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2017年澳网:一场网球盛宴的精彩回顾的相关内容,同时也会简要分析2017年澳网的重要性。
2017年,对于网球爱好者来说,无疑是充满期待的一年。澳大利亚公开赛(简称澳网)作为网球四大满贯赛事之一,在墨尔本举行了盛大的比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2017年澳网的精彩瞬间。
一、赛事概况
2017年澳网于1月16日至1月29日在墨尔本公园举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网球选手参赛。以下是澳网的一些基本信息:
| 项目 | 内容 |
|---|---|
| 比赛地点 | 墨尔本公园 |
| 比赛时间 | 2017年1月16日至1月29日 |
| 参赛选手 | 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网球选手 |
| 冠军 | 男子单打:拉斐尔·纳达尔(西班牙)女子单打:卡洛琳娜·普利斯科娃(捷克) |
二、焦点赛事
1. 男子单打:
* 拉斐尔·纳达尔(西班牙)夺冠:纳达尔在决赛中击败了安德烈·鲁宾(阿根廷),成功卫冕澳网冠军。这也是纳达尔职业生涯第11个大满贯冠军。
* 费德勒与德约科维奇的精彩对决:在半决赛中,费德勒与德约科维奇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较量。费德勒以3-1战胜德约科维奇,晋级决赛。
2. 女子单打:
* 卡洛琳娜·普利斯科娃(捷克)夺冠:普利斯科娃在决赛中战胜了斯洛伐克选手安娜·卡洛琳娜·施瓦茨,夺得职业生涯首个大满贯冠军。
* 哈勒普与普利斯科娃的巅峰对决:在半决赛中,哈勒普与普利斯科娃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对决。普利斯科娃以2-1战胜哈勒普,晋级决赛。
三、赛事亮点
1. 中国选手的表现:在本届澳网中,中国选手张帅和郑赛赛分别闯入了女单八强和女双决赛。张帅在八强战中与哈勒普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最终以3-2战胜对手。郑赛赛与搭档段莹莹在女双决赛中输给了澳大利亚组合巴瑟尔和麦克尼尔。
2. 年轻选手的崛起:在本届澳网中,许多年轻选手表现突出,其中不乏一些新星。例如,澳大利亚选手亚历山大·兹维列夫在男单比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最终闯入八强。
3. 球迷的狂欢:澳网期间,墨尔本公园成为了球迷的狂欢之地。来自世界各地的网球爱好者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场网球盛宴。
2017年澳网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网球盛宴,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在这场赛事中,我们见证了纳达尔和普利斯科娃的夺冠时刻,也见证了年轻选手的崛起。相信在未来,这些选手将继续为网球事业贡献力量,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瞬间。
澳网最长时间比赛是德约科维奇vs纳达尔。
在2012年澳网决赛,纳达尔7-5,4-6,2-6,7(5)-6,5-7负于德约科维奇。全场比赛耗时5小时53分钟,此役也是纳达尔耗时最长的比赛。
诺瓦克·德约科维奇(Novak Djokovic),1987年5月22日出生于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职业网球运动员。2003年,德约科维奇转为职业球员,开始职业生涯。2007年,世界排名升至第三。2008年,首次获得澳网冠军。2011年,获得温网和美网冠军,世界排名升至第一。
014年12月18日,德约科维奇第4次获2014年ITF年度冠军。2015年2月1日,德约科维奇击败英国选手穆雷夺冠,这是德约科维奇第五次夺得澳网男单冠军。
在澳网史上耗时最长的比赛TOP5分别是:
1、德约科维奇vs纳达尔,2012决赛,5小时53分钟。
2、穆雷vs科基纳吉斯,2023,2023第二轮,5小时45分钟。
3、纳达尔vs梅德维德夫,2022决赛,5小时24分钟。
4、卡洛维奇vs泽巴洛斯,2017第一轮,5小时22分钟。
5、纳达尔vs沃达斯科,2009半决赛,5小时14分钟。
一场悬念和精彩程度同样张力十足的五盘大战之后,第35次“费纳决”在墨尔本完美落幕,这是费德勒和纳达尔第九次在大满贯决赛中遭遇,距离上一次,也就是2011年法网已经过去了五年半时间。当很多人认为属于他们的时代早已结束,费纳决,至少是大满贯决赛上的费纳决,也已经随同那个时代一起落入历史的尘埃时,他们却联袂用一场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回归告诉我们,心若在,梦就在,他们不会轻易走进历史。
这场“费纳决”为什么比过去八场更加令人激动人心呢?从排名来看,赛前纳达尔第9,费德勒只有17,两人早已不是2009年在澳网决赛时的世界前二;其次是年龄,费德勒甚至已35岁高龄,纳达尔也迈入30+;最后是伤病,在经历了2016年下半年的伤病困扰后,这仅仅是两人复出后的前两项赛事,连一向自信的费德勒赛前都说目标仅仅是八强或四强。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赛前几乎没有人把二人列入夺冠热门行列,而排名的原因更是让人一度担心他们有可能在第三轮中提前遭遇。
但现实终于给那些“费纳”唱衰者们一记响亮的耳光:对这样两位伟大的冠军,永远不能用排名去低估他们的实力和冠军的心!而高质量的比赛又告诉我们,“费纳决”的精彩程度绝对不会输给时间!在本届澳网中,两位选手一步步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最终让巅峰对决重现罗德·拉沃尔中心球场,以费德勒的性格,我们大可不必担心他会像桑普拉斯那样急流勇退,而纳达尔在重新收获信心后,也势必在自己最爱的红土场发起反扑,我们心念念的“费纳决”下一次在大满贯决赛中上演,或许不会再让我们等待五年半那么久。
过去十多年时间,“BIG4”一直是男子网坛的主旋律,四个人的各种排列组合“XX决”每场都是焦点,可为什么偏偏“费纳决”那么让人念念不忘呢?最重要的是两人一个优雅飘逸,一个刚猛顽强,这种差异化的球风让比赛本身观赏性十足。作为史上最伟大的选手前两名,他们的每次交手,特别是在大满贯当中的比拼,都可能直接改写网坛的历史。另外,费德勒作为网球史的“GOAT”,对其他选手几乎都是战绩领先或者接近,但他面对纳达尔的各项数据却是一边倒的落后,正是两人的这种相生相克让争议永远存在,也成为永不过时的话题。
而在“费纳决”之后的“德穆决”呢?德约和穆雷已占据了世界前二很长时间,他们有一点甚至是“费纳”没有做到的,那就是在四大满贯决赛中都相遇过,可“德穆决”的影响力为什么始终无法与“费纳决”媲美?首先德约和穆雷两人比赛风格有些类似,这也让他们的比赛精彩有余而张力不足。另外有“费纳决”经典在先,其他对抗想要超越谈何容易,就像当年“费纳决”取代“桑阿决”时,也并非一朝一夕,况且“费纳决”目前仍在继续。还有一点不可忽视,两人的大满贯数量距离“费纳”还有些差距,“费纳”已合力拿下了32个,而“德穆”目前只有15个,不足“费纳”的一半,况且两人在今年也马上要迈入30岁。
所以,感恩史上最伟大的两位选手同生在一个时代,又联袂奉上了这一场经典对决吧。这一次“费纳决”好久不见,而下一次,相信不会太久。
先说兹维列夫。首先,频繁上网很消耗体力,但是兹维列夫的打法真的太省力了!像打乒乓球一样的正手拉球,反拍又是过网点极低的切削,整个人动作幅度非常小,极大地节省了体力,从而全场一百多次的上网他始终都能保持专注力。第二,兹维列夫控球能力太强了。反手切削一个直线一个斜线,正手借力打直线都是将将压在线上。网前控球预判处理能力都是顶级的,穆雷直线斜线的穿越点都被封死,反观去年温网拉奥尼奇也是打发上,但是被穆雷频频打穿越。第三,兹维列夫比赛的心态非常好,自己的发球局毫不犹豫地发球上网,说明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充分的信任。而且一般大赛经验少的球员在自己的发球胜赛局都会有心理波动导致最后输球,典型的体现在今年澳网奥斯塔彭科打普利斯科娃时5:2领先最后还是输球。但是兹维列夫自己发球胜赛局完全顶住压力顺利拿下,最后胜利的时候也是释放了自己。
再说说穆雷。穆雷本身是打反守反击战术的球员,在穆雷的发球局与兹维列夫底线相持时,兹维列夫切切挡挡,软绵绵的球让穆雷很难受,穆雷回球也不拉开角度,更打不出速度。而有时候兹维列夫回球角度拉的很开,穆雷倒是能搏出一个制胜分。可以说今天由于兹维列夫切削上网等多变的击球方式,穆雷一直没有找到自己的节奏,最后输球也是没脾气。
最后看看下一场兹维列夫打费德勒。费德勒的进攻性打法,在兹维列夫回球偏慢时一定会上手打开角度两三拍内就能建立起优势。加上费德勒网前技术并不差,所以这一场球应该会节奏很快,很好看。
感谢您的阅读,2017年澳网:一场网球盛宴的精彩回顾和2017年澳网的内容到此结束,下次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