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月球亮相的“织物版”国旗不简单:揭秘我国月球国旗背后的故事的问题,以及和月球亮相的“织物版”国旗不简单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在浩瀚的宇宙中,我国航天员们成功实现了月球着陆,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而在这次月球着陆任务中,一面特殊的国旗引起了广泛关注,那就是月球亮相的“织物版”国旗。这面国旗不简单,它承载着我国航天员的梦想和祖国的荣耀。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这面月球国旗背后的故事。
一、月球国旗的诞生
1. 设计理念:月球国旗的设计理念源于我国国旗的设计,但在细节上进行了创新。设计师们希望这面国旗能够体现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同时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制作工艺:月球国旗采用特殊织物材料制成,具有轻便、耐磨、耐低温等特点。这面国旗在制作过程中,经历了多次试验和改进,最终达到了预期效果。
3. 尺寸与形状:月球国旗的尺寸为1.2米×0.8米,呈长方形。国旗的形状与我国国旗相似,但在边缘处采用了圆形设计,寓意着我国航天事业圆满成功。
二、月球国旗的亮相
1. 月球着陆:2020年12月17日,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实现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返回任务。在这次任务中,月球国旗首次亮相。
2. 国旗展示:在月球着陆后,我国航天员将月球国旗展开,展示在月球表面。这一刻,月球国旗鲜艳夺目,彰显着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3. 全球瞩目:月球国旗的亮相引起了全球关注。许多国家纷纷表示祝贺,认为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大突破。
三、月球国旗的意义
1. 展示国家实力:月球国旗的亮相,展示了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这面国旗成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象征,代表着我国在太空领域的地位。
2. 传承民族精神:月球国旗的设计融合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这面国旗成为了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3. 激发民族自豪感:月球国旗的亮相,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这面国旗成为了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象征。
四、月球国旗背后的故事
1. 设计师的坚持:月球国旗的设计师们,为了实现这面国旗的梦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他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优化方案,力求完美。
2. 制作团队的付出:月球国旗的制作团队,为了确保这面国旗的质量,进行了多次试验和改进。他们在高温、低温等极端环境下,坚守岗位,为国旗的成功制作保驾护航。
3. 航天员的信念:在月球着陆任务中,航天员们肩负着国旗的重任。他们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信念,最终实现了国旗的圆满亮相。
月球亮相的“织物版”国旗,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一次重要里程碑。这面国旗不仅展示了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还传承了民族精神,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在未来的航天征途中,这面国旗将继续见证我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表格:月球国旗主要特点
| 特点 | 描述 |
|---|---|
| 设计理念 | 融合我国国旗设计,展现航天成就,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
| 制作工艺 | 采用特殊织物材料,轻便、耐磨、耐低温 |
| 尺寸与形状 | 1.2米×0.8米,长方形,边缘圆形设计 |
| 亮相时间 |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时 |
| 意义 | 展示国家实力,传承民族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 |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未来的航天事业中,我国能够创造更多辉煌,让这面月球国旗在太空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是的,12月4日,五星红旗再次闪耀月球。在月球上竖起五星红旗,可没那么容易。宇宙中有很强的电磁辐射,且月球表面有正负150℃的温差,普通材质的五星红旗,一旦裸露在月球上,就会立即褪色、串色,甚至分解开来。为此,技术人员花费了一年时间,来选择国旗的面料。
据悉,科研团队最终决定采用某新型复合材料,既能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满足染色性能要求,从而保证国旗能够抵御月表恶劣的环境,做到不褪色,不串色、不变形。
扩展资料
国旗展示系统只有1公斤:
由于嫦娥五号国旗展示系统的重量只有1公斤,研制团队围绕整个系统在减重问题上下了大量工夫,不仅材料要轻质化,而且还要对设备进行“瘦身”。面对月表恶劣的温差环境,也对国旗展示系统的工艺设计、集成设计提出了很高要求。
国旗展示系统立项时,研制团队先后论证过采用四级杆、三级杆和二级杆来作为国旗的方案,但考虑到复杂性和重量等原因,最终选择使用二级杆的方式来呈现。
国旗展示系统项目负责人李云峰说,之所以采用杆系结构方案,是因为它在航天系统里算比较成熟的技术,包括卫星、飞船等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展开,使用的都是杆系结构,其目的就是保证可靠性。
参考资料来源:北晚新视觉-月球亮相的“织物版”国旗不简单!超1年精心选材,试验严上加严
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战,嫦娥五号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经过约19小时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动采样,12月3日23时10分,上升器带着月球“土特产”顺利升空,踏上返航之旅。在完成采样任务上升起飞前,着陆器携带的一面“织物版”五星红旗在月面成功展开,这是我国在月球表面首次实现国旗的“独立展示”,也标志着月面国旗展示系统圆满成功。这是继2013年12月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完美互拍实现中国国旗首次亮相月球,和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将国旗带向月球背面后的又一次在月球表面的成功展示,也让中国探测器在月球上再次打上“中国标识”。
能够被展示在月球上,这面五星红旗的来历自然大不简单。研制这面国旗,花费了制作团队8年时间。单从选材来说,该面国旗以国产高性能芳纶纤维材料为主,采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攻克了高模量差异纤维高品质纱线制备的技术难题。在该技术的支撑下,团队成功研制出A4纸大小,重量不足12克的月面展示国旗,比航天要求的重量降低了40%。
作为国家象征,国旗所在之处,就是国家所在之处。不管有多远,不管有多高,看到国旗,就看到了祖国、看到了家乡。事实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诞生的时间并不漫长,从1949年10月1日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首次升起,到嫦娥五号在月球上插上五星红旗,仅仅过去71年。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或许只是短短一瞬,但就是在这短短一瞬,中国人民创造了无数奇迹,特别是在艰难的2020年,面对“天灾人祸”,中国发展的脚步反而更为坚定,“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贯穿全年的,是中国人的坚韧不拔和团结一心:对外贸易,勇敢面对经济霸权主义,见招拆招,寸步不让;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幸福感和获得感;众志成城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并且无私地向全世界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
这一年,我们又一次登上珠峰,把五星红旗插上地球最高点,重新测量了珠峰的高度;这一年,我国载人深潜事业取得重大突破,“奋斗者”号把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注在世界海洋最深处;这一年,中国的航天人成功完成了嫦娥五号探月任务,中国探月工程又朝前迈出坚实一步!
文/孙鹏
月球亮相的“织物版”国旗不简单:揭秘我国月球国旗背后的故事和月球亮相的“织物版”国旗不简单的讲解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