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NBA开始试验使用三分线来刺激比赛,并在1980年开始实行正式规则。这个举措让比赛更加精彩、刺激,并且改变了篮球比赛中的策略。
三分线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初,那时候的规则为投篮朝下打板得2分,投篮朝上得3分。但是由于这个规矩太过复杂和容易引起争议,所以很快就取消了。
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NBA开始寻求一种能够刺激比赛、增加其可收视度的方式。于是他们开始实验性地在比赛场地上画上三分线,以测试比赛中三分球的效果。
从1979到1980年,NBA对三分线进行了试验性实施。次年,NBA正式宣布三分线成为官方规则。
在试验阶段,NBA设置的三分线距离14英尺(约合4.26米)。这比现在的三分线要近得多。然而,这是NBA在一篮球赛事中正式使用三分线,这一举措极大地改变了比赛的态势。
三分线的引入给比赛策略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攻防两端。攻方需要更好的外线技巧和更强的投篮能力,而防守方也要更聪明灵活、更具反应力。
三分球的引入增加了篮球比赛中决胜的可能性。它也使攻方和防方都需要更加出色的技巧和策略来适应比赛。篮球比赛的战略性在NBA加入三分线之后得到了进一步提升,比赛也变得更加的刺激。
随着NBA和其他不同级别的篮球比赛都引入三分线,球员对三分球也有了很高的技巧要求。包括球员如何判断投篮距离、如何选择更好的投篮位置、如何更好地传球和释放球顶的压力等等。三分球已成为现代篮球中不可或缺的策略。
三分线最初设置的距离是14英尺,但是在1994年,NBA决定将距离缩短至22英尺(约合6.7米)。
接下来,在1997年和2008年,NBA对三分线进行了两次调整。1997年,他们将三分线的底角距离从22英尺缩短到了21.75英尺(约合6.63米)。而2008年,NBA将三分线再次从底角距离调回到了22英尺。
三分线的引入强化了篮球比赛中的策略性、增加了比赛的可看性和精彩程度。由于三分线的引入,球员们在投射距离、投球位置和球路控制等方面都提高了技巧水平。尽管三分球技术日趋精进,但其仍然是一项极具挑战和棘手的技能,因为它需要极佳的投球能力、判断力和进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