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大家好,今天的内容围绕柳承敏发球:揭秘乒乓球传奇选手的杀手锏展开,同时还会深入解析柳承敏发球,感谢大家的阅读!
乒乓球,这项起源于19世纪末的室内运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爱好者的目光。在众多乒乓球选手中,柳承敏这个名字无疑是响当当的。他不仅拥有过人的技术,更以其独特的发球技巧成为了乒坛的传奇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柳承敏的发球技巧,看看这位乒乓球传奇选手是如何用发球征服世界的。
一、柳承敏发球的基本特点
1. 速度快:柳承敏的发球速度极快,常常让对手措手不及。他的发球速度可以达到每秒30米以上,甚至更高。
2. 旋转强:柳承敏的发球旋转非常强烈,无论是正手还是反手,都能发出极具威胁的旋转球。
3. 落点准:柳承敏的发球落点非常准确,他总能将球发到对手最不希望接球的位置。
4. 变化多:柳承敏的发球变化多端,他善于根据对手的情况调整发球方式,使对手难以捉摸。
二、柳承敏发球的技巧解析
1. 正手发球
柳承敏的正手发球是他的杀手锏之一。以下是他正手发球的几个关键技巧:
| 技巧 | 描述 |
| --- | --- |
| 站位 | 发球时,柳承敏通常站在球台左侧,身体稍微倾斜,重心放在右脚上。 |
| 握拍 | 柳承敏采用横板握拍,拇指和食指紧握拍柄,其余三指自然弯曲。 |
| 挥拍 | 发球时,柳承敏的挥拍动作迅速而有力,手腕和手指的用力要协调。 |
| 落点 | 柳承敏的正手发球落点多变,他善于将球发到对手的死角或接发球区。
2. 反手发球
柳承敏的反手发球同样具有极高的威胁。以下是他反手发球的几个关键技巧:
| 技巧 | 描述 |
| --- | --- |
| 站位 | 发球时,柳承敏站在球台右侧,身体稍微倾斜,重心放在左脚上。 |
| 握拍 | 柳承敏采用横板握拍,拇指和食指紧握拍柄,其余三指自然弯曲。 |
| 挥拍 | 发球时,柳承敏的挥拍动作迅速而有力,手腕和手指的用力要协调。 |
| 落点 | 柳承敏的反手发球落点同样多变,他善于将球发到对手的死角或接发球区。
3. 发球变化
柳承敏的发球变化多端,以下是他常用的几种发球变化:
| 变化 | 描述 |
| --- | --- |
| 侧旋 | 柳承敏通过改变手腕和手指的用力方向,使球产生侧旋。 |
| 下旋 | 柳承敏通过降低拍面角度,使球产生下旋。 |
| 上旋 | 柳承敏通过提高拍面角度,使球产生上旋。 |
| 长球 | 柳承敏通过增加发球力量,使球飞得更高、更远。
三、柳承敏发球的影响
柳承敏的发球技巧对乒乓球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下是他发球的一些影响:
1. 改变了比赛节奏:柳承敏的发球速度快、旋转强,使比赛节奏加快,增加了比赛的观赏性。
2. 提高了发球地位:柳承敏的发球技巧使发球在比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发球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得分手段。
3. 推动了技术发展:柳承敏的发球技巧推动了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许多选手开始学习他的发球技巧。
总结
柳承敏的发球技巧是他成为乒乓球传奇选手的重要原因之一。他的发球速度快、旋转强、落点准、变化多,使他在比赛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通过本文的解析,相信大家对柳承敏的发球技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这篇文章能对乒乓球爱好者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为这项运动喝彩!
柳承敏用的是【日式直拍】
国际乒联的规则对乒乓球底板的形状、厚度、重量没有限制,因此人们可以根据乒乓球技术的发展需要,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选择使用各式各样的底板来打乒乓球,但是球拍的板面形状与乒乓球击球技术有着紧密的关系。
世界上乒乓球拍的板面形状大体上可以分为:圆形、方形、方圆形和异形。绝大多数的横拍与中国式的直拍都是圆型板面,但是日本、韩国、朝鲜和台湾等地区的一些直拍运动员多使用方形或方圆形板面的“日式”球拍。球拍板面形状的不同与球拍的击球重心有直接的关系,所谓“击球重心”是指:球拍的重量与板面形状形成的击球重力集中点。良好的击球重心一般都保持在球拍中部靠前的位置上,有的球拍握在手里感到“头沉”,这是因为其击球重心更靠近球拍的前部的缘故。这样的球拍在挥拍击球时,虽然起动速度稍慢,甚至摆速也不够灵活,但是挥拍加速度大,击球力量大,容易提高“攻击力”,这也是通常横拍的攻击力量要比直拍大的缘故。握在手里感到“头轻”的球拍,其击球重心靠近球拍的中部,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近。虽然这样的球拍挥拍加速度略小,击球力量不容易加大,但是起动迅速,摆速快,调节灵活,更好控制球。
有这样一个现象,中国的圆形直拍自五十年代末登上世界乒坛榜首以来,它在近台和台面上击球灵活快速的优点不言而喻,但是世界上学用圆形直拍的外国运动员并不多见,甚至连周边地区朝鲜、韩国的直板运动员仍然不肯放弃他们的日式方形球拍。这种现象与其说这是因为“习惯”,倒不如说是因为他们在追求不同的“技术特点”。韩国选手的中远台大力抽杀技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一次我们的教练向他们请教,那位韩国人半开玩笑地说:“用你们的球拍就是发不出力”。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日本式的方板,拍面窄长,击球重心更加靠近球拍的前部,用杠杆的原理解释就是:阻力臂长,加速度大,自然抽杀威力更大,由此可见球拍板面形状与技术、打法的关系。无独有偶,当一些日本运动员请教中国教练如何能打好台内球、推挡球时,我们也感到使用圆形直拍学习、掌握这些技术要比使用日式方拍容易得多。因为圆形直拍击球重心靠近球拍的中部,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近,阻力臂短当然起动迅速、调节精确、控制稳定。
按照国际乒联的规定,今年10月1日起乒乓球进入了大球时代。在奥运会刚刚结束不久的21届世界杯比赛中,没有参加奥运会的我国选手马林获得了大球时代的第一个世界冠军。马林有备而来一举夺标是在情理之中,可是刚刚在结束了的奥运会上还打小球的金泽珠、王励勤却在云集的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这里面应该有其必然的原因。金泽珠使用日本式的方板一向以大力抽杀著称,王励勤在国手中也是动作幅度较大,攻击力最强的选手,可以说由于球大造成击球速度的下降,对他们来说相对的影响较小。可以认为由于大球飞进速度下降,摆速的难度也随之降低。因此适度增大击球的动作幅度,选择“头部稍沉”的球拍,增大挥拍加速度,可以提高攻击力。但是有一得,必有一失,在21届世界杯决赛中马林以3:0轻易击败金泽珠(连他自己都感到意外)。有心人可以看得出:在决赛中金泽珠接马林的台内短发球大失水准,根本不象一个进入了决赛水平的选手。这种现象除了反映金泽珠尚缺乏对大球的训练外,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日式方拍的弱点,由于击球重心离握拍用力部位较远,准确控制拍形、精确调节用力的难度要比使用中国式的圆形球板大许多。
日式方拍的板面宽度一般不超过135毫米,其长度(不包括拍柄)在160毫米左右;中国式圆形直拍的板面宽度一般不低于150毫米,其板面长度(不包括拍柄)一般不超过160毫米。在日式方拍与中国式的圆形直板之外,还有一种方圆形的球拍,日文为“角丸型”,这种球拍的外形长度虽然类似日式方拍,但是其板面宽度多在140毫米以上,这也许是日本人想汲取圆形球拍长处的一种设计吧。
柳承敏,1982年8月5日出生于韩国,韩国男子乒乓球运动员。
2001年,柳承敏在韩国乒乓球锦标赛上战胜了金择洙、吴尚垠,获得团体、双打和单打三项冠军。
2002年釜山亚运会,他和李哲承依靠出色的跑位和凶狠的正手进攻最终问鼎男双冠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柳承敏一路过关斩将,半决赛淘汰竞技状态回升的瓦尔德内尔,决赛中又战胜中国选手王皓,为韩国再次夺得奥运会男单金牌,并且使得中国乒乓球队再次包揽奥运四金的愿望落空。
2016年,柳承敏担任国际奥委会委员,任期8年。
2017年12月27日,柳承敏正式退役。
韩国前奥运冠军柳承敏抵达日本后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前奥运冠军柳承敏17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他本人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目前正在日本的酒店接受隔离。
柳承敏是在当天抵达日本成田机场后的检测中呈阳性结果,而他从韩国出发前曾接受两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此外他在飞赴日本前,还完成了两剂新冠疫苗接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柳承敏
我觉得不冤,整场球王皓都处于下风,柳承敏配得上这枚金牌。柳承敏的打法在九十年代就被蔡振华判了死刑,但打法落后一定就不能取胜,技术专长发挥到极致照样能赢。王皓的打法当然比柳要先进,但2004年的王皓技术还没到最成熟的时分,正手的硬实力不及柳承敏,大约属于中上程度,中间偏正手的位置也存在破绽。在对手超程度发挥时,弱点就会放大。
实践上韩国队打中国队一向是有方法的,金泽洙当初在亚特兰大奥运会淘汰孔令辉后曾说,孔令辉固然技术全面,但只需集中火力攻其一点,弱点就会暴显露来。柳承敏打王皓,同样也是这样的思绪,可见韩国队的备战工作做得十分胜利,对王皓的研讨相当透彻。相反,中国队赛前肯定没有把柳承敏当做最风险的对手来准备,以致于柳在状态爆棚时措手不及,反映出教练组在备战时是有严重误判的。
柳承敏的发球,接发球绝对是顶级确切说,柳承敏在雅典奥运会上的发挥超出了包括王皓在内所有人的想象,仅从那届比赛来看,他确实无愧“奥运冠军”的称号。刘国梁点评过:心理问题归根到底还是技术问题,王皓虽然有直板横打,但是并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只能保证有没有不能满足是不是足够,同时正手功底明显不足,和柳承敏对拉几乎没有赢过,而且前三板控制不占上风典型的第二局发球连续出台被柳承敏抢攻,如果不是第二局刘国梁叫暂停,王皓没准就0比4直接拜拜了,整场比赛王皓太依赖反手,节奏线路全被柳承敏控制,所谓得正手者得天下,是前辈用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真理。
柳承敏强烈的求胜信念打疯了的柳承敏,依靠自己强烈的求胜信念,打败了心理压力巨大的王皓。在04雅典奥运会,柳承敏的夺冠过程充满了偶然和必然。在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即使有的人在一个项目中,从来没有失败过,他也不敢保证,他可以一直保持不败。正是由于竞技体育有这样的特性,才使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体育运动。乒乓球虽然是我们国家的国球,但是在世界上我们也不能把所有的冠军,都收入囊中。所以对于失利,我们要以平常心对待。
柳承敏拥有夺冠的实力在04年雅典奥运周期中,柳承敏的实力进步的还是很快的。并且当时的柳承敏正好处于自己乒乓事业的上升期。按照绝对实力来看,22岁的柳承敏一样具备争冠的能力。柳承敏的爆发,是从16进8开始的。在16进8当中,柳承敏击败了原来的夺冠热门马琳。柳承敏的信心得到很大的鼓舞。后来,在这个半区柳承敏接连淘汰了波尔、老瓦,从而进入了决赛当中。
王皓输在了心态上坐镇中国男乒主力层长达十年之久的王皓,职业生涯最大的缺憾就是无缘奥运会男单冠军。尽管王皓曾经先后参加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单比赛,是中国男乒历史上唯一一位有过三次奥运会单打经历的选手,但是遗憾地是,王皓三次杀入奥运会男单决赛均铩羽而归,无缘男单金牌。如果要分析王皓三次奥运会男单决赛的失利,可以结合其三次决赛之旅自身的状态以及不同对手而言。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决赛,年仅21岁的王皓出征雅典奥运会,当时距离王皓进入一队只有四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选手马琳率先出局,随后王皓在男单半决赛中战胜另一名中国选手王励勤进入决赛。决赛王皓对阵韩国直板名将柳承敏。决赛中,背负着中国队夺冠众人的王皓显然在压力上大于柳承敏,可以说雅典奥运会王皓更多地输在了心态上。
被压垮的王皓在04年雅典奥运会当中,乒乓球的决赛分区还是对中国很有利的。进入决赛的三名中国乒乓球运动员被分在两个半区。如果他们可以正常发挥,乒乓球的冠亚军都会中中国的。可惜的是,在马琳所在的半区,他被柳承敏给击败了。而在王皓、王励勤所在的半区,他们不得不在决赛前,提前对决。在当时,由于在之前的比赛中,王皓从来没有输给过柳承敏。王皓进入决赛,对决柳承敏获胜的几率更大。最终,王皓也是成功的击败了王励勤,如愿的进入了决赛。可惜的时,在以前从来没有击败过王皓的柳承敏,在决赛中完全打疯了。可以说,柳承敏是怎么打怎样有。然而,由于当时乒乓球队夺冠的压力,都压在了王皓身上,使王皓心态出了问题。这样就导致王皓在决赛中,没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实力。从而导致柳承敏就获得了,04年雅典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冠军。
柳承敏的这种状态也是被王皓过于保守的情绪、打法所激发出来的。韩国人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搏杀更为神勇,而彼时稍显青涩的王皓,被柳承敏简直打懵了。输给柳承敏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初入大赛决赛的王皓,完全没有想到对方会搏杀到这个程度,他心理上所受到的冲击,应该都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
王皓丢掉金牌引发大众争议王皓在丢掉金牌后,瞬间引发了很多争议,尤其是王皓不管从技术还是从实力打法来看,他已经具有实力去拿下韩国名将柳承敏,不过王皓还是受到了心态的影响,其实王皓本来机会很大,遗憾最终还是无缘这块宝贵的金牌,当然我们知道在这届的奥运会中,这是王皓在职业生涯中,奥运会最接近金牌的一次。王皓的职业生涯中,他三次进入奥运会男单决赛中,不过最终均获得了亚军,这当然肯定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不过从王皓三次获得亚军来看,他在2004年输给柳承敏是最遗憾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一直责备王皓让国乒丢掉了这块金牌,毕竟马琳如果能够守住一个半区的话,那么马琳或许在决赛中就能遇到王皓了,至于有一些人表示如果王励勤能够进入决赛的话,或许能够战胜柳承敏,确保国乒这块金牌,可是大家却不知道,王皓在进入决赛之前面对柳承敏的战绩是保持全胜,或许这就是造化弄人了,不知道大家怎么看当时的“二王一马”错失这块雅典奥运会男单金牌?
中国国乒人才济济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王皓的对手是队友马琳。尽管王皓反手能力优于马琳,但是前三板争斗环节中明显马琳占优,而且回顾两人的大赛交手记录,马琳明显占优,就在2008年前一年的萨格勒布世乒赛上,马琳在男单半决赛中以4:2战胜了王皓,可以说王皓和马琳在交手中本就不占上风。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王皓面对的则是小自己五岁的师弟张继科。此次交手之前,王皓在世锦赛和世界杯中两负张继科,无论是从打法质量还是体力上,王皓都处于下风。尽管王皓未能在奥运会上拿下男单冠军,但他仍然拿下了四个世界单打冠军头衔,更何况在竞争激烈的中国队,能够三次入围奥运会单打本就是个了不起的成就。
当年刘国梁坐阵指挥,信心满满,对手下败将柳承敏可谓了如指掌;柳承敏,韩国的一面攻直扳选手,实力及名气不如当年的无冕之王金泽珠,反手软肋明显,极易被对手抓住,而王皓的直拍横打,有效地填补了反手的空档,以横打代替推挡,在过往的比拼中,仅青年赛输给柳一次,雅典奥运会前连续六次战胜他,这次奥运决赛,孙猴子还翻得了雨来佛的手掌心?刘国梁、王皓师徒俩可能有点大意了。
而柳承敏呢,雅典奥运会是他凤凰涅槃重生的一年,生龙活虎的十几天,有着一骑绝尘的气概,标志就是力克瓦尔德内尔,而老瓦刚刚淘汰羽毛已丰的马琳,从过去的战绩及实力上均强于柳承敏,却生生被柳拼下了。这极大的鼓舞了柳之士气,信心也爆棚起来,而王皓呢?过去的六连胜成了个大包袱,想赢怕输,患得患失,神情紧张,动作僵硬,平日的横打威力大减,动作远不及柳灵巧快速,正手的使用力度又小于对手,而柳承敏的正手爆冲且大角度,往往撕破王皓防线,且每每奏效,打得王皓顾自失彼,在被动挨打中,王皓2:4败下阵来,刘国梁在指挥席上也徒唤奈何!
结语赢了半决赛的王皓很开心,因为他打败了自己心中一直崇拜的强者,赛后激动万分,曾直言当时比赛完之后晚上都没睡好觉,也正是因为王皓的激动,导致第二天面对柳承敏时,没有精力,错失了冠军。不过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当时参加奥运会时的王皓才21岁,不够沉稳。这就是为什么闻名世界的国乒队,为什么会在雅典奥运会上,与冠军失之交臂的原因。
今天的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关于柳承敏发球:揭秘乒乓球传奇选手的杀手锏的有用信息,也欢迎探讨柳承敏发球的更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