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这篇文章主要针对奥运史上最心酸的一块金牌:她泪洒赛场,背后故事让人动容进行解答,同时也会深入探讨奥运史上最心酸的一块金牌,希望能帮助到您解决困惑,下面我们开始吧!
奥运赛场,是运动员们展示才华、拼搏奋斗的舞台。在奥运史上,有一些金牌的故事却让人心疼,让人感叹。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奥运史上最心酸的一块金牌,感受这位运动员背后的故事。
一、金牌背后的故事
这位运动员名叫李晓霞,来自中国。她曾是一名田径运动员,擅长跳远项目。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她以微弱的优势战胜了对手,获得了女子跳远金牌。
这块金牌的背后,却有着一段令人心酸的故事。
1. 童年经历
李晓霞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父母都是农民。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她留在了老家。在艰苦的童年里,李晓霞学会了独立,也养成了坚韧的性格。
2. 运动生涯
由于家庭贫困,李晓霞的童年并没有太多的娱乐活动。她喜欢模仿电视上的运动员,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名运动员。在小学时,她被选入田径队,开始了自己的运动生涯。
在训练过程中,李晓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她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训练,有时甚至要跑上几十公里。她的教练曾这样评价她:“李晓霞是个非常努力的孩子,她的毅力让我都感到敬佩。”
3. 梦想成真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晓霞终于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她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了女子跳远金牌。
在她拿到金牌的那一刻,她并没有像其他运动员那样欢呼雀跃。因为她知道,这块金牌的背后,是父母多年来的辛勤付出,是她自己不懈的努力。
二、泪洒赛场
在颁奖仪式上,李晓霞眼含泪水,向观众和教练员深深地鞠了一躬。那一刻,整个赛场都为她沸腾了。她的教练激动地说:“李晓霞,你是最棒的!”
当李晓霞回到家中,她却忍不住哭了出来。因为她知道,这块金牌的背后,是父母多年来的艰辛,是她自己付出的一切。
三、感悟与启示
李晓霞的这块金牌,虽然让人心疼,但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1. 坚韧不拔的精神
李晓霞的童年经历告诉我们,无论生活多么艰苦,只要我们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2. 父母的付出
李晓霞的金牌背后,是父母多年来的辛勤付出。这让我们明白,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他们的付出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3. 梦想的追求
李晓霞的金牌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梦想,并为之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目标。
四、总结
奥运史上最心酸的一块金牌,属于李晓霞。她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成功背后,是付出与拼搏。让我们向她学习,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表格:李晓霞奥运金牌背后的故事
| 时间 | 事件 | 描述 |
|---|---|---|
| 小学时期 | 加入田径队 | 开始了运动生涯,并展现出对跳远的热爱 |
| 中学时期 | 每天进行大量训练 | 为了提高成绩,李晓霞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
| 大学时期 | 获得奥运会参赛资格 | 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晓霞终于获得了参加奥运会的机会 |
| 2012年伦敦奥运会 | 获得女子跳远金牌 | 在比赛中,她以微弱优势战胜对手,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
| 颁奖仪式 | 泪洒赛场 | 在拿到金牌的那一刻,她眼含泪水,向观众和教练员深深地鞠了一躬 |
| 回到家中 | 哭了出来 | 因为她知道,这块金牌的背后,是父母多年来的艰辛,是她自己付出的一切 |
在国际乒联举办的各项比赛中,主要还是国际三大赛及年终总决赛的男女单打金牌的含金量高。由于各项比赛的赛制和规则不同,所以含金量也有区别。其中含金量最高的当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男女单打金牌。因为各国的顶尖高手都能参赛所以世锦赛的含金量最高。奥运会的男女单打金牌被重视程度高,但含金量并不是最高。因为它的赛制限制了一些优秀选手的参赛,所以含金量要比世锦赛差一些。世界杯男女单打选手都是由国际乒联按照上一年参加一些大赛的情况来指定的,所以参赛选手不一定是当时表现最好的。故此它的含金量在三大赛中是最低的。如果单从参赛选手的水平来考虑,年终总决赛的含金量还是不低的,因为当年表现突出的选手都能参赛,所以确保了比赛的质量,提高了金牌的含金量。
世界性大赛含金量高,哪怕它不高,也是世界冠军,一个选手,拿再多的公开赛冠军,甚至总决赛冠军,都不如世界大赛冠军。
世锦赛、奥运会、世界杯是乒乓世界杯三大赛(这里分析指单打),谁的含金量最高呢?
1、看含金量,世锦赛最高单从含金量来看,世锦赛含金量应该是最高,它报名人数多,高水平选手只要能参加,相信没谁愿意放弃。
要拿到世锦赛金牌,需要过五关斩六将,打掉各路高手,才能问鼎,能拿到世锦赛金牌的选手,都是各个时期顶尖高手。像2019世锦赛金牌,男子马龙(且实现三连冠,此前仅有前辈庄则栋做到过),女子单打刘诗雯,当今乒坛绝顶高手。
2、看荣誉,奥运会最高有球迷说,那大家怎么都想拿奥运金牌呢?奥运作为四年一届的综合性盛会,它的象征性荣誉最高。它对选手有要求,只有达到规定标准,也就是说,拿到资格,才有机会。
有些拿到过世锦赛冠军的选手,可能连奥运会单打资格都拿不到,排名世界第一的选手,也未必有机会能参加,由于名额所限,很多高水平选手参加不了。所以,奥运会选择人,选择的是“谁能赢且稳”的选手。奥运金牌,相对于世锦赛,它荣誉最高。
3、世界杯,再差也是世界冠军三大赛里,世界杯含金量最低,当然了,拿到它,能获得一笔不菲的奖金,能过得世界冠军的荣誉。缺少它,拿到奥运会世锦赛,也成就不了大满贯。
世界杯是邀请赛制,总共 20名选手,世锦赛冠军、各大洲杯赛前八名选手,有资格,且每个协会最多2名选手。看看,有多少高手,给挡在门外了。
就像今年的女子世界杯,像伊藤、陈梦(有资格)、孙颖莎等高手就没参加,所以,刘诗雯获得冠军,被部分球迷认为“有点水”。
到底谁的含金量高,这个由球迷自己认为,有人说乒联总决赛含金量高,没错,它是排名前十六的选手参加,含金量真不低。
说到含金量,有的公开赛含金量也不低,像世界高手都参加的公开赛,也有啊!拿到冠军自然很高,但是,在评判一个选手时,谁会记得他拿了多少个公开赛冠军,拿一次含金量最低大赛世界杯冠军,比N个公开赛冠军都要高。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乒乓球项目一直是国乒垄断,所以提起含金量,应该要从两个方面说起,一个是荣誉和影响力,第二是技术含量。这两者虽然不可分割,但是也会在球迷当中,产生不一样的说法,因为在乒乓球比赛中,没有一项冠军是可以综合诠释荣誉和技术含量的。
荣誉排名
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年终总决赛,亚锦赛,巡回赛,全锦赛
乒乓球三大赛事,依然是乒乓球荣誉的象征,被称为乒乓球大满贯,虽然技术含量相较于其他赛事,略有逊色,不过这三大赛事,按照荣誉排名,排在前三实至名归,然后是年终总决赛,年终总决赛单打奖金高达10万美元,也是一年来的收官赛事,每年一次。
亚锦赛虽然只是亚洲人的比赛,但是在荣誉方面非常突出,亚锦赛冠军也是出三大赛事之外,作为亚洲球员的一次荣誉的象征。最后是巡回赛和全锦赛。
技术含量排名
全锦赛,世乒赛,年终总决赛,奥运会,亚锦赛,巡回赛,世界杯
还记得国乒球迷心中有一个排名,全锦赛是乒乓球领域炼狱级别的赛事,的确,能够获得全锦赛冠军,需要战胜包括国乒主力在内的全部球员,拿到冠军,是实力的象征,也是一种最高的奖赏。
其次就是世乒赛,全世界高手集体参与,并且是心态经验和实力方面的对决,世乒赛两年一次,也是单项冠军技术含量最高的世界大赛。
而年终总决赛也是一样,世界排名前16球的球员才能参与,虽然国际乒联积分排名一直被诟病,但是不得不说,年终总决赛的实力高出其他比赛一等。而奥运会由于赛制规则,各协会派出的都是高水平的球员,奈何参赛人数有限,技术含金量略显不足。
亚洲是乒乓球的统治大洲。所以亚锦赛和巡回赛相比,还是有技术高出的一面,而被球迷诟病的世界杯,在技术含量方面还是要排名靠后。
按照乒乓球同一层级比赛,不同性质含金量会有所不同世界的、竞技性——国际乒联举办的三大赛事:奥运会、世乒赛和世界杯,其中世乒赛的含金量最高。
世界公认的乒乓球三大赛事,虽然是并称,但现阶段,它们的含金量会有所不同。以单打为例,奥运会和世界杯,每个协会的名额有限,只能有2人参赛,世界杯更是要加上邀请制的限制,注定了将有很多高手不能参加,而世乒赛,每个协会有5个参赛名额,基本囊括了乒坛所有高手,所以我认为,世乒赛的含金量最高。
世界的、商业性——国际乒联举办的商业性赛事:公开赛(白金、常规、挑战)、T2钻石赛、巡回总决赛,其中巡回总决赛含金量最高。
商业性,顾名思义国际乒联为乒乓球的发展,而走向职业化和市场化。其中商业性最强的是T2,它的规则与国际通用规则不同,20分钟后没出现胜负,采用FAST5,且决胜局金球致胜,不用差2分。
公开赛也分级别,其中白金赛最高,国际乒联用积分高低、奖金设置等手段进行区别。巡回总决赛采用邀请制,一年公开赛总积分前16人参加,非特殊情况,基本囊括世界排名前十,极大的保证了质量,所以我认为,巡回总决赛含金量最高。
洲际的、重要性——各洲乒联举办乒乓球赛事,按现阶段欧亚竞争局面,亚洲全面胜出,亚洲三大赛事:亚运会、亚锦赛和亚洲杯,其中亚锦赛含金量最高。
虽然乒乓球起源于欧洲,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亚洲中日的崛起,现在基本都是亚洲的天下。亚洲的三大赛效仿世界三大赛,各自对应。所以理由同上,还是名额的问题,而且亚锦赛还关系到奥运会的名额问题,所以我认为,亚锦赛含金量最高。
中国的、竞技性——中国举办的国内赛事:全运会、全锦赛和“地表十二强赛”,其中“地表十二强赛”含金量最高。
现阶段,中国在乒坛处于霸主地位,很多人认为,其实我们国内的比赛,冠军是最难拿的,这确实是事实,但含金量是一个综合考量,还是同级别的更好比较。
虽然全运会和全锦赛也是各路高手齐聚,但我还是认为,十二强含金量最高。参赛人员都是国家队成员,国家队那就不言而喻了,高手中的高手。还有赛制采用大循环,强度在一天一人三赛,从各个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各种打法和套路都能碰到,没有任何侥幸的因素,所以我认为,地表十二强赛含金量最高。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国乒继续辉煌。
祝福国乒!
嗯……这个问题有点搞不懂。既然是含金量最高,肯定是只有一个了。我姑且就回答一下乒坛哪个赛事金牌含金量最高吧。
要问国际乒坛哪些赛事含金量最高,当然要属大满贯三大赛事了,分别是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作为一名乒乓球运动员,只要你在这三大赛事中获得金牌,就可以获得“世界冠军”称号。如果要问哪个赛事含金量高,当仁不让的我会选择世锦赛。下面我就一一介绍这三大赛事吧。
奥运会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是这三大赛事中举办最晚的,直到1988年汉城奥运会才正式将乒乓球列为比赛项目。刚开始时设置了男女单打和男女双打四块金牌,之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把男女双打项目换成了男女团体项目,而在2020年东京奥运会将增设混双项目,也就是说东京奥运会乒乓球项目将产生五块金牌。在之前八届奥运会中,男单项目国乒获得5枚金牌,韩国获得两枚,瑞典瓦尔德内尔获得一枚;女单国乒全部包揽,其中邓亚萍和张怡宁连拿两冠。
世乒赛 1926年12月,在国际乒联正式成立的同时,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英国伦敦举行。世乒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水平最高的乒乓球赛事,没有之一。首届设立了男子团体、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和混合双打5个项目,当时被实力雄厚的匈牙利队全部包揽。第二届增设女子双打项目,第八届又增设女子团体项目,至此世乒赛七大项目全部设立。在很长一段时间世乒赛都没有固定比赛时间,第46届世乒赛以后才改为1年一次,单数年进行单项的比赛,双数年进行团体比赛。在这五十五届世乒赛中,男单三连冠仅有庄则栋和马龙实现过,女单仅有王楠实现过。
世界杯乒乓球世界杯是国际乒联1980年创立的一项赛事,仅设男女单打和男女团体四个单项。每年举办一次,不过因为1999年因为赞助商问题停办过一次。截止2019年,男子世界杯从1980年开始共举办40届,国乒拿了25次冠军,其中马琳被称为“世界杯先生”,共拿过4次;女子世界杯从1996年开始共举办23届,国乒仅在2016丢失,而且还是丁宁和刘诗雯先后退出比赛,让平野美宇“钻空子”夺得冠军,刘诗雯被成为“世界杯女王”,共获得5次冠军。世界杯团体比赛从1990年开始共举办了12届,中国男团仅在第一届和第四届失守,2019年实现八连冠;中国女团仅在第三届失守,2019年实现九连冠。
从荣誉方面来看,奥运会最高,世乒赛次之;从比赛奖金来看,世界杯最高,男女单打冠军有10万美金,世乒赛和奥运会没有比赛奖金(国家奖励和赞助商赞助不算);从含金量来看,世乒赛最高,这才是真正体现运动员水平。当然,把国内乒乓球赛事算上,我会选全运会。在这十三届全运会中,刘国梁、孔令辉、张继科等乒坛大满贯都没获得过男单冠军,而且我最佩服的就是马龙,他是唯一一位卫冕过男单冠军的选手。
大家觉得乒坛哪项赛事含金量最高呢?欢迎大家下方评论区评论,谢谢!我是小军聊体育,为您带来更多乒乓球问题解答!
按顺序依次为世锦赛、奥运会、世界杯(均指单打)……
【世锦赛】每个协会允许5名选手参赛(综合能力最高的5位选手),签表选手达到128位,比赛要经过7轮才能决出冠军……【奥运会】(在我国地位似乎更高)每个乒协限制参赛人数为两人,总人数64人,从人数到轮次略差于世锦赛……【世界杯】采用邀请制,除了当年世界冠军之外,其它选手均来自于各大洲的杯赛,且有着“每个乒协最多2人”的限制,20名参赛选手,后8名先决出4名晋级淘汰赛的选手,后共16名选手抽签捉对排出名次……
实际上,这三大赛的含金量,国际乒联已经以某种方式“公示”了,这就是世界排名的积分……世锦赛及奥运会的单打冠军都是3000分,都高于世界杯的2550分……而在世锦赛和奥运会的赋分中,冠亚军完全一样,世锦赛四强(1950分)要略高于奥运会的第四名(1800分)……至于刚刚结束的总决赛,其冠军为2550分,和世界杯持平,高于白金站赛事的2250分,这也表现了国际乒联对极力打造赛事的推广力度……但也仅仅是推广而已……
国乒对教练组考核实行了考核积分制度,从中也可看出类似判断……所以呢,马龙和刘诗雯获得年度最佳运动员称号,恰也正源于此……
祝福国乒!
乒坛大赛众多,而含金量最高的,当属奥运会。
乒乓球三大赛,奥运会,世乒赛,世界杯。
世乒赛现在是每年举行,一年团体,一年单项。中国队取得世乒赛冠军,已太多太多。单项中男单,女单,中国队夺冠次数也是世界可数。
世界杯,现在分为了男女世界杯,分别举行,而采取赛会邀请制,限制了中国队太多优秀的运动员,而且因为邀请的资格是世界大赛冠军,洲际大赛冠军,国乒众多一流高手未必能受邀参赛。
尤其是女子方面,世界杯邀请刘诗雯,朱雨玲,而未邀请陈梦,孙颖莎,被广大球迷观众不屑。
奥运会,4年一次,能进入奥运,非常不易,而且乒乓奥运冠军,屈指可数。
从88年汉城奥运会开始,男单冠军,刘南奎,瓦尔德内尔,刘国梁,孔令辉,柳承敏,马琳,张继科,马龙,其中三次男子单打冠军被外国运动员夺得。
女单冠军,陈静,邓亚萍,王楠,张怡宁,李晓霞,丁宁,一直被国乒垄断。
奥运会冠军,是大满贯中含金量最高,也是难度最大的比赛。
历届奥运会,国乒故事太多,心酸与泪水,光荣与梦想。
从焦志敏的饮恨退役,到孔令辉脚伤难忍,忍痛战胜老瓦夺冠。王皓的奥运三连亚,张继科的最快大满贯。丁宁被判发球,含泪负于李晓霞。
进入奥运目前单打只有两个名额,谁能进入奥运必将争夺激烈,而进入后能否夺冠,更是悬在所有关心乒乓球运动人士心中的未知数。
奥运会的金牌,是所有乒乓球运动员的梦想。
所以说奥运金牌,是乒乓球运动含金量最高的。
除了足球之外,对于大多数体育项目来说,含金量最高的金牌都是“奥运金牌”乒乓球也是这样,奥运乒乓金牌最值钱。
可是,在这里,又牵涉到了一个大家常问的问题:
1)在排球中,不是世锦赛金牌含金量最高吗?
因为:世锦赛比赛场次更多,更难拿啊。
2)在乒乓球中,不是国际乒联总决赛金牌含金量最高吗?
因为:总决赛参赛高手最多,也是最难夺啊。
其实,这种看法还是有一些误解的。
因为:与上述比赛相比,夺取奥运会金牌的难度一点也不低,甚至比上面的比赛难度还要大得多!
为什么这么说?原因如下:
1)世界各支球队对奥运会更重视,准备得也更充分。
如果要问:世界上的乒乓球队,对哪个大赛更看重?
无疑就是奥运会了四年等一回,是世界乒坛的最高荣誉,每个国家都将为此倾尽全力、孤注一掷,并且,还要以奥运会为周期来对球员更新换代、重新培养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奥运会。
就像日本乒乓,为了东京奥运能夺金,早早地就采取了“一刀切”:断层、断代、断腕,来从小孩子开始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为了东京奥运夺冠军。
你看看:别的不说,单单从世界各国对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所付出的这么多心血和努力、做了这么多充分的准备来看,其含金量就不是其它大赛所能相比的已经甩开了其它大赛几条街。
2)奥运会的夺金难度更大。
从上面世界各国对奥运乒乓球的如此重视和准备,你又能看出些什么?
那就是:比赛更难打啊!
一般来说,球队对比赛准备得越好、付出的心血越多,就越容易超水平发挥四年努力在此一举,可以说是孤注一掷、破釜沉舟、竭尽全力,在奥运会上将爆发出最大的潜能。
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球员都会超发挥,都会比在其它大赛上的水平提高10% 15%,这样,比赛也就更难打了人人都杀红了眼,爆冷的机会就会很大。
就像:柳承敏在奥运会上能战胜王皓,水谷隼在奥运会上能击败许昕……都是这种超发挥的例子如果放在别的大赛上,他们有那个心劲?不可能的!没有那么重视,只有在奥运会上,他们才能打出这样的“鸡血”来!
所以说:对于乒乓球来说,只有奥运金牌才是含金量最高的,没有之一。
全运会金牌[偷笑]
中国男队在奥运单打项目上一共获得了5块金牌,冠军分别是刘国梁、孔令辉、马琳、张继科以及马龙,女乒获得的冠军数则要比男队要好,从奥运会加入乒乓球开始女队还从未丢失过单打的金牌。1988年首届的单打金牌被陈静获得,之后是邓亚萍连续包揽两届奥运会单打冠军,之后王楠获得一块,张怡宁获得两块,2012伦敦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单冠军分别是李晓霞和丁宁。
在奥运会乒乓项目的历史上,肯定给球迷们留下了许多精彩、落寞的时刻,比如张继科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单打冠军从而让他实现了乒乓项目的大满贯;还有王皓连续三届奥运会拿到亚军也让球迷觉得遗憾;刘国梁打败自己的师兄王涛拿到奥运金牌;还有那个不苟言笑的大魔王张怡宁,无数的瞬间都在脑海里一一浮现,不过要说到哪一届的单打冠军的含金量更高,这可难倒了不少人。
在我心目中最具含金量的乒乓球男单奥运冠军当属马琳,2008年奥运会男乒包揽了男单比赛的前三名,当三面五星红旗缓缓升起的时候,我内心别提有多激动了,这是国人的骄傲。而作为冠军,马琳这块金牌来的可不容易,首先在半决赛上碰到队友王励勤,王励勤可不是好捏的柿子,前者刚刚在2007年世锦赛上以3-1打败马琳,这场也被认为是马琳的复仇之战,果然不负众望马琳非常干净利落的拿下比赛,随后在决赛中碰到王皓。对王皓我只想说,心态真的很重要,不过王皓当时肯定没听到,虽然此前王皓在国际大赛上包揽各种比赛的冠军,还有过连续26个月排在世界第一的壮举,但是这些都无法改变他一到奥运会就手软的事实,结果马琳以4-1战胜王皓拿到奥运会金牌同时也成就了王皓的“三亚王”。
如今马琳已经完全和乒乓球没有关系了,他退役后选择走上经商这条道路,但不管怎么样,曾经刘国梁带领的“二王一马”堪称经典,也是球迷心中难以磨灭的记忆。
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不仅对运动员自身来说是一件十分自豪的事情,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国争光,这是一份无上荣耀。杨倩在奥运会上为国家夺得本届奥运会第一枚金牌,意义重大。在这之后,她又和队友杨皓然再次拿到金牌,杨倩一共获得两枚金牌。许多网友在为杨倩感到高兴地同时,也有一个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就是杨倩夺得本届奥运会2枚金牌之后,究竟能够拿到多少奖金?
此前网络上曾流传一张有关杨倩的奖励单,而根据该奖励单上显示,杨倩在成为奥运冠军之后,累计能够获得数千万元的人民币奖励,还有一套价值500万左右的豪宅。
不过在这之后,有关部门进行了官方回应,对此表示:子虚乌有。杨倩在成为奥运冠军之后,尤其是斩获了两枚奥运金牌,奖励肯定是有的,但是肯定没有网络上谣传的那么夸张。
至于杨倩究竟能够拿到多少钱,目前还处于未知状态,需要等到奥运会结束之后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消息。而对于之前的谣传,杨倩的启蒙教练表示,运动员只关注训练和比赛,至于奖金能够拿到多少,这不是她关注的事情,她的心思要完全放在比赛上面。
杨倩能够为国争光,并且获得两枚金牌,我们必须要为她鼓掌。至于她能够拿到多少的奖励,那都是她应得的。杨倩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为此她付出了太多。
冰心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大多数人只看到运动员表面的光鲜亮丽,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他们背后的辛苦。
凭借着出色的表现,勇夺两枚金牌,外加可爱的比心动作,杨倩火遍大江南北,一时之间风头无两。不仅仅是电视上都是许多关于她的报道,就连我们平时在信息交流的时候,都会用到她的表情包。
从鲜有人知再到获得高流量,被许多人关注,杨倩之所以能够爆火,一方面是因为她的可爱善良,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杨倩取得了奥运冠军,并且还是中国射击队史上唯一一位同届获得两枚金牌的运动员。能够取得这样的成就,杨倩凭借的又是什么呢?
勇夺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杨倩凭借的是什么杨倩,中国运动员,清华大学学生,夺得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队的首枚金牌,并且这枚金牌也是本届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
杨倩在小学的时候就被选入了宁波体校射击队,在进入体校之后,杨倩的天赋彻底展现出来。在后来的全国锦标赛获得亚军,随后又在省运会上表现突出,获得不少关注。
在这之后杨倩又因为成绩突出,被清华大学录取。在进入清华大学之后,杨倩努力学习,并且继续在运动员的道路上不断耕耘。由于在全国青年运动会上的出色表现,成功入选国家气步枪射击队。
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中,杨倩脱颖而出,入选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并且在东京奥运会上夺得首枚金牌,共计两枚金牌。出色的表现,瞬间圈粉无数,让大家认识到这个勇敢且努力的女孩。
勇夺东京奥运会首枚金牌,杨倩凭借的是什么?她凭借的是不断地坚持和努力,她用比别人更多的付出,才取得了现在的成就。一步步走来,她也经历了很多的失败,只是她选择坚持。
每一个成功之人的背后,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心酸,也正是这种心酸才激励着我们更快地成长。杨倩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她能够获得这样的成就是她一贯优秀的成果。杨倩把优秀当成了一种习惯,并且把这种习惯保持了下来。
当我们走进杨倩,去不断了解杨倩,才发现杨倩不仅有着高超的气步枪射击能力,她身上还有一些优秀的品质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爱国、坚韧、努力、上进,拥有多种优异品质的杨倩有人说杨倩是一个天赋型选手,但其实这样的评价是有失偏颇的。诚然杨倩的确有着一定的天赋,但是我们更多应该看到她的努力。作为一个目标导向型的运动员,杨倩十分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杨倩母亲的好友曾经评价杨倩,“杨倩不是很爱说话,但是却始终会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奋进,努力拼搏”。杨倩对自己的要求十分严格,虽然赢得了金牌,但是她却因为最后一枪的表现而感到沮丧,她说,“最后一枪可能是因为特别紧张,然后有点憋得太久,所以感觉不是怎么好”。
她喜爱射击运动,并且为之努力付出,但是却没有把这当成借口,荒废学业。当然杨倩的成功也离不开父母的谆谆教导。杨倩的父母经常会提醒杨倩要戒骄戒躁,不要因为取得一点成绩,就飘飘然,要用平常心看待一切结果。
事实上,杨倩也是这么去做的,站在赛场上,杨倩懂得如何去平衡自己的心态,同时保持谦卑和气。即使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依旧十分接地气,可爱又有亲和力。
在拿到冠军奖杯之后,杨倩表示,“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这枚金牌是我献给祖国的礼物”。在杨倩的身上编者看到了年轻一辈最好的模样,他是值得我们青少年去学习的。
结束语
对于杨倩在奥运会夺得两枚金牌究竟能够获得多少的奖励,编者始终觉得这不应该是大家关注的重点,我们更应该去多了解杨倩身上的优异品质。通过这种了解,更好地去教育下一代,让他们成为有用之才。同时,对于一些造谣的奖励单子,我们也不要去相信。不管这个奖励是多少,那都是杨倩应得的,通过自己努力付出才拥有的。
“天道酬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去努力奋斗。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我们更加快乐。攀一座山,逐一个梦,有追求的人生才是美好的。
最心酸的瞬间
19日北京奥运会男子举重105公斤以上级的颁奖仪式上演了感人的一幕:该项目冠军、德国选手马•施泰纳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让人们不仅看到一个强壮的大力士,还深深感受到他对妻子深深的爱。这位德国大力士在比赛最后阶段上演大逆转,用一枚沉甸甸的奥运金牌来祭奠亡故的妻子,此情此景令人不禁潸然泪下,成为北京奥运会上感人至深的一幕。去年7月的一起车祸夺去了施泰纳妻子苏珊的生命,从此施泰纳就一直随身带着苏珊的照片,高强度的艰苦训练就成为施泰纳摆脱痛苦思念折磨的唯一途径。26岁的施泰纳在夺金后激动地表示,他的亡妻苏珊在比赛中一直陪伴着他,给予他夺金的勇气。他说:“我所有的期盼就是苏珊在今天可以看到我的成功。我不是一个迷信的人,但我可以肯定的是,苏珊在注视着我,她在我的心里,给予我勇气和力量。这是一场献给苏珊的胜利。”马•施泰纳夺得的这枚奥运金牌不仅是德国16年来获得的第一枚奥运举重金牌,更证明了爱能创造奇迹。
最坚强的瞬间
她用一只手臂做到了常人用两只手都很难做到的事情。她的名字叫娜塔莉娅•帕蒂卡,一个天生右下臂残疾的坚强姑娘,一个被誉为为乒乓球而生的波兰“维纳斯”。13日是帕蒂卡在本届奥运会的首次高调“出镜”,她代表波兰队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女团小组赛的第一轮比赛,虽然最终以微弱分差惜败。但比赛中,这位独臂女侠还是赢得了全场的尊敬和掌声。在波兰排名第三、世界排名第147位的帕蒂卡,从7岁起就迷上了乒乓球,11岁参加残奥会,15岁赢得2004年雅典残奥会乒乓球冠军。今年她还在世乒赛首轮小组赛中打败了世界排名第六的新加坡名将李佳薇,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虽然帕蒂卡最终没有取得本届奥运会女单的入场券,但她却得以代表波兰乒乓球女队参加女团比赛,同时也力求在残奥会上捍卫金牌。作为残疾运动员,帕蒂卡用别样的美丽诠释着体育运动的真谛,也感动着世人。
最感慨的瞬间
伊拉克奥运代表团在奥运会开幕不到十天才得到参赛资格,他们的队员甚至连队服都没有。皮划艇上,其他国家的选手都穿着合适的队服,而伊拉克的选手则穿着已经起球的旧T恤,但他们仍然在顽强的比赛。而由于资金匮乏,参加短跑比赛的伊拉克女选手达娜•侯赛因也只能穿着一双有些破损的“二手”跑鞋参加比赛。她的一句话曾让世界潸然泪下,她躲过了两次枪击后依然坚持训练,但是此前得知无法参加北京奥运会时,她一度崩溃了。教练安慰她,4年后可以参加伦敦奥运会,21岁的达娜脱口而出:“照伊拉克这个样子,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2012年……”中国网友得知这一消息无不为之动容,在开幕式伊拉克代表团入场时,全场中国观众给予了不亚于东道主代表团的礼遇,报以热烈的掌声。当他们离开时,中国网友特意将自己准备的球鞋、衣服、福娃以及各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礼物送给伊拉克代表团,伊拉克队员收礼物收到手软。伊拉克队的教练非常感动地说:“虽然我们远离家乡,但我们在中国感受到了温暖。希望大家有机会能到巴格达,让我们来回报你们。”
最欣慰的瞬间
在北京奥运会体操女子个人全能决赛中,出现了一张并不年轻的面容,其眼神透出坚定与温柔。她就是已经33岁的德国老将奥克萨娜•亚历山德罗芙娜•许索维蒂纳。为了给患白血病的儿子治病,她曾以26岁高龄复出参赛,此次是她第5次参加奥运会比赛,并获得女子跳马银牌,现场观众对她表达了敬佩之情。许索维蒂纳的大儿子阿廖沙2002年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许索维蒂纳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她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许索维蒂纳说。为了能够尽可能多的参加比赛,争取获得奖金的机会,许索维蒂纳每次都会把体操的4个项目全部都报上名。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许索维蒂纳朝全能型发展。“母爱胜于天”,中国这句老话很适
许索维蒂纳,目前,儿子的病情已经好转,只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因此许索维蒂纳终于松了口气,她表示:“我参赛,不再是为了奖金,而是真的喜欢这项运动。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它更可爱的了。”
最勇敢的瞬间
在男子10000米项目中,埃塞俄比亚选手内尼萨-贝克勒打破奥运会记录,以27分01秒17夺冠。但是从雅典奥运会冠军到北京奥运会冠军,贝克勒的内心承受着巨大的伤痛。2005年,贝克勒在他未婚妻、年方18岁的阿莱姆陪同下进行训练,但她在开始跑步时突然倒地,贝克勒试图向别人求救,但只能把她带回镇里,她在途中停止了呼吸。贝克勒异常悲痛,想要退役,但是在2005年夏他又重新振作参加了世锦赛,并且赢得了冠军。他说:“我不能放弃,跑步是上天赐与我的礼物,是我的天赋所在,也是我的工作。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也许你做不到,但是我可以。我自己能够掌控好。”
最温馨的瞬间
冼东妹赢了,以微弱优势战胜朝鲜选手,实现了自己在奥运会柔道52公斤级比赛中的卫冕。她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妈妈”,同时也是世界女子小级柔道界第一位在奥运会上实现卫冕的选手。夺冠后,冼冬妹挥舞着双手,任眼泪在空中挥洒飞。成功卫冕的东妹并没有想到自己的成就多么伟大,而是哽咽着向女儿保证:“妈妈一年多没在身边,以后会好好补偿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冼冬妹对着电视镜头说:“女儿,妈妈一年多不在身边,你还好吗?你想妈妈吗?”场面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
最震撼的瞬间
8月20日,在刚刚结束的奥运会女子游泳10公里马拉松比赛中,来自南非的独腿女侠纳塔莉-杜托伊特没能获得奖牌,也没能跻身前十名,但是所有人都对她表示钦佩。在比赛中,一共有25名运动员参加,除了一名智利选手没能完成比赛之外,纳塔莉在24名运动员中以落后冠军、俄罗斯选手拉里莎-伊利琴科1分22秒2的成绩排名第16,领先第24名12分8秒2之多,让很多健全的运动员以及现场观众惊叹不已。更让大家惊奇的是,她在下水之前将假肢去掉,几乎用一条右腿游完10公里。
最百感交集的瞬间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北京奥运会射击项目女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中,杜丽终于完美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最终她以690.3环、破奥运会纪录的总成绩勇夺金牌。北京奥运会,杜丽两次出战,两次落泪。短短五天,她尝尽了人间的痛苦与快乐,悲凉与温暖。在重压下憾失首金的杜丽,当天首枪失利的情况下,顶住压力,用一块金牌证明了自己的实力。领奖台上的她,百感交集笑中有泪,场面感人至深。
最深情的瞬间
马修•埃蒙斯把头深埋在妻子怀里,没有人看到这一刻他是否落泪。从雅典到北京,这一枪原本能击碎四年的噩梦,这一枪原本能成就一对奥运金牌夫妻,这一枪原本能写下一个童话般的结局。但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和四年前一样,卡捷琳娜坐在看台上给捷克电视台当解说嘉宾;马特站在男子50米步枪三姿的决赛2号靶位上;4.4的数字出现在显示屏上,冰冻了卡捷琳娜的脸,她张着嘴巴,眼睛一眨不眨,愣了好几秒钟,然后冲下看台,把丈夫拥入怀里,在他耳边轻轻地说:“命中注定还不是时候。”
最动容瞬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东道国最后一个出场是历届奥运会的惯例,8月8日的中国国家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出场使得全场观众欢声雷动,人们惊奇地发现,引领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并不是传说中的姚明一人,汶川映秀小学的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跟随在姚明身边,引领着中国代表团。中国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奥运梦可谓历尽艰辛,年初的雪灾、五月的地震,中国在大自然的磨砺中依然坚守着自己心中的奥运梦。小林浩的出现并不是牵强附会,他在灾难面前勇救两名同龄人,同样彰显着奥运所倡导的与自己竞争、与自然斗争的顽强精神。姚明与林浩,虽然身高相差巨大,但是他们的精神同样伟大,一位是在赛场上永不言弃的运动员楷模、一位是代表着中国人顽强团结、生生不息精神的小英雄,他们正是中国人最好的代表。他们的同时出场不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奥运史上最心酸的一块金牌:她泪洒赛场,背后故事让人动容和奥运史上最心酸的一块金牌的内容分享完毕,希望对您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