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道速滑犯规规则

发布时间:2025-09-09 22:23:07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短道速滑犯规规则,同时也会深入探讨揭秘短道速滑犯规规则:速滑赛场上的红线与底线的相关知识,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短道速滑,这个充满激情与速度的冬季运动项目,在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享受比赛带来的快感之余,你是否也好奇过短道速滑的犯规规则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短道速滑的赛场,了解那些不容忽视的规则。

一、起跑犯规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起跑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起跑犯规情况:

犯规情况描述
领先出发在发令枪响之前,选手提前出发。
起跑犯规选手在起跑过程中,出现身体接触、阻挡他人等违规行为。
起跑后犯规选手起跑后,违反规则,如抢跑、推搡他人等。

二、滑行犯规

在比赛中,滑行是选手展现速度和技巧的重要环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滑行犯规情况:

犯规情况描述
冲撞他人选手在滑行过程中,故意或无意中撞击其他选手。
推搡他人选手在滑行过程中,用手或其他部位推搡其他选手。
滑出赛道选手在滑行过程中,滑出赛道,但并未影响其他选手的比赛。
滑出赛道并影响他人选手在滑行过程中,滑出赛道,并影响到其他选手的比赛。

三、冲刺犯规

冲刺是短道速滑比赛的高潮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冲刺犯规情况:

犯规情况描述
冲刺犯规选手在冲刺过程中,违反规则,如推搡、阻挡他人等。
故意摔倒选手在冲刺过程中,故意摔倒,以阻碍其他选手的比赛。
滑出赛道并影响他人选手在冲刺过程中,滑出赛道,并影响到其他选手的比赛。

四、其他犯规

除了以上提到的犯规情况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犯规情况,如下:

犯规情况描述
阻碍裁判选手在比赛中,故意阻碍裁判工作,如阻挡裁判视线等。
故意犯规选手在比赛中,故意违反规则,如故意摔倒、阻挡他人等。
恶意犯规选手在比赛中,恶意违反规则,如故意伤害他人等。

五、犯规处罚

在短道速滑比赛中,犯规处罚分为以下几种:

犯规情况处罚措施
起跑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
滑行犯规、冲刺犯规、其他犯规根据犯规严重程度,给予警告、取消比赛资格、禁赛等处罚。

总结

短道速滑是一项充满激情和速度的运动,了解犯规规则是每位选手和观众都应掌握的知识。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实力,享受比赛的乐趣。让我们一起走进短道速滑的世界,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吧!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1

短道速滑是一项在室内冰场上进行的速度滑冰运动,它起源于19世纪末的加拿大,并逐渐发展成为一项国际性的运动。这项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体的平衡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柔韧性,而且还是一种观赏性极高的体育赛事。短道速滑的规则如下:

-起跑犯规:运动员在发令员喊出“准备”后,如果故意放慢准备动作导致其他运动员起跑犯规,该运动员将被判“延误警告”。起跑时,如果运动员的冰刀任何部位在起跑线上或越过起跑线,都将被判起跑犯规。

-赛道滑行犯规:短道速滑的赛道较短,多名运动员同时滑行,可以随意穿插。赛制允许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有身体接触,但以推挤、冲撞、脱离滑道、降速、踢人出局等方式阻碍和干扰其他运动员前进的将被视为犯规。一旦被视为犯规,运动员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短道速滑比赛规则2

短道速滑比赛分为男女个人比赛和团体赛。男女个人比赛项目包括500米、1000米和1500米三项。男女团体比赛项目需要4名队员接力完成,男子团体赛滑行距离为5000米,滑行45圈;女子团体赛滑行距离为3000米,滑行27圈。

比赛通常情况下,500米、1000米短距离比赛的参赛选手为4至6名,前2至3名选手可以晋级下一轮比赛;1500米以上长距离比赛参赛选手为6至8名,前3至4名选手可以晋级下一轮比赛。预赛时滑道站位由抽签决定,后续比赛按照上1轮比赛成绩确定滑道站位,成绩好的站在内侧滑道。

短道速滑犯规动作分为两种:

-起跑犯规:每场比赛只允许1次起跑犯规,第2次起跑犯规的任何运动员都会被判犯规并需在裁判的指引下迅速离开冰面。

-赛道滑行犯规:短道速滑赛场上,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是被允许的,但以推挤、冲撞、脱离滑道、降速、踢出局等方式阻碍和干扰其他运动员前进的将被视为犯规。运动员一旦被视为犯规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短道速滑的规则是什么3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是两项相似但又有所区别的冰上运动。它们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赛场大小、赛道设置、选手装备以及上场人数上。

-赛场大小:短道速滑的场地面积相对较小,为30×60米;而速度滑冰的场地相对较大,周长400米,道宽5米。

-赛道设置:速度滑冰的赛道有标志线并且分为内道和外道;短道速滑的赛道则没有细分。

-选手装备:短道速滑运动员需要佩戴安全头盔以及一系列耐切割、防扎的手套、护腿、护膝、护颈;速度滑冰运动员则需身穿经过严格风洞测试后用以减少风阻的带帽连身服。

-上场人数:速度滑冰比赛中,一般每组2名运动员同时出发;速度滑冰集体出发项目,6人一排同时出发;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一般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及以上长距离比赛则是6-8名运动员同时出发。

短道速滑项目介绍

短道速滑(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是在长度较短的跑道上进行的冰上竞速运动。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1975年,国际滑冰联盟成立短跑道速度滑冰技术委员会。1981年起,开始举办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1988年,短道速滑在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被首次列为冬季奥运会表演项目,1992年,阿尔贝维尔冬季奥运会将短道速滑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短道速滑由国际滑冰联盟管理,该组织于1892年在荷兰成立。国际滑联组织的短道速滑比赛主要有世界短道速滑锦标赛、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等。

速度滑冰项目介绍

速度滑冰(Speed Skating)是以冰刀为工具在冰上进行的一种冰上竞速运动。在国际体育分类学上属于滑冰运动。它是指在规定距离内以竞速为目的的滑冰比赛,简称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脚着冰鞋在冰面上滑行,借助冰刀的刀刃切入冰面形成稳固的支撑点,通过两腿轮流蹬冰、收腿、下刀,滑进动作以及全身协调配合向前快速滑行。速度滑冰是一项历史悠久的运动,早在十一二世纪,在荷兰、英国、瑞士以及斯堪的纳维亚一些国家的早期文献中就有关于将动物骨骼绑在脚上在冰上快速移动的记载,这是滑冰运动的早期雏形。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速度滑冰从英格兰和荷兰迅速传入其他国家,滑冰俱乐部也由此纷纷建立。19世纪70年代,一些国家建立全国性滑冰组织的要求开始产生。1879年,第一个全国性的滑冰领导机构—英国滑冰协会创立。1893年1月,在国际滑冰联盟的领导下,第一届世界男子速度滑冰锦标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男、女速度滑冰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速度滑冰最高级的组织机构国际滑冰联盟,1892年在荷兰成立。中国的最高级组织机构为中国滑冰协会,1980年在北京成立。

速度滑冰的规则

速度滑冰的规则

速度滑冰的规则,滑冰是一项竞技运动,当然喜欢溜冰的人也有很多,而且滑冰分为很多种类,滑冰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以下来了解速度滑冰的规则。

速度滑冰的规则1比赛方式

一般来说,每组由2名运动员组成。两条赛道中,内道起跑的运动员,滑行到换道区时应换到外道滑跑,外道运动员要换到内道。换道区,为了避免运动员冲撞,外道选手拥有换道优先权,如选手在换道时发生冲撞,则判内道选手失去比赛资格。 [6]

一般规则

起跑

运动员听到“各就位”口令后,须站在预备线与起跑线中间,保持直立姿势,听到“预备”口令后,应迅速做好起跑姿势,静止等候枪响。此时,运动员的冰刀不得越过或踏上起跑线,只能用冰刀的尖端触线。如果运动员有意不立即站好位置或在鸣枪之前跑出,即为犯规。

应叫回运动员,并对犯规者给予警告。如果由于某一运动员抢跑而引起另一运动员抢跑,只警告前者,不处罚后者。如同一运动员第二次抢跑即被取消其比赛资格。

滑跑

运动员在比赛时须按照逆时针方向滑跑,须在自己抽签决定的跑道内滑跑,如侵人他人的跑道滑跑,则被取消该项比赛的资格。运动员若在滑跑中摔倒,站立后可以继续滑跑,但不得妨碍他人的滑跑,否则将被取消该项的录取资格。在进出弯道及在弯道中滑跑时,不得以缩短距离为目的而触及和穿过雪线,违者将被取消录取资格。

如果运动员被不属于自己的过失影响了滑跑,经裁判允许,可以让他重新滑跑,并取其两次滑跑中较好的那次成绩。但如果是因为冰刀损坏或冰场不洁而影响了滑跑,则不允许重新滑跑。

交换跑道

内、跑道的运动员滑跑到换道区时必须交换跑道。凡在换道区起跑的项目,开始起跑时不换道。内,外跑道的运动员同时到达换道区并进行滑跑时,要让外道的运动员先换进里道,处于里道的运动员必须在外道的运动员由其前面穿过后方可换道。

在同一跑道内滑跑

运动员在同一跑道内前后滑跑时,后者必须保持与前者有5米的距离,或者超越前者,但不得平行滑跑或带跑,否则予以警告,如再犯则取消比赛资格,并勒令立即退出跑道。后者可以由内侧或外侧超越前者,但不得妨碍前者,如因此发生碰撞,则取消后者的该项的录取资格。但在后者要超越前者时,前者不得阻碍后者的超越,否则将取消前者的该项录取资格。

到达终点

运动员到达终点,以冰刀触及终点线为准。如临近终点时摔倒,只要冰刀触及终点线,即可判作已到达终点,运动员摔倒后,可以伸脚力争触及终点线,但不得因此妨碍他人滑跑,否则取消其录取资格。

计分方法

速滑各单项比赛以时间计成绩,排列名次。速滑的全能总分计算方法是:运动员在每个单项中的得分是以其500米的平均速度按1秒钟作1分折算而成。速度越快,所需的时间越少,得分就越少,总分越少,名次越好。短距离全能计分方法与此相同。

规则要点

比赛道次的确定

以下列方式决定同组两名运动员的道次:若以抽签方式编组,则第一个抽得组次的运动员滑内道;若是按已进行过的项目的名次进行编组,则同组内名次在前的运动员滑内道;若是同组内的一名运动员在抽签后退出比赛,则剩下的运动员按原道次滑跑。根据“全能比赛第一次抽签”的有关规定,若出现同单位运动员相遇,应将外道运动员串至下组外道。

在本段内最后一组出现同单位运动员相遇时,将不予考虑。男子、女子全能第2天比赛项目和短距离全能比赛项目,将不按“全能比赛第一次抽签”规定进行。若某运动员需重新滑跑编在一组时,应按本条款有关规定进。如果出现原道次相同时,应保持原道次而各自单独滑跑。内外道运动员分别佩戴白色、红色标志。

抽签后退赛的规定

抽签后弃权的运动员、不允许再参加比赛。抽签后因伤病(须由大会指定的医生确定)不能参加比赛,则同组的另一名运动员仍按原组次,道次滑跑。若分别有两组的各一名运动员在抽签后退出比赛,则可将该两名运动员按两组顺序较后一组编在一起,并保证他们在滑跑前15分钟得到通知。

裁判员组成

全国速度滑冰竞赛,必须任命下列裁判人员和工作人员:裁判长(1人)副裁判长(2人),发令员(2人),助理发令员(1人),终点裁判员(1—2人)、计时长(1人)。如果同时用人工和电动计时,则需两名计时长和1名助理计时员分别负责人工计时和电动计时。

此外,还需要计时员(8人、人工计时)、计圈员(2人)、换道区指示员(1人),换道区监察员(2人),弯道监察员(2人),终点记录员(2人),检录员(3人)、记录长(1人)、记录员(4人)、医生(1人)、气象员(2人)。

参加比赛的规定

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必须佩戴大会发给的号码和标志,穿着适合速滑运动特点的运动服装,并须清洁、整齐、大方,否则不准参加比赛。在全能比赛中,不允许只报名参加一项或一部分项目的比赛。

比赛逆时针滑跑与交换跑道

速滑比赛是按逆时针方向滑跑,也就是运动员的左侧总是朝着运动场的里圈。所有比赛均应在两条密封的跑道上计时滑跑。内道起跑的运动员在滑到换道区的直道时,要转入外道滑跑;同样,外道起跑的运动员要转入内道滑跑,违者将被取消该项比赛成绩。只有在400米标准跑道上比赛,1000米或1500米在换道区起跑时不换道,在其他规格跑道举行的比赛项目按上述相应规定的处理。

比赛切断雪线的规定

进出弯道线中禁止为了缩短滑跑距离而越过内侧雪线或雪线代替物下面的色线和代替物之间的跑道基本线。违者取消比赛资格。

比赛发生妨碍和碰撞的规定

运动员出弯道进入换道区时(弯道雪线或其代替物结束并接无雪线的换道区直道),出内弯道换外道的运动员不能妨碍其对手从外道换内道的.正常滑行。

如果不是对手表现出阻碍动作而发生了碰撞,由出内道换外道的运动员负责。运动员在同一跑道内前后滑跑时,后者在不妨碍前者的情况下,可以由内侧或外侧超越,如因此发生碰撞,超越者应负责。若裁判长确认运动员违反上述规则,则犯规运动员将被取消该项比赛资格。

运动员的间距

在双跑道比赛中,两运动员如滑入同一跑道,当后者超越前者时,被超越者只能在距超越者5米外滑跑。如运动员首次违反此规定则予以警告,若再次违反此规定,则被取消该项比赛资格,并令其退出跑道。

比赛中的伴跑或带跑

在各种速滑比赛时行过程中,绝不允许为正在进行比赛的运动员伴跑或带跑,对于伴跑第1次予以警告,第2次取消比赛资格。对于被带跑的运动员一经发现即被取消该项目比赛资格,并视为舞弊行为而取消其全部比赛项目的资格。

速度滑冰装备要求

服装

速滑运动员穿尼龙紧身全连服(衣、裤、帽、袜、手套连在一起)。由于尼龙服保温不好,在温度较低的气候条件下,运动员需穿贴身的棉毛内衣。男运动员还要穿三角裤衩或护身。天气奇寒时则应在膝、胸等部位垫上防风纸或其他物品。做准备活动时,冰鞋要套卜保温较好的鞋套.以防脚冻伤练习时要穿保暖服.裤子两侧缭卜拉锁.以利穿脱。 [1]

冰鞋

速滑冰鞋主要由优质厚牛皮制成,并用玻璃纤维和碳钢加固。速滑冰刀由刀刃、刀身管、前小刀托,前大刀托、前托盘、后刀托和后托盘等部分组成。速滑冰鞋为半高腰瘦长形,鞋跟部为坚硬式,以包围和固定脚跟。鞋底为硬皮、冰刀以螺钉或铆钉固定在鞋底上。

冰刀

比赛用的高级速滑冰刀由优质高碳钢和轻合金制作而成,刀刃非常耐磨。冰刀在冰鞋下方,比冰鞋长,底板和刀刃是冰刀的主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冰刀还包括刀身管、前后刀托、前后托盘等部件。厚牛皮是制作冰鞋的主要材料,鞋跟采用坚硬材质,鞋底是硬皮,冰刀固定在鞋底上。

冰刀的前后都比冰鞋长,前端比鞋尖长8到9厘米,后端比鞋跟长5到6厘米。左脚和右脚的冰刀固定在冰鞋上的位置是有差异的,这是比赛弯道的方向决定的。过弯道时,运动员的身体向左倾斜。为适应弯道滑行,装冰刀时应该让左脚的冰刀尖处于大脚趾和二脚趾之间,右脚的冰刀尖应处在大脚趾的位置,不论哪只脚,冰刀的末端都应在鞋跟的中部位置。

速滑冰刀与花样滑冰的冰刀不同,也有别于冰球用冰刀三者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高度、长度、厚度、重量等几个方面。在三种冰刀中,速滑冰刀的高度处于其他两种冰刀的中间,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速滑冰刀是三种冰刀中最长、最薄和最轻的。为了保持良好的直线性滑行,速滑冰刀的刀刃是平的。

冰刀和冰鞋是成套组合在一起的,具体来说是冰刀的尺寸样式依据冰鞋的鞋码而定。

速度滑冰技术要领

一、切断雪线

切断雪线是指运动员进入弯道和在弯道途中有意为了缩短距离,冰刀切过雪线里沿线或其他代替雪线物的滑行。500米比赛时,运动员只要有一次触及或超越雪线即被取消比赛资格。如所有其他项目的比赛中,运动员有三次触及或超越雪线而两次受到警告时则被取消该项比赛资格。

二、让道

运动员在同一跑道内前后滑跑时,滑行在前者应让在后者从外侧或内侧超越,不能阻挡。但是前提是后者不能影响前者的正常滑跑,否则违者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三、交换跑道

速度滑冰赛场为双跑道场地,内道与外道长度不同。比赛时,运动员每滑完一圈后需在划定的换道区进行内外道交换。原先在内道滑跑运动员需在外道滑跑运动员面前穿过换到外道,而后者则换到内道。在此过程中若发生冲撞,内道运动员即被取消比赛资格。

四、换道区

换道区是指速度滑冰中运动员交换跑道时限定的区域范围,是在标准速度滑冰的场地中,于标记1500米和100米起点的双跑道直道端划定的不少于40米长的区域。

五、滑跑犯规

滑跑犯规是指运动员在比赛滑跑过程中的犯规行为。运动员在比赛滑跑过程中出现缩短距离、推人,横切、降速,援助,碰撞、串通和危险冲刺等行为时被认为是滑跑犯规。

滑跑犯规的运动员或接力队将被取消该项目的录取资格。运动员出现犯规动作,裁判长将向其出示黄牌给予警告,任何运动员被出示两次黄牌,立即被驱逐出场,并取消其全部比赛成绩。如果裁判长认为犯规动作十分严重,可立即将该运动员驱逐出比赛场,并取消其全部比赛。

速度滑冰的规则2什么是短道速度滑冰?

滑冰时摔倒后绝不能躺在冰面上或者坐在冰面上时间过长,因为他人滑行时冰刀可能会碰到你的身体或头部造成伤害,那参加滑冰运动时该注意什么呢?要选择安全的场地,在自然结冰的湖泊、江河、水塘滑冰,应选择冰冻结实,没有冰窟窿和裂纹、裂缝的冰面,要尽量在距离岸边较近的地方。

初冬和初春时节,冰面尚未冻实或已经开始融化,千万不要去滑冰,以免冰面断裂而发生事故;摔倒后要立刻跪在冰面上,并慢慢起来,如果不能及时爬起要有同伴的保护,无人陪同时要自己监视周围人的动向,防止他人撞击造成意外伤害,下面具体的来了解一下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短道速滑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当时加拿大的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常到室内冰球场上练习,随之产生了室内速度滑冰的比赛,20世纪初,这项比赛亦逐渐在欧洲和美洲国家广泛开展。1992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次、半决、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4-8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预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之后进行的比赛站位由上一场比赛的成绩决定,排名第一则站一道,以此类推。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当地时间2017年3月12日, 2017短道速滑世锦赛在荷兰鹿特丹收官,中国队在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范可新、郭奕含、臧一泽和林悦获得冠军。

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4-8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最新规则规定,预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之后的比赛按照上一轮比赛的成绩确定站位,成绩好的站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场地周长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速度滑冰的规则3速度滑冰跑道多少米

111.12米。直道宽不小于7米,弯道半径8米,直道长28.85米。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项目,全称短跑道速度滑冰,于19世纪80年代起源于加拿大。短道速滑比赛场地的大小为30×60米,跑道每圈的长度为111.12米。

短道速滑比赛采用淘汰制,以预赛、次赛、半决赛、决赛的比赛方式进行。4-8名运动员在一条起跑线上同时起跑出发,最新规则规定,预赛站位通过抽签决定,之后的比赛按照上一轮比赛的成绩确定站位,成绩好的站内道。比赛途中在不违犯规则的前提下运动员可以随时超越对手。

一般情况下,500米、1000米等短距离比赛由4名选手同时出发;1500米以上的长距离比赛由6-8名选手同时出发,只有每场比赛获得前2~3名的选手才可以进入下一轮比赛,因此比起记录,排名更加重要。

由于赛道较短,且由多位选手同时滑行,因此允许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但是推挤其他选手或阻碍前进路线的行为将被视为犯规。禁止脱离跑道、降低速度、冲撞、踢出局。违规被取消资格的选手将无法进入下一轮的比赛。

短道速滑为什么老犯规可以详细说说吗

1.首先,由于赛道较短,多个运动员同时在赛道上滑行,他们可以随意穿插。因此,比赛系统允许运动员之间进行身体接触。一般来说,有两种犯规。一是运动员出发时,滑板的任何部分都在起跑线上或起跑线上;第二,在比赛过程中,通过推搡、碰撞、脱离滑道、减速和踢出等方式阻挡和干扰其他运动员的进步的行为被视为犯规,具体规模由裁判员控制。犯规的运动员将被取消比赛资格。

2.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身体接触都会受到污染。由于短道速滑滑道较短,且多个运动员同时滑道,因此可以随意穿插。因此,比赛制度允许运动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身体接触,但那些通过推、撞、滑、减速、踢等方式阻碍和干扰其他运动员进步的人将被视为犯规。

3.奥运冠军王濛在评论中透露,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国际滑冰联合会修改了规则,并列出了各种犯规。如果有犯规,我们需要找出哪一个是犯规,以及应该施加什么惩罚。与过去相比,这一标准更加严格,尤其是在超车换道时,犯规的风险更大。这也是迄今为止冬奥会经常犯规的一个主要原因。

4.在北京冬奥会上,许多短道速滑运动员犯规,不仅是外国选手,还有中国选手。因为这场比赛也注重速度。如果速度相对较慢,就很难取得好成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加北京冬奥会,所以他们会抓住每一个机会取得好成绩。在比赛中,虽然每个人在起点站成一排,但在比赛中他们会在同一个滑梯上滑行,所以很容易出现拥挤的问题。我离运动员越近,就越容易发生事故。

5.滑动时,双手和双脚都会有摆动的痕迹。如果他们被扔到别人身上,也可能会有犯规问题。运动员在比赛中可能会遇到增强的问题,这也是非常危险的。毕竟,每个人的冰雹都非常尖锐。如果把它加在人身上,后果将是无法想象的。我希望所有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保护自己。

今天的讨论暂时告一段落,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短道速滑犯规规则,同时也期待和大家交流揭秘短道速滑犯规规则:速滑赛场上的红线与底线的实践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