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排再创辉煌:世联赛第二胜背后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5-10-14 20:16:17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中国男排再创辉煌:世联赛第二胜背后的故事,同时也会深入探讨中国男排迎来世联赛第二胜的相关知识,希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男排,这个在亚洲赛场一直保持高水平的队伍,在国际赛场上的表现却一直不尽人意。在2023年世联赛的赛场上,中国男排终于迎来了第二胜,这不仅是中国男排的胜利,更是中国排球运动的胜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这场胜利背后的故事。

一、比赛回顾

在2023年世联赛的第三轮比赛中,中国男排迎战实力强大的土耳其男排。在这场比赛中,中国男排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点,以3比1的比分战胜了土耳其男排,取得了世联赛的第二胜。

表格:比赛详情

场次对阵双方比分比赛时间
1中国男排vs土耳其男排3:12023年5月15日
2中国男排vs捷克男排3:22023年5月16日
3中国男排vs波兰男排3:12023年5月17日

二、胜利背后的原因

中国男排能够取得这场胜利,有以下几点原因:

1. 教练团队的调整与战术安排:在赛前,教练团队对球队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并根据对手的特点制定了针对性的战术。在比赛中,教练团队及时调整战术,使球队始终处于优势地位。

2. 球员们的努力与拼搏:在这场比赛中,中国男排的球员们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他们在比赛中展现出了顽强拼搏的精神,为胜利奠定了基础。

3. 团结协作:在比赛中,中国男排的球员们始终保持着团结协作的精神。他们相互支持,共同面对困难,最终取得了胜利。

三、胜利的意义

中国男排在这场比赛中取得的胜利,具有以下意义:

1. 提升了球队士气:这场胜利极大地提升了球队士气,增强了球员们自信心,为接下来的比赛奠定了基础。

2. 为中国排球运动注入活力:中国男排在世联赛的出色表现,为中国排球运动注入了活力,让更多人关注和支持中国排球。

3. 激发国内排球市场:中国男排的胜利,将进一步激发国内排球市场的活力,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和参与。

四、展望未来

中国男排在这场比赛中展现出的实力和潜力,让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中国男排有望取得更好的成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加强队伍训练:球队要继续加强训练,提高球员们的综合素质,为比赛做好充分准备。

2. 注重团队建设:球队要加强团队建设,增强球员之间的默契和信任,共同面对困难。

3. 关注年轻球员培养:要关注年轻球员的培养,为球队注入新鲜血液,确保队伍的长远发展。

中国男排在这场比赛中取得的胜利,不仅是中国男排的荣耀,更是中国排球运动的胜利。相信在未来的比赛中,中国男排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绩。

盘点中国女排十大接应,谁最耀眼谁是潜力股

盘点中国女排十大接应,谁最耀眼谁是潜力股

郎平2013年重掌帅印后,中国女排的成绩节节攀升,在2015年世界杯、2016年里约奥运会和2017年大冠军杯连续登顶。战绩显赫固然可喜,但接应位置的阵容厚度一直令人忧心。排超表现上佳的老将曾春蕾受伤病影响在世联亮相机会不多,因伤休养已久的杨方旭对阵欧美强队较为吃力,好在仍有上升空间的龚翔宇状态回升释放了些许积极信号。

近年国内在边攻位置的培养理念有一定偏差,导致接应位置的后备力量出现了问题。尽管现阶段接应人才储备有限,但在中国女排的历史上,涌现过不少接应强将。与当今世界排坛多由强力接应领衔不同,中国在这一位置打得风生水起的主要是技术相对全面的选手。按照这些优秀接应所处的年代,盘点一下中国女排的十大接应。

1.陈招娣

中国女排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成功崛起、八十年代初勇夺世界冠军,接应陈招娣是当时队内的骨干力量。二传出身的陈招娣虽进攻能力稍逊,但凭借全面的技术、顽强的作风和高昂的斗志,成为女排精神最好的诠释者之一。陈招娣1976年进入国家女排,随队在1981年世界杯和1982年世锦赛两夺金牌。

“独臂将军”、“拼命三郎”等雅号,无不彰显着陈招娣在球场上的拼劲。1979年对阵日本日立时,拦网导致左臂桡骨骨裂,时隔仅两月就坚持打绷带固定出战全运会,愣靠单臂坚持到最后。1981年世界杯中日决战,第三局与孙晋芳相撞腰伤加剧后独自忍耐,等到球队夺魁时她已经站不起来了,就连上领奖台都需要队友搀扶。

1982年世锦赛后,陈招娣碍于伤病不得不选择退役,但深爱排球事业的她依然奋战在一线。1984年以教练员身份协助袁伟民,率中国女排在洛杉矶奥运会摘金;1986年起出任国青女排主教练,挖掘了崔咏梅、赖亚文等“潜力股”;女排兵败汉城奥运会后于1989年重组,以领队的身份加盟辅佐当值主帅胡进。

直至1992年底,陈招娣才告别一线,返回总政文化体育局工作,曾任总政文化体育局局长、总政直工部副政委、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2006年7月,陈招娣晋升少将军衔,成为体育界走出来的第一位女将军。陈招娣长期与“直肠类癌”病魔抗争,2013年4月1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她的英年早逝震动全国。

2.郑美珠

“小钢炮”郑美珠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功勋球员之一。身高只有1米72令她的排球之路并不平坦,在国家队就有着“三进三出”的经历,还因此错过了1981年世界杯的首冠。一时的失意并没有影响郑美珠的斗志,回到省队后她依然刻苦训练,很快重获国家队征召,在1982年凭借更胜一筹的攻击力成为女排的主力接应。

郑美珠堪称排球奇才,凭借刻苦努力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和全面的技术。发球出色、防守灵活、进攻多变、球风泼辣,拥有极高战术素养的她有着“球仙”的美誉,从主攻改打接应提升了球队的右翼攻击力。郑美珠不仅帮球队在1982年世锦赛、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四夺冠军,而且个人荣誉簿上也频添荣耀:1982年世锦赛被评为最佳接应和理想队队员;1985年世界杯荣膺优秀运动员奖。

1988年兵败汉城奥运会后,郑美珠退役,她放弃了体制内的安排远赴德国发展,是女排选手中较早接触欧洲联赛的。尽管退役后郑美珠在生活上经历过一些不顺,但她并没有轻易被困难打倒,现已重回正轨,与丈夫孙卫中一起经营在德国莱比锡的中医疗法培训中心。

3.巫丹

巫丹是中国女排五连冠时期的最后一代选手,作为郑美珠的替补,随队在1985年世界杯和1986年世锦赛两度折桂。从1985年首次入选国家队,到2000年受胡进征召回归出战悉尼奥运会,巫丹是中国女排从顶峰滑落到陷入低谷的见证人之一,堪称中国女排的“末代皇后”。巫丹主打时球队已从世界冠军的巅峰跌落,虽生不逢时,但她的技术能力得到广泛认可,背飞曾被国际排联主席阿科斯塔称赞为“排坛一绝”。

巫丹任主力时助中国在三大赛收获两银两铜,凭借出神入化的球技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选手。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禁药风波,是巫丹运动生涯的转折点。尽管在国际排坛主席阿科斯塔的积极促成下没有受到进一步处罚,但球队仅获第七、个人又遭此劫难,令巫丹心灰意冷告别了国家队。直至2000年,在女排又一次陷入困境之时,已经32岁的巫丹毅然回归,帮球队在悉尼奥运会获得第五名。

巫丹是中国女排众将中留洋经历比较丰富的。1993年退役后赴美留学,后又参加德国和斯洛伐克联赛,1999年转投意大利劲旅雷焦卡拉布里亚,助球队勇夺意大利杯、超级杯和欧联杯三冠,也凭表现获得国家队主帅胡进的征召。2001年九运会后,巫丹重返意大利赛场,相继效力于意甲另两大豪门贝加莫和耶西并取得不俗成绩。36岁高龄仍活跃在顶级职业联赛的赛场,巫丹无愧于是中国排坛的“常青树”。

4.崔咏梅

崔咏梅是中国女排白银一代的当家花旦之一。身为左撇子选手,她在接应位置拥有先天优势,也凭独树一帜的左手进攻和跳发绝活年少成名。不仅1985年就首次入选国家集训队,且参加了1988年汉城奥运会。兵败汉城后球队大幅调整,崔咏梅不仅难与巫丹竞争主力,就在替补之争中也不敌周红。直至1993年栗晓峰担任主帅,崔咏梅才真正在国家队受到重用,可惜当时女排正处低潮,世锦赛仅列第八令她萌生退意。

1995年郎平回国执教,成功劝说崔咏梅留队,第四次入选国家女排的她迎来了运动生涯的新高峰。精准的二次球、多变的进攻、出色的跳发、稳健的串联,崔咏梅主打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表现抢眼。不仅助球队斩获银牌走出低谷,个人荣膺当届的最佳扣球。1998年世锦赛前夕,王怡不告而别、新人补入后需稳定一传和防守,郎平在困境中征召当时已在意大利打球的崔咏梅。为了国家利益,29岁的崔咏梅毅然放弃与俱乐部的合约,回来与年轻选手一起摸爬滚打,最终再夺银牌。

崔咏梅代表国家队征战多年也仅差一枚三大赛的金牌,运动生涯虽有遗憾却无悔。经验丰富的崔咏梅退役后并没有离开排球,在2004年就成为了八一女排的主教练,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专业队女性主帅。近十多年来,崔咏梅多次出任八一队的教练和领队,虽没能率队夺魁,但也为球队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5.邱爱华

邱爱华是中国女排白银一代的知名接应,也是国内选手中在打法上最接近强力接应的。1米82的身高虽不出众,但弹跳和腰腹力量比较出色,练就了一套跳发球和后排进攻的看家本领。邱爱华成名于1996-1997赛季的首届主客场制排球联赛,被老帅卜庆霞相中,从主攻改打接应,颇具男子化风格的打法赢得关注。邱爱华1997年入选国家队,当年大冠军杯王子凌受伤下场后,她接棒成为中国女排的主力接应。

邱爱华真正闪耀国际赛场是1998年,时任女排主帅的郎平围绕她设计和安排了一系列战术,令邱爱华整体攻防系统调整的重要棋子。当时国家队拥有孙玥、李艳等多名一传和防守高手,邱爱华在场上的作用主要是进攻,不负众望在1998年的世锦赛一鸣惊人!丰富的进攻手段、令人赏心悦目的跳发和后攻,各方对邱爱华赞誉有加,新华社都曾发表评论“中国女排将迎来邱爱华时代”。

随着郎平的离任,邱爱华作为球队战术核心之路戛然而止。胡进力主高快结合,邱爱华并非是接应位置的最佳人选,主力位置受到李珊等人的冲击。再加上后来阑尾手术后恢复情况一般,邱爱华的星光日渐黯淡。2001年女排大换血,先是被陈忠和列入大名单却不集训,后来又被彻底放弃。邱爱华天赋出众,无奈生不逢时,在尚未成长为巨星之际就已提前陨落。离开中国女排后,邱爱华曾赴海外多个俱乐部打球,现任职广东恒大女排。

6.周苏红

全能战士周苏红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的标杆人物之一。早在1998年,周苏红就被胡进选入沙排国家队搭档田佳。1999年胡进挂帅中国女排,周苏红也进入国家队担纲替补接应,同年自由人李艳意外受伤,她凭借过硬的后排技术被选为继任者,出任自由人主打了世界杯。有过沙排经历、能够胜任自由人,周苏红的技术全面性由此可见。作为中国队中罕见的能接六轮一传并打出高质量战术攻的选手,周苏红不仅颇受历任教练的推崇,也广受对手的赞誉。

周苏红真正扬名还是在陈忠和执教时期,她与副攻刘亚男、自由人张娜一起,组成了中国女排的“铁三角”,成为保证球队串联的基石。周苏红是女排黄金一代选手中出道最早且运动寿命较长的,不仅随队在雅典周期两夺世界冠军、北京周期主场拼得奥运铜牌,即使到了伦敦周期,仍在2010年毅然回归国家队,广州亚运会与韩国争冠一役,中国能绝地翻盘摘金,周苏红真正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周苏红不仅是球场上的传奇,也是生活中的强者,她与男排名将汤淼的爱情故事令人动容。汤淼意外受伤后,这对排坛伉俪经历了不少波折,坚守五年后,汤淼主动选择了放手。如今虽各有家庭,周苏红和汤淼依然保持了极好的姐弟关系。

7.李珊

与周苏红一样,李珊也是中国女排黄金一代中成名较早的。早在1999年,年仅19岁的她就受到当时国家队主帅胡进的青睐,从副攻改打接应,被视为是球队高快结合战术思想实施的重要棋子。当年李珊的冒尖和受推崇,直接导致了邱爱华在国家队地位的下降。初入国家队时,李珊技术稚嫩、经验匮乏,屡次因一传顶不住而受到非议。

李珊进攻速度快且线路刁钻,技术也算相对全面,这令她在陈忠和上任后仍得以留在国家队。尽管这一时期在主力之争中难敌周苏红,但李珊在国家队的替补位置极为稳固,随队在2003年世界杯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两度登顶。国家队“边缘人”的身份虽稍显尴尬,但她的技术实力值得肯定,进攻和拦网都比较有竞争力。

相比在国家队常年替补,李珊在天津女排可谓威风八面,为球队开创“天津王朝”贡献巨大。李珊运动生涯的巅峰期,恰逢国家队和天津队成绩都比较出彩之时。除世锦赛冠军外,她几乎拿遍了国内外大赛的冠军,退役后仕途也比较顺利。

8.张磊

“全能战士”张磊的巅峰期恰逢女排处于最低谷之时——伦敦周期。尽管这一时期国家队战绩欠佳,但个人特色鲜明的张磊还是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身高仅有1米81虽给她的国手生涯平添了几分磨难,但凭借快速多变的进攻、灵活的步伐和出众的球商,张磊成为继周苏红之后又一名出色的跑动接应。

来自上海的张磊打过副攻、主攻和接应多个位置,这些磨炼令她拥有相对全面的技术,跑动进攻在国内现役接应中更是无人能敌。张磊在2009年就曾入选国家队大名单,转年更在一系列比赛中特长尽显,但因一传诟病遭受非议。尽管技术有瑕疵、2011年也没能第一时间入选国家队,但张磊临危受命出战亚锦赛和世界杯。不仅成功盘活了二、三号位的战术攻,而且一传也基本顶住,为中国女排重夺亚锦赛冠军、斩获世界杯季军直通伦敦做出卓越贡献。

2013年亚锦赛无缘三甲后,张磊淡出国家队,先赴阿塞拜疆打球,后又返回上海“传帮带”。尽管已经32岁,张磊在上赛季的排超依然保持了较好的竞技状态,突然性极强的前后排突破仍难以防范。遗憾的是总决赛功亏一篑,没能助上海白银一代圆了联赛冠军梦。上赛季壮志未酬,张磊仍未放弃,期待她在新赛季的联赛能有更好表现。

9.曾春蕾

29岁的曾春蕾是中国女排现役国手中唯一参加过伦敦奥运会争夺的。从出道时被视为强力接应,到如今向着全面型接应发展,在国家队效力近十年后,经历过大喜大悲的曾春蕾愈发成熟。作为左手接应,曾春蕾有着先天优势,发扣极具特色且进攻手段丰富,串联水平也随着历练的增加趋于稳定。

曾春蕾是继郎平、杨晓君、冯坤和薛明后,第五位有机会参与奥运女排争夺的京籍队员,遗憾的是奥运留给她的记忆并不愉快。2012年伦敦奥运会,曾春蕾作为替补接应出战,对阵巴西一役虽勇夺24分,但在与日本的四分之一决赛中关键分一传不稳,导致球队场面上陷入被动,最终在决胜局16-18饮恨落败。伦敦重创并没有打垮曾春蕾,她在里约周期成为队中头号接应。然而世事难料,就在里约奥运前夕,新秀龚翔宇迅速上位、杨方旭凭鲜明技术特色受到教练组青睐,在接应三选二的残酷竞争中,资历最老的曾春蕾意外落马,错失了奥运争金的契机。

尽管奥运之路不顺,但曾春蕾在里约周期贡献突出。2014年世锦赛斩获亚军、2015年世界杯成功登顶,她在右翼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感受过世界杯重夺冠军的狂喜,品尝了无缘里约奥运的苦涩,近而立之年时,经过大风大浪的曾春蕾不仅保持了较好的竞技状态,也依然有为国效力的雄心。即将到来的亚运会和世锦赛,接应位置重现两年前惨烈竞争,希望这次曾春蕾能够如愿。

10.龚翔宇

相比很多奋斗多年才成大器的前辈,今年只有21岁的龚翔宇无疑是幸运儿。首次入选江苏队就在联赛打上主力,随即凭表现叩开国家队的大门;作为国家队一年级生,不仅在多项赛事担纲主力,且成功入选奥运阵容并在里约随队夺金;转年又帮助江苏女排摘掉“千年老二”的帽子,在联赛和全运会斩获双冠。如此显赫的成绩和飞速成长,令龚翔宇拥有一个较高的起点,也承载了各方更多期待。

与同龄选手相比,从二传改打接应的龚翔宇技术功底比较扎实,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出色,可塑性较强。从刚出道时专注于网口表现,到这赛季开始承担一传重任,龚翔宇正向着全面型接应发展。转型是个痛苦的历练过程,突破瓶颈绝非朝夕之功。里约奥运会后,龚翔宇同样遇到了成长烦恼,负担一传后压力骤增,精力分散也影响了进攻端的表现。攻守两不靠让龚翔宇一度频遭质疑,甚至搞不清楚到底在哪个技术环节出了问题。

直至今年世界联赛中后段,龚翔宇才在新角色中逐渐找到了感觉。发扣拦垫防各技术环节的表现趋于稳定,自信心也有所恢复。龚翔宇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年轻扛练且性格豁达,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德国世界女子排球锦标赛中中国队取得了什么成绩

2021年世界女排联赛结束了循环赛全部争夺,在最后一轮争夺中,在一场引人关注的强强对话中,全主力阵容出战的中国女排3:0横扫此前保持不败的美国女排,以七连胜结束今年的世界女排联赛,美国女排则是遭遇了本次比赛的首场失利。

前六轮过后中国女排排名。

在已经结束的六场比赛中,中国女排取得了三胜三负的成绩积9分排名第8位。打完第二周的三场比赛后,因为女排和男排比赛交错进行,中国女排迎来了第二个休整时间。经过了两周6场比赛的考察,郎平肯定有了接下来比赛的阵容。别看前两周中国女排表现得不尽如人意,经过磨合之后的中国女排二队同样会让朋友们刮目相看。

两天休整之后

从6月12日对阵荷兰开始,后来去的主力队员们就可以上场了,这时还有六场比赛。如果前面已经输掉五场的话,即使后面全胜,也不可能进四强了。而且,后面的比赛也不应该让全体主力全上,也要有个轮换,一是为奥运会备战,不能让队员太疲劳;二是不能过早暴露火力,让对手摸清特点长处;三是世联赛就是个练兵,不太看重成绩。

当代体育蕴含意义挺多的

女排坛所说的七大主力是:朱、李、袁、颜、丁、龚+张常宁。此次比赛,张常宁作为二队队长,通过3:2逆转胜德国一战已证明她入选奥运阵容理是所当然的!其它队员:副攻高意、郑昕益,主攻原八一队的9号(防守很差、进攻有些特点),二传也就姚迪吧(肥姚防守技术及拼劲与丁霞差太多了、但得益于大国家概念即天津队员入选国家队员多),记得带二个自由人:王梦洁、林莉。(互防卡壳备份之用),如果是只允许报名I2人,那郑美女要等下届了,7主力更是要拼命了朱婷队,小龚是郎导的关键队员。

结语:

综合上面的分析对目前国家队的表现就应该能理解。这不是一支体系完整的球队,连预备队都不是。而是一队替补人员选拔队。她们都是由有多年国家队经验的人组成。

1.26哪里直播恒大女排vs山东女排比赛

由恒大地产集团斥资2000万元注册成立的国内首家职业排球俱乐部——恒大排球俱乐部日前成立,众多“国字号”选手纷纷加盟,实力不容小觑。恒大队拟挑战全国各大强队,22日的第一场比赛是恒大女排VS广东女排对抗赛,最终恒大女排以3比2胜出,打响了头炮。

中国排球运动将迎来一次新飞跃,国内排球俱乐部体制也将受到一次完全职业化的运作模式的冲击。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为沉寂已久的职业排坛注入新的活力,将直接助推中国排球职业化体制取得突破。

现状:国内排球职业化进程缓慢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职业排球俱乐部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企业赞助式的非实体化俱乐部,俱乐部与企业的关系是,一个出让冠名权,一个出赞助资金,双方的合作极为松散,并没有从实际上脱离专业队的形式,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俱乐部组织结构;另一种是体育局和企业联合式的实体化俱乐部。即由企业出资,体育局负责教练员、运动员和训练场地等有形与无形资产,双方共同组建俱乐部。具体分工为体育局负责球队的训练和比赛,企业负责经营和宣传。此两种形势都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俱乐部,亟待改进和完善。

翻开排球改革之后的联赛历史,各俱乐部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职业俱乐部,只是专业队找个企业赞助商,赞助经费也在一二百万元之间,各俱乐部的经济实力自然不强,资金问题便成为困扰排球运动发展的另一大原因。

突破:企业独立运营创国内先河

恒大排球俱乐部则是全国第一家完全由企业独立运营的排球俱乐部。了解到,该俱乐部注册资金高达2000万元,完全按照企业模式经营和运作,下设办公室、行政管理部、经营开发部、会员部、财务部和法律事务部等一系列健全、科学的组织机构,将首创我国排球俱乐部自负盈亏、自主生存、自我发展的“新模式”。

在“新模式”下,恒大独立负责俱乐部的教练员、运动员、训练场地等整体运营事宜。其一线队的球员直接在国家排管中心注册,可代表广东省打全国性比赛,并拟与广东省体育局合作共建二、三队,由广东省体育局储备、建设、输送后备人才,“开花结果”后再给恒大一线“采摘”。这意味着恒大排球俱乐部体制的背后有政府的强大支持,其造血功能也因此更强。“新模式”将逐步减轻政府的负担,全面破解目前我国排球未完全职业化、新人断层、资金缺乏和运转机制滞后等众多因素带来的难题,极大推动中国职业排球俱乐部向着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广东省体育界多位权威人士接受采访时表示,从国际排球运动的发展潮流来看,国内排球职业化进程缓慢,已经明显落后于整体发展步伐,甚至比邻国日本、韩国都要滞后。恒大排球俱乐部的全新模式紧随世界发展大势,是推进我国排球职业化建设的有益探索,颇具开创性意义,一定能为中国排球运动事业的加速崛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阵容:“国字号”排球精英云集

目前,作为国内首家职业排球俱乐部的恒大排球俱乐部已经组建成形。由国家高级教练、2006年国家青年男排教练、国家援外专家组成员,原河北省男、女排主教练邱凤瑞执教恒大女排,并已在全国各地“网罗”到众多女排精英,阵容实力非常强劲,绝大多数队员都曾有为“国字号”球队效力的经历。

恒大女子排球队共有队员11名,平均年龄22岁,平均身高1.82米,其中国家健将6名,国家一级运动员5名,均为大学本科学历。从球员大名单上看到,6名国家健将球员实力雄厚,其中廖婷婷曾入选国家队、国青队,周嘉曾入选国青队、辽宁省队,姜威曾入选国青队、辽宁省队,王甜曾入选国家沙排队、广东省队,另外两位国家健将也都是目前八一队等强队的现役主力。

目标:挑战全国强队促体制发展

恒大排球俱乐部认为,排球运动是一个对抗性很强的体育项目,竞技水平是项目生存发展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要在实战比赛中提高,只有比赛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价值。同时,完全职业化是否存在优势,到底优势几何,也只有通过“真刀实枪”的比赛才能看得出来。因此,俱乐部将在近期与国内的女排劲旅展开角逐,累积更多比赛经验。

22日晚,在恒大女排VS广东女排对抗赛中,恒大队以3比2战胜了广东女排,先声夺人。这只是一个开始,据了解,从5月21日到6月,恒大女排还计划与云南女排、北京女排、河北女排、湖北女排、山东女排、南京部队女排、福建女排等强队进行一系列的对抗赛,并全部由电视台现场直播。恒大排球俱乐部将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所开展的比赛将由地方主流电视媒体或国家级电视媒体进行现场直播,最大限度发挥传媒对赛事的宣传作用以及观众的推动作用。届时,包括原中国女排主攻手孙小清等众多球星都将一一披挂上阵。业内人士表示,此举将为沉寂已久的职业排坛注入新的活力,将直接助推中国排球职业化体制的突破。

首战击败广东女排恒大女排喜迎“开门红”

22日晚的恒大酒店运动中心座无虚席,恒大女排VS广东女排对抗赛吸引了过千球迷捧场,双方苦战超过两个小时,最终恒大女排以3比2获胜,5局比分分别是21比25、23比25、25比16、25比22和15比11。喜迎“开门红”让恒大女排更加坚定了继续拼搏的决心,而队伍的表现也获得了对手的肯定,广东篮排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赵保光表示,恒大女排的成立对广东排坛来说是一大喜讯,并可以加大广东女排后备力量的培养力度。

恒大女排在22日晚的角逐中先输两局,随后连扳3局取胜。广东篮排管理中心派出副主任赵保光到场督战,他告诉,恒大女排的训练相当正规,而且在运作模式上与宏远男篮类似,“恒大女排每天都会在自己的体育馆训练,是一支正规的职业队伍。”他表示,日后如果全国女排联赛允许一个省有两支俱乐部球队参加,恒大女排完全有可能成为另一支有实力代表广东的球队。

据恒大女排俱乐部方面透露,接下来每周都会有不同的强队到广州来与恒大女排进行较量,这些队伍预计包括云南女排、北京女排、河北女排、湖北女排、山东女排、南京部队女排、福建女排等多支国内有实力的球队。

乐视网有重播

本文对中国男排再创辉煌:世联赛第二胜背后的故事和中国男排迎来世联赛第二胜的分享到此结束,期待您的下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