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天的内容是关于揭秘姓邱的名人:他们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的知识,同时也会涉及到姓邱的名人,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实用的信息!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非凡的成就,成为了后人敬仰的楷模。在这些名人中,姓邱的群体也占据了不小的比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姓邱的名人世界,看看他们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
一、历史悠久的姓氏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姓邱的由来。据史料记载,姓邱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姬姓,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姓邱的家族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
二、姓邱的名人盘点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姓邱名人。
| 序号 | 名人姓名 | 背景简介 | 代表作 |
|---|---|---|---|
| 1 | 邱少云 | 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 《英雄赞歌》 |
| 2 | 邱吉尔 | 英国著名政治家、历史学家,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 |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
| 3 | 邱振中 | 中国著名书法家,被誉为“现代草书第一人” | 《草书千字文》 |
| 4 | 邱德拔 |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 《细胞生物学》 |
| 5 | 邱启明 | 中国著名歌手,被誉为“音乐诗人” | 《月亮代表我的心》 |
三、邱少云:最可爱的人
在上述名人中,邱少云无疑是最令人敬佩的一位。他出生于1932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邱少云为了保护战友,英勇牺牲,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四、邱吉尔:英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姓邱名人便是英国前首相邱吉尔。他出生于1874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历史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邱吉尔领导英国人民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被誉为“战争英雄”。
五、邱振中:草书界的翘楚
邱振中,中国著名书法家,被誉为“现代草书第一人”。他的书法作品独具匠心,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六、邱德拔:诺贝尔奖得主
邱德拔,美国著名生物学家,197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医学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邱启明:音乐诗人
邱启明,中国著名歌手,被誉为“音乐诗人”。他的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传唱至今,成为了经典之作。
八、总结
通过以上盘点,我们可以看到,姓邱的名人在我国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财富。让我们向这些杰出的人物致敬,同时也要学习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邱象升、邱象随:系兄弟;山阳人(今江苏淮安)。他们是著名的清朝大臣。
2.邱心如:女;山阳人(今江苏淮安)。她是著名的清朝作家。
3.邱远才:广西人。他是著名的太平天国淮王。
4.邱宝仁: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福州)。他是著名的清末抗日将领。
5.邱长康:公元1900~1960年,福建将乐人。他是著名的福州市政协委员。
6.邱会作:公元1914~2002年,江西兴国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7.邱创成:公元1912~1982年,湖南平江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中将。
8.邱岗:原名邱向汶;辽宁阜新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9.邱蔚:又名邱任;湖南浏阳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0.邱子明:福建上杭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1.邱先通:江西兴国高兴镇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2.邱会魁:江西兴国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3.邱国光:福建上杭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4.邱相田:福建上杭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少将。
15.邱少云:四川铜梁关建乡人。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
16.邱清泉:原名青钱,字雨庵;浙江永嘉蒲州人(今浙江永嘉龙湾区)。他是著名的国民党革命军陆军上将。
17.邱汉文:生卒年待考。他是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空军第四航空军政治委员。
18.邱行湘:生卒年待考。他是著名的国民党革命军陆军中将,整编第二零六师师长。
19.邱维达:生卒年待考。他是著名的国民党革命军陆军中将,第七十四军军长。
20.邱宗男:生卒年待考。他是著名的国民党革命军陆军中将,台湾省宪兵副司令。
21.邱沈钧:生卒年待考。他是著名的国民党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国防部”第二厅通讯总所所长。
22.邱国正:生卒年待考。他是著名的国民党革命军陆军少将,台湾省陆军第十军团装步三七三旅旅长。
1.丘处机: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道教全真道掌教、真人、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闻名世界;
2.丘为:唐代诗人,苏州嘉兴人;
3.丘行恭:原河南洛阳人,后随父丘和迁居郿城,是西魏镇东将军丘寿的孙子,也是左武侯的大将军、稷州刺史丘和的儿子,唐朝初年将领;
4.丘迟:字希范,中国南朝文学家,吴兴乌程人;
5.丘濬:琼山人,是明代文渊阁大学士。廉介持正,嗜好读书,熟知典故。著有《大学衍义补》等。
历史上邱姓名人邱姓本为“丘”姓,邱姓源出有四,分别为出自姜姓、姒姓、妫姓、他族改姓。
1、出自姜姓,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东汉《风俗演义》载:“齐太公望封营丘,支孙以地为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姜姓,姜太公后裔,因辅佐有功,其中一子被赐丘姓。
3、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4、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胡公满)有宛丘,邾国(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为氏。
5、出自他族改姓。。
【历史名人】
邱葵:宋代名儒
邱处机:珐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19岁时在宁海拜王重阳(矗)为师而出家为全真道士。王重阳死后,他潜修于龙门山,形成龙门道派,被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他死后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
邱养浩、邱懋炜:明代名宦。
邱良功:清代名将。
邱远才:即邱朝贵,清代人,太平天国时属英王陈玉成部,以军功封淮王。作战极勇,军中称邱老虎。后战死。
邱少云:中国人民***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三一九高地反击战中,起潜伏地被敌炮火击中起火,为不暴露整个部队,他忍受烈火烧身,卧地不动,英勇就义。
邱迟:南梁时文学家,官司空从事中郎,所著《与陈伯之书》,劝陈伯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作品。
丘睿:(1420~1495)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一说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另说生于永乐十六年或永乐十九年。景泰五年(1454)举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特命参与中枢政务,开尚书入阁的先例。著有《大学衍义补》,其中曾就历代法律思想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和评注,对研究古代法律和法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法律思想上,主要是总结、继承和发展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结合明代晚期的政治需要,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一些主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邱吉:明代诗人。善古文,尤善于诗,为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历史上的邱姓才人有哪些邱迟:南梁时文学家,官司空从事中郎,所著《与陈伯之书》,劝陈伯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作品。
邱吉:明代诗人。善古文,尤善于诗,为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邱远才:即邱朝贵,清代人,太平天国时属英王陈玉成部,以军功封淮王。作战极勇,军中称邱老虎。后战死。
望采纳
邱姓的历史邱姓由丘姓而来,最早一支丘姓源自姜姓、吕氏的姜尚,故姜太公为丘(邱)姓太始祖。邱氏望出河南,称“河南衍派”。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邱姓约占中国汉族邱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丘(邱)姓是中国姓氏人口较多的一个大姓,约占中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
丘、邱(qiū)姓同源,但现在大多都用“邱”为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胡公满)有宛丘,邾国(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储氏、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又彝、蒙、苗、土等族均有邱姓。
以上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一部分恢复为“丘”,近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写作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
邱姓历史以来最大的官是谁?邱姓的来源
1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妫姓,以地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
邱姓名人邱心如、邱远才、邱清泉、邱少云、邱创成……
】至于你说的最大的官~~~既然都是姜子牙的后裔了~~我想那就大官小官就不重要了~・
求邱姓的历史,来源,典故?邱氏原姓为丘尊孔崇儒改姓邱姓,跟长久历史的“忌讳”传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因为,在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为姓,一直到250年前的雍正皇帝之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姓一律改为“邱”姓,在原字的右边增加一个邑旁,借以表示对至圣先师的崇高敬意。 250年前改姓如此看来,邱姓是在250年前由丘姓改过来的。那么,丘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姓纂》指出:“齐太公封于营丘,支孙以地名为姓,代居扶风”;《后汉书乌桓传》:“乌桓有丘氏”;《姓氏考略》:“望出吴兴,河南”;《魏书官氏志》:“丘敦氏改为丘。”综合这些文献,可以知道过去的丘姓是有两种来源的,第一支是周朝初年姜太公的后裔,由于其始祖被封于营丘(今山东省昌乐县东南),而以地为氏,后来并称盛于现在陕西省境内的扶风县一带;第二支是南北朝五胡乱华时外族丘敦氏的改姓为丘。这两支以丘为姓的人,到了清朝初年,绝大多数都由于要对孔子表示敬意,而纷纷自动在自己姓丘的旁边加了个邑字,结果,近年邱姓的人士随处可见,以丘为姓的人却反而不太多了。名人不胜枚举在历史上,邱姓名人不胜枚举,以隋、唐两代来说,便有曾任交 0428大守,以抚绥尽情,安定荒域而见称,后来并归顺李世民,被封为交州大都督的邱和;以及在唐太宗贞观年间讨高昌有功,被封为天水郡公,并诏令勒石为人马像立于昭陵之前,以旌表其功的邱行恭等。宋代之后,邱氏的表现更加出色,邱 0429、邱 0430二人固然是名登史册的当国大臣,邱义与邱富国,更以在学术上发扬朱氏之学而千古传名。一、姓氏源流丘、邱(Qiū)姓同源,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胡公满)有宛丘,邾国(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又彝、蒙、苗、土等族均有邱姓。以上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一部分恢复为“丘”,近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本人姓名写作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结果现在的邱姓人士随处可见,而以丘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得姓始祖:丘木。西周初年,姜太公吕尚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定都营丘。据传,太公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简化君臣之礼,又鼓励百姓利用本地鱼盐资源发展生产,齐国呈现出一派祥和富足之景象,太公受到国人拥戴。后因故将营丘改称临淄,太公之子木怀念都城故称,遂以地为氏,人称丘木,丘木后人遂沿用丘姓,奉丘木为得姓始祖。因“邱”姓为“丘”姓避讳加邑旁而来,实属同源,故丘木亦为邱姓得姓始祖。二、迁徙分布丘、邱二姓同源,故此处所述主要为丘姓播迁内容。丘姓发源于山东,早期主要向西、向南播迁,故很早河南境内便有丘姓名门望族......>>
历史上的邱氏名人。邱处机:自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19岁时在宁海拜王重阳(矗)为师而出家为全真道士。王重阳死后,他潜修于龙门山,形成龙门道派,被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他死后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
邱葵:宋代名儒
邱养浩、邱懋炜:明代名宦。
邱良功:清代名将。
邱远才:即邱朝贵,清代人,太平天国时属英王陈玉成部,以军功封淮王。作战极勇,军中称邱老虎。后战死。
邱少云:中国人民***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三一九高地反击战中,起潜伏地被敌炮火击中起火,为不暴露整个部队,他忍受烈火烧身,卧地不动,英勇就义。
邱迟:南梁时文学家,官司空从事中郎,所著《与陈伯之书》,劝陈伯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作品。
丘睿:(1420~1495)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一说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另说生于永乐十六年或永订十九年。景泰五年(1454)举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特命参与中枢政务,开尚书入阁的先例。著有《大学衍义补》,其中曾就历代法律思想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和评注,对研究古代法律和法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法律思想上,主要是总结、继承和发展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结合明代晚期的政治需要,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一些主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邱吉:明代诗人。善古文,尤善于诗,为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历史上的邱氏名人。姓氏源流
丘、邱姓同源,源出有四:
1、出自姜姓,以地名为氏,是姜太公的后裔。西周初年,太师吕尚(姜姓,吕氏,名望)因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封于齐,建齐国,都营丘(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旧临淄),号称齐太公,俗称姜太公。其子孙中后有以地为氏的,称为丘氏。史称丘姓正宗。
2、出自姒姓。夏帝少康时,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河南省柘城县北),至周灵王时,为莒国所灭,其子孙去邑为曾氏,其后分支中就有以丘为氏。此为曾、丘联宗之说。
3、出自妫姓,以地为氏。春秋时,陈国(开国君主是胡公满)有宛丘,邾国(传为颛顼后裔挟所建,曹姓)有弱丘,居者皆以“丘”为氏。
4、出自他族改姓。如汉代少数民族乌桓族有丘氏。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有鲜卑族复姓丘林氏、丘敦氏改为汉字单姓丘氏。又彝、蒙、苗、土等族均有邱姓。
以上这几支以丘为姓的宗族,后来大多数都改了邱姓。满清入关以前,这个家族大多是以“丘”(古时的“丘”与“邱”通用)为姓的,一直到清雍正皇帝时,才由于避讳孔子的名号,而下令把“丘”一律改为“邱”姓。民国初,一部分恢复为“丘”,近代诗人邱逢甲倡议复丘姓本字,他首先将本人姓名写作丘逢甲,闽、粤邱姓族人也纷纷响应改邱为丘,但仍有不少邱姓人继续沿用邱字。结果现在的邱姓人士随处可见,而以丘为姓的人反而不多了。
得姓始祖:丘木。西周初年,姜太公吕尚作为开国功臣,被封于齐,建立齐国,定都营丘。据传,太公尊重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简化君臣之礼,又鼓励百姓利用本地鱼盐资源发展生产,齐国呈现出一派祥和富足之景象,太公受到国人拥戴。后因故将营丘改称临淄,太公之子木怀念都城故称,遂以地为氏,人称丘木,丘木后人遂沿用丘姓,奉丘木为得姓始祖。因“邱”姓为“丘”姓避讳加邑旁而来,实属同源,故丘木亦为邱姓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西汉陕西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后因王莽篡位,遂留江左,居吴兴(今属浙江),后成吴兴一带望族。此期,丘穆一支后人丘言封临海王,移居山东;丘和居开封府林村;丘茂平迁福建汀州上杭县。东汉应劭所作《汉书・楚元王传注》载“邱,姓也。”可见,邱姓最迟出现于汉代。汉以后,偶有丘姓为避孔子圣讳,改姓邱,数量极少,故历史上邱姓名人寥寥无几,五代十国时学者邱光庭为其一。魏晋南北朝时,河南光州固始丘姓为避战乱,与林、黄、陈、郑、詹、何、胡姓(史称“入闽八族”)一同南下,初居福建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丘穆一支传至四十七世丘宏达,于东晋永和年间迁居四川,后人又有迁河南,转福建汀州宁化等地,遂广播福建、广东省境。另外,此期陕西扶风一带丘姓族大人众,遂成为当地名门望族。唐代有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丘姓有随行者。宋代,福建有较多丘姓居住。上述入闽八族中丘姓有入粤分支,居广东饶平、梅县、龙川各地。北宋中叶,河南丘休秀一支迁福建莆田,其子丘成实,徙广东饶平。明代,贵州、云南等地也有丘姓聚居点。丘休秀后人又有迁福建长汀、上杭,转广东镇平等地者。陕西、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地有山西大槐树丘姓移民入居。清初,入台者多出闽、粤之地,此二地丘姓又多属丘休秀派下。又雍正三年,下诏避孔丘名讳,天下丘姓多改姓邱,至此,邱姓始成一大姓氏。今日邱姓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湖北等省多此姓,四省邱姓约占全国汉族邱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丘(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七。
丘灵鞠:吴兴人,南齐长沙王车骑长史。才华横溢,有文集及《江左文章录序》传世。
丘行恭: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大将军。勇武善骑射,因功斫石为人马......>>
历史上姓邱的名人有哪些【历史名人】
邱处机:自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道北七真之一,他19岁时在宁海拜王重阳(矗)为师而出家为全真道士。王重阳死后,他潜修于龙门山,形成龙门道派,被成吉思汗召见于雪山,尊为神仙,他死后又被元世祖忽必烈褒赠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封号。著有《摄生消息论》、《大丹直指》等。
邱葵:宋代名儒
邱养浩、邱懋炜:明代名宦。
邱良功:清代名将。
邱远才:即邱朝贵,清代人,太平天国时属英王川玉成部,以军功封淮王。作战极勇,军中称邱老虎。后战死。
邱少云:中国人民***烈士。1952年10月12日在朝鲜三一九高地反击战中,起潜伏地被敌炮火击中起火,为不暴露整个部队,他忍受烈火烧身,卧地不动,英勇就义。
邱迟:南梁时文学家,官司空从事中郎,所著《与陈伯之书》,劝陈伯自魏归梁,是当时骈文中的优秀作品。
丘睿:(1420~1495)明代政治家、思想家。广东琼山人。字仲深,号琼台。一说生于永乐十八年(1420),另说生于永乐十六年或永乐十九年。景泰五年(1454)举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特命参与中枢政务,开尚书入阁的先例。著有《大学衍义补》,其中曾就历代法律思想和制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比较和评注,对研究古代法律和法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法律思想上,主要是总结、继承和发展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结合明代晚期的政治需要,在立法、执法和守法的一些主要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邱吉:明代诗人。善古文,尤善于诗,为吴兴诗人领袖。有《执柔集》。
邱姓的历史发展先秦时期,丘氏活动的地区主要在山东,后向西进入陕西,如西汉扶风人(今陕西兴平东南)丘欣和丘俊。姜子牙封于齐而都营丘(今山东临淄,一说今山东昌乐),其支庶(支孙/子孙)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世居扶风,其历史至少有3000年。最早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孔子家语》中长事齐君、后为孝子代称的丘吾子,接着见于古籍的丘姓先祖是邾(今山东曲阜东南)大夫丘弱。鲁左史左丘明后有丘姓。西汉平帝时,扶风人丘俊持节安抚江淮,属王莽篡位,后俊遂留江左,居吴兴,在南北朝时形成了吴兴丘姓望族。东汉有乌程人(今浙江吴兴)丘滕和云中人(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东北)丘季智。汉朝时,乌桓也有丘氏,东汉末乌桓有国王名丘力居者,在位三十多年,但其子楼班,从子蹋顿。三国时期,曹魏丘俭之子宗等四人改为丘姓,山西闻喜邱氏以丘俭为祖,称为丘俭后裔。西晋末,中原丘氏有一支为避战乱而徙居福建(参见“八姓入闽”),初居莆田,后分支长汀、上杭等地。据各种史料,知自汉以来匈奴、鲜卑、乌桓、羌等族改姓丘(邱)氏者甚多。十六国西秦时羌人有丘氏。北魏鲜卑族丘乃敦、丘目陵、丘林氏等氏均改为丘氏。北魏献帝七分国人,以弟豆真(封临淮王)镇守来国,归而命氏,为丘敦氏,豆真之子丘堆改姓丘,融入汉族,发展成河南丘氏望族的一支,以丘和、丘行恭父子最为知名。匈奴族丘林氏改为丘、林、乔三姓,丘氏发展为河南丘氏。这些外族很快与汉族相融,成为中原的丘氏汉族。隋唐五代时,丘姓分布于浙江、河南、山西(闻喜人丘延翰)、安徽(宣城籍状元丘旭)、四川(广汉籍画家丘文播、丘文晓、丘余庆等)、福建等地。唐朝,跟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的河南固始县58姓士兵之一丘安道入闽后落户于漳州。宋时,丘(邱)姓已经成为江浙、闽中的大姓,广泛分布于南方各地。丘姓几乎都分布在江浙地区。丘(邱)姓主要分布于福建、湖南、江苏、浙江,约占丘(邱)姓总人口的54%,而福建省占了1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河南、河北、安徽、江西,这四省的丘(邱)姓丘(邱)姓总人口的30%。湖南、海南、四川眉山也有丘姓居民点。元朝末年,曾明避乱从鹭岛曾厝迁同安十八都山平洪入赘邱家,发展为新旺族邱姓。明朝时期,邱姓主要分布在江浙地区,在两湖、华北、四川等地也有邱姓。丘(邱)姓主要分布于江西、福建(上杭人丘弘)、江苏,这三省丘(邱)姓大约占丘(邱)总人口的58%,而江西省约占27%,为丘(邱)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浙江、广东(琼山人丘F)、山东(诸城人丘)、湖北(宜城人丘瑜)、陕西(渭南人丘民仰),这五省集中了丘(邱)姓总人口的30%;安徽(凤阳人丘福)、湖南、四川(成都人丘祖德)、河南(祥符人丘锋)、云南等地也有丘姓。明洪武年间,丘安(山东即墨人)随军出征西南,平定云南后任新添卫后所百户之职,其后落籍贵州,子孙世袭武职,官至卫指挥佥事、贵州都指挥使。丘氏家族世代执掌新添卫军事长官,知名后裔有云贵两省第一位翰林院检讨、官右庶子的丘禾实和山海关上立有塑像、官至右佥都御史、辽宁巡抚的丘禾嘉。根据参加编修《中华丘氏大宗谱・广西通谱》的各地谱牒和相关史料记载,广西丘(邱)氏先祖是从明朝成化十七年(1481年)起开始向广西迁徙的,分别来自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海南等5省。清初,邱姓进入台湾,发展为台湾的著名大姓。如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以及美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都有丘(邱)氏。自汉朝以来,为避孔子之名讳,有......>>
本文关于揭秘姓邱的名人:他们是如何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和姓邱的名人的讲解到这里结束,感谢您的耐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