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周事件始末:一场关于真相与舆论的较量

发布时间:2025-10-07 18:06:06
1个回答
最佳回答

各位老铁们好,今天的文章主题是南周事件始末:一场关于真相与舆论的较量,同时也会延伸到南周事件始末的相关问题,期待为您解惑,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事件背景

南周事件,指的是2013年6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因报道一起涉及官员贪腐的案件,而被有关部门调查的事件。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舆论场上的焦点。

时间线

* 2013年6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发表报道,揭露一起官员贪腐案件。

* 2013年7月: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南方周末杂志社被要求停刊。

* 2013年8月:南方周末杂志社恢复出版,但报道内容受到限制。

* 2013年9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发表致歉信,承认报道存在错误。

* 2013年10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再次被要求停刊,并接受整顿。

二、事件经过

1. 报道曝光

2013年6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发表了一篇题为《辽宁盘锦市原市委书记王世臣涉嫌巨额贪腐》的报道。这篇报道详细揭露了王世臣在担任盘锦市市委书记期间,涉嫌巨额贪腐的事实。

2. 舆论发酵

报道发表后,迅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网友们纷纷转发、评论,要求有关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

3. 官方介入

在舆论的压力下,有关部门迅速介入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报道中的一些内容存在失实,王世臣并未涉嫌巨额贪腐。

4. 南方周末停刊

由于报道存在失实,南方周末杂志社被要求停刊。在此期间,南方周末杂志社的官方网站也被关闭。

5. 南方周末恢复出版

2013年8月,南方周末杂志社恢复出版。但在此期间,报道内容受到限制,无法对敏感话题进行报道。

6. 南方周末致歉

2013年9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发表致歉信,承认报道存在错误,并向读者道歉。

7. 南方周末再次停刊

2013年10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再次被要求停刊,并接受整顿。

三、事件影响

1. 舆论影响

南周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推动了舆论监督的力度。也引发了人们对媒体责任的思考。

2. 政策影响

南周事件后,有关部门对媒体监管力度加大,对媒体报道内容进行了严格审查。

3. 媒体影响

南周事件对媒体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媒体人更加注重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另一方面,媒体行业竞争加剧,一些媒体为了追求眼球效应,不惜采取极端手段。

四、事件反思

1. 媒体责任

南周事件暴露出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调查核实、追求眼球效应等。媒体人应牢记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客观、真实地报道新闻。

2. 舆论监督

舆论监督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南周事件表明,舆论监督的力量不容忽视。政府部门应积极回应舆论关切,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管理。

3. 媒体监管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媒体的监管,确保媒体报道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也要保障媒体的言论自由,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表格

时间事件进展
2013年6月南方周末杂志社发表报道,揭露官员贪腐
2013年7月有关部门介入调查,南方周末停刊
2013年8月南方周末恢复出版,报道内容受限
2013年9月南方周末发表致歉信,承认报道错误
2013年10月南方周末再次停刊,接受整顿

南周事件是一起关于真相与舆论的较量。通过这一事件,我们看到了媒体在社会监督中的重要作用,也看到了舆论监督的力量。我们也应该从中反思,如何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推动社会进步。

历史上南周王朝指的是

南周王朝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王朝,也是最后一个完全施行封建制度的世袭王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其中东周时期又称“春秋战国”,分为“春秋”及“战国”两部分。周王朝存在的时间从约前11世纪至前256年,共传30代37王,共计存在约为791年。

而南周这个名称可能是在某些小说、电影、电视剧等虚构作品中出现的,或者是某些人对周朝历史的误解或误传。因此,南周王朝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历史王朝。

如果需要了解关于周朝或其他历史王朝的信息,建议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或资料,或者咨询专业的历史学者。

周老虎事件的始末是怎样的

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宣布奖励周正龙,并争取在野生华南虎活动区域设立华南虎特别保护地。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质疑,并引发中国乃至世界关注的事件。

2008年6月底,政府宣布周正龙拍摄虎照造假,13位大小官员受到处分;11月17日,周正龙因诈骗和私藏枪支弹药罪,被判有期徒刑2年6个月,宣告缓刑三年。2010年5月初,周正龙被法院带走,经调查证实,周正龙已被安康中院裁定取消缓刑,收监服刑。

2012年4月27日,华南虎事件主角周正龙出狱,出狱之后,多次上山寻找华南虎,为了捕捉到老虎的影像,还在山上安装了多台动感照相机。

专家观点

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里远:这些照片有典型的掌垫和梅花趾印等老虎足迹的特征。

刘里远对新快报记者分析称,那些脚印大都是老虎在斜坡上留下的,因此带有明显的划痕,拍到的第一个脚印上可见四个趾印的滑行痕迹,其中中间两个脚趾形成长长的滑槽,只有细心观察,才能辨别出是老虎的脚印。

而有的脚印呈现典型的老虎脚印特征:后面是品形掌垫,前面是四个梅花趾,深深陷入泥土中。那些陈旧的脚印,有的仍然可以看到典型的老虎脚印特征,而有的残缺脚印则只能从局部辨别出老虎的特征。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罗述金教授:我不相信大巴山还有野生虎。据一位曾与其有过辩论的学者称,罗述金的观点是:不相信大巴山还有野生虎,“有也不会有可持续的种群了。”

临武城管事件始末

湖南临武城管群殴瓜农致死事件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与强烈愤怒,也让城管这个臭名昭著的暴力组织再次成为众矢之的;而据新华社报道,7月20日,湖南省临武县有关方面证实,对在与城管人员冲突中不幸身亡的瓜农邓正加的家属,给予各种赔偿共计89.7万元。据悉,上述赔偿目前已经已执行到位。同日,央视网记者追踪报导,7月19日,是临武果农邓正加与城管冲突死亡后的第三天。当天下午5点10分,邓正加的葬礼在莲塘村村口举行,随后,其被安葬在生前承包的果园山上。截稿前,央视网记者获悉,当地警方已于当天上午以涉嫌故意伤害罪,对果农邓正加死亡事件的廖卫昌、袁城等6名涉事城管工作人员实施刑事拘留,送郴州市看守所羁押。

但与绝大多数普通群众一样,央视网记者同时提出了“事情至此看似尘埃落定,但仍疑点重重”的四点质疑,其中追问的第一疑问就是家属为何忽然沉默?“从7月19日下午开始,邓正加家人的态度突然发生转变——从对事件的愤愤不平到开始感谢政府和冷落媒体。”

父亲只因为进城卖自己种植的西瓜却被城管群殴并活活打死,作为死者的女儿,短短二天内,竟然莫名其妙的感谢政府,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我们不妨来看一下央视记者的报导:在邓正加下葬前,名称为“瓜农邓正加女儿”的用户在微博上表达了对当地政府的不满:“我就是瓜农邓正加的女儿邓艳玲,现在临武所有参与将我父亲的事情发微博和其他论坛的,逐渐被叫去谈话,要求停止转发与评论。昨天尸检解剖出来颅内大量瘀血,并伴有头皮下出血,但是政府正着手掩盖事实,我父亲‘被’心脏病或者其他突发性疾病,政府这样的做法是我们完全不能接受的!”。不过,微博很快被邓艳玲删除。两个多小时后,邓艳玲再次发表微博,却是对当地政府的妥善安置表示感谢,“现在政府已经妥善的安抚好了家人,我们整个家族对政府的处理表示满意,今日下午爸爸已经下葬,我们承受了很多的痛苦,逝者已去,入土为安,我们已经不希望受到外界太多的打扰.感谢市县相关部门的妥善安置,感谢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人”。之后其家属甚至已经开始配合当地政府拒绝媒体采访,这当然可以想象是当地政府危机公关的成果,我不怀疑临武县政府敢拿巨额公款赔偿以息事宁人,也不怀疑他们会对涉嫌殴打瓜农致死的城管追究法律责任,但问题是这种赔钱抓人、就事论事式的危机公关,到底能否触动城管暴力执法的根基?能否真正伸张正义?是否治标不治本?而从目前虽然家属沉默甚至感谢政府但公众仍然不依不饶的情况看,所谓的危机公关,让家属闭嘴的同时,并没有让公众买账。

父亲被城管打死了,瓜农女儿却感谢政府,这让人想起了不久前延安发生的同样一起城管暴力执法案件,一商户在被城管群殴的同时,其中一名城管跳起来暴踩其头,场面惨不忍睹,同样引发了全社会愤怒与声讨。然而几天后,侥幸捡条命活过来的商户却同样莫名其妙的被委托发表公开信。信中说,“作为一个延安人,我对这个城市和这里的人有着很深的感情,不希望他们因为这样一个特殊事件而蒙黑。”、“在这个事件中,打人者固然不对,但客观的说,我也有一定责任,我想,当时我如果能冷静处理,不要太过冲动,也许可以避免肢体上的冲突。在此向在这件事中受到伤害的人们道歉。”。一个被执法的城管暴力严重伤害的商户,最后竟然发公开信向滥施暴力的城管道歉,滑天下之大稽,但事实就是如此。人们只能想象差点被城管踩死的商户一定是受到了权力淫威的恐吓与经济利益的诱惑,当地政府通过这种所谓的维稳,平息了一场官场危机。

但正如我们所质疑的,延安方面的做法只是暂时解决了眼前的危机,城管真正的问题却被再次掩盖掉,暴力执法仍然在各地不时的发生,湖南临武打死瓜农事件,只不过是城管现行体制下不思悔改的恶果继续罢了。

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安,是基于每次发生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后,惯用的处理手段令人反感:先是推卸责任、混淆是非,无法逃避后再赔钱或找几个临时工项罪,现在发展到对受害人或家属威逼利诱,就象我们已经看到的警察持枪打人抢尸以及89万元的快速赔偿。拿巨额公款赔钱当然能很容易的让受害人或家属闭嘴,甚至就象我们看到的死者女儿“感谢”政府;但事实又是什么呢?央视记者在现场的调查发现,死者的女儿希望记者体谅家属的处境,“有很多难言之苦”,一位村民直言:“我很反感处理的结果,村里90%的人的都反感,因为这个事情没有伸张正义,真相没有结果就草草安葬,这样也对不起帮助他们的人。”据该村民透露,如果家属不同意19日下葬,往后赔付金额一天比一天少10万。在中国社会钱是万能的,政府更相信这个规则,所以当地政府不仅拿出89万利诱瓜农家属,对抢尸受伤的村民也马上进行了赔付,重伤的赔7万多元,其它轻伤的金额不等;先打人,再赔偿,应验了那句经常听到的狠话:往死里打,不就是钱嘛。

晚一天下葬就少赔10万元,这对靠种植西瓜为生的穷困瓜农家属而言,无异于一笔巨款,所谓难言之隐,无非就是政府的金钱利诱,代替了真相和正义的追求,对当地政府而言,如何最快的让家属闭嘴,才是终极追求,至于事件的处理能否得到公众和社会的满意,能否通过这起惨剧进而彻底改革城管体制,则再次成了疑问。政府犯下的大错,再用巨额公款去摆平,这本身就是一个畸形变态的危机公关模式,恰恰这种模式现在看来正在成为地方政府为自己的错误买单的有效手段,只不过受到伤害的是老百姓,受到经济损失的是纳税人的钱,犯错的人反而游刃有余的不断着自己的错误甚至罪行。

被城管跳踩头部差点被打死的延安的商户最终选择了发公开信向城管道歉,公开信最后竟然还煞有介事的“感谢政府保障了我的权利”,让公民权利这个词成为了天大的笑话;临武瓜农被城管群殴致死,其女儿为了89万元赔偿款竟对政府表示感谢;我们不想指责这些弱势群体的选择,他们在强大的权力淫威之下、也在巨大的经济利诱之下,言不由衷或“难言之隐”,这不是他们的错,换谁都会这样;问题是同样的罪恶仍然会在这表面成功的维稳之后继续发生,这种掩耳盗铃式的危机公关,只会纵容城管不断的挑衅公民权利、挑衅社会正义和人类良知。

18日)

17日晚23点左右,湖南当地电视台记者李海涛与雷凯前往事发现场采访“临武瓜农与城管争执后死亡”,李海涛称,他们把采访车开到临武县文昌路,有五六名警察立即走过来说道:“不要拍,要拍就让你们死在这里。”李海涛当时留在车内,雷凯下车采访,雷凯被赶来的五六名警察拳打脚踢。警察用粗木棍塞进车窗捅坐在车内的李海涛,李的头部被打五拳。李迅速关上车窗开车离开,又有十多个警察围过来,用粗木棍和警棍砸车。在车外的雷凯被多名警察继续殴打,手机被拿走,鞋子失踪,脚上留下6厘米左右的伤口。(新京报7月18日)

18日凌晨2点,死者家属找来冰柜存放死者邓正加的遗体,亲属和村民以冰柜为中心,围在文昌南路的事发现场。大约4点40分左右,“天快亮了,家属以为会和平解决,没有任何防备和挑衅的情况下,警察先冲过来,手持警棍和盾牌,对现场围观者一顿暴打,伤者包括老人和小孩。”上述家属在电话里告诉新京报记者,警察大声高呼,持械追打围观者,包括路人和亲属在内的十余名围观者被打伤。“死者的大女儿背部、脑袋、胸部被打伤,缝了好几针,一个年轻的路人,脑袋被打破,在县中医院救治”。人群被驱散后,警察从冰柜里抬出死者邓正加的遗体后拉走,整个过程前后持续20分钟。家属告诉新京报记者,邓正加的遗体被拉至南强镇莲塘村进村路口后放下。(新京报7月18日)

让我们来看看过去两天临武是如何运用手中的权力的。五六名城管对瓜农拳脚相加,其中一名城管嘴上说“要打就打死”。邓正加遗体留在事发现场,引发民众围观,至深夜,警方趁死者家属不备,持警棍和盾牌,抢走死者尸体。湖南当地两名记者采访时被警察用粗木棍殴打,两名记者受伤,采访车和手机被砸。甚至受到威胁:“不要拍,要拍就让你们死在这里。”此外,邓正加家族中身份为公务员的亲友,均被约谈,要求“顾全大局”。

城管野蛮执法,摊贩暴力抗法等新闻屡见不鲜,个中缘由不尽相同。当前,城管和摊贩似乎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体。一方面,城管大叫委屈,历数摊贩的种种违规行为,劝告、讲理似乎都不管用,更有摊贩蛮横无理、恶意抗法,致使城管工作举步维艰;另一方面,摊贩们也有自己的苦衷,要养家糊口,小心翼翼躲避检查。

然而“要打就打死”和“要拍就让你们死在这里”出自城管和警察之口,不由得让人震惊和愤怒!究竟是谁助长了如此狂妄嚣张的气焰?是人民吗?或许是或许又不是,说是也没有错,执政者一直自诩权力是人民给的,人民是怎么给的却从来没有明确表述。如果真是人民给的,那么这种狂妄嚣张气焰也是人民纵容抑或自作自受的结果。

面对媒体发自现场的上述报道,临武县长在1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一一予以回避和否认。

以下是《新京报》记者的追问:

1瓜农是否被秤砣砸死?

官方通报,瓜农邓正加与城管冲突后,倒地死亡。有目击者称,邓倒地前曾遭城管秤砣重击头部。网络普遍质疑,死者被秤砣砸死。

18日下午,临武县县长贺遵庆在新闻发布会回应,目前尚无证据证明邓被秤砣砸死,具体死因还在调查中。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在现场采访时,路边摩的司机、临近摊位商贩等多位目击者告诉记者,发生第二次冲突时,双方有抢秤、推搡等行为。

据新京报记者采访当时在事发现场摆摊的另一瓜贩称,未看见城管用秤砣砸了邓正加的头部。但邓正加被打倒地后,仍有城管用脚踢他头部。

2警方有无抢夺死者遗体?

从17日上午至强制清场时,邓正加的遗体在其死亡地点停留了约18个小时。

据死者家属称,18日凌晨,在邓正加死亡的现场,警方为抢夺遗体与围观者发生冲突,造成多人受伤。

“抢尸”情况是否存在?临武县县长贺遵庆回应,警方是在协助家属将死者遗体运回村庄。之所以运回死者村庄:首先,死者家属提出这样的要求,尤其是死者的女儿,再三要求把他的父亲在当晚送回去;其次,事发地在城区,时间久了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第三,让一个死者的遗体在大街上,我们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这些是征得家属同意的。

贺遵庆称,由于现场围观群众较多,如果没有警察协助,死者尸体是运不回去的。后来,警察协助转移遗体时,个别围观群众趁机起哄,与警察发生肢体冲突。

据新华社记者了解到,邓正加死亡后,其家属和部分群众聚集在遗体旁,要求“给说法”。随后,围观和聚集的群众越来越多。现场工作人员与家属协商运走遗体,但未成功,直至最后采取强制清场。

3城管有无索取100元?

17日,死者妻子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在文昌路摆摊时,曾被执法的城管队员索取100元。

临武县县长贺遵庆回应,从初步调查情况看,还没有证据证明城管队员收了100元。现在还在细致调查这个事,如有,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4尸检报告何时出炉?

临武县县长贺遵庆说,县里成立临武县纪委书记牵头的调查组,邀请了郴州纪检部门监督。目前,正在对死者进行尸检,待尸检报告出来后,临武县官方会配合调查结果,进行责任划分,严格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贺遵庆说,若是外伤所致,尸检鉴定结果会比较快,若是因患病致死,需进行病理切片分析,时间可能要长些。

5记者采访被打是否属实?

前晚,两名湖南当地记者李海涛、雷凯,在临武县城采访过程中,被五六名警察用粗木棍殴打,两名记者头部、肩部和背部不同程度受伤,脚上有大约6厘米的伤口。

临武县县长贺遵庆回应,对于警察协助转移尸体的过程中,是否有媒体记者被打,目前不清楚。如果确实存在,先向媒体记者道歉,我们会去调查,然后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从这现实的话语中我们看见官僚的相互依赖的感觉,像贺遵庆这样的官员对自己下手包庇,还当什么官啊!你就不能为你的手下像公众道歉吗!这样的领导滚动吧!

本次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南周事件始末:一场关于真相与舆论的较量,如果对南周事件始末也有兴趣,欢迎讨论!

专家在线

1,607 名
专家
专家
专家
专家

3-15分钟内获得专家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