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在今天的内容中,我们将围绕飞机与高铁:谁才是出行安全的佼佼者展开讨论,同时涉及到飞机和高铁哪个更安全的相关问题,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现在马上开始!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在众多交通工具中,飞机和高铁无疑是人们出行频率最高的两种。飞机和高铁哪个更安全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争议。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一、飞机的安全性
我们来了解一下飞机的安全性。据统计,飞机是所有交通工具中安全性最高的。以下是一些关于飞机安全性的数据:
| 数据类型 | 数据 |
|---|---|
| 每亿人次飞行事故率 | 0.00005 |
| 每亿千米事故率 | 0.06 |
| 平均每百万飞行小时事故率 | 0.2 |
| 平均每百万起降事故率 | 1.2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飞机的安全性非常高。飞机为何如此安全呢?
1. 技术先进:飞机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如自动驾驶、自动飞行控制等,确保了飞行的安全。
2. 严格监管:民航部门对飞机的安全监管非常严格,从飞机设计、制造到飞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3. 应急预案:飞机拥有完善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以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二、高铁的安全性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高铁的安全性。高铁作为我国近年来兴起的新型交通工具,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以下是一些关于高铁安全性的数据:
| 数据类型 | 数据 |
|---|---|
| 每亿人次事故率 | 0.003 |
| 每亿千米事故率 | 0.003 |
| 平均每百万列车运行事故率 | 0.1 |
| 平均每百万起降事故率 | 0.05 |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铁的安全性也相当高。高铁为何如此安全呢?
1. 高速行驶:高铁采用高速行驶,减少了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碰撞风险。
2. 安全设计:高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如采用抗碰撞设计、紧急制动系统等。
3. 严格监管:铁路部门对高铁的安全监管同样严格,从列车设计、制造到运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
三、飞机与高铁安全性的对比
飞机和高铁哪个更安全呢?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对比:
1. 事故率:根据上述数据,飞机和高铁的事故率都非常低,但飞机的事故率略低于高铁。
2. 运行速度:飞机的速度远高于高铁,这意味着飞机在相同时间内行驶的距离更长,从而降低了事故率。
3. 安全性保障:飞机和高铁在安全性保障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范,但飞机的安全性保障措施更为全面。
四、总结
飞机和高铁都是非常安全的交通工具。在安全性方面,飞机略胜一筹,但高铁的安全性也相当高。在选择出行方式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来决定。
无论是飞机还是高铁,安全出行都是最重要的。在乘坐过程中,我们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如系好安全带、不随意走动等,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祝愿大家在出行过程中都能平平安安!
飞机和高铁的安全性分析
从现有的技术和历史数据来看,飞机和高铁都是相对安全的交通工具。但两者在安全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飞机更安全。
一、航空安全记录与技术创新
航空工业经历了几十年的技术发展,已经在安全性能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现代飞机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材料和科技,确保了在飞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此外,定期的维护和严格的检查流程也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安全隐患。飞机的飞行过程受到严格的监控和管制,以确保安全飞行。
二、高铁的安全性保障
高铁作为一种陆地交通工具,其安全性也得到了广泛认可。高铁轨道的设计和建造标准严格,确保了列车行驶的稳定性。此外,高铁列车也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确保乘客的安全。紧急制动系统、防撞系统等安全设施也为乘客提供了额外的安全保障。
三、比较两种交通工具的特殊情况
虽然飞机和高铁的整体安全性较高,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两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存在差异。例如,飞机在极端天气条件下的飞行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风险,而高铁则较少受到天气影响。此外,虽然航空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可能后果较为严重;而高铁虽然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较低,但在一些较小的碰撞或事故中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伤亡。但这并不意味着某一种交通工具必然更危险,因为总体来说两种交通工具的安全性都得到了良好的保障。
总的来说,飞机和高铁都是安全的交通工具。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为安全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特定的行程、天气条件等。对于大多数旅客来说,选择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都应关注最新的安全信息和公告,以确保自己的旅行安全。
1、坐飞机安全吗?2、飞机真的很安全吗?3、坐飞机安全吗?现在都不敢坐了4、飞机安全吗5、坐飞机的安全性坐飞机安全吗?1.飞机本身是安全的。2.很多朋友会认为客机坠毁时高度不高,但要明白飞机即将坠毁时高度下降很快,姿态可能不稳。3.其实只要不是坠毁失控,乘客的存活率还是很高的,因为失控的飞机根本无法跳伞。飞机的事故万时率在万分之零点零二以下,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万小时会发会零点零二起事故。但是飞在天上总是不安全,还好,我们在中国可以有其他交通工具选择,但如果在美国这种地方,他们的铁路比较落后,主要都是在航空发展。他们随便一个城市的机场都建设的非常的大,平时他们国家的人主要都是坐飞机。美国机场航站楼内的展览如果坐飞机真的有这么不安全,那航空业也不会发展这么多年了。那么为什么总是还有人觉得坐飞机太危险不敢坐呢?很多人提到一个观点——飞机虽然出事的几率很小,但是一旦出事就必死无疑,这个观点有点想当然了,其实飞机事故的死亡率并不高。如果你还是不习惯坐飞机,可以选择坐中国的高铁出行,中国的高铁里程全球第一。美国啥的就不用比了,它没有。中国高铁的安全性,老外都挑不出毛病。飞机真的很安全吗?飞机真的很安全。飞机飞行的里程一般比较长,载客也多,以飞行距离和乘客数量来算,发生空难的概率实际非常低。另外,飞机的保养与安全检查也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严格的。可以说,坐飞机依然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方式。市民要提高飞行的安全系数,可以尽量选择机型较大的飞机。扩展资料:坐飞机注意事项:1、务必在飞机起飞前的半小时办好手续,最好根据情况提前一个半小时到机场,特别是黄金周、春运等人很多的时候。2、喜欢靠窗户位置的朋友可以在换登机牌的时候让办理人员给你安排一个靠窗位置。3、不要带违禁物品,不然会被没收。小动物不能带上飞机,要托运也要有检疫证明。盆栽植物、花卉类的可以。4、托运的凭证一般贴在机票上,到达并取出行李后,会有工作人员检查托运凭证和行李上的标签是否相对应。小心别拿错别人的,把自己的丢了。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传授五大"乘机生存守则"称飞机是最安全交通工
坐飞机安全吗?现在都不敢坐了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可以乘坐的。飞机飞行的里程一般比较长,载客也多,以飞行距离和乘客数量来算,发生空难的概率实际非常低。另外,飞机的保养与安全检查也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严格的。可以说,坐飞机依然是所有交通工具中最安全的方式。昂教授提醒,市民要提高飞行的安全系数,可以尽量选择机型较大的飞机。扩展资料:五大“乘机生存守则”1、要了解80%的飞行事故发生在起飞时的3分钟和降落时的8分钟,在这11分钟内保持警惕。2、要了解90秒黄金逃生时间。俞敏说,绝大部分飞机迫降后,都会在90秒后起火燃烧,如果非常不幸乘坐的飞机发生了事故迫降,一定要听从乘务组指挥,不带任何行李,抓紧时间在90秒内离开飞机。“2013年韩亚航空事故,很多旅客如果看到了飞机烧毁后的照片,一定会为他们带着行李逃生后怕的。”3、认真观看起飞前乘务人员或视频演示的逃生方法,观察好离你最近的逃生门。4、老生常谈,系好安全带。5、对航空事故而言,火灾是最为危险的衍生灾害。因此理想的乘机衣服不仅要防火,而且尽量能包裹全身。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专家传授五大"乘机生存守则"称飞机是最安全交通工
飞机安全吗飞机本身是安全的。很多人觉得坐飞机摇摇晃晃好像不安全,但实际上飞机的安全程度还是很高的。飞机的事故万时率在万分之零点零二以下,也就是说平均每一万小时会发会零点零二起事故。航空是远程交通最安全的方式,而且它变得越来越安全。但平时坐飞机一般都会比较颠簸,遇上气流是常有的事,如果再强烈一点,也有客舱里很多旅客都吐了,也听到有人发出尖叫声的情况,但是其实只要发生的事故不是坠毁失控,乘客的存活率就还是很高的。乘坐飞机的流程:1、到机场。要注意时间,因为航空公司规定航班起飞前30分钟停止办理登机手续,所以最好在起飞前1个小时到机场。2、办登机手续(也就是换登机牌)。看看航班在哪个柜台办理,机场都有显示屏告诉哪个航班在哪个柜台,找到相应柜台,将机票、身份证交给机场值机人员。如果有大件行李,就在这里托运。要注意托运的行李不要夹带违禁物品,办完登机手续,值机人员会将机票的旅客联、登机牌、行李票,身份证退回给你。3、过安检。到安检通道,通道口有个安检柜台,将机票的旅客联、登机牌、身份证交给安检员,安检员审核没问题会在登机牌上面盖章。然后过安检门,随身带的物品要从安检门旁的X光安检机过去,自己要从安检门通过,安检没问题就进候机厅。4、候机。通过安检后,看看登机牌上面会标明每个航班在哪个登机口登机,找到与登机口对应的候机厅,几号登机口就在几号候机厅候机。每个候机厅的位置,机场都会有显示屏显示,不清楚可以问机场服务人员,找到候机厅就在那里等广播通知登机。5、登机。听到登机广播后,在登机口会有服务人员撕登机牌,到登机口将登机牌交给服务人员,服务人员从登机牌撕一小块,其他部分交回给你,持登机牌跟着别人上飞机。6、找机上位置。登机牌上标明有位置,如:5D、11C什么的,数字代表第几排,每排的座位是按A、B、C、D、E、F排的,飞机上的座位号标在放行李的舱壁(座位上方)。找到位置坐下,扣上安全带,起飞前关掉手机。7、餐食。在飞行时,航空公司有饮料派发,长航线如在进餐时间,会有餐食供应(就一个盒饭,不好吃,量也少),短航线就派点心。8、到达。飞机到达目的站后,如果你托运有行李,记得去取行李,在往出口的通道上会有取行李的地方(注意看路标或者指示牌)。
坐飞机的安全性有些人会选择动车、高铁,有些人会选择飞机。不过,如今有一些人会忧虑飞机是否安全。尽管绝大多数人乘飞机没有遇到过意外状况,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并不为0。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坐飞机的安全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坐飞机和坐汽车,哪个更安全飞机安全吗?据美国全国安委会对1993~1995年间所发生的伤亡事故的比较研究,坐飞机比坐汽车要安全22倍。事实上,在美国过去的60年里,飞机失事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比在有代表性的3个月里汽车事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还要少。飞行的哪一部分最具风险:起飞和爬升到巡航高度,下降和着陆是飞行中最容易出问题的两个阶段。用极简单化的说法,起飞时在发动机推力和结构整体性方面对飞机的要求最高,而接近和着陆则对驾驶舱的机组人员要求最高。约有四分之三的严重事故都是在这两个短暂的飞行阶段中发生的。机上座位何处最安全:有人以为靠近机翼的座位或客舱后部的座位更安全。但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机上的任何一部分比别的部分更安全。最好还是听取每个航班起飞前的安全常识介绍以及飞行中所有的乘务报告。有没有办法使航空更安全些在过去15到20年里,由于有了计算机化的飞行模拟器和雷达覆盖面的扩大,以及高技术设备在附近空域有飞机时、距地面太近时、飞机高度或飞行角度不稳定时或遇到风力发生变化时向飞行员发出警告,飞行的安全性提高了一大步。航空工业界正通过更好的飞行员培训、更好的飞机检验和维护技术以及新的安全技术等途径继续提高航空安全性。比如到下个世纪,所有的民航喷气机将使用卫星导航和通讯,随时把他们的位置告诉地面的空中交管人员,这比依靠地面导航设备和雷达导航要前进一大步,后者在飞机飞过地平线后就再也“看不见”飞机了。1、人为因素--飞行安全的大敌近50年来,随着各种分析、设计、试验和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20年来,微电子器件和计算机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航空航天飞行器的安全性水平不断提高。然而,尽管人为因素造成的飞行事故的绝对数量减少,但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的相对比例却显著提高。美国民机飞行事故原因的比例,1940年人为因素造成飞行事故的比例为35%,1990年提高到65%。因此,人为因素仍然是当前飞行安全的大敌,是造成各种飞行事故的主要因素。美国总审计局对1994和1995年美国三军飞机事故报告进行分析表明,三军飞机的灾难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73%,其中空军71%、陆军76%、海军及海军陆战队为80%(1990-1994年)。英国皇家空军飞机人为因素造成事故的比例大于60%。世界民航因人为因素造成民机飞行事故在1959-1992年期间的统计数为73.6%。人为因素涉及到人、机器和环境三个要素。在这三个要素中,人的可靠性最低,因此人为差错成为导致飞行事故的直接因素。造成人为差错的主要因素包括驾驶员负担过重、设计缺陷、训练不足、疲劳及疾病、错误的操作规程以及缺乏经验和知识等。为了减少飞行事故,改善飞行安全,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加强对人为因素的研究,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来消除或减少各种造成人为差错的原因。2、发动机故障--单发战斗机的头号杀手如同心脏病对人类生命威胁一样,发动机故障一直是造成单发战斗机/攻击机灾难性事故的主要原因。以号称美国空军最安全的单发战斗机F-16为例,在1975-1996年间由于发动机故障造成飞机灾难性事故88起,约占飞机总灾难性事故的40%左右;从1992-1996年的5年中,由于发动机造成的灾难性事故几乎占F-16总灾难性事故的一半。发动机可靠性及安全性已成为单发战斗机安全性技术的关键和技术难点,必须从加强发动机的可靠性及安全性设计,加强事故管理及维修人员培训等方面努力。应用与影响:航空航天飞行器安全性技术是提高航空航天飞行器安全性,减少飞行事故的重要工具。它对国家安全、武器装备的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重大的飞行灾难性事故将对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美国海、陆、空三军飞机近40年的飞机灾难性事故率呈下降趋势,从1958年的19次/100000飞行小时下降到1995年的1.5次/100000飞行小时。海陆空三军近20年来的灾难性事故率下降趋势,从1975至1995年三军的灾难性事故数从309次下降到76次。在这二十年中,美国三军飞机灾难性事故损失210亿美元,从1990~1995年,其损失每年保持在十几亿美元。飞机作为定期运输工具(定期航班)已有60年的历史了。随着飞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飞机维修经验的不断积累,飞行安全大幅度改善。自1958年喷气式民机进入机队服役后,飞行事故逐年下降。在70年代初期至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中,尽管喷气式民机的飞行次数增加60%以上,但在世界范围内喷气式民机的灾难性事故仍保持平稳而略有下降的趋势,处在每百万次离港发生1.5-2.0次事故的水平,平均每年死亡人数在600人左右。70年代以前,飞行事故率下降速度快,进入70年代之后,事故率保持较为平稳并呈缓慢下降趋势。美国空军飞机灾难性事故从40年代中期的每10万飞行小时发生50次,下降到70年代初期的每10万飞行小时3次,三十年中下降了94%;而到90年代中期又进一步降到每10万飞行小时0.6次,二十多年中下降了约95%;英国皇家空军从40年代中期的39.32次/100000飞行小时,下降到70年代初期的4.18次/100000飞行小时,三十年中下降了近90%;90年代中期又进一步降到为2.67次/100000飞行小时,二十多年中下降了近40%。从7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世界范围内喷气式民机的飞行次数增加了60%以上,而其灾难性事故仍保持平稳而略有下降的趋势,保持在每100万离站发生1.5-2.0次的水平。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期,各种航天运载火箭的发射成功概率一般平均保持在95%左右。航空航天飞行器安全性水平的提高,是近几十年来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提高的综合效应,是安全性分析、设计、验证及管理技术和各种科学技术进步相结合的产物。首先,飞行器、发动机、各种安全关键系统设计技术的改进和计算机、电子、信息、新材料及新工艺等的应用,大大减少了飞行器及各种系统的故障;其次是各种显示、监控和告警设备的采用,使飞行人员及时了解飞行器的工作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第三是飞行人员的培训方法及驾驶技术的提高,减少了各种驾驶差错造成的事故;第四是地面使用、维修、保障和空中交通管制设施及技术的改进;第五是各安全规章及条例的实施和贯彻;等等。然而,近20多年来,飞行器的复杂性大大提高,飞行器设计中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可能导致灾难性飞行事故的设计缺陷,特别是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灾难性飞行事故的问题仍然存在,成为当前造成灾难性事故的主导因素,目前尚无明显的突破,而且这些人为因素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因此,这些因素使各种航空飞行器的灾难性事故率保持较为稳定而略有下降的趋势。拓展:坐飞机注意事项订票随着网络科技的发达,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订购机票也越来越方便了,除了上携程网,去哪儿网,等众多旅行订购票的网站,也可以在就近航空订购里订购票了。网络订票需要什么呢?身份证原件,手机。当填写完客户资料后,您会自动收到受理订票网站的确认短信,和此航班的具体信息。取票务必在起飞前的1个半小时到1个小时之前到达飞机场,办理取票和托运。带好行李,准备好订票填写时的身份证,去取票处或者购票处取票,扫描身份证后获取登机牌。托运此时飞机安全吗你手里有登机牌机票以及身份证,在托运的受理地点托运超重或者超过尺寸的物品,这个是免费的⊙_⊙b汗,第一次登机的朋友不要以为是收费的哦。水果刀或者是尖锐金属物品时最好放在行李中托运,不然就可能会给没收掉。另外,小动物不能带上飞机,要托运也要有检疫证明,检疫证明得去当地的防疫部门开证明,而且小动物确实打了规定的疫苗,还要提前购买装小动物的笼子,要结实的,建议您托运小动物一定购买高额保险,否则他们不会好好照顾小动物,在您觉得带小动物托运的时候请提前2到3天给机场的客服说明,准备好有氧舱。关于携带物品随身携带上飞机的液体容量都不得超过100ml,而且每种化妆品只能携带一件。注意的是,如果把150ml装的化妆水包装用到只有50ml的液体,这样也是不能带上飞机的。瓶身包装需要小于或等于100毫升,超过100ML的就只能托运了。登机拿好登机牌去指定的窗口登机,在各个窗口上方会有滚动的led显示,几号登机口去往那的飞机在哪登机,如果机场太大您又路痴,您可以问机场的工作人员,这很正常不用不好意思,但是仔细找找会有显示器指示登机口方向。在登机之前建议您吃点东西别空腹,提前上厕所,飞机遇到气流的时候会停用,排队上厕所太闹心了。之后就开始到登机口登机。乘机登机牌上会有您的位置,在登机的时候您会清楚的看到有座位编码,对号入座飞机座位是按A、B、C、D顺序横排过去的,波音的标在行李架上,空客的标在座位头顶的'小灯上。找不到可以叫空姐帮忙。跨国际航班会填写入境表,填写的时候必须英文填写,不会填的可请随行导游或空服人员代填。无聊的飞行时光飞机在飞行当中会产生噪音,通常情况我会带好手机耳机或者专业降噪耳机,带上听歌,一是打发无聊时光,而是长时间听到噪音我会心烦意乱。建议去往北方的朋友登机前带一件厚衣服,乘机的时候冷的话可以向漂亮的空姐借个毯子,建议零食不要带瓜子等多壳多屑的食物,飞机在空中飞行遇到气流会上下晃动非常剧烈的时候,就有可能弄到一身,当然那种情况少见,但是上下左右的晃动还是会有的,有种上下电梯的感觉,放心飞行中的飞机还是非常非常安全的。您不能抽烟,经济舱不能喝酒。需要空服务的时候不要大喊服务员或者空姐,在您的头顶上方会有按钮,摁一下空姐就会过来呢。在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程不要使用手机和其他通讯设备和电子设备,飞机通过无线电导航联系地面的导航台,使用手机设备会不断向地面基站联系,影响飞机与导航台沟通,更严重的是快着陆的时候因为手机原因判定不好着陆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一般的事故都是着陆居多,所以大家千万不能大意哦。上厕所厕所的位置有的在前有的在后,门上显示“OCCUPIED”表示“使用中”不要再去敲门,“VACANT”表示没人,可以使用。进去后一定要上锁“OCCUPIED”的信号才会亮,告诉别人你已在使用中。“FLASH”表示请冲水。在洗手间内吸烟也是禁止的。发生意外如何处理快起飞或者飞行已经稳定的时候会播放关于本次航班飞机的具体信息,例如有氧口罩的使用方法,当你感觉不适的时候可以使用,还会播放逃生位置以及发生意外如何自救,以防不时之需。飞机是没有跳伞的只有救生衣在您的座位下方。因高空阻力巨大缺氧所以都没有跳伞,即使高空发生意外也不要害怕,机组人员会降低飞行高度以便逃生,空姐和空保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发生意外后听从指挥,当然高空上基本没什么意外发生,就连鸟都飞不上去。发生意外后,机组会打开紧急出口,狭长的气囊会自动充气,生成一条连接出口与地面的斜面,人员可沿斜面滑行到地上。下飞机跟着大家乘大巴去取行李,看好自己的行李后到机场外面会有大巴车,通往各个地方的路线,根据自己需要的路线选择乘车。
先说结论,飞机和高铁都极为安全,如果非要比较二者之间的安全性,统计后确认高铁的安全性是最高的。国内高铁自运行以来除了一次追尾基本零事故。八成飞行事故出现在起降阶段,可以及时补救,但在高空中一旦解体生还率约等于零,加之新闻媒体的大肆报道所以总给人飞机不太安全的印象,其实普通人一生中遇到飞行事故的概率基本为零,和汽车等公路交通比起来飞机的安全性是其数万倍,所以最不安全的交通方式其实是在驶往飞机场的路上。
最不安全的交通方式是公路交通
随着技术的进步飞机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发展到今天哪怕只剩一个引擎也可以把乘客带回地面,安全性之高毋庸置疑,但在1953年,那时的人们显然不是这么想的,一系列突发事件让飞机的安全性饱受质疑,这些神秘的飞行事故还和艺术产生了微妙的联系。
不会吧!不会吧!有人说飞机安全还和艺术修养有关系!
你没听错——20世纪中叶经过两次大战的洗礼,不断反思的人类开始在文化艺术领域追求代表理性和功能的现代主义,在美学形式上逐渐成为了一种风尚,如同在唐代邻居家的胖丫是全国公认的美女一样,搁在今天就是大家出现了一种共同的审美倾向。
飞机设计师德哈维兰也不例外,他将代表现代主义范式的包豪斯校舍整齐宽敞的窗户搬到了自己最新的飞机设计中,流线型机体、饱满的造型、方方正正的窗户相得益彰1953年一经问世就震惊了世人。
踌躇满志的德哈维兰正在展望市场钱景的时候,最新设计的彗星号飞机却接二连三在空中解体坠毁,而且迟迟查不到原因,迫不得已只能将一架真机放在水中,利用流体力学经过9000小时的实验终于查明了飞机解体的原因是由于增压舱引起的金属疲劳——飞机飞行高度在万米以上,压力与地面完全不同,为了防止乘客像深海鱼被打捞起来时内脏破裂一样机舱必须增压,我们乘坐飞机时之所以肺部呼吸顺畅感受不到压力就是因为增压舱的作用,但长期的增压减压让机体的金属产生了疲劳,如同用冷热水交替倒在不含高硼硅的普通玻璃上面一样——不停的收缩、膨胀……最终在应力作用下疲惫的金属层顺着窗户的四个尖角产生了裂缝并最终导致飞机解体,原因找到了,解决方法其实也不难——只要增强机体的刚性达到阈值之上就可以避免裂缝出现,直到今天也都是这样解决的。
背锅的设计师与命运的凋零
空难的“因”是金属疲劳,“果”是裂缝和飞机解体,从逻辑上来说并非是设计师的四边形窗户造成的,但在大众传播层面本末倒置,人们在茶余饭后的谈资变成了更容易理解的“四边形应力差造成的”结果,并以此揶揄设计师不懂最基本的常识,对颜值和美的肤浅追求造成了一系列的悲剧云云……更可悲的是这个谣言居然被普遍传播和接受,时至今日在很多登堂入室的文献里面还以此为例对设计师进行赤裸裸的羞辱,如果那个时代在设计领域有鄙视链的话,追求颜值和美的设计师一定处在这个diss链的最底端。
抬个杠——飞机的窗户真的不能做成四边形的吗?自彗星号系列空难后狭小的圆形窗户在飞机上被普遍采用至今,为什么飞机的窗户不能设计的宽大些?能上帝视角欣赏一下风景不好吗?其实倒不是说飞机窗户不能设计四边形的,像下面这位钢铁直男,虽然我们能坐上去的几率=0,但足以证明飞机窗户可以设计成多边形的!
带有尖角窗户的F117
只要将飞机的刚体结构保持在一定的阈值之上,裂缝、解体神马通通不存在滴!所以彗星号坠毁压根是工程师的材料力学计算不过关,但这位数学被体育老师教出来的工程师被人们刻意忽略了,在大众层面,世人皆知的——“四边形应力差”——作为通俗易懂的常识,用来调侃爱臭美的设计师再合适不过了,没有任何智商层面的障碍,于是一口大锅就这样甩在了设计师身上。
历经数年实验最终沉冤得雪,但背锅已久的德哈维兰一蹶不振,加上两个儿子在试飞中遇难,他也匆匆离世。去世后英国为了表彰他在航空史上的伟大业绩给予了他极大的哀荣,试想如果没有他设计的战斗机二战的结局是什么样子还不得而知,但在民用运输机的设计制造方面,“四边形窗户”的彗星客机成了航空史上的悲惨一页,也成了他一生抹不去的污点。
设计史、航空史永远的丰碑
之后的故事就是——波音冉冉升起——如果不是彗星飞机的机身被增压舱搞的“太累了”,波音这位后进小学生在民用飞机市场恐怕还要再摸索几年,航空界的巨头之争也不会早早迎来大结局,但历史没有假如,也无法回答假设性问题,如世间洪流,兀自沉默,滔滔向前。
关于飞机与高铁:谁才是出行安全的佼佼者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