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文章主要讲解中超直播:鲁能建业精彩对决,结果如何揭秘比赛亮点与遗憾的相关内容,并且会分析中超直播鲁能建业结果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本文目录
在刚刚结束的中超联赛中,山东鲁能与河南建业的比赛吸引了众多球迷的关注。这场比赛的结果如何?有哪些亮点和遗憾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回顾这场比赛,并分析其中的精彩瞬间。
一、比赛概况
时间:2023年4月15日
地点:山东鲁能泰山足球场
天气:晴朗
比赛结果:山东鲁能 2:1 河南建业
进球:山东鲁能:费莱尼(第30分钟)、金敬道(第85分钟)
河南建业:卡兰加(第55分钟)
二、比赛亮点
1. 费莱尼进球:比赛第30分钟,山东鲁能获得角球机会,费莱尼高高跃起,用头球攻破了河南建业的球门,为球队首开纪录。
2. 金敬道进球:比赛第85分钟,山东鲁能获得角球机会,金敬道在禁区内抢点头球破门,将比分扩大为2:0。
3. 防守反击:河南建业在比赛中多次通过防守反击给山东鲁能制造威胁,卡兰加在第55分钟的进球就是最好的证明。
4. 球员表现:山东鲁能的球员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和良好的竞技状态,尤其是费莱尼和金敬道的进球,为球队赢得了宝贵的三分。
三、比赛遗憾
1. 河南建业错失机会:河南建业在比赛中多次获得机会,但未能把握住,错失了扳平比分的机会。
2. 山东鲁能失误:山东鲁能的防守在比赛中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河南建业获得了一些机会。
3. 裁判判罚:比赛中,裁判的判罚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对比赛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数据分析
控球率:山东鲁能 59%,河南建业 41%
射门次数:山东鲁能 14次,河南建业 9次
射正次数:山东鲁能 5次,河南建业 2次
犯规次数:山东鲁能 15次,河南建业 13次
山东鲁能:这场比赛,山东鲁能的表现可圈可点,尤其是在防守反击方面做得非常出色。球队在进攻端也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费莱尼和金敬道的进球为球队赢得了宝贵的三分。
河南建业:河南建业在比赛中表现出了顽强的斗志,但进攻端缺乏足够的威胁。球队在防守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导致失球。
这场比赛是一场精彩的较量,双方都展现出了自己的实力。山东鲁能凭借出色的进攻和防守,最终取得了胜利。希望双方在未来的比赛中能够继续努力,为球迷们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
表格:
| 数据项 | 山东鲁能 | 河南建业 |
|---|---|---|
| 控球率 | 59% | 41% |
| 射门次数 | 14次 | 9次 |
| 射正次数 | 5次 | 2次 |
| 犯规次数 | 15次 | 13次 |
以上就是关于中超直播鲁能建业比赛结果的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一直有本周是国际足联比赛日中超暂停一轮
央视转播表:你也知道中国足球的特点,现在出来转播表,个人感觉不现实
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啊
而且央视还要根据各球队的情况,开展转播的
但我想3月3日星期六山东vs辽宁的揭幕战是肯定转播的
其他的,估计要等到比赛之前吧
以下为详细比赛对阵表:
轮次日期星期场次球队球队开球时间
1 3月3日六 1山东辽宁
1 3月3日六日 2申花北京
1 3月4日六 3浙江青岛
1 3月4日六日 4河南轮空
1 3月4日六日 5金德大连
1 3月4日六日 6武汉天津
1 3月4日六日 7厦门长春
1 3月3日六日 8深圳国际
2 3月11日日 9申花山东
2 3月11日六日 10青岛辽宁
2 3月11日六日 11北京河南
2 3月11日日 12金德浙江
2 3月11日六日 13轮空武汉
2 3月11日六日 14大连长春
2 3月11日六日 15天津深圳
2 3月11日六日 16国际厦门
3 3月18日六日 17山东青岛
3 3月18日六日 18河南申花
3 3月18日六日 19辽宁金德
3 3月18日六日 20武汉北京
3 3月18日六日 21浙江长春
3 3月18日六日 22深圳轮空
3 3月18日六日 23大连国际
3 3月18日六日 24厦门天津
4 4月1日六日 25河南山东
4 4月1日六日 26金德青岛
4 4月1日六日 27申花武汉
4 4月1日六日 28长春辽宁
4 4月1%
一直以来关于中国足球的笑话有很多,刚刚过去的春晚,本山大叔还把中国足球拿去“忽悠”了一把!不过,有这样一则笑话想必令人记忆犹新———一位韩国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30年!韩国人哭了……一位日本球员问上帝: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回答:50年。日本人又哭了……一位中国球员也去问上帝:那我们需要多少年才能获得世界杯冠军?上帝看了看中国球员,自己哭了……当然这些笑话只是中国球迷失望之余的一种发泄方式,情绪化色彩过浓。可是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中国足球的确让人看不到希望。至少现在是这样。
回顾中国足球近20年来“屡战屡败又屡败屡战”的“辛酸血泪史”,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中国足球并未从多次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没能从偶然的“成功”中收获经验。失利就炒教练、换球员、追责任,成功就盲目乐观、沾沾自喜、一俊遮百丑,中国足球的发展思路和实力水平一样,都处于“初级阶段”。
要想彻底破除中国足球近20年来低水平重复的恶性循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在意暂时的成绩和眼前的得失,而要认认真真地从基础抓起,把中国足球打造成真正的“有源之水,有本之木”。风物长宜放眼量,要改变中国足球的现状,我们真正需要的是耐心!
中国足球需要“休克”疗法
平心而论,与世界上的足球强国相比,中国足球的起点低,发展时间也不长,的确有着较大的差距。但要想取得好成绩,不切实际的凭空妄想不行,不尊重足球规律的冒险蛮干不行,不顾一切的“豪赌出线”,甚至将其与政绩挂钩更不行!中国足球必须寻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特点,结合中国现实特色的足球发展之路。“未来20年不要向中国足球要成绩”的“休克”疗法,也许正是中国足球痛定思痛,医治顽疾的“良方”。
在目前的中国足球圈里,国字号球队的成绩成为了衡量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为了国字号球队的比赛,中国足球的管理者在各方压力下,不得不背离足球职业化的规律,一再牺牲二三线联赛和青少年足球建设,使得中国足球在失败的循环中往复进行。
如何增强足球青少年人才的培养力度?如何加强联赛建设?如何培养能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教练队伍?国字号球队应该如何组建和指挥?现有的足球发展经费该如何分配?中国足球如何更好地与世界足球强国交流?中国足球到底要形成什么样的风格?这些疑问都需要中国足球的决策者和管理者们深思并且找出答案。
现在,中国足球的所有问题都被“出线的重任”所掩盖。为了出线,球迷可以原谅足球管理机构在青少年培养上的一再拖延;为了出线,足协可以把绝大多数经费,用在“中国之队”没完没了的越洋拉练上。但是,如果我们不在意他们是否出线了,会怎样?国家队成绩上的休克,一定程度会换来各方面对中国足球整体发展的关注!
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勇气,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决心,认真地反思自身的风格和发展方向;中国足球应该有这样的举措,为联赛和基础培育给予更多支持和关注;中国足球更应有这样的耐性,安于承受基础建设过程中的寂寞!“从娃娃抓起”是足球发展的规律
把记忆的年轮拨回到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伊朗足球队访华时亲临现场,并提出了“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观点。然而,30年过去了,中国足球却仍未品尝到青少年足球建设的成果!我们看到的是,一方面,中国足球的管理者们高声疾呼要注重青少年足球建设;另一方面,国内的青少年足球建设却依旧少人问津,几近停滞。因此,中国足球要想真正拥有未来,将青少年足球建设落到实处才是关键一步!
在谈到国内青少年足球建设滞后的问题时,中国足协副主席杨一民曾在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研讨会上坦承,中国足球在职业化改革过程中,青少年足球发展思路与政策都出现了偏差。“而忽视和淡化了原有的以体委系统为主体、以各级青少年业余体校为载体的后备力量培养体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前国家队主帅高丰文则认为,目前处在最基层的学校足球缺乏扶持,也使得足球人才的培养严重萎缩。而国内的足球俱乐部因为自身建设的不完善,目前还无法承担起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任务。
据记者了解,在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的问题上,中国足协和各地方体育局乃至一些俱乐部和教练,都在进行一些摸索和尝试。在今年初举行的中国足球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提出了一个青少年球员培养的新方案:20岁以下的球员都回归地方体育局管理,可以参加全运会;恢复各省市的专业球队;重点扶持学校足球。对此,中国足协副主席谢亚龙表示:“地方有全运会任务,会比现在的俱乐部更加认真地培养青少年球员。我们要把足球重新放回到中国体育的整体计划中。”而徐根宝的“崇明足校”模式、山东的“鲁能足校”模式、申思、马明宇等昔日国脚进行的“教育足球”模式等,都在为中国足球的后备力量培养寻找着可行的途径……
不过,正如足坛名宿马克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无论是哪一种培养方式,青少年足球建设关键是要落到实处。政府、体育部门、足球界、学校和全社会都要重视这项工作,要有更多的人从事这个项目,才能形成良好的足球氛围,最终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
从头开始,落到实处,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足球而言,可谓金玉良言!
关于中国足球的这个系列专题,在反思了一系列现象和问题后,我们的思维最终必须有一个落脚点。也就是说,从多个角度探讨了WHAT和WHY之后,现在必须要讨论的是HOW:下一步该怎么走?
最近两年,关于“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构想一次次被提及。在中国足球整体陷入冰河期的大背景下,这是唯一能让球迷有所期待的话题,虽然这个期待看上去也遥不可及。但是,中国足球现在并无底气申办,而且申办世界杯也并非拯救中国足球的良药,乐观预计,它也只能成为中国足球改革的一股巨大动力。
2008年是全世界的体育大年,更是中国百年难遇的体育大年,因为有北京奥运会。但奥运会之后呢?许多人都希望有全新的寄托,于是申办男足世界杯成了许多人的梦想。最近两三年中,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每次来中国,都会被问到有关申办世界杯的话题。瑞士人都会公开表态,他支持中国申办世界杯,并且相信中国能办好世界杯。
没有人会把布拉特的应景之辞当真,因为人们后来发现,布拉特每到一个国家,都会说这样的话。但是,中国人仍然有申办的梦想,这个梦想也产生得理所当然:以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体育发展水平、体育设施状况、社会发展需要,都应该也可以申办世界杯。亚洲已有日韩在2002年合办过世界杯,下次再回亚洲,最合适的也是中国。
连赞助商也这么想。世界杯和奥运会的双料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的陶金,他就告诉记者:“奥运会办完,毫无疑问中国体育的下一个大赛就是世界杯。我认为,中国足球完全有必要考虑2022年或2026年世界杯的申办工作,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对于足球这项运动来说,由创造和发明了古代足球运动的中国来承办一届世界杯,是一个很有意义、也非常有必要的战略设计。”在经济腾飞的推动之下,很多城市在硬件设施方面具备了主办世界杯的全部条件;1991年和2007年,中国还成功举办了两届世界杯女足赛,这些让我们有申办世界杯的底气。
可最大的问题(也许是唯一的问题)是,以中国足球的状况与水平,能支持它来申办世界杯吗?或者说,一地鸡毛的中国足球,有必要申办世界杯吗?
中国男足的世界排名,过去两年一度跌到100名开外,最新的排名也才第83位。在世界杯近百年历史上,从没有过如此弱小的东道主。而中国唯一一次参加世界杯,则是3战皆败进0球失9球的难堪战绩,FIFA想必也不想制造一个史上最烂的东道主。而中国的联赛同样低迷,近两年虽然假球黑哨不再泛滥,但人气和水平仍然每况愈下。
因此,对中国足球来说,申办世界杯只能是一个美妙的远景计划,还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不管是申办2022、2026或是2018,都只能想想而已。重要的是将自身的工作做好,足球水平和足球氛围得到提升,国家队和联赛齐头并进,这是申办世界杯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圈内人士形象地说,“现在中国足球要做的,是要先把池塘修好,然后放进干净、高营养的水,再放进鱼苗。鱼儿在好的生存环境中,必然会健康成长。中国足球的问题根源,其实还是我们的体制改革不彻底,造成现在八匹马往八个方向乱撞的结局。如果要申办世界杯,我们必须要进行真正、彻底的足球改革,让职业联赛健康起来,让俱乐部的经营规范起来,让球员的生存土壤肥沃起来,让青少年球员更多地参与进来,然后我们有计划、有目标、分阶段地去进行规划和准备。也许4年之后,中国足球就可以真的挺直腰杆去申办世界杯了。”
不管是不是为了申办世界杯,中国足球都需要改革,这是不争的事实。而在中国,足球改革不可能自下而上,只能从顶层开始,甚至可以说,首当其冲的就是要选对掌门人——一个专业内行、知识现代、管理科学的掌门人。
对于中国足协需要怎样的当家人,圈内早有认定,“首先,他要有点足球基础,至少清楚足球项目和其他项目同步发展的困难和不同。他不需要是真正的足球专业人士出身,但至少要懂得足球运动的一些客观规律;其次,他要有良好的受教育背景,最好是有在国外受教育的经历。这样可以帮助他认知足球在世界上的地位,清楚中国足球的差距,然后找准定位准确出击;第三,他必须懂得一些企业管理知识,知道如何把足球商业化经营当成企业管理。”
职业联赛的三任足协掌门人各有千秋,但都不算成功,也都没有得到好评。王俊生是专业出身,主抓竞赛和项目管理还算内行,但江湖习气过重,对市场经营等方面的知识也稍有欠缺;阎世铎上任之前是总局法规司司长,领导任命他的目的性也比较明确,就是完善“没有规矩、管理混乱”的中国足球,可惜阎在任期间的很多政策和改革,被证明是瞎指挥、乱弹琴;谢亚龙上任有浓重的奥运背景,他本身转道足球也有明显运作的痕迹,事实证明,外行管理一个项目,无论你本身是否真正有能力有抱负,都很难找到中国足球问题的症结。再加上受奥运战略的掣肘,最终被圈内圈外排挤也成为事实,执政失败也成为必然。
2008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足球这个项目,本身不是奥运夺牌大户,甚至连奥运夺牌点都很难维持,从体委系统完全脱离实现社会化市场管理,不失为一种可能。这样至少可以避免一点——中国足协最重要的管理者由一个完全不懂足球项目的行政官员来承担。
下一步中国足球改革的第一步,首先任务应该就是选对掌门人。如果能够在全国足球代表大会上,由圈内人士共同民主推举并选择真正的适合中国足协的管理者,这是最好的结果。可这种设想在现行的体育体制之下,实现起来有很大难度,而即使真的民主选择产生,如果没有国家体育主管部门的真正放权,也很难实现足球项目的彻底职业化和真正改革。
选对掌门人只是第一步,中国足球的改革最根本的工作还是足协自身的职业化。中国足球要找到正路,足协改组在先,联赛改制则须紧随其后。足协的功能也当有所变化,联赛这一块应尽可能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职业联盟。
对于中国足协管理联赛能力低下的怀疑,从职业联赛最初一直持续至今。比如相关法规和制度不完善,处理问题情绪化严重,且方式和标准不一,管理联赛人治化痕迹浓厚等。而最受球迷和媒体诟病的,则是对“假赌黑”现象的无能为力。事实上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足协的未来工作定位应是主抓青少年足球的普及与提高,协调并监管各级国字号球队的备战和组建;而在职业联赛的管理环节上,足协应该放权给中超委员会,或未来可能成立的足球职业联盟。也就是说,足协需要从以前的管理者和主导者地位,逐渐转变成一个职业联赛服务、协调机构和监管部门。这种足球管理模式,是如今世界足球发展潮流中,最实用也是最流行的方式。
在经营方面,足协同样需要改革。职业联赛初期,足球产业的赞助市场相对混乱,商家投资也相对盲目,这时只要足协有专门的经营人员或招商机构,就能完成基础的招商工作。但职业联赛14年之后,赞助商对足球项目已缺乏信心,对足协主导的职业联赛发展也有了诸多怀疑,此时就必须有更为专业的经营团队和管理团队,来把持职业足球的发展方向。中国足协如果不想中国足球在自己手中被活活玩死,就一定要给职业联赛的主体——投资人和俱乐部以真正的话语权,让他们真正参与进来,而不仅仅是掏钱做“公益事业”。
很多人在探讨“职业足球联盟”在中国建立的可能性。但即使这样的结构能建立,我们也需要真正的一些合作者和合作项目,光凭足协自身的运作能力,这个项目继续成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现实中中国足协的合作者是盈方、阿迪达斯和中超公司,国奥队主教练杜伊实际上也是中外合作的项目之一,盈方主要负责中国之队,阿迪达斯则是一个特殊的合作者,中超公司则是“足协主控”的一个经营职业联赛的公司,下属的合作伙伴还有耐克、金威啤酒、央视、搜狐体育等。仔细考量一下这些合作者,除了媒体合作伙伴、体育品牌及与足球相关消费品外,我们外延的合作者几乎是一个空白。
现在的中国足协,不只是联赛的经营不力,国家队的经营同样失败。从1993年选择IMG开始,后来的ISL,再到现状的盈方,除了IMG合作还不错之外,其他的合作都出现了问题。如果中国足协没有意识或者不愿意改变自己的做事方式及对待合作者的态度,下一次合作失败的可能性依然很大。像这次世界杯冲击失利,很多人都把责任归咎为,足协抛弃了更能带来直接利益的亚足联开发公司,而选择盈方,这是足协“为钱所制”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并不是一定就要选择亚足联公司而放弃盈方,关键是这种谈判的方式很不职业。你掌握双方的低价去追逐最大利益没有问题,但不能因此而伤了和气。在生意场上,一旦只剩下两个竞争对手,你最好坦诚布公地去沟通,而不能搞小动作,最后弄得大家都很不开心。像中国足协这种做生意的烂招,被揭穿后是可以被业内人士完全抛弃,甚至有人故意设局‘黑掉’的。无论是现实利益还是长远利益,最重要的一点,你不能让合作伙伴吃亏你却赚大便宜,这样的合作不可能长远。和盈方合作这件事,足协犯了好几个错误,第一是太看重钱,对既得利益看得过重;第二是谈判方式有些低劣;第三是抱错了大腿,就像娶媳妇,不要以为有钱家庭的闺女就好,她的性格、适应能力,还有是不是原意一起过日子,这些都比金钱更重要。”
“职业联赛14年,却造就了职业化程度最低的中国足协。俱乐部经营不好可以破产、转卖甚至倒闭,球员可以因为打假球被三停、挂牌甚至废掉,职业教练可以在一场比赛后立即下课;可中国足协这个机构,以及这个机构里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却可以在职业联赛的熔炉中安坐如山!所以要想挽救中国足球,足协也必须完全走向市场,他们的职业化改革是必须要走的过程,否则职业联赛如何改变都没有用!足协工作人员办事能力拖沓、管理水平低、效率不高、官僚作风横行这些问题,也不可能在目前的机制之下得到根本性的扭转。”一位体委系统退休干部的一些话,一言击中要害。
足球改革当自上而下,上自中国足协,下就是职业联赛。中超联赛需要改革之处自是很多,难以赘述,但眼前很重要的一块是电视转播的困境。
从欧洲足球发展的轨迹来看,没有电视直播的参与,职业足球很难获得经济效益上的突破,从而制约联赛整体水平的提高。在现阶段,依然只有电视这个工具,能够无限度地扩充一场足球比赛的传播价值和经济效益。而中超的电视转播一年比一年低,从足协到各俱乐部一直都认为是央视这个“特殊的电视台”,导致了他们电视直播版权费用的难以突破。可实际上,制约中超电视收入水准的,其实还是低水平的职业联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低水平的比赛使得电视转播不值钱,而电视转播费低廉更加制约联赛的发展。
2007年,天盛欧洲足球频道用5000万美元的天价,买断了英超在中国大陆的3年唯一直播权。英超降级的德比郡俱乐部,上赛季依然能够得到3400万英镑的电视转播费分成。而中超俱乐部呢?每年从中超公司那里获得的电视转播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2007年,中超联赛共有2家全国性转播平台(东方卫视,CCTV-5)、12个省级转播台、12个市级转播台,累积收视人数达到1.44亿,为中超联赛以来最高,可俱乐部依然是不能从电视转播费里分得更多钱。原因很简单,中超的电视转播越来越贬值,有人敢花5000万美元买三年英超,却没有人愿意花1000万美元买三年中超。
事实上,中超虽有上述26家电视机构在参与转播,但真正付费给足协的,只有央视和上海文广。加上新媒体合作伙伴搜狐每年提供的150万元,中超电视版权总价值也就在3000万元左右,这个数值比英超最差俱乐部的电视分成都差得远。问题到底在哪里?当年央视死守联赛价格底线时,时任体育频道总监的马国力曾说,“第一,我不能为足球开一个大口子,中国体育有太多的项目要扶持;二,中国足球联赛的价值的确不高,说白了,这个赛事还不值钱。”
1995年1月1日成立的央视体育频道,当年因为直播足球联赛而品牌受益,加上央视得天独厚的平台优势,目前CCTV-5(现奥运频道)占据了整个体育赛事资源的80%以上。但在CCTV-5诸多节目和赛事直播中,中超的直播很多时候都排在10名以外,特别是在有姚明和易建联参赛的NBA赛事直播面前,中超联赛已经不再是央视体育资源中的宠儿。
2008年,全国有50家地方频道和10个付费体育频道(包括网站)在播出NBA,而实际上,足球最红火时应运而生的42个地方体育频道现在已经缩水到20家左右。以前的很多体育频道,已经在地方被生活频道、娱乐频道兼并或者挤压,但即使这样,还能出现50家地方频道直播NBA篮球赛事。而且在地方体育频道,篮球节目的收视率和经营情况都比足球好很多。
此外,中国足球人士自身也不珍惜电视直播。欧洲很多俱乐部都会在赛季前搞一个球员的“媒体培训”,就是培训职业球员如何善待媒体和正确对待电视机构,特别是如何与电视媒体配合做好直播,这已经成为其必修课。欧洲足球直播时间跨度很长,经常是赛前一小时,赛后一小时,需要大量的球员、教练、工作人员、球迷的默契配合,可以说现代足球其实就是“电视足球”。可这种理念在中超完全没有市场。作为联赛的主播台,东方卫视曾在直播中超之初做了大量的工作,可很难得到球队和球员的支持。负责中超直播的刘勇说,“中国球员在直播时的电视概念太差,也非常情绪化,他们永远会认为自己是职业联赛的主体,高兴时陪媒体聊聊,不高兴时把直播话筒直接推开。赛事组织者也让我们很头疼,比如每晚19点30分的比赛,正常情况下19点25分必须出场,然后是升国旗、合影等仪式,电视机构则在这几分钟内要完成上字幕、出赞助商广告、嘉宾简单访谈等节目。但目前很多比赛都不准时,经常是19点28分才出场,咱们一点约束力没有。这种足球直播的状况,怎么可能让联赛的电视价值得到提升呢?”
这就是现实:如果电视台不能从直播中超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那么中超的电视版权费不可能有真正的突破;而如果联赛质量依旧在低水平,混乱不堪中沉沦,职业足球在电视环节上的突破将是一种奢望。
为疫情防控需要,中国足协放弃了需要人员大面积出行的主客场赛制,采取防控管理安全性更高的赛会制。16支中超球队,将分为AB两组,每组8支球队,集中在大连和苏州两地进行比赛。分组赛将采取双循环赛方式决出各组的前四名和后四名,然后参加第二阶段争冠组的比赛和保级组的比赛。
2.赛程高度密集
往年的中超通常贯穿全年,比赛间隔原则上为一周一赛。但2020年中超联赛已经延迟了5个多月,因此赛程高度压缩,比赛高度密集。以中超第一阶段为例,两个月时间里,每支球队要进行14场比赛,几乎就是四天一赛的节奏。
3.外援注6报5上4
往年中超外援每场每队最多上3人,但今年新规规定,每家中超俱乐部可注册6名外援,联赛报名5人,上场4人。因疫情影响造成一些俱乐部外援无法按时回归的,中国足协也出台了相应的“保护政策”。如果球队外援因签证、隔离等原因不能及时参赛,可以向足协申请,通过审核后,零外援的球队比赛时,对方只能上2名外援;如果该队只有1名外援,则对方只能上3名外援。
4.增加替补人数
从前的足球比赛,每队可报名18人参赛,其中首发11人,替补7人。
本赛季中超,每队可报名23人,除首发11人外,替补将增加为12人。
5.增加换人名额
以往的足球比赛,每支球队在比赛中拥有3个换人名额,而根据今年5月国际足联的临时修订案,每场比赛每队允许换5人,但同样需要在3次内完成。中国足协也将在2020中超联赛里采用FIFA新规。
6.1.5个降级名额
往年的中超降级名额为2个,新赛季将减少0.5个名额。具体实施为中超第16名降级,第15名将进行升降级附加赛,如果发挥出色,仍有机会留在中超。
1.免费观赛
首先给Ver们带来一个好消息,虽然2020中超联赛“全封闭、0观众”,但是据相关媒体报道,中超全部比赛将免费播出,球迷朋友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直播“云观赛”。
2.降级名额1.5个
新赛季中超的降级名额仍然存在,不过由2个调整到了1.5个。中超的第15名将和中甲的亚军进行附加赛,决出一个中超参赛名额。
3.外援出战新规则
对阵双方,若一方无外援,申请后,另一方最多只能上2名外援;若一方只有1名外援,申请后,另一方只能上3名外援;其余情况继续执行报5上4规定;
4.单场换5人
与FIFA新规则同步,本赛季单场换人名额增加至5人,换人次数不多于3次。球队大名单由18人升至23人,替补席球员增加至12人。
5.提前3天进驻赛区
中超第一阶段比赛从7月25日开始,9月28日结束。7月18至20日,各队将进驻赛区,21、22日,各队将接受相关培训。政策解读
“我们的复赛来之不易,所有人都牺牲了很多。希望大家能够把防疫放在首位积极配合,防疫工作如果成功了,我们来之不易的赛事也就成功了80%。
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将于7月25日开启,9月28日结束第一阶段的比赛,其间不再有间歇期,这意味着每支队伍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14场比赛,比赛的强度和密度非常大。
受疫情的影响,中超各队的备战工作都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甚至有球队的外援至今尚未回归,因此此前也有了“取消升降级”的动议。这也引来了不少反对声,本来改变赛会制、采取观众空场的方法已经使联赛的观赏性大受影响,如果再没有了升降级的悬念,联赛显然将受到更大伤害。不过,最终的结果,足协并未“出此下策”,而是做了折中,将原先的2个降级名额缩减为1.5个,即联赛倒数第一直接降级,而倒数第二则还有和中甲第二名打附加赛的机会。
在备受关注的外援上场人数方面,依然延续了报5上4的政策,只是根据各队的具体情况做了更细致的规定,即一方球队无外援,经申请后对方只能上2名外援,如果队内只有1名外援,经申请后对方只能上3名外援。具体到建业队所在A组,目前广州恒大、上海申花、大连人、深圳佳兆业各自的内援都已经满额回归,山东鲁能、江苏苏宁、广州富力也都至少有3名外援归队。而建业队中巴索戈仍未归来,队中有3名外援。也就是说,在A组当中,不存在“外援缩减政策”。这也使得建业一度因为提前集中而所拥有的优势不复存在。当然,相比其他匆匆而归的外援,伊沃、多拉多和卡兰加的状态还是更有保证。至于巴索戈,建业俱乐部目前已经在积极联系,争取能让他早日回到中国。不过回来之后,他还要隔离14天,再加上恢复状态需要时间,建业队这把反击利器至少在联赛初期是无法发挥作用的,这也意味着比赛难度增加。
新赛季中超将采取国际足联新规,每场比赛的换人名额增加到5人,但替换的次数仍然为最多3次,以保障比赛的连续性。在如此密集的赛程下,采取这样的新规,显然更利于板凳深度更强的球队。
按照规定,各支队伍可以在7月18日到20日之间入驻赛区,21日和22日足协将对各队进行培训,特别是关于防疫措施方面的内容。联赛重启,防疫和安全仍是重中之重,足协为此在训练、比赛安排、餐饮交通、媒体采访等各方面都制定了详尽的计划。
本文对中超直播:鲁能建业精彩对决,结果如何揭秘比赛亮点与遗憾和中超直播鲁能建业结果的分享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