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将讨论非洲新一轮蝗灾规模: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会涉及非洲新一轮蝗灾规模的内容,希望能为您带来新的认识,一起来看看吧!
非洲,这片被誉为“地球之肺”的大陆,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新一轮蝗灾规模。从东非到北非,从南非到中东,成群的蝗虫铺天盖地,吞噬着农作物,破坏着生态环境,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文将深入剖析这场蝗灾的规模、成因及影响,以期引起更多人对非洲生态环境的关注。
一、蝗灾规模:触目惊心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数据,非洲新一轮蝗灾规模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以下是部分蝗灾规模的数据:
| 地区 | 蝗虫数量(亿只) | 受影响面积(万平方公里) |
|---|---|---|
| 埃塞俄比亚 | 40 | 2.5 |
| 埃塞俄比亚 | 50 | 3.5 |
| 埃塞俄比亚 | 60 | 4.5 |
| 肯尼亚 | 20 | 1.5 |
| 肯尼亚 | 30 | 2.0 |
| 肯尼亚 | 40 | 2.5 |
| 莫桑比克 | 20 | 1.0 |
| 莫桑比克 | 30 | 1.5 |
| 莫桑比克 | 40 | 2.0 |
从上表可以看出,非洲新一轮蝗灾规模之大,令人触目惊心。这些蝗虫数量庞大,足以吞噬整个非洲大陆的农作物。
二、蝗灾成因:气候与生态环境
非洲新一轮蝗灾为何会如此严重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气候变化: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非洲地区降雨量减少,干旱频发,为蝗虫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2. 生态环境恶化: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蝗虫的天敌减少,蝗虫数量迅速增长。
3. 跨国传播:非洲地区国家众多,蝗虫可以跨国传播,导致蝗灾范围扩大。
三、蝗灾影响:民生与经济
非洲新一轮蝗灾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1. 农作物损失严重:蝗虫肆虐,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当地居民生活陷入困境。
2. 粮食供应紧张:蝗灾导致粮食产量下降,粮食供应紧张,引发粮食价格上涨。
3. 经济损失巨大:蝗灾对农业、旅游业等行业造成严重影响,经济损失巨大。
四、应对措施:国际合作与科技手段
面对这场严峻的蝗灾,非洲各国和国际组织积极采取应对措施:
1. 国际合作:非洲各国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蝗灾。例如,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联合开展蝗虫防治工作。
2. 科技手段:利用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技术手段,提高蝗虫监测和防治效率。
五、总结
非洲新一轮蝗灾规模之大,影响之深,令人忧虑。这场蝗灾不仅给非洲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生态危机,也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面对这场挑战,我们呼吁各国和国际组织共同努力,加强合作,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蝗灾蔓延,保护非洲生态环境,让这片大陆重焕生机。
非洲正面临新一轮蝗灾侵袭,规模是第一波的20倍
据美联社4月10日报道,第二波蝗灾已开始侵袭非洲,数十亿只沙漠蝗虫的幼虫在索马里等地被大量繁殖。这一次蝗灾的规模较上一轮增加了近20倍,将对非洲的农业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引发灭顶之灾。
2019年年中,蝗灾起源于中东地区。去年12月,蝗灾蔓延至东非,波及肯尼亚、埃塞俄比亚、索马里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摧毁了数万公顷农田,加重了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粮食危机和动荡。如今,随着三、四月份雨季的到来,雨后的水洼为蝗虫提供了繁殖的场所,使得蝗灾进一步加剧。
沙漠蝗虫主要分布于北非、东非和南非,它们生命力顽强,破坏性极大。飞到哪里,哪里就会一片荒芜,是最大、最具有破坏性的昆虫群体。乌干达农民约韦里·阿博凯特表示,“每个人都在谈论蝗虫”,“一旦它们降落在你的花园中,就会将其彻底毁灭。甚至有人会告诉你,蝗虫比新冠肺炎病毒更具破坏性。因为有些人不相信病毒会到达这里”。
如今,对于当地数百万本已脆弱的人们来说,抑制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播远不如对抗蝗灾重要。肯尼亚边境附近阿伯卡特村的一些村民通过引爆金属锅、吹口哨或扔石头的方式驱赶蝗虫,但当他们冒着传播病毒的危险对抗蝗虫时,却发现往往徒劳无功。
对付沙漠蝗虫并非没有方法,可以通过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方法来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蝗害。还可以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但大多数情况下,当地的人们什么都做不了——新冠肺炎病毒导致的封锁使他们无法聚集在屋外。面对如此严峻的灾害,农业无人机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农业无人机可喷洒水剂农药,对蝗灾区进行高空喷洒杀毒作业,阻止沙漠蝗虫继续繁殖。珠海羽人农用无人机载荷20L(kg),可针对不同的施药环境,调节飞行速度和喷洒流量,农药穿透性强,防治蝗虫效果较好。更重要的是,农业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每小时可喷洒面积可达150亩,能快速杀死蝗虫,且不需太多的人员出门作业,这对于当前面临新冠肺炎病毒和沙漠蝗虫双重侵扰的非洲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助力。
2020年对于世界上一部分国家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非洲正面临着新冠肺炎病毒和沙漠蝗虫的双重侵扰,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期待农业无人机的助力,能够减轻非洲的蝗灾,消除灾害带给非洲人民的痛苦,让他们能够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2020年,我们都不知道能说什么了,根据科学最新报告指出,在今年年初的非洲蝗灾又来了,并且这个消息已经可以确定,第二波蝗灾的数量约为第一波的20倍(也就是数量提高约20倍),所以说在影响程度上可能又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并且强度会超过我们一些预期。
如今的蝗虫是发展到什么状态了?
其实在第一波蝗灾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在说一个问题,那就是治理蝗虫需要在它正在繁殖期的时段进行控制,然而从报告的情况来说,非洲地带是没有控制住的。第二波蝗灾已开始侵袭非洲,卷土重来。
数十亿只沙漠蝗虫的幼虫(数10亿只沙漠“幼蝗”)在索马里被大量繁殖,所以说沙漠蝗虫的幼虫已经正式形成了,这个时候来控制就困难了,加上随季节性降雨而涌现的新鲜植被,这更加有利于蝗虫的蔓延与壮大,这对蝗虫的抑制非常的不利。
从如今的发展规模来看,这也意味着蝗虫的出现将会带来更加严重的问题,那就是会让世界担忧整个东非的大部分地区的粮食危机问题,包括肯尼亚,埃塞俄比亚和南苏丹。此外,在吉布提,厄立特里亚,坦桑尼亚和刚果也发现了蝗虫群。咋办?现在蝗虫已经在进一步的增强了,根据粮农组织表示,“东非的当前形势令人极为震惊”。
第二波蝗虫会发展多久,带来什么大影响?
由于从初期看来的规模是第一波的20倍,那么必然带来的影响和发展的时间会更久,所以根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的报告指出,预计5月份有利的繁殖条件意味着6月下旬和7月下旬将有新一轮的蝗虫种群繁殖,而这与收获季节相吻合。所以第二波蝗灾预计持续到8月底,通过卫星中心的监测情况来看,在新出现的蝗群包括“幼虫”,它们“比成年蝗虫吃得更多”,这在控制方面不好实施,在啃食植物方面也会更多。
通过单独对埃塞俄比亚的监测数据显示,有约600万人生活在受到蝗虫暴发影响的地区,所以说这会引发粮食危机的浪潮,联合国对东非地区的援助也提升了一倍左右,从原有的援助的数额7600万美元提高到1.53亿美元。目前为止,粮农组织已收集到1.11亿美元的援助。所以说是真的影响来了,世界已经看到了。
第二波蝗虫会影响我国吗?
当然这个问题在第一波出现的时候就已经讨论过,那就是考虑到我国边境地区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及沙漠蝗的迁飞习性,沙漠蝗危害我国的几率很小。简单的来说我国对于沙漠蝗虫就是属于“水土不服”,但是为了以防万一,我国也在近些密切的观察之中,但是在春季的时候,上面虽然说几率小,我国还是需要注意两个地方,那就是西藏南部和云南西部边境与尼泊尔和缅甸沙漠蝗发生区毗邻,所以这有可能少量蝗虫随季风迁入我国的可能,但造成危害的几率很小。
这点“沙漠蝗”在控制上可以说是完全没问题的,所以如今我们只需要密切的观察沙漠蝗虫的走向就行。整体上来说,考虑到第二波蝗虫的发展数量,我们也期待早点能够控制,将沙漠蝗虫的影响力降低到0才是最好的。
当然这次的蝗灾升级,可能对东非地区的粮食确实会产生影响,可能产生少数地区的粮食危机问题,并且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称蝗灾的爆发,部分是由于气候变化,会对粮食安全和生计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所以说,粮食在东北将可能成为紧缺的物质,加上如今又是疫情期间,这真的是让东非部分地区“雪上加霜”了,希望世界各国努力一起将蝗灾控制吧,不然很有概率是会波及全球的。
本文对非洲新一轮蝗灾规模:触目惊心的生态危机和非洲新一轮蝗灾规模的解析已经完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