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主题是吴清源自传:从江南才子到现代书法大师的传奇人生,文章中还会分析与吴清源自传相关的内容,感谢大家的支持,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前言
吴清源,一个名字,仿佛是一幅江南水乡的画卷,让人心生向往。他的一生,就像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江南才子到现代书法大师,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清源的世界,探寻他的传奇人生。
二、早年经历
吴清源,原名吴昌硕,1894年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他的家族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族,祖父吴昌硕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吴清源从小就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早年书法学习
在祖父的熏陶下,吴清源从小就学习书法。他刻苦钻研,不仅掌握了传统的书法技艺,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了。
2. 早年生活
吴清源在早年生活非常简朴。他每天除了练习书法,就是阅读各种书籍。他喜欢在江南水乡的街头巷尾漫步,欣赏那些美丽的风景,感受生活的韵味。
三、书法成就
1. 书法风格
吴清源的书法风格独特,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现代的气息。他的书法作品,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2. 书法作品
吴清源的书法作品数量众多,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江南水乡》、《山水田园》、《梅花香自苦寒来》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的书法技艺,还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四、晚年生活
吴清源晚年生活低调,但他依然坚持练习书法。他喜欢在江南水乡的家中,与朋友品茗论道,畅谈人生。
五、总结
吴清源的一生,就像一部传奇。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的书法技艺,还体现了现代的气息。他的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书法家的坚韧与执着。
表格:吴清源书法生涯重要事件
| 时间 | 事件 |
|---|---|
| 1894年 | 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市,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
| 1900年 | 开始学习书法,受到祖父吴昌硕的熏陶。 |
| 1910年 | 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书法家。 |
| 1920年 | 书法作品《江南水乡》问世,引起广泛关注。 |
| 1930年 | 书法作品《山水田园》问世,被誉为“现代书法经典”。 |
| 1940年 | 书法作品《梅花香自苦寒来》问世,成为传世之作。 |
| 1950年 | 晚年生活低调,但依然坚持练习书法。 |
| 1970年 | 去世,享年76岁。 |
吴清源,一个传奇的名字,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他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的书法作品,不仅展现了传统的书法技艺,还体现了现代的气息。他的传奇人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
不是。
吴清源先生被称为“棋圣”虽然加入日本籍,不光不是汉奸,反且是中日和平与友好合作的重要推动者。
2014年4月,吴清源获得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颁发的“特别贡献奖”;同年8月,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颁发的“和平发展贡献奖”,被称为“中日友好使者”;同年11月,获得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围棋发展杰出贡献奖”
吴清源先生于1914年6月12日出生于中国福建省福州市的名门望族,后来东渡日本,之后加入日本籍,是世界围棋革命的推动者与实践者,有“棋圣”之称。
扩展资料:中国有许多人,尤其是围棋界的人,都对吴清源先生有很高的评价。
1、金庸对吴清源的评价
我最敬重佩服的两个人,古人是范蠡,今人是吴清源。在两千年的中日围棋史上,恐怕没有第二位棋士足与吴清源并肩。这不但由于他的天才,更由于他将这门以争胜负为惟一目标的艺术,提高到了极高的人生境界。
2、聂卫平对吴清源的评价
吴清源老师温厚长者,贡献与无私为棋界罕见。吴清源一生执着棋艺,心无旁骛,他也是这么要求其他棋手的。……当年他生活在日本,他在日本下棋,条件是非常的,可以想象的苦。
而且日本当时军国主义(思想)那么严重,严重的排华、反华。他在那个时候能生存在日本,本身就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我觉得他加入日本籍是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清源
除了惊人的棋力之外,吴清源还培养了林海峰、芮乃伟两个徒弟。
林海峰,吴清源大弟子,日本六位著名超一流棋手之一,以其厚实均衡、韧性极强、不易被击倒的棋风,被棋界称为"不死鸟""长青树",曾是日本围棋史上最年轻的名人得主,在日本棋坛创下多项空前纪录,1990年获第三届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冠军。
芮乃伟,吴清源关门弟子,是世界围棋史上第一个女子九段棋手,从1993年至2003年之间的十次世界女子棋战中八夺世界冠军,横扫世界女子棋坛,为当之无愧的女子第一人,更难得的是,她五十多岁还活跃在棋坛,并在2017年全运会中重登冠军宝座。
吴清源初露头角的故事非常有趣。他的父亲曾留学日本,回国后在段棋瑞手下当"部员"闲职,家境很穷,仗着"围棋"有几度散手,常常和别人赌赛,每局赌一两个银元。有一次,吴清源的父亲和一个叫林贻堂的福州名手下棋,赌注是五块银元,这赌注是很高的了。不知是心理紧张还是实力本来就不如人,总之未至中局,就给别人占尽上风。吴父眉头一皱,借如厕为名,跑开思索挽救的方法。
林贻堂等得不耐烦了,对旁观者嘲骂吴父借故遁逃。这时吴清源忽然说道:"我替父亲下几步好不好?"当时吴清源还只是七八岁的小孩子,未和人正式对过局,林贻堂大笑道:"你输了你爸爸会认数吗?"吴清源道:"怎见得是我输呢?等我输了你再说不迟,我没钱就脱衣服给你。"林贻堂一点也不把这个小孩子放在眼里,就和他当玩儿般,把棋继续下去。令人惊讶的是,吴清源不过一二十手就扭转大局,转败为胜。林贻堂不服气,再和他下一局,赌注十元,结果又输。事后父亲问他:"我又没教你下棋,你几时学会的?怎么这样大胆?"吴清源道:"我天天看你下棋,不学也会啦,我是看准能赢才动手的呀。"
一九二四年,吴父因患肺病治疗无效,不幸去世。当时吴清源年仅十一岁。父亲丧事办完之后,今后如何生活,成了孤儿寡母最担心的问题。虽然吴清源已经知道家境败落,苦日子就要到来,但他仍然每天打棋谱,埋头研究围棋。有人规劝他:"不要整天下棋,下棋没有用,将来能拿下棋吃饭吗?"吴清源却回答说:"能,我将来就靠下棋吃饭。"
不久以后,吴清源"围棋神童"之名大着,段祺瑞知道了,特地叫人找他去下棋。段祺瑞的棋艺自夸是"七段",大约非常于日本的四段。第一局吴清源不敢赢他,可是段棋瑞已看出他的实力,对他说:"你不要害怕,你能赢我我才高兴。"果然以后再下,就都是吴清源赢了。别人如果下棋赢了段祺瑞,这位好胜的军阀会不高兴,但输给吴清源这个小孩却很开心,每月还给吴清源一百大洋的工资,让他每天早晨到北京吉万亿胡同的私宅下棋。这一下把当初规劝吴清源的亲友堵得哑口无言,也为早年吴清源专心研究棋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棋坛鬼才1926年,日本的井上孝平五段(日本围棋等级共分九段,至五段已算高段)到中国游历,在北京的青芸阁茶楼与13岁的吴清源对局,吴清源"打黑手"(下围棋持黑子的先下,打黑手等于象棋中的被让先)胜。继之而来的是岩本熏六段,让吴清源二子,吴又胜。还有少年桥本宇太郎来和和吴清源下过几局考试棋,互有输赢。
日本以前棋段的评定非常严格,除了实力还要讲资历,等闲不能"入段"。13岁的吴清源能与高段互有胜负,传至日本,令日本棋手大吃一惊。当时日本的八段"准名人"(九段又称"名人")濑越宪作看了吴清源的棋谱,认为他有少年秀策的棋才,遂为他到日本去留学围棋四处奔走。吴清源即拜濑越宪作为师,当时年仅15岁。
吴清源到日本后,日本棋院根据考试棋成绩给他"三段格",他到日本不久,就和当时唯一的"九段"本因坊秀哉连下三盘。照棋院的规则,入院之前必须经过考试,三段与九段对局是"二三二",即第一盘让二子,第二盘让三子,第三盘让二子,吴清源连胜三局。接着他与日本棋院从三段至六段的少壮棋士下过十局,都是下平手,十局总结,吴清源九胜一负,震动日本棋院。第二年他首次参加日本棋坛的"大手合"(即公开赛),以全胜晋升为四段。至19岁又再升为五段。20岁时,他通过深入研究,基于稍损局部以图大局的想法创了围棋新布局法,打破了以前"金角银边石肚子"的观念。日本棋坛称他为"鬼才"。
吴清源打遍日本无敌手,但却由于生病等原因很迟才升九段(1950年2月,日本棋院才正式授他九段),他的后进藤泽库之助由于在大手合比赛上战绩骄人升为九段,时人认为过去吴清源对藤泽胜多负少,也该有九段资格,于是在举行了吴与高段者赛,吴清源大比分获胜升为九段,之后与藤泽大战三次十番棋,虽然棋局极为惊险难解,但最后总是吴将藤泽降级,最后一次十番棋时,藤泽甚至怀揣辞呈,抱着不获胜就脱离日本棋院不做职业棋手的强烈胜负心来决战,无奈最后仍是落败,以至于和吴清源差两段之多,非常于吴清源是十一段。
吴清源不但天赋异禀,努力程度也超乎常人。他小时候坚持打棋谱,左手拿书右手摆棋竟到了手指略微变形的程度。直到九十高龄,吴清源还是不停地研究自己提出的"二十一世纪围棋",令人最为惊叹的就是吴老摆棋的精神,刚刚还是略带无精打采的神色,一旦坐在棋盘前面却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新的想法不停地摆出来,奇思泉涌,目光炯炯,令一旁的职业棋手都大为赞叹。
地位:自1939年至1956年,在十番棋擂台击败了同时代所有超一流棋手,令当时日本棋坛所有顶尖人物全部降级,创造了围棋界的“吴清源时代”,被誉为“昭和棋圣”。
主要成就
实战成绩
1933年,吴清源十九岁,升为五段。这年春季比赛中得第二名,秋季比赛中与木谷实并列第一。同年,读卖新闻社发起优秀选手选拔赛,吴清源在选拔赛中连胜劲敌木谷实和桥本宇太郎,取得与名人秀哉进行最后对决的权利。
这局棋吴清源执黑先行。他起手使用了“三三、星、天元”的布局。第一子下在右上角“三、三”的位置。这在秀哉的棋派来说,叫做“鬼门”,是禁忌的走法。第二步黑子下在左下角星位。第三步下在天元。这一创新的走法轰动了日本棋界。
但是,本因坊秀哉知道吴清源的实力,没有轻敌。吴清源几次下子使秀哉难以应付,他只得多次宣告暂停,回家与他的弟子们共同研究如何应付。因此,这局棋延长到次年1月29日才结束,下了三个月。在这期间,吴清源同时要参加秋季比赛和新闻社主办的比赛等十一局棋。结果秀哉以两目取胜。
据说,秀哉之所以能取胜,是因为他的弟子前田陈尔帮他出了一好着,即第160那一子。许多人认为,秀哉屡次提出暂停,回去和弟子们研究,把一局棋延长三个月,未免不公正。从此,日本棋院规定以后每局比赛必须当天结束,不得拖延。赛后,民意调查中显示,吴清源在日本的知名度仅次于天皇。
1935年3月,濑越宪作、铃木为次郎对吴清源、木谷实的“报知相谈棋”对局开始。最终吴与木谷执黑1目胜。
1938年本因坊秀哉宣告引退,在引退前和木谷实下了一盘叫作引退战的棋。结果木谷实胜了。按理,木谷实应当是本因坊秀哉告退以后棋界第一人了。但是,人们认为还有吴清源在。
究竟谁是第一人,还得清源和木谷实决一雌雄。于是,读卖新闻社发起木谷实与清源十盘决胜战。从此,吴清源十番棋时代开始。
1939年10月,吴清源与木谷实开始“镰仓十番棋”比赛。到第六局时,吴以五胜一负把木谷实降为“先相先”手合。至1941年,吴最终以六胜四负战胜木谷实七段。
1941年6月,吴清源与雁金准一的十番棋开始。至1942年,吴清源四胜一负领先,因顾及名誉问题,雁金退出比赛。
1942年年底,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十番棋开始。按规定对局为藤泽定先。至1944年,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的十番棋结束。吴清源四胜六负,手合不变。
1946年,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的十番棋开始。至1947年,吴清源和桥本宇太郎的十番棋弈至第八局,吴以六胜二败的成绩将桥本降为先相先手合。1948年,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八段)十番棋结束,吴六胜三负一和。
1948年1月,吴清源与坂田荣男(先相先)三番棋举行,吴三连胜。
1948年7月,吴清源与岩本熏本因坊的十番棋开始,至11月吴以五胜一负将岩本降为先相先手合。至1949年,吴清源与岩本熏十番棋结束。吴清源七胜二败一和。
1950年,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本因坊的第二次十番棋开始。1951年8月吴清源与桥本宇太郎本因坊十番棋结束,成绩五胜三负二和。
1951年,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的第一次十番棋开始。至1952年,吴清源在十番棋中以七胜二负一和的成绩击败藤泽库之助九段。
1953年,吴清源与藤泽库之助的第二次十番棋开始。进行到第六局,吴五胜一败将藤泽降为定先手合。
1954年,吴清源与坂田荣男的十番棋开始。吴六胜二败将坂田降为定先手合。
1955年,吴清源与高川格的十番棋开始。至1956年,吴清源在十番棋前八局中六胜二负,将高川格(七段)降为先相先手合。最终吴六胜四负。
1958年,吴清源在第一期日本最强者决定战(名人战前身,读卖新闻社主办)中,以八胜二负的成绩夺冠。
1960年,吴清源在第三期日本最强者决定战中,和坂田荣男并列冠军。
1939年到1956年是吴清源的全盛时代,被称为“吴清源时代”。
二战初期,在日军铁蹄横扫中国和东亚大陆的同时,棋士吴清源在日本本土上孤军奋战,仅凭个人之力,在震古铄今、空前绝后的十次十番棋中,战胜了全日本最顶尖的七位超级棋士,并把所有的对手打到降级,不是降为相差一段的先相先,就是降为相差二段的定先。
迫使败者改变交手身份以表示弱者不具备和强者公平竞争的能力,直至后来无人可战,升降十番棋不得不结束。吴清源成为当之无愧的棋坛第一人,被誉为“十番棋之王”“昭和棋圣”。
扩展资料
吴宣称一生追求和谐,并以《中的精神》为其自传做名。但综观吴清源的一生,我们看到更多的却并非和谐,而是执著,或说是固执。
也许正因为这样,追求和谐、平和才成为吴先生的一种愿望。对棋的执著追求是一个方面,在其他方面,吴清源也是极端执著。可以说,只要他认为对的,只要他看准了的,他一定会坚持到底。
到日本学棋刚站稳脚跟,吴清源就加入了红教。红教起源于中国,教义是“灵魂相互和谐、合作、和平共处”,“不语政治,世界无国境”,是鼓吹中日亲善、不问政治的投降派组织。日本战败后,这一组织虽然已消亡,但吴清源一直声称红教的教义直到现在他仍然遵守。
后来吴清源加入了日本专门骗人钱财的邪教组织玺宇教,其执著程度让人不可思议。在日本政府取缔这一组织的过程中,吴清源还曾进行过抵抗。到现在为止,吴清源从未承认自己在这方面有任何过错。
1928年,吴清源14岁到日本。在中国,吴清源看到的是一幅穷困潦倒的社会景象,在街上讨饭的比比皆是,而到日本后,日本社会的相对富足,社会治安相对较好的现状给了吴清源深刻印象。
虽然中日关系不好,日本人“却很温暖地欢迎我”,这使吴清源有了“到家”的感觉,马上产生了归属感。这种感觉伴随了吴清源的一生,也是吴清源所谓汉奸行为的根源。
1932年,吴清源提出加入日本国籍,遭到在日华侨和中国大使馆(加入日本籍必须取消本国籍)的一致反对,就连其老师濑越先生也并不支持。这时吴清源性格中的坚韧和执著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经过4年的不懈斗争,动用了各方面关系,最终还是日本外交部的清水薰三找到中国使馆,进行了威胁恐吓,才使中国方面被怕放弃了吴清源的国籍。吴清源终于如愿以偿成为日本国民。从此,吴清源完全站在了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日本侵华战争(吴称日中战争)爆发后,吴清源表现得相当积极,在后方积极参与支援活动。
1941年,吴参加了棋手组织的“棋道报国会”,通过下棋到军营劳军。
1942年应南京“汪伪”政府顾问青木一男的邀请,随同濑越到中国劳军。到达上海以后,饭店旁就有人贴上“杀死夷化汉奸吴清源”的标语。吴清源说:“因为中国人认为我去慰问鼓励日本军人,是严重出卖祖国”。
但他本人对此颇不以为然。吴说:“我相信天意是要中日亲善的,但中日亲善也不是马上就可以解决的。我信仰的红会就说‘不语政治,世界无国境’,所以我也在超越民族或是国家的心理。”
吴清源当时已经超越了民族和国家,认为日本统治中国是必然的,是中日亲善的必然过程,中国人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这些吴清源也从来没有否认,而是一直津津乐道,认为符合自己所谓“中的精神”。
不过吴清源毕竟没有忘了自己是中国人,在许多属围棋迷的日军写信给他时,总是回信请他们“别太虐待中国人”。就是这一句令中国人心寒的话,也一直被吴清源反复提起,作为自己做得好事让大家记住。
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政府将吴清源收回,剥夺其日本国籍,授予中国国籍。对这一点,吴清源很是不满,认为中国政府并没有征求其个人意见,但因为日本战败,虽然有怨言也不敢说出来。
虽然其后几十年,吴清源没有日本国籍,但他却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中国人,而认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日本人,并为争取日本国籍锲而不舍的奋斗,最后终于如愿以偿。
应该说,吴清源本人是相当矛盾的。虽然“根在北京”(吴清源语),但一直以自己是日本人为荣,即使战争时期,也完全站在日本人一方。华人世界给了吴极大的荣誉,吴在欣然领受的同时,心里也免不了有些惴惴不安。
从我们中华民族来说,对吴清源可以说既爱又恨,充满着矛盾。当吴清源战胜一个个日本高手的时候,我们欢呼雀跃,捧其为民族英雄。当吴清源劳军时,我们大骂其为汉奸。
吴清源要改为日本籍,国民政府进行了坚决抵制,拖了四年之久。在抗战胜利后,立即剥夺其日本籍,授予中国籍。能给予的荣誉给了很多,很多时候闭口不提其是非,以至很多人都错以为吴就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我们中华民族是宽容的,有时候宽容的有些不合情理。有些人做了汉奸,但做得冠冕堂皇,甚至被人敬仰,我认为这是十分危险的。
反过来,我们又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手段。对吴清源这样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通过感化,使其彻底为日本服务,可以影响多少人呀,最起码对中国在战时的士气是严重的打击,这一点抗战时大家就看得很清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清源
关于吴清源自传:从江南才子到现代书法大师的传奇人生和吴清源自传的分享今天到这里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