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摇滚七十年代: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篇章的知识分享,同时也会涉及摇滚七十年代的相关问题,期待为您解惑,下面我们开始吧!
上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充满激情与变革的年代。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摇滚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席卷全球,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今天,让我们一起回顾那段热血沸腾的摇滚七十年代,感受那个时代的青春与梦想。
一、摇滚七十年代的背景
1. 社会环境:
* 政治变革:冷战时期的紧张局势逐渐缓和,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变革不断涌现。
* 经济复苏:二战后,各国经济逐渐复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文化艺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2. 文化氛围:
* 反叛精神:摇滚音乐传达了一种反叛精神,对传统的权威和规范进行挑战。
* 个性张扬:七十年代,人们追求个性解放,摇滚音乐成为表达自我、张扬个性的最佳载体。
二、摇滚七十年代的代表人物与乐队
| 乐队/人物 | 事迹/作品 | 影响 |
|---|---|---|
| 皇后乐队 | 《波西米亚狂想曲》、《AnotherOneBitestheDust》 | 摇滚音乐的代表作,影响深远 |
| 爱丽丝乐队 | 《SweetChildo'Mine》、《ParadiseCity》 | 朋克摇滚的领军人物,极具影响力 |
| 滚石乐队 | 《StartMeUp》、《YouCan'tAlwaysGetWhatYouWant》 | 经典摇滚乐队的代表,拥有无数经典作品 |
| 红辣椒乐队 | 《SweetChildo'Mine》、《ParadiseCity》 | 朋克摇滚的领军人物,极具影响力 |
| 乔治·哈里森 | 《HereComestheSun》、《Something》 | 独具特色的吉他演奏,为摇滚音乐注入新的活力 |
三、摇滚七十年代的音乐风格
1. 经典摇滚:以皇后乐队、滚石乐队等为代表,注重旋律和和声,风格多样。
2. 朋克摇滚:以红辣椒乐队、性手枪乐队等为代表,节奏快速,歌词直接,充满反叛精神。
3. 重金属:以黑色安息日、铁娘子乐队等为代表,音量巨大,节奏强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四、摇滚七十年代的影响
1. 文化影响:摇滚音乐成为七十年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一代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2. 政治影响:摇滚音乐传递的反叛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变革。
3. 艺术影响:摇滚音乐为其他艺术形式提供了灵感,如电影、戏剧等。
摇滚七十年代,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篇章。那个时代的摇滚音乐,以其独特的魅力,影响着一代人的成长。如今,让我们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摇滚七十年代带来的无尽魅力。
这个乐队并不存在。
20世纪70年代的韩国,在朴正熙的统治下,由于夜禁和大麻等问题掀起的风波使得文化的发展陷入到黑暗期中。影片正是以其为背景,把摇滚音乐作为年轻人内心深处的不满呐喊和反抗意识的载体。位于首尔会贤洞的俱乐部原址是70年代年轻人活跃的时尚地标,在实行夜禁制度的当时来说属于非法经营的歌舞夜总会,却也被称作是“整个城市唯一让人感觉到心脏是在跳动着的地方”的年轻人的圣地。
电影只是导演崔浩借人和事来暗喻社会现实,并不真正存在这么一个乐队。所以,也没有什么歌曲。。。
七十年代
Led Zeppelin(齐柏林乐队)
(在奥运会闭幕式上“伦敦八分钟”环节,那个白头发的吉他乐手就是齐柏林的主吉他手,吉米-佩奇)
——Stairway to heaven
----when the levee breaks
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
迷幻摇滚、前卫摇滚,艺术摇滚,对西方文化有深远的影响。专辑《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在美国排行榜上难以置信地共停留14年,741周.
[经典之作]
A great day for freedom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成为《迷墙》中的金曲
wish you were here--------乐队献给队友,天才音乐人Syd Barrett的
Eagles(老鹰)
其专辑《Eagles: Their Greatest Hits 1971-1975》和专辑《Hotel California》最为有代表性,其中单曲Hotel California更被美国“第二国歌”
[经典之作]
----Hotel California
----desperado
八十年代
Guns and Roses(玫瑰与枪炮)
美国乐队,以硬摇滚,流行摇滚为其风格,最有代表性的一张专辑----《毁灭的欲望》~在世界范围内估计卖出超过3000万张
[经典歌曲]
Don't Cry----------------------------骨灰级的
November Rain------------------------已成摇滚界的圣歌之一
14 years和Civil War也很好听
U2
爱尔兰班霸,80年代至今最有代表性的一支;因其良好的形象被作为爱尔兰的标志之一,这也是乐队少有的待遇~
------- with or without you
------- all because of you
--------欧洲国家杯u2-beautiful day
--------经典摇滚柔情-if god will send his angels
<日本>
x-japan:玩视觉摇滚的,在亚洲是开山鼻祖的地位;衣着鲜亮怪异,表演场面华丽炫目,但是乐队作曲相当讲究精致,也有着东方的独特魅力。
[代表作品 ]
----Kurenai
----Art of life
----Tears
----Foever love
什么是摇滚
(转于交大日新论坛)
究竟什么是摇滚,这个问题需要回答千百遍,事实上只要有新一代出现在音乐的殿堂,这个问题就会被再度提起,那么,什么是Rock N’ Roll呢?首先,摇滚不仅是一种音乐形态,实际上它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哲学“,也正因为如此,摇滚乐才有别于一般流行音乐(Pop Music)。虽然现在一些歌手在演奏中使用吉它Solo,并使用了很多回授(Fadeback)、失真(Distortion)等效果器,鼓的部分也跟真的一样十分Heavy,但是由于在创作时缺少了“精神“这一主旨,因此充其量也只是用“摇滚“包装的流行音乐罢了。
“精神“其实用一字即可形容,那就是“变“。早期的Rock结合了蓝调与乡村音乐(Blues& County),而实际上这两种乐风在当时的观念中是互相矛盾的。当时五六十年代的美国种族歧视依然十分深,黑人与白人在生活习惯及人文思想上有很大不同,甚至在传统上就是白人听乡村音乐,黑人听蓝调或是福音音乐(Gospel Music),彼此界限分明。而如今的Apollo却被视为现代美国音乐的奇葩,真是风水轮流转。当时有许多的音乐人对这种划分不满,于是将这种音乐揉合在一起,形成了摇滚乐的形态。早期的艺人有如:Buddy Holly& The Cricket,、Bill Haley& The Comets、Chuck Berry、 Elvis Presley
在英国方面当然首推Beatles等,他们都是缔造这个“摇滚世纪“的元勋。当然早期的摇滚只是在音乐风格上做了突破,但是到了六十年代开始,有人在它的内容上做更深刻的探讨,音乐本身就是应该反映社会现象的,而美国的六十年代可以说是多事之秋。黑白之间的抗争与冲突持续升温、鹰派与鸽派的政争、反战团体的扩散、嬉皮(Hippy)文化的兴起......这些都成为词曲作家丰富的创作素材。在这类作品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不外乎:Bob Dylan, Patti Smith, Jackson Brown, Neil Young,Stephen Nash, David Crosby, Graham Nash(即后来的C。S。N。Y。全称Crosby, Still, Nash& Young), Cr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等乐队,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可以体会出当时的美国青年的心理。
而在当时的美国西海岸又发展出“Psychedelic Rock“(也有人称之为“Acid Rock“),这实际上是一分为二的,在错误的观念中以为这种风格的音乐是在吸食迷幻药物产生了创作灵感而写出的东西,实际上它是藉由音乐将我们的冥想空间打开,而达到类似服用药物以后的效果,这是一般大众误解最深的一点。
早期的 Jefferson Airplane, Grateful Dead, The Byrds, The Doors等都是这类音乐的佼佼者。在这个时期英国方面在前卫摇滚(Progressive Rock)上有很好的成绩,例如 Genesis, King Crimson, Pink Floyd等乐队。
和美国乐坛上的发展相互辉映的七十年代初期,可以说是摇滚的全盛时期,一些硬摇滚(Hard Rock)的乐队如: Deep Purple, Buchman Turner Overdrive,Led Zeppelin, Kiss, Aerosmith, Mott, The Hoople, Black Sabbath,Uriah Heep, Alice Cooper, Blue Oyster Cult, The Who都是大家所熟悉的甚至到九十年代的今天仍然屹立于国际歌坛,当然他们在乐风上已经有很大的改变,而七十年代中期后,由于Disco音乐的出现兴起,使摇滚步入了真正的黑暗期,一些老牌乐队抵挡不这阵Disco风,纷纷改弦易辙,而在这个时候却有一群年轻的音乐人发展出另一类Rock--朋克摇滚(Punk Rock),它的中心思想是只要想玩音乐就可以玩,不一定要讲求技巧或是乐理,重要的是在情绪的发泄上,因此在乐曲的结构上颇为简单,和弦的应用与鼓的节奏成为主干,这一派对后来的新音乐(Modern Rock)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到了八十年代, Hard Rock在编曲上更加细致,电吉它部分由于高科技效果器的应用,使得音色变化更多,也更加凶悍,更有些乐队受 Punk Rock的影响,衍生出了激流金属( Thrash Metal)或是速度金属(Speed Metal),而通常这类乐队对反核,反污染,甚至反拜金主义都有很深入的探讨,但是往往由于措词太直接而招致一些“社会卫道士“假道学的攻击,反而一些词义肤浅但是造型亮丽的乐队打着“Heavy Metal“的招牌大肆贩卖其“泡泡糖音乐“却受到市场的接纳,实在是令人为之气结。
九十年代呢?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了解,不用多说了吧。
如果你是刚刚进入摇滚这个领域的,不妨去找一找The Doors的作品认识一下谁是Jim Morrison,为什么他的作品会被当作文学而不只是歌词,他对六七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的批判以及对当时美国人心理的剖析,又岂是现今乐坛上充斥的风花雪月可以比拟的!而 Led Zeppelin为什么成为摇滚国度中鼻祖级的乐队?“Stairway to Heaven“为什么会受到历代乐迷们的青睐?Jimmy Page又为什么会是众多吉它手心目中的神呢?这一切的问题,只要你仔细地听一听他们的作品就会知道它们的答案了。
关于摇滚乐
“摇滚乐”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没有人能搞得清(至少在现在的中国,至少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是这样)。“摇滚乐”使大多数人能立刻联想到的是嬉皮士、酗酒、吸毒、滥交、玩世不恭、愤世嫉俗、自杀、绝望、固执、堕落、奇装异服、世界末日等等等等。
其实这些相关的联想只是一些表相,对于真正的摇滚文化,对于遮藏在这些“皮相”之下的“核”,你是否有兴趣去了解呢?真正的摇滚文化至少可以提炼出这样一个缩微的全貌:嬉皮文化、艺术摇滚、朋克乐、先锋音乐、重金属等。
50年代ROCK’N’ROLL这一词汇被创造。在我们的《学生英汉词典》里它的意思是:摇摆舞(抑或摇摆乐)。而把10多20年之后出现的PUNK(朋克)称为摇滚乐,这种注释实际上是明显错误的。ROCK’N’ROLL实际上就是摇滚乐。一般来说最初的摇滚乐大多用电吉他等演奏,极富节奏,有很强的煽动性,适于跳舞,是一种流行音乐。“摇滚乐”被创造的同时,出现了BEATNIK(比特尼克)一词,它指的是50年代末出现的一批年青人,行为乖僻、着装怪异,以此公然反抗当时的道德,藉以表现自我,被称为垮掉的一代。BEATNIK(比特尼克)之后,稍晚一点,到60年代末又出现了 HIPPY即是今天我们众所周知的“嬉皮”,HIPPY的复数HIPPIES被译为“嬉皮士”。“嬉皮”的意思是:用怪异的服装和乖僻的生活习性来表现他们的个性,来排斥固有的社会习俗和惯例的人。嬉皮文化是整个摇滚文化的基础和土壤,它的口号是“爱与和平”,这是所有摇滚乐撕去表层遮掩后最真诚的本核,是我们最终应该皈依的摇滚精神。60年代最为著名的摇滚东队是 THE BEATLES(“披头士”四人乐队,亦译为“甲壳虫”乐队)当时的车载收音机中播放的几乎全是披头士的歌曲。嬉皮文化由此开创了摇滚史上的黄金篇章,开创了一段最辉煌的摇滚盛世,令人几度午夜梦回。但嬉皮士用毒品薰出的这种自慰文化和将自身放到远离大众、远离摇滚本质的空中楼阁里的艺术摇滚亦只是昙花一现。
70年代,PUNK(朋克)这一词汇被创造,就象50年代 ROCK’ N’ ROLL被创造一样。PUNK(朋克)是被英国人叫起来的,但它最初的源头却在美国,以 MONKS(僧侣乐队)等为旗手。其中最著名的“三和弦论”是朋克乐的经典之论。朋克基督 RAMONES——拉孟氏乐队——向世人宣称:“我们是朋克,我们对三个基本和弦外的其它和弦没任何兴趣,这就足够了。”这是摇滚史上移山填海的三个和弦,拉孟氏的愤怒,咒骂,诙谐,以及一个个荒唐不经的小故事,甚或连那些漫不经心或扭曲绝望的爱情都被这三个和弦淋漓尽致地展示了出来。“三和弦论”的朋克乐是一种极其民主化、大众化的摇滚,可以很容易地勾起别人的模仿欲,吉他、贝斯、鼓,你也可以去做,许多伟大的朋克乐队就是在街头巷尾,车棚,仓库里弹响了他们的第一个音符。PUNK在《现代英汉词典》中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形容词,大致的意思是:废物、废话、小流氓、小阿飞、年轻无知的人,半朽的木头,火绒(名词);无用的、腐朽的、朋克的、颓废派的——指70年代英国青年反对以钱为中心的社会价值的运动,尤其以含暴力、粗话为特色的音乐来表达(形容词)。PUNK字面上的意思显而易见是贬意的,但字面背后关于“颓废派”的注解又隐隐有点褒奖的味道。所以关于朋克人们就始终迷迷糊糊,就始终有两种态度:有人视其为异端,渴望像当年教会烧死布鲁诺一样烧死异端。在他们眼里,朋克就是魔鬼,就是癫痫症,就是瘟神,是歇斯底里的疯狂,是肆无忌惮的自暴自弃。朋克们草率而神经质地埋葬了自己,也埋葬了这个属于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宣称:“我不这样做谁来这样做?天空之下一片浑浊。我不这样做谁会知道该怎么做?”他们只字不提爱情,他们没有明天,更不相信希望。他们不但自己这样做,并恶毒地教唆其他人也去这样做,更何况被他们教唆的多是一些孩子——一些少不更事的孩子。朋克是亚文化中的亚文化,它只是来自社会底层的街头无所事事的浪荡子们愚蠢而嘶哑的叫嚣,是年轻人荷尔蒙分泌过盛的荒唐衍生物,是末世的徽章,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一次大规模的摇尾乞怜。它不是艺术,是躁音,煽动性是它或许具备的一丁点意义。朋克应成为过街老鼠,要人人赶打。与之截然相反的是另外一些人的看法,他们热爱朋克,认为这其实是一次大规模的造反,而且造反有理。朋克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最诚实的摇滚乐,是摇滚精髓最坦荡、最狂野、最放肆的诠释,是摇滚精神的核心、灵魂与脊梁。什么是朋克?朋克是建筑在背叛基础上的对当代文明颇为精致的嘲讽与破坏,他们以为人只有勇于敢于说:不!”只有敢于去抹杀那些企图将你窒息死的清规戒律,只有敢于向发光的圣体上吐痰,人们才会不断前进,才会找到真正隶属于自己的充满真正人性的幸福。关于朋克,至少有这两种旗帜鲜明的态度。或许还有第三、第四种,但是——这些解释与观点对吗?或许。我只能说或许。
我最近一次听的国内摇滚作品是“无能的力量”还是“演义”已经想不起了。但后者在手边,可能是最近听的:)“演义”我只想说一句,唐朝老了。激情不在,但是更有理性;没有新意,但还不算是垃圾,比其他……哦,不说了,题目就是不骂中国的摇滚了:)
想想九三年拿到“梦回唐朝”时的震撼,我记忆尤新。长时间的满耳外语,突然有国人的声音,实在是高兴的不得了。那时对他们的崇拜就和崇拜LED ZEPPLINE一样。不过后来随着时间的演绎,对他们专辑的进一步解构,说句实话,他们的水平也就是一般的重金属音乐上融合了中国的文化,在特殊的年代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比之下,更具有中国音乐代表性的是老崔和当年的魔岩三杰。老崔其实是一个真正的摇滚者,在某种意义上,他可以和BOB.DYLAN相提并论。他的巅峰,我始终认为是”红旗“那张,虽然先后遭禁和解禁,被人骂的体无完肤,不论是摇滚评论还是社会评论。但是,如果你能耐心的听一次,那你就会发现很多形式下的内容。我一共听了六十次,前前后后,最多的时候是每天一次,每天都会觉得新的东西冒出来,只有一点不变,那就是对老崔的佩服。最早不喜欢权威,因此也不太把老崔放在眼里。从那以后,又回头听了他的老歌,真的是好象是走进了一个被我遗弃的天堂:)不得不说,音乐素养还是他高,就好比大家少爷和野孩子比教养一样(现在的拥迈们不要砍我)。“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其实就是早期老崔对”红旗“的一种风格尝试。他一直求变,而不囿于一格,这也正是大家骂他的原因。但是为什么我们说NEIL YOUNG是大师,就不能容忍老崔呢?的确,“力量”里是有很多电子和JAZZ的成分,其实今天音乐进一步融合,很难一定确定某种风格是否属于某种流派了。老前辈们都试过乡村等等的流派,那老崔加点其它的风格有何不可呢?
魔岩三杰,曾是我们的希望,但何勇过于纯真,张楚太是理想,豆子又那么的世故,所以注定了不会有结果。但他们的作用是无法比拟的,正是他们的成功,带动了中国摇滚的发展,才会有今天的如此之多的所谓摇滚。当然,很多人都有贡献,不是一两个人的:)
后来张炬死了,我就不再过问国内的摇滚了。其实很长时间,大家在什么是摇滚上还是很模糊的。在电台里,我听到过人说那英是摇滚,这当然夸张了。但是田姐和小谢说是摇滚就是惑人耳目了,动力火车,怎么看也不是,还有...总之,大家还没搞清谁是摇滚,倒不是说大家不好,只是说明了一点,现在音乐在融合,像六七十年代那么具有标志性的摇滚已经很少了。
但少归少,并不是说阿狗阿猫都可以玩摇滚。我们可以不玩真正的摇滚,但不可以借着摇滚的名义亵渎她。而现在的摇滚斗士们做的就是这项工作:)甚至总是那几个三和弦也叫摇滚,呵呵,不说了,又有违宗旨了。
我不相信我们没有创造力,我只知道我们曾辉煌过,看见过希望。音乐是一种沉淀,是对民族和文化的反思,也是精神的解放。自然不是无赖骂街那么简单的。摇滚要有自己的,因为她本就是民乐,所以不能强学别人的,妄自菲薄。摇滚又是一种多元的世界文化,所以也不能闭门造车,自以为是,看谁谁不对。到现在,也许是我听大不多,不关心下一代:)但是,从听的为数不多的地上和地下音乐来看,心态还是不很好。也许这句话我不配说,但我想,这里也不能顾及自己的形象了,总是要有利发展为好:)
没有菜料做不了好菜,没有生活就不会有摇滚。不知道这个比喻对否。
老实说,上面这么些东西想把Rock N’ Roll说清楚是不可能的,了解个大概吧...摇滚绝不是抱个吉他乱弹一气,绝不是一种噪音,也绝不是社会底层人才玩的。。如果说R&B是一种生活方式,那么Rock就是从生活中升华出来的东西。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精神。摇滚博大精深,oooo认为凡是流行的,只要是表现抽象的事物恐怕都可以归为摇滚。甚至可以将New Age归为摇滚!大音量,金属声不是摇滚!摇滚歌手之所以用它是为了打开你闭塞的心扉。。呵呵,这是oooo的解释,实际上这是他在宣泄自己,当然也希望影响你。
感谢您的浏览,关于摇滚七十年代:一段热血沸腾的历史篇章和摇滚七十年代的内容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