厦门劫持空难
1990年10月2日6时57分,厦门航空公司的8301航班准备起飞,这架飞机的目的地是广州。在飞行过程中,歹徒蒋晓峰冲进驾驶舱,以身上有7公斤炸药威胁机组人员离开,只留一人驾驶。
歹徒控制飞机后,要求驾驶员向台湾方向飞去,驾驶员提出油料不够了,需要先在香港添加油料之后才能正常飞行。歹徒多次威胁和干扰,不同意驾驶员的请求,坚持要飞抵台湾,两边僵持了下来。
与此同时,地面塔台得知飞机被劫持,紧急疏散机场乘客,并做出妥善安排。9时4分。飞机油量坚持不住,在广州白云机场紧急降落。飞机降落时,歹徒对驾驶员施暴,严重扰乱了驾驶员的正常驾驶,再加上只有一个人操作,飞机开始失控,脱离了跑道。
这架飞机一路向候机楼方向冲来,路上不断加速,撞到另一架波音飞机B707上,B707严重受损。飞机冲势不停,继续撞击另一架飞机B757,B757尾部冒出巨大的火光,整个断成两截,同时被劫持的飞机重重的摔在地上,随即解体。这次空难一共造成128人死亡,三架飞机报废。
南航桂林诡异空难
1992年11月24日早7:54分左右,从广州飞往桂林的CZ3943航班突然失联,地面塔台无法和飞机联系上,当地政府和部队立即行动,寻找失联飞机。最终在广西阳朔县的山坡中发现了飞机残骸,机上141人全部遇难。
这起事故发生得特别蹊跷,首先是地面搜救部队寻找飞机残骸的时候,只找到了2吨多的残骸,剩余的四十多吨残骸不见踪影,无论搜救队怎么找都找不到。其次是飞机一直是正常航行,在出事之前没有任何异常,飞机好像突然撞向山坡。事后调查机组乘员背景的时候,也没有发现特别之处,飞机失事原因成谜。
另外,飞机的尾翼不见踪影,找到的残骸中包括机头机身,可是却始终没有机尾的影子。要知道机头受力严重,损坏力度大,机尾却能够保存下来,这次空难却完全相反,尾翼消失了,完全找不到。
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就是飞机失事之后,解体爆炸,竟然没有引发火灾。要知道飞机携带大量燃油,当时又是冬季,天干物燥,极容易引发火灾,可是失事现场除了飞机残骸失火之外,旁边的树木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最后一个离奇的地方是黑匣子。黑匣子及其坚固,记录着飞机的情况,是飞机失事之后调查原因的最大依据。同时黑匣子设计得特别醒目,一般情况下很快就会被人发现,可是搜救队伍展开拉网式搜索,却一直没有发现,直到事故发生后27小时,黑匣子才被找到。
西安空难
1994年6月6日,2610号飞机从西安飞往广州,飞机离地24秒后,机体发生大范围晃动,飞机开始不稳定。机组马上向地面塔台报告情况。塔台建议飞机缓慢下降,回到机场,可是飞机已经不受控制,而且响声越来越大,飞机发出刺耳的响声。
机组成员眼见无法操纵,只能打开自动驾驶仪,希望可以让飞机自行改出。5秒之后,飞机情况没有缓解,摆动幅度越来越大,机组断掉了自动驾驶装置,手动操作。可这样依旧无法缓解情况,飞机继续晃动并开始在空中转圈。
空难飞机出现自动抬头现象,开始减速,可是飞机整体还是向下倾斜,速度不断加快,接着开始大角度俯冲。这个时候飞机已经完全失控,短短12秒中,飞机下降了2000米,机体无法承受高强度的压力,开始在空中解体。
随着驾驶舱传来“哐哐”的噪声,飞机彻底断裂,随后黑匣子停止记录,飞机在2884米高空彻底损坏,乘客加机组人员一共160人全部遇难,无一幸存。事后调查这起事故的原因,发现是工程师在检查维修的时候,将两个插头插反了位置,最终导致机体无法稳定,最终失速坠落,并在空中解体。
2004年包头空难
2004年11月21日,一架由包头飞往上海的航班发生事故。飞行当天气温很低,起飞条件不好,飞机在在起飞后不久便出现了异常,机组马上加以控制,可是油门失灵,操纵杆也无法控制,飞机开始剧烈晃动。
塔台发现了飞机的异常,马上在地面加以引导,可是飞机驾驶舱内太过混乱,没有人回应地面引导。这个时候飞机开始下坠,千钧一发之际,操纵杆恢复了控制,飞机开始缓慢爬升,还没等大家高兴,飞机再次失灵,重新开始下落。
驾驶人员想尽了办法,可是飞机还是没能再次上升,面对这种情况,所有人都很无奈。地面塔台还没想到办法,飞机已经和地面形成了垂直形态,就像是一头栽下去一样。十几秒后,航班撞断了南海公园的游乐设施,随后扎进了湖水中。
由于是刚刚起飞,飞机上的燃油量很多,因此在坠入湖中不久就发生了大爆炸,燃油飞溅出来,整个湖面燃起了熊熊大火。这次空难不仅造成飞机乘员53人遇难,在下坠时候还伤害到了公园里的一位工作人员和前来健身的路人,一共55人死亡。
事后调查组在搜寻遗骸时发现,机翼上有许多冰霜,当时天气严寒,飞机长时间停留在停机坪,导致表面结上了一层霜,飞机在起飞过程中,这些霜雪破坏了机体的平衡,导致飞机不受控制,最终机毁人亡。
2010年伊春空难
2010年8月24日,黑龙江伊春发生坠机事故,该事故导致44人死亡,52人受伤。这架飞机从哈尔滨飞往伊春,起飞之后一切正常,行驶过程中也没有出现纰漏,却在即将降落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坠毁。
飞机在坠毁前,部分乘客被甩出机舱,这才没有造成过于巨大的伤亡。事故发生后,调查组发现飞行员在降落时出现失误,导致飞机在跑道上撞地,这才有了事故的发生。具体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是飞行员飞行此道航线的经验不足。没有其他人带飞,于是在飞机降落时出现失误,在未看到跑道的前提下,没有采取复飞措施,盲目着陆,导致飞机坠毁。
其次是飞行员不听指挥。地面塔台提出能见度太低,不适合下降,飞行员依旧试图着陆,没有看清地面,酿成了悲剧。
伊春空难离我们已有12年时间,是中国民航近年来最后一次大型空难。而昨天发生的东航坠机事件,让刚刚打破1亿小时安全记录的中国民航再受打击,同时敲响警钟,让大众再次关注到航空安全。
文章到此结束,希望揭秘伊春空难事件:一场无法忘怀的悲剧和伊春空难事件的内容能让您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