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好,今天由本站为您分享极氪高管怼小米汽车: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口水战”的相关知识,同时也为大家分析一下极氪高管怼小米汽车的问题,希望本文能解决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热,各大品牌纷纷加入这场竞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和争议。近日,极氪高管就公开怼小米汽车,引发了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口水战”。本文将为您揭秘这场“口水战”的来龙去脉。
一、事件背景
极氪汽车,作为一家新兴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关注。而小米汽车,作为小米生态链中的一员,同样备受期待。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两家企业却因为一场“口水战”而备受关注。
二、事件经过
1. 极氪高管炮轰小米汽车
近日,极氪汽车高管在公开场合炮轰小米汽车,称其“抄袭”、“缺乏核心技术”。这位高管表示,小米汽车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上,与极氪汽车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甚至有些地方是直接“借鉴”的。
2. 小米汽车回应
面对极氪高管的炮轰,小米汽车方面并未沉默。他们表示,小米汽车在产品设计和研发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小米汽车还强调,他们拥有强大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研发经验,相信能够为消费者带来高品质的产品。
3. 网友热议
这场“口水战”迅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表示,两家企业之间的竞争,应该以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为核心,而不是互相攻击。也有网友认为,这种“口水战”有助于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三、事件影响
1. 品牌形象受损
这场“口水战”让两家企业的品牌形象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极氪汽车被网友质疑缺乏核心技术,而小米汽车则被指责抄袭。
2. 市场竞争加剧
这场“口水战”进一步加剧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各大品牌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四、总结
这场“口水战”虽然让两家企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也让我们看到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态势。在未来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用户体验上,而不是互相攻击。以下是对这场“口水战”的
| 项目 | 内容 |
|---|---|
| 事件背景 | 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极氪汽车和小米汽车成为焦点 |
| 事件经过 | 极氪高管炮轰小米汽车,小米汽车回应称自主创新 |
| 事件影响 | 品牌形象受损,市场竞争加剧 |
| 总结 | 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产品研发和用户体验上 |
希望这场“口水战”能够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个警示,让企业在竞争中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用户体验。
为什么面对小米造车的流量收割,极氪007仍然能从容不迫?
万万没想到,当雷军带领小米汽车忙着致敬别人的时候,却被极氪007上了一课。
1攻防互换的75小时2023年12月25日9:00,小米公司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在自己的微博上官宣了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的举办日期和具体时间。
此时,距离极氪007上市发布会还有58个小时。
更显尴尬的是,这也意味着,极氪007上市将被小米汽车发布会从预热到后续完全包围覆盖。在互联网“流量为王”的时代,似乎极氪007还没上市就碰上了擅长收割流量的劲敌。
结果呢?在发布会现场极氪007公布完22.99万元的两款中配型号后,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云淡风轻问了一句“这就可以了吗?”之后,甩出20.99万元的起售价。王炸全场!
在极氪007公布价格大约17个小时后,小米汽车首次亮剑,面对台下对价格的呼喊,雷军无奈且急迫地回应道:“大家不要叫9万9了,这不可能的”,“14万9也不用再讲了”。
同时在资本市场,伴随极氪007上市,吉利汽车股价当日上涨1.67%,次日再涨6.69%;而小米集团股价则随着雷军在台上的讲解波动下行,最终在国内三大股指全面上涨的这一天下跌0.25%,并且跌幅在次日进一步扩大至4.18%。
瞬息之间,攻防互换。为什么面对小米汽车这种流量收割的高手,极氪007能够从容不迫?
造手机和白色家电,小米也许还可以,但是造汽车,恐怕姜还是老的辣。
2定语少、野心高的狠角色人们常说,定语越少、野心越高。
在极氪007的上市发布会现场,最醒目的一句当属“纯电轿车之王”。
在不断被卷出新高度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喊出这一句的,注定是个狠角色。
其实回看极氪007的前期预热与预售并没有太多出奇之处。首先是广州车展宣布的22.99万元预售价,在当时其他品牌一众新能源新车、鸿蒙智界围攻下只能算中规中矩。同时期发布的一条极氪007与特斯拉四款车型拼加速的视频,还受到了不少舆论质疑,甚至是嘲讽。
而且正像开篇所述,极氪007上市发布会现场的很多媒体和行业从业者,其实在此之前已经参与了小米SU7的抢先拍摄活动,对一天后小米汽车的这场发布会十分看好,但由于有保密协议,所以很多人挂在嘴边的两句话是“小米这场值得看,有不一样的东西”,“虽然明天小米不会发布价格,但肯定不会便宜,成本太高了”。
这让很多人在极氪007上市发布会一开始有些心不在焉,面对有着跨界和后发优势的小米SU7,极氪007“新王当立”的口号,会不会变成一场只有17个小时的皇帝梦?
3对小米SU7的精准阻击显然,极氪007有备而来,推出5款不同配置型号,20.99万-29.99万元的售价完整覆盖了20万-30万元价格区间。
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统计数据显示,这是近5年中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结构中,占比稳定且位居前两位的市场空间。
一方面,极氪007凭借全系标配800V高压系统、一系列极氪自研最新科技高调搅局。
另一方面,哪怕小米SU7未来假设能以19.99万起售,极氪007也有仅高万元的入门型号,搭配一系列权益精准阻击。
更有意思的是,喜欢拼参数的小米在SU7上配备了一块101kWh的动力电池,看似拿到了1kWh的领先优势,但还是不能免俗地发布了73.6kWh的版本。
而极氪007对选购75kWh的用户专门推出了一项购车政策,2024年1月31日及之前下定的用户,即可享受两万元升级为100kWh的电池。
再有一点,雷军发布会上替同事吐槽因为选的颜色太贵放弃了法拉利,所以小米SU7全系各种颜色免费。前文提及的极氪007下定用户,可免费拥有价值8000元的选配颜色。
4极氪品牌已经完全成为了加分项任何一个成熟的品牌都可以、也应该成为自家新品的加分项。
在笔者看来,极氪品牌从三个维度,为极氪007带来了品牌加分。
在极氪007上市发布会的前段,安聪慧十分自豪地介绍了极氪汽车目前在售各款车型所取得的业绩:极氪001取得3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销量冠军,极氪009是50万元以上全品类MPV销量冠军,极氪X开启交付仅6个月,成为20万元以上紧凑车型中国品牌销量冠军。
卖的多但不落俗套。
在介绍完各款在售车型的销量表现后,安聪慧又用一组简洁有力的关键元素,让人们意识到在取得销量成绩的同时,极氪仍然坚持着“不造无趣的车”这一态度。
这样让极氪汽车“颠覆每个细分市场”从口号和目标,变成了成绩和现实。
守住安全底线,豪华定位才能不破功。和很多品牌推出新能源产品时经常提出的“不起火、不爆炸”承诺相比,极氪汽车在销量不断突破新高的同时,始终保持着0自燃的表现。
从9月公布的15万辆0自燃,到极氪007上市时达到了19万辆0自燃。承诺和成绩之间,消费者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5 Views of AutosKline曾经在技术发布会前夜包下数个黄金地段广告牌,依次向部分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们致敬的时候,小米恐怕万万没想到几乎同一时间上市的极氪007会给自己上了一课。
那些在极氪007上市现场差点被小米SU7唬住的媒体人和从业者们,接下来可以多关注极氪007元旦交付后的实际表现了。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K线,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与之前的预想一样,2月份的汽车行业的销量并不怎么景气。毕竟这个月只有29天,还有春节这个最大的buff在,车企能够交付车辆的时间并不算多。
但依旧有三家新势力的2月销量突破了1万台,其中问界和理想更是突破了2万的大关。深蓝上升到第四,极氪爬到了第六,曾经不可一世的蔚小理加上威马,如今只有理想还在一线,蔚来和小鹏慢慢到了苦撑的地步,倒是腾势岚图这些开始发力。
2月份的新势力销量有哪些看点?哪些新势力的潜力更大?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1)问界终超理想,一个时代开始了?
2月份,问界的销量是21142辆,理想是20251辆。一个从去年年末开始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问界超越了理想,坐上了新势力销量老大的位置。
理想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从L7到L9的三款大尺寸SUV已经布局完成,而且一开年就“大放血”。不仅全系车型给出了超过3万5的官方降价, L7和L8的Max车型还送21英寸轮圈, L9则是全系赠送电动踏板,再加上一些其他的权益,可以说理想的综合优惠已经超过了4万元。
要知道上一代的理想ONE,可是从上市开始就几乎没有优惠,只在已经宣布停产后清库存,才给出了2万-3万的优惠。如今“正值壮年”的L7、L8、L9全面大优惠,足可以见理想确实是急了。
关键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理想除了降价,也没有太好的办法。而新的纯电MPV MEGA,似乎市场前景也不被看好,起码舒适性不如小鹏X9,商务性也不如极氪009,还失去了之前增程系列的无焦虑优势,怎么看理想都很难。
相较之下,虽然旗下有三款车,但大家都知道M5已经即将换代,21142辆的月销量,问界新M7一款车就占了18479辆,以绝对优势成为新势力单车型月销量榜第一。
从订单储备来看,问界新M7累计的大定数量已经突破15万辆,新的旗舰车型问界M9上市62天累计大定就突破了50000辆。要知道问界M9 2月26日才刚开始交付,接下来的3月就好看了。
值得一提的是,2月份问界M5和问界M7的智驾版车型已经陆续开启OTA升级,实现了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城区高阶智能驾驶,真正实现了无图也能开,而且是全国各地畅行无阻。相比于还在“开图”的对手们,问界在这一块依然断层领先。
这一次的超越,恐怕理想再难超回来。
(2)坐稳前三,埃安的奔袭
作为新势力品牌,其实埃安的销售渠道却与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车企更加接近,都是直营加经销商模式,只是埃安的直营比例要更高一些。这也带来了一个后果,那就是它们受春节的影响会更大一些。
2月份,埃安卖出了16676辆新车。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达到了41623辆,同比增长了8.7%。
从数据来看,埃安已经坐稳了主流纯电前三的位置,这方面能够压倒埃安的厂家只剩下比亚迪和特斯拉,从这个角度来说,埃安的创业之路可以说非常成功。
截至去年年底,埃安两大工厂的产能已经拓展到了40万辆/年,甚至可以冲刺50万辆/年。而随着今年6月前将广汽三菱工厂完成改造,埃安更是会形成60万/年的基本产能,极端状况下可以冲刺70万/年,这意味着埃安要上升到冲击月销5万辆的层级。而从去年下半年的情况来看,埃安离这个目标已经非常接近。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埃安也准备了新的大招。新年的第一天,埃安旗下的昊铂系列推出了首任车主终身免费充电权益,这个活动一直会限时到今年的3月31日。同时埃安还送出了全系车型(首任非营运车主)终身免费基础保养(赠送10次基础保养),已经AION V得终身免费充电服务(限2200度电/年)。
埃安还推出了“百人成团建站”活动,也就是埃安车主只要登录APP参与百人成团,在全国的任何一个城市,同一小区只要有100位埃安车主拼团成功,埃安就会在车主指定区域内建设充电站,彻底解决充电痛点,这个就有点蔚来见换电站的意思了,只是埃安的车可比蔚来的车更加平价。
(3)深蓝、极氪,瓜分小米?
最近一段时间,雷军估计特别难熬。其中最大的变数,就来自长安和吉利两大对手,它们已经对小米即将上市的SU7形成了围剿。
深蓝上个月卖出了9994辆新车,差6辆就满1万辆,简直是逼死强迫症。更致命的是,它把高性价比这条路给走通了。
深蓝旗下只有SL03和S7两款车型,两者都走的是高性价比路线。其实深蓝SL03的尺寸是4820*1890*1480mm,轴距为2900mm,增程版本亏电状态下可做到4.5L/100km的油耗表现,动力方面、配置方面也都在主流水准。更关键的当然还是价格,这样一款B级轿车只卖13.99万元起。
除此之外,同属长安旗下的启源A07,价格同样做到了13.99万元起,这可是一款C级轿车,长安系列可以说把性价比做到了极致。
吉利的包围圈同样可怕,先是推出了17.58万起售的吉利银河E8和20.99万起售的极氪007,最近都是直接梭哈,增配5万多元的新极氪001卖到了26.9万。
极氪001的定位是猎装轿跑,简单来说就是既有轿车的出色操控,同时有不逊色SUV的大空间。再加上麒麟电池,激光雷达,全栈 800V电气架构,全系高通8295智能座舱芯片,雅马哈音响加28个扬声器,5D座椅这些,可以说已经是C级轿车中的绝对天花板,完全没有留下小米做文章的区间。
之前雷军曾说,不会是14.9万元,也不会是19.9万元,难道准备跟新极氪001硬钢?那恐怕会死得很惨。
(4)小鹏再进ICU,岚图出列?
在G6上市引发一波小热潮后,小鹏似乎又顶不住了,1月份和2月份已经连续两个月销量大幅度下滑,完全没有止跌上扬的迹象,确实令人着急。
按理说小鹏在售的几款车其实都还不错,新款P7颜值相当不错,而且智驾水平非常高;G6就不用说了,20万配800V架构,超充堪称一绝;新升级的G9也比老款性价比高了很多,不负旗舰之名;X9的上市时机也很好,赶在了MEGA之前,整体产品力也非常均衡。但很可惜,所有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都不能保证每月销量破万。
小鹏的问题在于生态位被问界给抢了,在蔚小理三家中,蔚来主打的是豪华与服务,理想主打的是无里程焦虑并且全能,小鹏主打的就是科技了。2月29日,小鹏汽车宣布面向部分用户推送无限XNGP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这在国内已经算是非常领先的了。但与已经全国开图的问界相比,小鹏的脚步依旧不够快。
倒是岚图展现出了不错的韧性,1-2月累计交付量为10223辆,同比增长达到了285%,已经与小鹏无限逼近。作为“国家队”选手,岚图的销量爆发更像是小火慢炖,坚持加质、加量、不加价,然后慢慢大家也注意到了它的存在。如今SUV、MPV、轿车都完成了布局,剩下的就是打动用户了。
也许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岚图可以冲到6-8名的位置。
(4)功夫拍案
曾经的新势力四强,威马已经推出,蔚小理也只剩下理想还算活得滋润。汽车市场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华为赋能的问界强势崛起,甚至赛力斯的市值都到了1400亿。吉利、长安系也展现出了非常强的实力,甚至提前对小米开启了围剿,岚图等“国家队”似乎也越走越稳。
当然了,2月份注定只是开胃小菜。接下来各大新势力的重磅新车陆续上市,再有就是政策支持和旺季的来临,2024年的厮杀才真正开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功夫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4年是神奇的一年,在这一年里,我们见识了三款神奇的纯电动车——智界S7、极氪001、小米SU7。
一款“一剑磨三遍”,一款“一年磨三剑”,还有一款“三年磨一剑”,看似笑梗,但市场常以销量论英雄,从这些车型的市场表现来看,“磨学”精进的程度和销量高低成为了因果关系。
11月26日,华为Mate品牌盛典的最后一个小时,智界S7先于尊界S800登场,时隔仅7个月,这款鸿蒙智行首款轿车再次迎来上市,至此,智界S7已经完成了一年三次上市。
相较于其它车型,智界S7的上市颇有特点,被嘲为“一剑磨三遍”。细看来,智界S7的每次革新,与上一款最明显的区别在于价格,2023年11月上市的2024款,定价24.98万-34.98万,而2024年4月上的同样是2024款,定价区间亦是一样,但Max版本均降价2万元,配置基本看不到变化——看似新款,实则是趁着二次上市而官降。
第三次“磨剑”的方式,和第二次如出一辙,但又似乎下了血本——丐版车型,直接官降2万!
丐版车型降价,来得比中配车型降价吸引眼球,这对于鸿蒙智行而言,可谓掉价。那么,为何要对自己下手如此之狠呢?数据显示,去年年底上市的智界S7,表现极其低迷,月销不超过千辆,直到二次上市进行官降,月销量一度提升到5000辆,但没撑住几个月,又忽然跌至2000辆左右的月销。
销量低迷的原因,被概括为两点,一是只有纯电版,让钟情于“油箱”的消费者转头就走;一是定价无诚意,况且“一剑磨三遍”,更使得这款车型的口碑下滑,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几个月后会不会有第四次上市呢?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们再看“一年磨三剑”的极氪001。
今年是价格战大年,年初的2月份,极氪001急急忙忙推出2024款,相比旧款不仅便宜2万元,电池升级且更新到800V平台,用“换代”来形容不为过;以为好戏就这么结束,不曾想的是,6个月后,2025款推出,除了新增一款丐版车型,其它车型还均配备了2颗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直接拉到508TOPS,硬件提升,智驾水平大幅度提高。
数据显示,2023款的极氪001月销在7000辆上下,2024款行至巅峰,月销轻松超过万辆,2025款推出后销量下滑,有人分析认为是自家的极氪7X抢了自家001的销量,但月销跌回7000辆上下,表现远胜于智界S7。
这么看来,“一年磨三剑”虽可能对老车主不太友好,造成背刺现象,但就对于新车主的诚意上来说,绝对高于“一剑磨三遍”。
被戏称“割韭菜”的小米SU7,自上市以来,表现却是异常惊人。数据显示,自上市以来,小米SU7销量节节攀升,6月突破万辆,并几个月都保持在1.3万辆上下,10月更是突破2万辆——雷军口中的大定量,所言非虚。
小米SU7,等待了三年,终于铸就奇迹,但在很多传统车企的口中,认为三年打造一款全新车型,还是用时太短,换句话说就是“用时太短,不够靠谱”。不过,智能汽车不似以往的传统汽车,在更为融合的时代里,三年磨出一剑,其实已经足够。
值得一提的是,雷军惯用饥饿营销手法,但背刺老用户倒不曾见。在2024年里仅有SU7一款车型出售,小米汽车再无更多的动作,顶多的是发布SU7 Ultra,以进一步提升格调,至于新车,得等到明年了。
新能源汽车时代,车辆更新换代加快,司空见惯,在这其中,背刺老车主是一回事,是否有诚意又是一回事。“三年磨一剑”不慌不忙,“一年磨三剑”难免有背刺之嫌,但“一剑磨三遍”既是有背刺之嫌,还缺乏了足够的诚意,结局如何,还是那句话——销量论英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2缸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关于本次极氪高管怼小米汽车:一场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口水战”和极氪高管怼小米汽车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