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您来到本站,今天我们将为您解析关于钟南山:新冠后遗症更多是主观感受的知识,同时也会涉及到钟南山:新冠后遗症更多是主观感受的内容,希望您喜欢!
自2019年底新冠病毒(COVID-19)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的人们都在为这场疫情所困扰。新冠病毒不仅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威胁,还引发了诸多社会、经济问题。其中,新冠后遗症更是让人们担忧不已。近日,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后遗症更多是主观感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
一、新冠后遗症的定义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新冠后遗症。新冠后遗症,又称“长期新冠”,是指患者在感染新冠病毒后,即便病情已经康复,仍会出现一系列持续性的症状,如乏力、呼吸困难、关节疼痛、失眠等。这些症状可能持续数周、数月甚至更长时间。
二、钟南山观点:新冠后遗症更多是主观感受
1. 钟南山指出,新冠后遗症主要表现为主观感受,如乏力、呼吸困难等。这些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难以用客观指标进行评估。
2. 钟南山表示,新冠后遗症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有关。例如,老年患者、重症患者更容易出现后遗症。
3. 钟南山强调,虽然新冠后遗症给患者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大部分患者仍能恢复正常生活。对于后遗症患者,建议保持积极的心态,适当锻炼,增强体质。
三、如何应对新冠后遗症
1. 心理调适:保持积极的心态,正确面对后遗症。患者可以尝试与家人、朋友沟通,寻求心理支持。
2.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增强体质。
3.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新冠后遗症。如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4. 康复训练: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如呼吸功能训练、关节功能训练等。
四、新冠后遗症的预防
1. 加强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2. 接种疫苗: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提高自身免疫力,降低感染后出现后遗症的可能性。
3. 关注疫情动态:了解疫情相关信息,做好自我防护。
钟南山表示,新冠后遗症更多是主观感受,这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希望。面对新冠后遗症,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采取科学的方法进行预防和治疗。加强个人防护,接种疫苗,共同抗击疫情。
表格:新冠后遗症常见症状
| 序号 | 症状 | 描述 |
|---|---|---|
| 1 | 乏力 | 持续性的疲劳感,难以进行日常活动 |
| 2 | 呼吸困难 | 感觉呼吸费力,活动后加重 |
| 3 | 关节疼痛 | 关节部位出现疼痛,活动受限 |
| 4 | 失眠 | 难以入睡,睡眠质量差 |
| 5 | 恶心、呕吐 | 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
| 6 | 肌肉疼痛 | 全身肌肉疼痛,活动受限 |
| 7 | 头晕 | 感觉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
| 8 | 心悸 | 心跳加速,心慌不安 |
| 9 | 消化不良 | 腹泻、便秘等症状 |
| 10 | 焦虑、抑郁 | 情绪低落,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新冠后遗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让我们共同努力,战胜疫情,迎接美好的未来!
2020年1月18日,临危受命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的钟南山登上从广州开往武汉的高铁,为的是查明在武汉报告的一种未知的“新型肺炎”。在武汉实地调研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高级别专家组确认,这种“新型肺炎”已经出现“人传人”现象。
1月20日,钟南山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果断向社会公布新冠肺炎存在“人传人”的情况,拉响了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警报。此后,他多次出席新闻发布会,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为公众答疑解惑,为一线战疫注入信心。
在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他就在“衣原体是病因”几乎已经成为定论的背景下,以客观事实和临床经验为依据,提出并证实非典病因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他还面对极大的外部压力,坦言当时北京的疫情传播没有得到有效防控,为当时疫情防控工作走上正轨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钟南山抗击疫情获奖
2020年8月11日,授予84岁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程中作出的杰出贡献。“共和国勋章”建议人选的公示称,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钟南山敢医敢言,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强调严格防控,领导撰写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在疫情防控、重症救治、科研攻关等方面作出杰出贡献。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回应钟南山入选世卫组织专家组时表示,钟南山院士是中国传染病防控领域的权威专家,享有很高声望,相信钟南山院士的专业精神和经验将为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的工作提供帮助并作出积极贡献。
以上内容参考新华网-敢医敢言,生命至上——记“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
2020年1月2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1+1》节目白岩松直播访问钟南山,得到钟南山两次说出“肯定的有人传人”,是中国官方首次确认病毒有人传人现象,撼动舆论,由此大众开始重视疫情白岩松后来描述钟南山“他说到了人传人、不要去武汉、要戴口罩等等,这样的言语立即产生了动员的效果。”
2020年2月27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在广州医科大学举办疫情防控专场新闻通气会上,钟南山发表讲话,指出
1、新冠肺炎疫情传染情况可能比SARS还高,大概一个人能传染2到3个人之间,传染得非常快;
2、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
3、出院后“复阳”的患者再被感染的概率很低;
4、中国的疾控中心的地位太低,其特殊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一级一级上报;
5、全球需要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6、以往对突发性传染病重视不够,没有进行持续的科学研究;
7、一个月内研发出新药是不可能的。
2020年3月9日,钟南山在参加广东省疫情防控专家座谈会上表示,新冠肺炎全球疫情的发展估计将至少延续至6月份,防控的重点将从输出转为输入,同时要制定从中国境外疫区来华的措施,对他们做必要的隔离。
2020年9月3日,钟南山入选世卫组织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评估专家组成员。
扩展资料:
SARS时期
从2003年初,广东等地开始暴发不明原因肺炎的时候起,钟南山就在密切注视着疫情的发展情况。
2003年2月,钟南山否定了卫生部直属事业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典型衣原体是非典型肺炎病因”的观点,为广东卫生行政部门及时制定救治方案提供了决策论据。
2003年2月11日,钟南山在广东省卫生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市民到公众场所进行正常的活动是不会受到感染的,所以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无需对此过份恐惧”。4月11日则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广东省在SARS发病初期不存在有意隐瞒”。
钟南山领导的课题组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救治方法,大大提高了广东地区“非典”危重病人的成功抢救率,降低了死亡率,且明显缩短了病人的治疗时间。凭着多年经验,钟南山采用面罩通气方式维持病人生命,再使用适当剂量的皮质激素遏止病人肺部囊性纤维化。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和尝试正确,世界卫生组织派出的专家组认为:以钟南山为首的广东专家摸索出来的治疗经验,对世界抗击非典型肺炎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激素的使用造成了后遗症使得康复者终身需要治疗其他症状。
性格与言行
钟南山以对疫情敢说真话见称,2003年4月11日在国台办的记者会说“从医学方面的角度来看,这个病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因为这个病的病原都没搞清,不可能控制它……
(记者:中国医护人员的防护有没有到位?)没有!”,与4月3日中国卫生部长张文康“我在这儿以部长的名义说中国局部地区已经有效地控制了非典型肺炎的疫情……到中国来工作、旅游、开会也是安全的”说法有异。
此外,2003年2月18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错误指SARS病原是衣原体,当天钟南山在广东省卫生厅紧急会议上纠正SARS的病原体是病毒。
这意味着我们对于新冠疫情方面的防控,仍然不能够掉以轻心。不能够因为这种疫苗之后,对新冠病毒失去了敬畏之心。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在与病毒进行抗争者。病毒也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当然人类对于病毒也是有一定的方法来进行抵抗。疫苗便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但是疫苗也是近现代才出现的,毕竟近现代的医学才真正有了跳跃式发展。全世界对于人类威胁的病毒数量正在不断减少,截止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个病毒对人类有真正的影响。
钟南山最新发声:目前没有药物能预防新冠!全世界人类都会受到病毒的影响,当然我国也同样不例外。尤其是在此次新冠病毒的过程当中,我国各地区都相继爆发了严重的疫情扩散。但是随着我国科学家的努力,以及相关医疗专家的研究之后,最终研制出了相关新冠病毒的疫苗。这使得我国率先从新冠疫情的影响之下走出。但是钟南山院士最新发布声明,称目前没有任何药物能够从根本上预防新冠病毒。我认为这也的确如此,我们很多人对于新冠病毒有许多的误导。
疫苗只是降低死亡率。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全面接种方面的工作,但是新冠病毒却没有真正离我们远去。尤其是现如今我国各个地区仍然会出现极个别病例的情况,这在根本上说明了新冠疫苗不能够直接实现预防新冠病毒。新冠病毒只能够降低死亡率,同时也能够降低感染新冠病毒之后带来的严重情况。这样做能够提高新冠病毒的治愈率,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因此对于新冠病毒,我们仍然要时刻保持敬畏。各地区政府的防疫工作不能够掉以轻心,日常防疫工作需要每时每刻进行。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